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陸戰隊中,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即執行搶灘任務的首批登陸部隊,絕對是精銳。
只是,精銳並不是勇猛,更不是蠻勇。
成功衝上海灘之後,老兵不會憑蠻勇衝向敵人的海灘防線,而會尋找掩蔽點,必要的時候會動手挖掘散兵坑。當然,在絕大部分時候,敵人架設在海灘上的,防止登陸艇在漲潮時衝談的障礙物,比如用l型鋼板焊接成的x型拒馬就是很好的臨時掩體。如果海灘上沒有這些障礙物,則意味著敵人的防禦不會太強大,因此陸戰隊官兵受到的威脅不會太大,只是也不能憑勇氣去攻擊躲在工事裡的敵人。
保護好自己後,陸戰隊官兵會盡量以班排為單位聚集在一起。
當然,不是真正的聚集,而是相互掩護與相互支援。比如在部分官兵尋找掩體時,已經找到掩體的官兵向敵人的火力點開火,吸引敵人的火力。又比如,在其他官兵救治傷員的時候提供保護。
總而言之,陸戰隊官兵上岸之後做的第一件事情,絕對不是進攻,而是保護好自己。
這個過程,視敵人的抵抗強度為準,一般需要十多分鍾,有的時候需要一個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
在此期間,活著上岸的軍官會盡可能的找到自己的部下。
如果敵人的抵抗極為猛烈,足以讓陸戰隊官兵發起的衝擊變成送死,那麽通信兵就是此時最重要的角色了。
只要軍官確認無法突破敵人的防線、或者是被敵人的火力壓製在海灘上無法前進,就得立即呼叫火力支援。當然,前提是通信兵沒有陣亡、電台沒有損壞。在找到通信兵後,陸戰隊的軍官,一般是連長、也有可能是排長,就會翻出用防水塑料布繪製的地圖,首先根據地標判斷是否在正確的海灘上。如果是,那麽就把敵人火力點的坐標逐一匯報給後方的火力支援部隊。
對陸戰隊官兵來說,接下來發生的將是最振奮人心的事情。
大多數時候,為陸戰隊提供火力支援的是炮擊編隊或者火力支援艦隊,因此只需要短短幾分鍾,炮彈就會落下。
當然,某些時候會由航空兵提供火力支援。
主要就是,炮擊編隊需要經常退到遠海補充彈藥,而火力支援艦隊又不一定能夠準時趕到。在這種時候,就只有航空兵能夠為陸戰隊提供火力支援,而且大多數情況下到來的都是艦載戰鬥機。
當然,陸戰隊官兵更希望得到炮火支援。
原因很簡單,炮火支援來得更加迅速,而空中支援一般有十分鍾以上的延遲。
在炮火紛飛的海灘上,別說十分鍾,很多時候十秒鍾都能改變陸戰隊官兵的命運。
此外,對付敵人的火力點,特別是永備防禦工事,炮火打擊比轟炸更管用,特別是大口徑艦炮的直接轟擊。
對陸戰隊官兵來說,此時從大海方向上傳來呼嘯聲是最為動聽的樂章,而炮彈、或者炸彈落地時的爆炸聲則是這篇樂章的**部分。只要能夠提供精確的目標坐標,炮彈能夠落到離目標十米以內的地方,如果是大型戰艦抵近開火,炮彈甚至能夠直接從敵軍防禦工事的機槍口裡鑽進去。
看到敵人的防禦工事被一個接一個的炸掉,新兵肯定會認為,戰鬥很快就會結束。
顯然,這是一個極為錯誤的任務。
事實上,火力支援只是替陸戰隊官兵掃清了離開潮濕海灘的障礙,而接下來還有很多艱難險阻需要戰勝。
通常情況下,在火力支援結束的時候,已經沒有敵人能夠阻止陸戰隊官兵離開海灘了。
當然,也有例外。
如果敵人構築了堅固的地下防禦工事,那麽在火力支援之後,肯定有很多敵人會回到地表防禦陣地上,在壕塹或者是臨時火力點上繼續用機槍掃射海灘上的陸戰隊官兵,有的時候還會用上迫擊炮。
遇到這種情況,陸戰隊的高級軍官,一般是營長會呼叫請求持續火力壓製。
與火力支援不同的是,在進行持續火力壓製的時候,陸戰隊的前線指揮官得給出火力壓製的范圍,一般是提供幾個坐標點,而這些坐標點的連線形成的幾何型區域,就是火力壓製的范圍。此外,陸戰隊的前線指揮官還需要提供火力壓製的時間段。只不過,大部分時候不會有明確的時間段。在確定火力壓製已經起到了作用的情況下,陸戰隊的前線指揮官會發出停止火力壓製的信號。
當然,在這個時候,陸戰隊官兵不得進入火力壓製區域。
