聖丹斯電影節的魅力就在於,這是一個隻屬於電影的熱土,人們可以因為一部電影爭吵得面紅耳赤,也可以因為一部電影成為至交好友,甚至可以因為一部電影而徹夜交談。至少,在聖丹斯面臨好萊塢的侵襲之前,這片熱土是隻屬於電影狂熱者的。
雨果總覺得看過了很多電影,沒有一千也有八百,這是一個很龐大的數字;但是來到了聖丹斯電影節,他才如此深切地感受到,自己就是井底之蛙,他居然有如此多電影依舊沒有看過——而且還是不俗的電影,也許電影整體完成度不高,但是其中迸發出靈關一閃的靈感卻值得深思。
比如說雨果今天就觀看了一部叫做“致命假期(Full。Time)”的英國電影,導演是他從來沒有聽說過的名字,保羅-華納(Paul。Warner)。電影整體懶散而破碎,只能勉強達到及格線而已,但是電影的構思和對話卻洋溢著濃鬱的英國式黑色幽默,這讓雨果聯想到了後來風靡全球的英式電影,“僵屍肖恩(Shaun。Of。The。Dead)”、“兩杆大煙槍(Lock。Stock。And。Two。Smoking。Barrels)”、“七個神經病(Seven。Psychopaths)”等等,這些電影都洋溢著濃鬱的黑色冷幽默,讓人領略了英倫三島這片土地上的特有文化。
去年上映的“四個葬禮和一個婚禮”也是其中典型代表。
類似於這樣的時刻,雨果會真心感受到,電影其實和音樂一樣,這是一個沒有門檻、沒有界限、沒有限制的藝術,只要有一顆熱忱的心,就可以投身這門藝術。當然,作為愛好、作為夢想和作為謀生手段,這還是有本質區別的。
保羅-華納這名導演,玩票看看還可以,但如果要有進一步發展,就缺少了一點天賦。
不過,這樣的過程著實很有趣,因為在聖丹斯看到的電影都和好萊塢不同,如同一股清新的空氣般,撲面而來。
“雨果,雨果……”裡克的聲音讓雨果從自己的思緒之中醒了過來,愣了愣,一臉茫然地看向了裡克。站在斜對面的約瑟夫輕笑了一下,“他這兩天總是這樣,每次想到電影的時候,就開始走神。”
“那天他拿著一根薯條發呆了足足二十分鍾!”薩摩拉也在一旁附和地抱怨到,最後還嘟囔了一句,“薯條都發軟了,不好吃了,真浪費。”
回過神來的雨果聽到了薩摩拉的這句話,撲哧一下就笑了起來,“你還不是偷偷地把我的漢堡拿去吃了,不要以為我沒有注意到。”
“嘿,我征求了你的同意!”薩摩拉立刻義正言辭地說到,但終究還是底氣不足,眼神有些發虛,“而且我也給你叫了一個新的!”一句話惹得大家都笑了起來。
“你在想什麽呢?”裡克隨口問到,“剛才我和你提起發行版權的事,你都沒有聽到嗎?”
“沒有,我只是見到了一個……呃,想要認識的人。”雨果遲疑地說到,他也不確定應該用什麽形容詞,最終說出口之後也依舊不是太確定的模樣。
“如果想認識,就直接上去好了,猶豫什麽。”約瑟夫開口說到,“還是說,這個是一個女人?”這句話自然不是字面上的意思,而是暗示雨果想要和某個女人約會的意思,“放心吧,卡梅隆不會知道的。”
“狗仔隊會告訴她的。”查理茲坐在旁邊一臉無語的表情翻了一個白眼。
“嘿,嘿!不要把你的想法放在我身上,好吧?”雨果無奈地辯解到,“雖然那的確是一個女人……但,總之,不是你們想的那樣。”
雨果所說的女人是麗貝卡-米勒,他剛才看到了麗貝卡-米勒,而站在她身邊的赫然是丹尼爾-戴-劉易斯。
麗貝卡作為大文豪阿瑟-米勒的女兒,這一次帶著自編自導的作品“天使”來到了帕克城,可謂是備受矚目。獨立電影領域大多都是初出茅廬的無名小卒,所以像麗貝卡這樣背景過硬的“富二代”很容易就成為焦點,“天使”自然也得到了諸多討論,相對也會苛刻許多。雖然目前對“天使”的評論是毀譽參半,但客觀來說,作為麗貝卡的導演處女作,表現還是不俗的。
雨果知道麗貝卡在帕克城,但他卻沒有任何特別的想法,一直到他看到丹尼爾出現在麗貝卡身邊,一臉溫柔體貼地呵護著她。
要知道,如今丹尼爾已經貴為奧斯卡影帝,雖然他接電影的速度又慢又挑剔,所以算不上一線巨星,但在帕克城這座小城裡依舊是絕對的話題人物。丹尼爾親自來到帕克城,在他沒有任何作品放映的情況下,毫無疑問就是為了支持麗貝卡前來的。
