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天寶風流》第二百四十八章 戰事(三)
  今天注定了是一個讓李泌難以安閑的時刻,唐七剛走,坐下身子的他剛端起茶盞,就見院門開處,往日最重禮儀舉止的二夫人鄭憐卿快步走了進來。

  “二夫人!”,見是鄭憐卿到了,李泌站起身來施了一禮,只是不等他束手讓座,素日重禮的鄭憐卿已神色惶急道:“先生,騰蛟姐姐離京去尋老爺了!”。

  “大夫人離京了?”,聽到這話,適才一直神色平靜的李泌終於色變道:“什麽時候走的,去了那裡?隨行帶了多少人?”。

  “前兩日騰蛟姐姐說要回娘家陪李老夫人住兩天,今個兒過了晌午,李郎中家夫人來拜會,我就命丫頭去請姐姐回府,誰知去了一問才知,兩天前騰蛟夫人回去只是說了幾句話就說要回來,如今兩邊兒都沒有,只在以前的閨房裡留了一張便箋”,鄭憐卿口中邊說,邊將一張蘭花書簡遞了過來,“如今護衛裡少了四個人,都是當初相公府上陪嫁過來的,另外,原本安置在城外別業裡的虎奴及小白也都不見了,出了這樣大事我拿不定主意要不要通知老爺?這兵荒馬亂的,先生你說如何是好?”,鄭憐卿自嫁入唐府以來,除了在內房之外,對外一直是以禮自持,少有象現在這樣亂了分寸的,雙手絞著手巾帕子,臉色也白的很。

  耳中聽著鄭憐卿的訴說,李泌展箋看去,李騰蛟的留言倒也簡單,隻說唐離出事,她這身為大婦的不能坐視不理,這就前往關內道,讓家人不要擔心雲雲。

  “真是胡鬧!”,看完便箋,李泌盡自心中也急,但一見鄭憐卿如此模樣,他反倒鎮定下來,借著折回書箋的功夫,再抬起頭的李泌臉上已恢復了一片沉靜,“如今河東大戰,要往關內道只能西出井逕關,這一路上雖然多有難民,但道路也算平靜,未必就會出事;再則,尊夫於這一路上倒還有些布置,大夫人帶的從人雖然不多,但隨行的有隻白虎,必然礙眼的很,想要找到她該不是什麽難事,我這就命人請黑天親自走一趟,二夫人但請放心就是”。

  “如此就好,無論如何要確保騰蛟姐姐安危無虞!”,說清楚了事情原委,鄭憐卿也就不再多逗留,只是走到門口時,雙手絞著帕子的她複又轉身道:“府上都說先生卦法靈驗,就請先生為此事卜上一卦,看看吉凶”。

  見鄭憐卿臉上的憂急神色溢於言表,雖已是出家人的李泌心中也暗讚了一聲難得,他自小便蜚聲天下,入了道錄之後更經常往來王公巨族府第,見多了女人間的明爭暗鬥,但象眼前這樣二夫人為大夫人如此擔心的實不多見,就這一點來說,那年紀輕輕的唐別情著實是好本事。

  知道若不卜上一卦鄭憐卿必定難以安心,喚過隔壁房間中的童子命他即刻去請黑天后,李泌便開始燃香淨手,七七四十九根耆草撒下,隻略一看卦象,李泌眉頭一皺,待他扭過頭來時臉上卻已是光月霏齊。

  “此卦上坤下乾,乃地天泰卦之像。泰卦,天地之氣相交,小往大來。安泰亨通, ‘無往不所,艱難守正’”,先順口解了卦象之後,李泌才微微一笑道:“總而言之,大夫人此行雖有小厄,但終究能逢凶化吉,無所不往,二夫人大可放心!”。

  “如此就好”,聞言鄭憐卿福身一禮後也不多打擾,便匆匆去了,見她出了院門,轉回身來的李泌在耆草上俯視良久,臉上的疑惑之色也愈來愈濃,“怎麽會是上乾下巽的天風姤卦?柔遇剛則壯,一陰敵五陽,莫非大夫人此行能成什麽大事不成?”。

  …………………………………………

  京城裡發生的這一切唐離自然不知,此時的他正住在靈州監軍使府中會客,而客人則是面有刀痕,一身道裝的貞華,當日唐離到靈州之前,便由暗線通知貞華道長來見,後這道士自隴西趕來,唐離卻在勝州出事,如此一來就耽擱了十幾日功夫,直到今天,安頓下來的唐離才命人請他來見。

  貞華道長見到唐離時,明顯的松了一口氣,說來他可謂是如今最關心監軍使大人安危的人之一,可以說,沒有這位唐大人,不僅阿三複位無望,就連那一部流落在隴西的奚人,日子怕也不好過了。

  “現在也沒什麽外人,道長且隨意就是”,揮手讓人給貞華道長奉了一盞茶水,唐離淺笑道:“數九寒天,勞道長遠行來見,辛苦了!不知阿三最近如何?”。

  “不敢當大人此言”,接過茶盞,貞華道長拱拱手道:“王爺現正在隴西由族中耆老教導治政之道,此次大人來信,王爺也是極力要來,只是族中長老顧忌天寒,是以苦苦勸住,這是王爺給大人的信。”

  接過貞華遞過的信箋,唐離拆開後第一眼“大哥”二字就忍不住會心一笑,細細將書信看完,將之收納入懷後,唐離才笑著道:“阿三這封信比之上次,無論是書法還是用語都好的多了,以此可見,這幾位耆老還真是用心了!”,順著又誇了阿三幾句,問了他的一些細事後,唐離才收了笑容,正色問道:“道長,遊說奚族諸部的事辦的怎麽樣了?”。