大部分時候,執行持續火力壓製任務的是火力支援艦隊。到時候,會有數百門、甚至是上千門艦炮向壓製區域內開火,而且是以漸進的方式,用炮彈覆蓋整個區域,有的時候還需要反覆進行炮擊。
只不過,這個時候最好的打擊方式是轟炸,而不是炮擊。
如果由航空兵承擔火力壓製任務,攜帶著炸彈的作戰飛機會根據壓製區域的大小,分成雙機、四機、六機或者八機編隊,依次把攜帶的炸彈投下來,而投彈的間隔時間一般在五分鍾左右。
當然,最理想的是,這些戰機攜帶的都是燃燒彈。
原因很簡單,燃燒彈在爆炸之後會持續燃燒一段時間,而在此期間,敵人不可能進入遭受壓製的區域。
事實上,衝灘的陸戰隊官兵需要的就是時間。
火力壓製開始的時候,困在海灘上的陸戰隊官兵就得向壓製區域的邊緣地帶推進,利用敵人無法進入防禦陣地的機會,離開狹窄擁擠、且十分暴露的海灘。如果能夠趁此機會奪取敵人的防禦陣地,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事情。即便沒能奪取敵人的防禦陣地,也可以在離開海灘之後著手構築防線。
正常情況下,火力壓製會持續到陸戰隊官兵構築好掩體之後。
只不過,絕大部分時候都是不正常的情況。
這就是,執行壓製任務的戰艦遲早會耗光炮彈、戰機也會用光炸彈,不可能一直用火力打擊來壓製敵人。
這個時候,陸戰隊官兵就得想盡辦法突破敵人的防線,奪取敵人的防禦陣地。
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過爆破在敵人的防禦陣地上炸開幾個缺口。
要知道,防禦一方肯定會佔據製高點,而且在構築海灘防禦陣地的時候,肯定會在陣地正面設置很大的斜坡,讓進攻者難以迅速逾越。更要命的是,如果陸戰隊官兵試圖翻越敵人陣地的正面斜坡,就將成為機槍的靶子。即便有少數陸戰隊官兵能夠翻過去,也會成為守在斜坡後面的敵人的射擊目標。
如果能夠在防禦陣地的正面斜坡上炸開一個缺口,這些問題就不存在了。
這個時候,爆破手、以及爆破手攜帶的爆破筒就派上了用場。
中國海軍陸戰隊很少使用簡易的炸藥包,主要的爆破工具是爆破筒。一是爆破筒更容易保管,而且不容易被海水浸濕,而炸藥包很容易被浸濕,也就有可能在使用的時候無法正常起爆。二是正確使用的話,爆破筒能夠炸開一條通道,而炸藥包不管怎麽使用,最多只能炸出一個彈坑。更重要的是,爆破筒可以連接起來使用,也就可以讓爆破手在相對安全的掩體後面把爆破筒推到危險的地方引爆,而使用炸藥包的話,爆破手就只能冒著被敵人擊斃的危險衝向爆破點。
事實上,爆破筒本來就是拆散後攜帶的,每具爆破筒的長度為一米五,一名爆破手最多能攜帶三根爆破筒。在使用的時候,可以把這三根爆破筒組裝起來,如果有需要,還可以把更多的爆破筒組裝到一起。
在實際使用中,陸戰隊官兵還發現,爆破筒是對付鐵絲的有效工具。
使用辦法非常簡單,把爆破筒塞到鐵絲下面,引爆之後,以極高速度飛散的鐵製筒體就能切斷鐵絲。
可以說,在突破敵人防線的時候,爆破手的價值最大。
也正是如此,在陸戰隊中,幾乎所有老兵都懂得一些爆破知識,在必要的時候都能成為爆破手,而每一名基層軍官都知道在合適使用爆破筒,以及以什麽方式使用才能把爆破筒的價值發揮到最大。
只是,敵人也知道,爆破手是最大的威脅。
也就是說,在這個時候,敵人會首先對付爆破手。結果就是,在陸戰隊中,爆破手的傷亡率是最高的,甚至超過了軍醫。
當然,通過爆破炸開敵人的防線,只是一個開始。
爆破之後,有經驗的老兵絕對不會立即衝入敵人的陣地。原因很簡單,敵人的機槍肯定會在這個時候對準爆破口進行盲目射擊,而任何衝過去的陸戰隊官兵,都會被擊斃。如果指揮作戰的是一名優秀的軍官,會在爆破之後,立即集中全部自動火力,讓攜帶輕機槍與衝鋒槍的官兵在離爆破點二十米左右的地方,一同向敵人的機槍火力點開火。在敵人的壓製火力有所減弱之後,一名上士班長,或者是排連的軍士長將率先發起衝鋒,從爆破點攻入敵人的防禦陣地。
事實上,這是一個非常短暫的過程,前後甚至不到一分鍾。
只是,這也是最關鍵的一分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