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帝國風雲》第一百三十三章 生死關頭
  俄國戰敗,把英法逼入了絕境。

  十一月三十日,英國下議院以全票讚成,通過了首相博納-勞提交的強製征兵法案,要求所有適齡英國公民服兵役。次日,英國下議員以絕對多數票,通過了海軍的戰時戰艦建造規劃法,把一九一六年的海軍軍費由原先訂下的十二億英鎊提高到二十四億英鎊,新增十艘主力艦的訂單。十二月,英國下議院還通過了一項決議,即要求所有自治領必須全力協助宗主國。

  可以說,到這個時候,英國才算真正進入了戰爭狀態。

  問題是,現在才開始動員,未免也太遲了一些。別的不說,就算在一九一六年追加建造了十艘主力艦,最快也要到一九一八年底、甚至是一九一九年才能建成服役,根本趕不上最關鍵的時期。

  與英國一樣,法國也在十一月與十二月通過了多項與戰爭有關的法案。

  只是,法國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即在一九一五年底采取的任何措施,都難以在數個月內收到成效。

  已經有足夠多的跡象表明,接下來的幾個月將決定歐戰的勝敗。

  別的不說,德意志第二帝國絕對不會給英法太多的時間,肯定會在一九一六年上半年發動一場大規模戰略進攻。更重要的是,在得到來自東線的援軍之後,德軍在西線將獲得足夠明顯的兵力優勢。如果英法聯軍無法在一九一六年上半年頂住德軍,那麽法國肯定會在一九一六年戰敗。

  法國戰敗了,英國還有得打嗎?

  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國只有一支強大的陸軍,英國還沒有必要擔心什麽,因為英吉利海峽足以當住所有來自陸地上的敵人。問題是,現在的德意志第二帝國不但擁有整個歐洲、乃至全世界最強悍的陸軍,還擁有一支不亞於英國的海軍。在這支強大海軍的支持下,狹窄的英吉利海峽就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鴻溝了。

  可以說,只要法國在一九一六年戰敗,英國最多再堅持一年。

  相反,即便法國最終戰敗,但是只要堅持到一九一七年、最好是一九一八年,等到英國的戰爭政策開始發揮作用,那麽英國至少能夠確保在海洋戰場上擊敗對手,從而避免被德意志第二帝國擊敗。

  由此可見,一九一六年是最為關鍵的一年。

  問題是,僅靠英法,以及英國的自治領,根本不可能擊敗強大的德意志第二帝國。

  為此,英法就需要拉攏更多的盟友,特別是有實力的強國。

  這次,急的不僅僅是英國,還有法國。

  十二月,法國正式向意大利做出承諾,只要意大利加入協約國集團,除了在戰後把奧匈帝國侵佔的地區歸還給意大利之外,還將把法意邊境上存在爭議的地區劃給意大利,並且承認意大利在地中海的主導權。

  緊接著,英國也明確表示,將承認意大利在地中海的霸權地位。

  問題是,意大利的領導人也不是笨蛋。在英法開出這些條件的時候,德意志第二帝國正如日中天,而且奧匈帝國也走出了戰爭初期的失敗陰影。在意大利當局看來,英法的承諾不過是建在空中的閣樓。說得簡單一些,如果協約國集團打輸了這場戰爭,那麽英法的承諾就沒有半點價值。

  再說了,如果意大利加入軸心國集團,就算沒有辦法獲得由奧匈帝國控制的地區,也至少能夠得到與法國存在正義的領土,而且同樣能夠得到地中海的霸權,甚至能夠把英國徹底趕出地中海。

  正是如此,在英法開出新的價碼後,意大利也變卦了。

  在回應法國的時候,意大利明確提到,法國不但要在領土上做出讓步,還要在戰後撤消地中海艦隊,並且在戰爭期間把遠東、非洲與南美洲三分之二的殖民地轉讓給意大利,意大利才會考慮參戰。

  在回復英國的時候,意大利直接提到,英國承認意大利在地中海的霸權,就得把直布羅陀要塞、馬耳他島、亞歷山大港與蘇伊士運河交給意大利管理,不然英國做出的任何承諾都毫無意義。

