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帝國風雲》第一百六十九章 打壓
  美國加入停戰談判的目的是要保護其核心利益,而要達到這個目的,首先就得讓其他國家承認其大國地位。

  說得簡單一些,只有成為世界大國,美國的核心利益才有所保障。

  這是一場列強間的戰爭,因此在戰爭結束之後,決定利益分配的也是列強,只有強國才有發言權。

  弱小國家,不但沒有發言權,還得任人擺布。

  比如,在法國宣布投降之後,盧森堡與比利時就成為了最大受害者。按照德法達成的停火協議,不但盧森堡將以自由邦的身份並入德意志第二帝國,比利時也將淪落為帝國保護下的三流國家。又比如,在奧匈帝國解體之後,奧地利已經以德意志聯邦成員身份,成為了德意志第二帝國下的自由邦。

  問題是,美國是協約國成員,屬於戰敗者。

  正是如此,在談判開始之後,美國一直堅持一點,即美國並不是戰敗國,而是為了全球的和平,才與軸心國集團進行停戰談判,因此美國在談判中的地位高於英法、應該與德意志第二帝國平起平坐。

  顯然,這個要求非常過分。

  最初兩個月,美國與德意志第二帝國僵持不下,德意志第二帝國始終認為,美國屬於戰敗國,最多只能獲得比英法稍高的地位,不可能與帝國平起平坐,更別想在談判桌上獲得在戰場上無法獲得的利益。

  只是,首先堅持不住的不是美國,而是德意志第二帝國。

  雖然英法已經投降,而且德軍佔領了整個法國,但是英國的海外領地、乃至英國本土都不在德軍控制之下。由此產生了一個非常嚴重的結果,即在停戰之後,帝國國內秩序的恢復速度非常緩慢。

  由此,引發了帝國民眾的嚴重不滿。

  要知道,帝國是戰勝國,是這場大戰的勝利者,可是在擊敗了英法之後,帝國民眾的生活條件並沒得到改善,也就沒有獲得能夠看得到的好處。別的不說,到六月底,帝國的糧食供應都沒恢復正常。

  同樣存在問題的,還有英法。

  英國就不用多說了,在帝國的封鎖下,只能按量獲取糧食,因此絕大部分英國人仍然生活在饑餓線上。

  法國的問題還要嚴重一些。

  雖然法國是西歐最大的產糧國,但是在投降之後,有百分之四十的糧食得輸往德意志第二帝國,剩余的糧食不足以養活所有法國人。有趣的是,在戰敗之前,法國一直沒有實施嚴格的糧食配給製,反而是在戰敗之後,因為要用糧食來支付戰爭賠款,才開始全面實施配給製。

  可以說,整個歐洲都處於饑餓狀態。

  相反,美國卻沒有類似的問題。在整個大戰期間,美國都是資源輸出國,更是最大的糧食出口國。雖然英法戰敗,也給美國造成了一些衝擊,比如導致很多農民在一九一七年減少了耕種范圍,但是美國並不存在糧食供應不足的問題,甚至絕大部分美國人的生活都沒有受到影響。

  拖下去,顯然對德意志第二帝國不利。

  到八月初,德意志第二帝國終於做出讓步,承認美國並非戰敗國,但是並不承認美國在談判上享有戰勝國的待遇。

  所幸的是,美國也急於獲取戰爭紅利。

  前面已經提到,因為英法戰敗,美國的糧價已經暴跌,有接近半數的農民因為在之前兩年貸款擴大耕種范圍,現在都面臨著破產的威脅。至於美國各大銀行,也因為經濟衰退而遇到了大麻煩。

  可以說,歐洲的戰後重建將是美國經濟複蘇的主要動力。

  這就要求盡快在談判上取得進步,盡快解除戰爭狀態,因此美國也就必須在談判桌上做出讓步。

  八月八日,美國與德意志第二帝國達成了初步協議。在帝國承認美國非戰敗國、享受遠高於英法的地位之後,美國也承諾不再謀求與德意志第二帝國同等的地位,只是要求做為協約國集團主要成員參與談判。

  到此,影響談判的主要因素才得以消除。

  只是,並非沒有別的問題了。

  在德意志第二帝國與美國進行磋商的時候,處境最為尷尬的不是英法,而是與英國簽署了同盟條約,又一直搖擺不定的日本。

  事實上,到這個時候,日本連參戰國都不是。

  雖然在六月初,日本與英國斷絕了同盟關系,隨即就向英國宣戰,但是英國已經在此之前向德意志第二帝國投降。結果就是,在日本要求加入軸心國集團的時候,被德意志第二帝國拒絕了。

