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帝國風雲》第五百四十三章 轟炸與登陸
  花了一年,中**隊才在大西洋上獲得了立足點。

  這個速度,顯然算不上快。

  十二月二十三日,顧祝同接到馮承乾從海軍司令部發來的電報,當天下午就搭乘專機飛往巴拿馬,並且在兩天后回到青島。

  顯然,對中**隊來說,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在什麽時候、以什麽方式進軍美國本土。

  馮承乾在這個時候把顧祝同召回去,也正是要他提供前線情況,並且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其他人。

  要知道,沒有人比顧祝同更了解前線的情況。

  問題是,顧祝同也不清楚下一步該怎麽走。

  在中國海軍陸戰隊攻打古巴的時候,對美戰略轟炸已經開始,而且休斯敦、新奧爾良與坦帕等城市都已被轟炸摧毀。雖然空軍還沒有把“超級空中霸王”部署到古巴,轟炸范圍限制在美國南部地區,特別是墨西哥灣沿岸地區,但是轟炸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兩千多架轟炸機以平均兩天出動一次的速度,把成千上萬噸的炸彈扔向美國的大中城市,讓上千萬美國人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性。

  結果就是,很多人都認為,戰略轟炸就能迫使美國投降。

  事實上,連顧祝同都抱有這樣的幻想。

  要知道,當時空軍動用的只是“空中霸王”,還沒有轟炸像紐約這樣的特大城市,對美國人口最密集的東海岸北部地區沒有構成威脅,對美國重工業最集中的五大湖地區也沒有構成威脅。

  當然,這種情況不會持續太久。

  攻佔古巴全境之後,就有足夠多的大型機場用來部署“超級空中霸王”。當時,古巴島上共有五座機場擁有長度在二千五百米以上的硬質跑道,雖然其中四座機場已經被美軍破壞掉了,但是都可以修複,而且工程量不是很大。把這五座機場全部用上,總共可以部署兩千架“超級空中堡壘”式重型轟炸機。

  這是個什麽概念?

  如果作戰半徑在二千五百公裡以內,兩千架“超級空中霸王”同時出動,能夠投下一萬八千噸炸彈。即便把作戰半徑延長到三千五百公裡,兩千架“超級空中霸王”也能投下一萬二千噸炸彈。如果作戰半徑提高到四千公裡,那麽兩千架“超級空中霸王”能夠投下八千噸炸彈。

  顯然,只需要出動一次,就能摧毀一座人口在百萬以上的大城市。

  如果兩千架“超級空中霸王”全部攜帶燃燒彈,僅需出動一次,就能把紐約的曼哈頓島變成火海。

  可以說,美國絕對無法承受如此大規模的戰略轟炸。

  哪怕“超級空中霸王”在執行遠程轟炸任務的時候,每三天才能出動一次,也能在一個月內摧毀十座大城市,只需要兩個月,就能把美國東海岸地區與五大湖地區的所有大城市炸成廢墟。

  要知道,大城市不僅僅是人口數量多,而且往往是工業中心。

  道理很簡單,居住在城市裡的人都需要工作,如果找不到工作崗位,市民就沒有謀生的手段。雖然服務業也能提供一些工作崗位,但是基礎是工業,即只有發達的工業,才能維持城市的龐大人口規模。

  可以說,在工業化時代,人口越多就意味著工廠越多。

  顯然,轟炸美國的大城市,就是在打擊美國的工業,而工業正是美軍的後盾,是維持戰爭的基礎。

  沒有了城市裡與城市郊外林立的工廠,美國什麽都不是。

  事實上,英國就是被這麽打垮的。

  在對英戰略轟炸前期,德意志第二帝國當局還試圖通過轟炸達到政治目的,因此讓空軍去轟炸英國首都,似乎認為通過對倫敦的大規模轟炸,能夠讓英國投降。可惜的是,在倫敦被炸成廢墟的時候,英國並沒有投降。原因很簡單,即便倫敦是英國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英國的工業中心城市,可是英國的工廠並不僅僅分布在倫敦,伯明翰、曼切斯特、布裡斯托爾、利茲、利物浦等等都是工業中心城市,而只要這些城市的工廠沒有被破壞,英國就能堅持下去。到了後期,戰略轟炸范圍擴大到了所有的工業城市,在相繼把伯明翰等大城市炸成廢墟之後,英國才力竭而倒。

  問題是,美國不是英國。

  要知道,英國只是一個島國,而且是一個人口稠密的島國。

  戰爭爆發的時候,英國的人口超過了四千萬,相當於美國的三分之一,而國土面積還不到美國的三十分之一。也就是說,英國的人口密度是美國的十倍以上,意味著英國的城市分布得太密集了。