  有趣的是,在漫天要價的同時,意大利卻降低了自身的義務。

  當時,意大利隻承諾在巴爾乾半島與亞得裡亞海用兵,不參與西線戰鬥,也不參與英法聯軍在其他戰場上的行動。

  說白了,就是意大利單獨在阿爾卑斯山南面開辟一條戰線。

  對英法來說,意大利的要求顯然太高了,而且所付出的代價太低了,意大利參戰的意義也不夠明顯。

  事實上,這個時候的意大利更加傾向於加入軸心國陣營。

  在與英法接觸的時候,意大利的特使已經到達柏林,主動向德意志第二帝國提出,只要德意志第二帝國承認意大利在地中海的霸權、在戰後讓意大利控制法國南部地區,並且讓奧匈帝國在巴爾乾做出適當讓步,比如由意大利控制克羅地亞地區,那麽意大利就立即以軸心國成員身份參戰。

  前兩個問題還簡單,德意志第二帝國早就做出過類似的承諾。

  關鍵在第三個問題上,即奧匈帝國不見得肯在巴爾乾半島上做出讓步。要知道,在一年前的困難時期,奧匈帝國都沒有答應讓意大利插足巴爾乾半島,現在軸心國集團已經取得了戰略上的重大勝利,奧匈帝國更不見得會讓意大利控制克羅地亞地區了,而德意志第二帝國顯然不可能替奧匈帝國做主。

  當然,在意大利提出的第一個要求上,也存在一些問題。

  別忘了,奧匈帝國也是地中海沿岸國家,而且奧斯曼帝國就在地中海東面。如果答應了意大利的請求,那麽德意志第二帝國肯定會得罪兩個已經參戰的盟國,因此意大利參戰帶來的不一定是正面影響。

  在意大利依然搖擺不定的時候,英法把注意力轉向了那些遠離戰場的國家。

  美國就不用多說了,博納-勞已經準備在十二月底前往華盛頓,直接向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參戰請求。

  當時,在英國當局看來,美國參戰的可能性非常大。

  如此一來,真正需要花精力應付的,還是遠東地區的日本。

  如果日本肯參戰,那麽英法就能獲得一個強有力的支援。問題是,這個時候要想讓日本參戰,就得開出更高的價碼。

  十二月十日,英國首先表態。只要日本參戰,英國將把所有在華利益、以及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在華利益全部交給日本,並且把新加坡等西太平洋地區的殖民地一並交給日本,承認日本在西太平洋上的霸主地位。

  事實上,這已經超出日本當初提出的要求。

  更重要的是,這等於讓英國退出了西太平洋地區,退回到了印度洋。

  可惜的是,日本並沒感到滿足,而是明確提出,英國在從西太平洋撤退之後,還得與日本分享印度。雖然日本沒有提出在印度獲得殖民地,但是明確提到,日本企業與商品在印度必須享受與英國同等的待遇。也就是說,英國得全面開放印度市場,在印度給予日本最惠國待遇。

  當時,英國差點就接受了日本的要求。

  只是,在英國當局做出回復之前,日本突然變卦,不但要求英國開放印度市場,還要英國開放印度的資源產地,即日本在印度享有與英國同等的資源獲取權,不然日本不會以協約國成員身份參戰。

  英國能夠接受這樣的要求嗎?

  答案明顯是否定的,如果英國答應了日本的要求,就等於把印度交給了日本,喪失了最有價值的殖民地。

  這個時候,法國也在積極拉攏日本。

  為了讓日本參戰,並且派兵參與歐洲戰爭,法國提出把台灣、越南、柬埔寨等殖民地移交給日本,並且承認日本的在華利益。

  問題是,法國的立場並沒有起到決定性作用。

  擺在英國面前的問題是,如果要讓日本參戰,就得放棄西太平洋、甚至印度洋,丟掉花了一百多年才建立起來的亞太殖民地體系。

  當然,日本在提出要求的同時,也開出了足以讓英國心動的條件。

  這就是,日本不但將派遣艦隊前往地中海與北大西洋協助英國皇家海軍,還將派遣一支人數不少於五十萬的陸軍去歐洲參戰。

  也正是如此,法國才表現得如此積極。

  只不過,在一九一五年底,英法在日本身上做出的任何努力都不可能收到成效,因為在英國國內,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如果為了換取日本海軍參戰而丟掉在西太平洋與印度洋的所有殖民地與海外市場,那就太得不償失了。如此一來,即便博納-勞打算做出犧牲,國會議員與民眾也不會答應。

  沒辦法及時拉日本參戰,英國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美國身上了。

  從某種意義上講,一個美國頂得上十個日本。

  別忘了,日本只是西太平洋的暴發戶,而美國已經是名副其實的工業強國了,其工業生產能力已經超過德意志第二帝國。更重要的是,美國有更多的人口,還擁有更加豐富的自然資源。

  只要美國肯參戰,法國就能在一九一六年經受住生死考驗。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