  作為非集團成員國,日本自然沒有資格加入談判。

  顯然,這讓日本當局非常惱火。

  七月底,日本把艦隊派往渤海灣,名義上是對付英法在中國的殘余勢力,實際上卻是在給東北軍閥張作霖撐腰,想讓張作霖進關,把吳鐵生的部隊趕出北京,扶持一個親日的中央政權。

  此舉,立即在國際上引起了悍然大波。

  八月一日,德皇下詔,讓公海艦隊進入戰鬥狀態,並且責成馮承乾在公海艦隊的基礎上重組遠東艦隊。

  緊接著,德皇又讓魯登道夫組建遠東軍團。

  顯然,德皇對日本的魯莽行為非常氣憤,才擺出了出兵遠東的架勢。

  八月五日,在遠東艦隊成立的當天,日本當局才意識到,在這個時候與德意志第二帝國乾起來,與送死沒什麽區別。

  要知道,帝國海軍擁有二十多艘主力艦,而日本海軍連十艘都不到。

  更重要的是,山東半島一直在帝國控之下,而且帝國發來的第一批軍火已經到達,吳鐵生有足夠的軍力對付張作霖。更要命的是,在這個緊要關頭,張作霖並沒有打算入關與吳鐵生決戰,而是與吳鐵生進行了秘密會談。

  眼看就要騎虎難下了,日本當局立即變卦。

  八月七日,日本首相照會帝國首相,表示日本在遠東地區沒有任何野心,並且尊重帝國在遠東地區的一切利益。

  當天,日本艦隊離開了渤海灣。

  可惜的是,日本當局的行動依然慢了一步。

  就在外交照會到達前四個小時,由兩艘“拜仁”級戰列艦、三艘“德夫林格”級戰列巡洋艦與十二艘輕巡洋艦組成的遠東艦隊離開了威廉港,在斯佩海軍上將的指揮下,踏上了前往青島的旅途。

  同行的,還有運送第二批援助軍火的船隊。

  八月八日,由四個德軍師組成的帝國遠東軍團也出發了。只是這支部隊沒有直接從威廉港乘船前往遠東,而是通過鐵路到達海灣地區,然後再搭乘運輸船。如此一來,就能在印度洋與帝國遠東艦隊會合。

  對於美國,帝國可以忍讓。

  可是對於在大戰期間覬覦山東半島的日本,帝國根本不用、也沒有理由忍讓。

  正是如此,在對日問題上,帝國一直采取高壓政策。

  當然,這也與馮承乾有關。

  德皇非常清楚,馮承乾肯定會回到自己的祖國,因此在德皇看來,未來的中國將是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天然盟友。日本在佔領朝鮮半島之後,還把手伸入中國的東北地區,對中國懷有很大的野心。如此一來,德皇根本沒有理由對日本客氣。說得簡單一點,帝國在對日立場上越強硬,今後與中國結盟的基礎就越牢固。雖然現在的中國不但貧窮落後,還處於軍閥割據的四分五裂之中,但是誰能保證,二十年、或者三十年之後,中國不會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別忘了,就在幾十年前,同樣是又窮又弱的日本,在經過了明治維新之後,就成為了遠東地區最強大的國家。

  顯然,德皇用不著為了日本而得罪馮承乾。

  為了拉攏馮承乾,德皇更得刻意打壓日本。

  所幸的是,日本還不成氣候。

  壓住日本,說動美國之後,停戰談判才正式開始。

  事實上,談判進行得並不艱難,因為已經有法國這個先例了。

  在法國戰敗之後,帝國並沒有把太多的不平等條款強加到法國身上,只是出於帝國本土安全,解決了一些歷史遺留問題,並且對法**隊、特別是法國陸軍的規模、裝備體系做了限制。比如,法國只能保留一支二十萬人的陸軍,不得擁有重炮等重型武器,重機槍的數量也不得超過兩萬挺。在其他方面,帝國幾乎沒有刻意壓榨法國。比如,帝國沒有讓法國支付戰爭賠款,只是在戰爭結束之前,用本國糧食產量的百分之四十用來抵償帝**隊佔領法國的開支。

  九月九日,停戰談判結束。

  在對待英國的時候,帝國采取了類似的立場,即隻限制英國的軍備,以及讓英國開放部分殖民地,並沒有讓英國支付戰爭賠款。

  美國不是戰敗國,更加談不上支付戰爭賠款。

  當然,這樣一來,英國就有能力支付在戰爭期間欠下的外債了。

  顯然,這也符合美國的利益訴求。

  問題是,這絕對不是最關鍵的一點。

  真正的重點,正是在限制軍備上,而關鍵又是限制海軍軍備。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場大戰就是由英德海軍軍備競賽引發的。雖然大家都知道,戰爭並沒有真正結束,因為美德還沒有分出勝負,但是在談判桌上,雙方都強調了限制軍備競賽、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性,也就談到了最關鍵的問題。

  如何限制海軍軍備競賽?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