  結果就是,在大城市遭到戰略轟炸的時候,英國的工廠根本無法往中小城鎮轉移。

  顯然,這個問題在美國並不存在。

  即便在東海岸北部地區與五大湖地區,人口密度也算太高,而且在中心大城市周圍有很多中小城市,以及更多的城鎮。

  也就是說,如果大城市遭到轟炸,美國的工廠可以轉移到中小城市去。如果中小城市也遭到轟炸,還可以往城鎮與鄉鎮轉移。

  顯然,中國空軍還沒有強大到把美國本土上所有有人居住的地方都炸成廢墟的程度。

  正是如此,顧祝同才不得不懷疑戰略轟炸的有效性。

  當然,還得考慮戰略航空兵可能遭受的損失。

  在轟炸美國南部地區時候,問題就暴露了出來,即部署在古巴的護航戰鬥機沒有足夠的航程,無法對飛往得克薩斯州的轟炸機群提供全程掩護,才不得不讓部署在美國西海岸地區的航空兵出動護航戰鬥機。

  當轟炸范圍擴大到美國東海岸北部地區與五大湖地區,護航問題將變得更加嚴重。

  要知道,從古巴到紐約超過了三千公裡,別說是戰鬥機,即便是普通的重型轟炸機也沒有這麽遠的作戰半徑。

  更要命的是,在此方向上,只有百慕大群島可以部署戰鬥機。

  問題是,美軍航空兵一直在壓製百慕大群島,讓德意聯軍無法在這裡部署轟炸機。即便能夠在百慕大群島上部署戰鬥機,受島嶼面積限制,以及與德意聯軍共用機場,能部署的戰鬥機也非常有限。

  這樣一來,就得出動海軍的艦載航空兵為轟炸機群提供護航掩護。

  只是,艦載戰鬥機在執行護航任務的時候,艦隊也將進入美軍航空兵的打擊范圍,也就肯定會遭到打擊。

  顯然,這等於加重了戰略航空兵的作戰負擔。

  這就是,在轟炸工業目標之前,戰略航空兵得首先炸毀美軍的軍事基地,特別是海岸線附近的機場。

  要不然,就只能讓艦載航空兵去執行攻擊任務。

  顯然,這需要投入足夠多的作戰力量。

  顧祝同沒有詳細計算過,但是根據以往作戰的經驗,特別是攻打美國西海岸地區時的戰鬥情況,有理由相信,至少需要動用三十艘艦隊航母,才有可能在攻打美國東海岸北部地區戰鬥中掌握製空權。

  問題是,去哪裡找這麽多的艦隊航母?

  雖然中國海軍有三十多艘艦隊航母,但是並非所有艦隊航母都能執行作戰任務,總會有部分艦隊航母在進行維護保養。

  此外,同時動用三十艘艦隊航母,其後勤保障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顯然,要對美國東海岸北部地區與五大湖地區進行戰略轟炸,就需要獲得一處離美國東海岸北部地區更近的前進基地,而且規模足夠大,至少能夠容納上千架戰鬥機,最好能夠有一座吞吐能力足夠大的港口。

  問題是,在美國東海岸北部地區附近,根本就沒有大型島嶼,或者說幾乎所有的島嶼離北美大陸都非常近,近到可以在島嶼與大陸之間架上橋梁,近到可以讓美軍輕而易舉的挫敗任何攻打這些島嶼的作戰行動。

  當然,也不是沒有選擇,加拿大的紐芬蘭島就不錯。

  只是,紐芬蘭島較為偏遠,到五大湖地區的芝加哥有一千八百公裡,到紐約則有差不多兩千公裡。

  除了島嶼,就只有加拿大的新斯科舍半島了。

  這座半島就在緬因州的東面,離美國本土足夠近,而且離美國東海岸北部地區與五大湖地區的大城市都不到一千公裡。

  問題是,這是一座半島,而不是一座島嶼。

  顯然,攻打新斯科舍半島的難度不比攻打古巴與波多黎各低多少。如果得花上一年時間才能佔領這座半島,恐怕就沒有人選擇通過戰略轟炸來打敗美國,馮承乾等高層領導更樂意派陸戰隊去登陸美國本土。

  綜合這些因素,顧祝同有足夠的理由相信,馮承乾不會把寶押在戰略轟炸上。

  不管戰略轟炸的前景有多麽美好,至少在這個時候無法迫使美國投降,反而會給美國更多的時間來增強軍事力量。

  拖下去的話,恐怕需要和平的就不僅僅是美國了。

  排除了戰略轟炸之後,能夠擊敗美國的唯一辦法就是攻打美國本土,佔領美國的核心地區。

  顯然,這才是馮承乾讓顧祝同回國的主要原因。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