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帝國風雲》第四百四十七章 備戰
  攻佔巴拿馬運河之前,顧祝同曾經懷疑過能否在年底登上美國本土。

  特別是在一九四六年上半年,中國陸戰隊在掃蕩太平洋上的殘存美軍時,暴露出的大量問題,讓顧祝同不得不擔憂,如果強行登陸美國本土,很有可能遭受慘敗,讓成千上萬的官兵平白無故的流血犧牲。

  當時,顧祝同還向馮承乾提了出來。

  在他看來,把攻打美國本土的時間推遲到一九四七年中期更加合適。

  只是,顧祝同的提議沒有被采納。雖然馮承乾表示明白他的意思,而且也知道軍隊的準備工作還有很多欠缺,特別是在後勤保障上,根本達不到需要,但是在一九四六年底登陸美國本土的作戰行動絕對不能推遲,因為這不僅僅是軍事任務,也是政治任務,也就不可能推遲到一九四七年。

  顧祝同沒有繼續強調自己的觀點。

  當了幾年的戰區司令官,顧祝同已經想明白了一個道理,即決定戰爭的是政治家,而軍人只是去完成作戰行動。

  迅速拿下巴拿馬,讓顧祝同看到了希望。

  雖然美國本土的守軍不會像駐守巴拿馬的美軍那樣脆弱,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即美軍內部彌漫著嚴重的失敗主義情緒,即便是一些高級將領也不對勝利抱多大希望,因此美軍嚴重缺乏鬥志。

  當時,情報機構提供的一些消息,也能說明這一點。

  這就是,在美國國內,已經有很多民眾意識到,這場戰爭已經拖得太久了,而不管最後的結果如何,美國都不可能是真正的勝利者,因此在戰局變得不可挽回、特別是美國本土遭到毀滅性的打擊之前,就得考慮結束這場戰爭。至於以何種方式結束這場戰爭,那就不是平民百姓需要考慮的問題了。

  平民百姓的認識,也是軍隊基層官兵的認識。

  在這種情況下,美軍還有多少戰鬥力呢?

  正是如此,在一九四六年七月底,顧祝同正是啟動了攻打美國本土的作戰計劃,並且把戰區司令部搬到了瓦胡島。

  此時,第三艦隊的實力再次得到增強。

  在獲得了由三艘艦隊航母為核心的第35艦隊之後,第三艦隊編內的艦隊航母已經達到了十五艘。

  當然,這還不是最後的結果。

  一切順利的話,在攻打美國本土之前,第三艦隊還將增加一支戰鬥艦隊,艦隊航母的數量將增加到十八艘。

  即便按照標準配備艦載航空兵,十八艘艦隊航母也能搭載一千五百多架艦載機!

  只要把這些艦隊航母集中使用,那麽在任何一個戰場上,都擁有絕對兵力優勢,能夠奪得戰場製空權。

  只不過,這還不是第三艦隊的全部。

  當時,第三艦隊編內還有四支非戰鬥性質的艦隊,一是登陸艦隊、二是偵察艦隊、三是支援艦隊、四是護航艦隊。

  這四支艦隊中,最值得重視的就是支援艦隊。

  如果按照艦艇的總排水量計算,支援艦隊的規模超過了戰鬥艦隊的總和,為第三艦隊最龐大的作戰力量。

  在這支規模龐大的艦隊裡面,總共有八支作戰編隊,其中四支是以小型航母為核心的航空支援編隊,另外四支則是以活力枝椏為主的炮火支援編隊,前者總共編有四十多艘小型航母,總共搭載了上千架艦載機,而後者有大大小小近兩百艘火力支援艦,擁有各種口徑的火炮與火箭炮近六千門。

  當然,支援艦隊不是戰鬥艦隊,主要任務是支援陸戰隊作戰。

  只是,把支援艦隊算上的話,第三艦隊的艦載航空兵擁有兩千多架艦載機,且大多都是性能先進的新式艦載機。

  顯然,第三艦隊的打擊能力已經強大到了令人驚駭的地步。

  要知道,第三艦隊裡的所有艦載機按照標準掛載出動一次,就能投下近兩前噸炸彈,而所有戰艦上的火炮齊射一次,就能打出四千噸的炮彈。如果讓火力支援艦上的多管火箭炮齊射一次,則能投射上千噸火箭彈。

  這個打擊力量,超過了陸軍的一個方面軍!