雨果看到麗貝卡時,丹尼爾雙手拿著爆米花朝站在電影院門口的麗貝卡走去,丹尼爾走到麗貝卡面前時,麗貝卡順手接過了一桶爆米花,然後丹尼爾親吻了麗貝卡的額頭一下,把麗貝卡攬在了懷裡,兩個人嘴角都帶著幸福的笑容,朝電影院走去。
僅僅只是最簡單的一幕,卻也是情侶之間最幸福最美好的一幕。在別人眼中,自然是男才女貌、幸福美滿。但是在雨果眼中,卻是一個拋棄了妻子的丈夫和小三在一起溫存的模樣。
雨果想起了伊莎貝爾-阿佳妮。
雨果並不熟悉伊莎貝爾,也僅僅只是在戛納有過一面之緣而已,同樣,雨果也不認識麗貝卡和丹尼爾,所以,雨果沒有辦法評判他們之間三角關系的對錯。在後世,許多人都在批評丹尼爾的負心和麗貝卡的第三者插足,同情伊莎貝爾;但反過來,也有許多人認為麗貝卡是無辜的,為她鳴不平,認為丹尼爾和伊莎貝爾愛情的災難不能責怪到麗貝卡身上。
愛情,沒有對與錯,只有愛與不愛。如果丹尼爾還愛著伊莎貝爾,那麽他就不會愛上麗貝卡。從這個角度來說,這段三角關系沒有對錯,只是有一個結局:伊莎貝爾帶著丹尼爾的孩子孤身一人,而丹尼爾則和麗貝卡開啟了另外一段幸福美滿的生活——至少在雨果穿越之前,丹尼爾的這段婚姻依舊穩定。
但是客觀地說,丹尼爾沒有和伊莎貝爾整理清楚,在伊莎貝爾懷孕時期,逃離歐洲來到美國,與麗貝卡墜入愛河。這件事本身就不是愛情的正確解釋。
看著丹尼爾和麗貝卡幸福溫存的模樣,雨果就想起伊莎貝爾坐在沙灘椅上沉靜安逸的面容。這著實是一個諷刺,伊莎貝爾此時正在歐洲養胎,孕育著她和丹尼爾的孩子,而丹尼爾此時卻在麗貝卡的溫柔鄉裡樂不思蜀。
更為諷刺的是,此前一直拒絕好萊塢的伊莎貝爾,在察覺到了丹尼爾的不對勁之後,為了愛情,義無反顧地答應了好萊塢的邀約,在今年晚些時候參與了“孽迷宮(Diabolique)”的拍攝。
可惜的是,伊莎貝爾依舊沒有能夠挽回丹尼爾的心。
所以,愛情真的沒有對錯嗎?許多小三都聲稱,自己不知道對方已經結婚了,或者說自己無意破壞對方的感情生活,又或者說對方的感情早在自己介入之前就已經破裂了,但事實呢?沒有人能夠說得清楚。
雨果不是衛道士,他沒有打算上前揭穿丹尼爾和麗貝卡,也沒有打算為伊莎貝爾鳴不平,更沒有打算譴責麗貝卡,他沒有資格也沒有立場更沒有必要,他只是有些感歎有些錯雜罷了,就好像“日出之前”裡所討論的一般:愛情真的能夠永恆嗎?還是只有瞬間的火花?
所以,雨果剛才出神了,腦海裡紛亂的思緒在洶湧著。
“日出之前”裡討論的是愛情的萌芽和誕生,那麽愛情產生之後呢,又應該是什麽模樣?又或者換一個角度來說,脫離了一夜的激情、離開了旅途的陌生和刺激之後,回歸生活的平靜和普通,愛情又會是什麽模樣?當瞬間迸發的愛情和涓涓細流的生活碰撞到一起,又應該是什麽模樣?
雨果忽然就想起了“日落之前(Before。Sunset)”,這部在2004年誕生的電影,正是“日出之前”的續集,他在此時此刻明白了,為什麽理查德-林克萊特會產生拍攝續集的想法,而這個續集又為什麽不像許多商業電影一樣著急在次年或者第三年就急急上映,而是經歷了現實時間的衝刷之後,呈現出最真實的面貌。因為只有真正的時間,才能夠打磨出愛情最真實的模樣。
雨果不由有些好奇,也許,在九年之後的2004年,他也會聯手理查德、查理茲打造出續集,但只是也許。雨果看了看坐在一旁的查理茲,細細地看著那張精致的臉龐,查理茲似乎有所察覺,也抬起了視線看了過來,雨果露出一個笑容,示意“沒事”,然後垂下了眼簾。
“所以,你剛才說了什麽?”雨果開口朝裡克提問到,“發行版權?是這個事嗎?”雨果抬起頭看向了裡克,“可是這件事為什麽要來詢問我,不關我們的事,不是嗎?大衛才應該擔心這件事,對吧?”
雨果對於發行版權也不太明白,畢竟以前他也沒有接觸過這一塊的事情,只是在他看來,大衛-格芬是“日出之前”的製作人和投資商,發行版權自然應該是他擔心的問題,但為什麽會找到他身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