  事實上,也超過了部署在西海岸地區的美軍的總體打擊力量。

  當時,美軍名義上在西海岸地區部署了上百萬大軍,擁有數千架作戰飛機與上萬門各種口徑的火炮。問題是,在這數千架作戰飛機中,真正能夠用於作戰的不到兩千架,而且只有半數是戰術飛機。在上萬門火炮中,大部分的口徑都在一百毫米以下,以山炮為主,而重炮的數量還不到一千門。更重要的是,即便是陸軍的重炮,也難以與海軍的中等口徑艦炮相提並論,更別說與海軍的大口徑艦炮相比了。

  要知道,當時中國海軍的火力支援艦都配備了大口徑艦炮。

  當然,不管是艦載機,還是艦炮,都是支援力量,攻打美國本土的主體是地面部隊,也就是陸戰隊。

  只是,決定陸戰隊的是投送力量,也就是登陸艦隊的規模。

  當時,中國海軍幾乎把所有登陸艦艇都集中部署到了中太平洋戰區,統一交給第三艦隊指揮。

  結果就是,第三艦隊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一支登陸艦隊。

  當時,第三艦隊的登陸艦隊分成了四個登陸群,每個登陸群都擁有一百多艘各種型號的登陸艦,能夠獨自把四個陸戰師送上海灘,因此四個登陸群同時出動的話,能夠一次性投送十六個陸戰師。

  十六個陸戰師的總兵力在三十萬以上!

  要在大陸戰場上,一支規模在三十萬人左右的軍團,就相當於一個方面軍了。

  也就是說,中國海軍湊集到的登陸投送力量,能夠一次性的把一個方面軍送到數千公裡外的海灘上。

  顯然,這是非常驚人的能力。

  要知道,在攻打澳洲大陸的時候,登陸艦隊也只能一次投送五個陸戰師,也就是大約十萬名陸戰隊官兵。

  當然,在登陸作戰行動中,不可能一次性把這麽多的兵力送上岸。

  原因很簡單,決定登陸規模的,不僅僅是登陸投送能力,還得看後勤保障能力,即送上戰場的物資能夠支持多少軍隊作戰。

  顯然,這是中國海軍最大的問題。

  雖然當時部署在第三艦隊的運輸船隻已經超過了一千艘,而且全部都是載重超過一萬噸的遠洋貨輪,而且其中不少還是巡航速度在二十節以上的快速貨輪,但是這支海運力量依然不足以支持三十萬陸戰隊作戰。

  根據中國海軍總結的經驗,在登陸作戰階段,特別是在戰況激烈的時候,一個陸戰師一天就要消耗掉大約五千噸物資,其中半數是彈藥,四分之一是燃油。也就是說,如果三十個陸戰師同時作戰,一天就要消耗掉十五萬噸物資。哪怕有一半的陸戰師沒有作戰,一天也要消耗掉七萬五千噸物資。

  這是個什麽概念?

  考慮到運輸途中有可能遭受的損失,以及其他相關部隊的消耗,每天消耗的物資要佔用十艘萬噸級巨輪的運力。

  即便船隊從瓦胡島的珍珠港出發,登陸地點選擇在離瓦胡島最近的海岸上,而且船隊的平均航速為二十節,把裝卸貨物的時間算上,往返一趟都需要半個月,如果把船隻進行維護保養、以及途中遇到意外情況算上,差不多要二十天。這就是說,即便不考慮裝卸貨物的效率,總共需要兩百艘萬噸級貨輪。

  當然,這只是理想情況。

  要知道,珍珠港最多能夠同時停靠四十艘萬噸級貨輪。即便把附近幾座島嶼的臨時錨泊地、以及夏威夷群島西部島嶼附近的錨泊地都算上,也不可能同時為兩百艘萬噸級貨輪裝卸貨物。

  更要命的是,很多物資只能在碼頭上裝卸,而不能在錨泊的狀態下裝卸。

  這樣一來,就必須讓部分貨輪從關島的阿拉普港、硫黃島的軍港,乃至琉球島的那霸港出發。

  顯然,從這些港口出發的船隻的運輸效率就低得多了。

  船隻從關島出發,以二十節的速度前往美國西海岸,往返一趟大概需要五十天,而從那霸港出發需要六十四天。

  這是個什麽概念?

  即便不考慮把物資從中國本土送往前方的港口所需要的運力,也需要將近一千艘萬噸級貨輪才能為三十個陸戰師提供足夠的後勤保障。

  顯然,這還是理想結果。

  按照第三戰區司令部的估計,如果把後方的海運算上,即便動用兩千艘貨輪,平均每天送達的物資也不會超過七萬噸。

  原因很簡單,需要物資的不僅僅是陸戰隊,還有艦隊與航空兵。

  也就是說,運輸力量不可能隻為陸戰隊服務。

  這樣一來,即便隻保證十五個陸戰師在前線作戰,把艦隊、航空兵、前往基地的維護部隊全部算上,大概需要動用三千艘萬噸級貨輪。

  以第三艦隊的運輸能力,最多只能保證十個陸戰師在前線作戰。

  如果戰況激烈,即艦隊與航空兵消耗了太多的物資,那麽還要把投入的陸戰隊壓縮到八個師。

  八個陸戰師能幹什麽?

  顯然,顧祝同絕對不會指望用八個陸戰師來攻佔美國本土,甚至不大相信能夠在美國的海灘上站穩腳跟。

  如此一來,他就只能設法解決後勤保障上的問題了。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