  “自阿史那承慶兵敗汴州後,除了偽王一部外,其他三部族長對王爺派去的信使都客氣的多了,就在我來之前傳回的消息,三位族長也都答應自本月開始,會逐漸減少對范陽叛軍的兵源供應,只是起兵廢黜偽王之事,他們三人都還沒有答應,隻說要再看看”,言至此處,貞華道長臉上的笑容頗有些尷尬,說來唐離為阿三複位之事操心良多,從財力支持到經由哥舒翰的糧草武備支持,都可說是不遺余力,但一年多過去,他們於此事上尚沒有什麽大進展,這讓貞華道長也覺得實在難以交代。

  “都說奚族人是說話不拐彎的實性漢子,現在看來也盡有老狐狸,再看看!”,讓貞華道長安心的是,唐離聞言之後卻臉上沒有什麽不豫之色,玩味的將“再看看”三字重複了好幾遍之後,唐離抬頭向貞華道長一笑道:“只要安祿山敗相不彰,這幾個族長必定是不肯下決心的,形勢如此,這也怪不得你們!”。

  “多謝大人體諒……”,貞華道長的話剛說到這裡,就被唐離揮手止住,“族中軍士訓練的怎麽樣了?”。

  問到這個,貞華道長說話的底氣明顯足了許多,“當日內遷時共有六萬一千族人,平安到達隴西的是五萬四千余人,共聚兵六千,皆是精壯敢戰之士,歷經年余訓練,這六千勇士如今日夜所思便是殺回饒樂為先王報仇!”。

  “六千,怎麽又多了一千人?”,唐離的心思剛動,果然就聽貞華道長遲疑說道:“只是族中青壯多已入軍,生產未免不足,今冬嚴寒又遭遇兩次小雪災,是以這糧草上……另外本部內遷時牲畜流失極多,兒郎們戰馬也有不足,此外大人若能請哥舒大帥再撥些弩弓,兒郎們將更加感激!”,許是知道自己要的東西太多,貞華道長自己都有些說不出口,倒最後時雖然口中說著話,他的頭卻低了下來不再看唐離。

  “道長一路東來,關內道的難民想必也看到不少”

  “是!”,貞華道長雖然答的勉強,但他也知唐離說的確是實情。

  “明春三月隴西將與安賊大戰,哥舒大帥也沒有多余的糧食給你們”,唐離的話讓貞華道長的頭愈發的低了。

  看他這個模樣,唐離微微一笑,端起茶盞小呷了一口,又等了片刻後道:“朝廷雖然沒有余糧,但我手上卻還有一些,戰前我在新羅買進了一批糧食,本來是等明春另有他用,你們現在既然有缺,我可以撥出一部分把你們今冬的缺額補足”,揮揮手製止了貞華道長的感謝話語,手端茶盞的唐離站起身來續道:“這批糧我可以給,就算全了我與阿三的兄弟情分;不過戰馬與弩弓你們就需另想辦法了”。

  “上次已經批給你們一千五百匹戰馬,弩弓五百具,如今大戰在即,讓我如何再向哥舒張口?”,說話間唐離緩緩轉到貞華道長身前,“不過眼下卻有一個辦法讓你們無需求告也能補足這些軍資”。

  “什麽辦法?”。

  “近日哥舒大帥欲對兩河叛軍發動反襲擾戰,此次戰事一旦開打必定要持續到明春,我意將隴西六千奚軍也調往河東前線參戰,戰中所得軍資由爾等自由支配”。

  “大人是說讓奚軍參戰?”,聞言,貞華道長略一沉吟後道:“只是我軍尚未訓練完全,只怕……”。

  “奚人本是天生的騎兵,經一年多訓練也就夠了!如今對他們來說,最好的操練辦法就是上戰陣殺敵,不見血再怎麽訓練也是枉然”,伸手拍了拍貞華道長的肩膀,唐離親自為他斟上一盞茶水後續道:“我知道這六千人是阿三賴以複位的基礎,愈是如此,愈該讓他們早上戰場早成精兵。此次反襲擾戰多是小規模戰事,傷不了奚軍筋骨;再則,經由此次調動,我可說服哥舒大帥將爾等六千奚軍調往關內東北邊界,待明春三月大勢有變時,這一部奚兵就可以最短的時間直接由河北進入奚境誅殺偽王,說來這是目前最好的安排了,稍後我自有信給阿三說明此事,你回去後也向那些耆老解釋解釋”。

  目送貞華道長離去,唐離笑笑沒說話,轉身回了正堂向唐九道:“阿九,今天可有河北傳來的信箋?”。

  …………………………………………

  關內道調兵剛完,隨著哥舒翰一聲令下,近千裡邊境上反襲擾戰正式打響,與此同時,長安也有了一件轟動朝堂的大事發生,事情是由禦史台一劉姓監察禦史的奏本引起的,在這本奏章中,劉禦史將關內道上自觀察使,下到地方刺史一本參了個乾淨,言說這些國賊官商勾結侵吞朝廷賑災糧款之事。

  本來,一個小小監察禦史的奏本並不會引起多大風浪,事情之所以得以擴大,緣自於第二日禦史大夫黃大人的一個複本,在這個複本中,黃大人詳細羅列了官商勾結的細節,黃大人身份畢竟不同,他這本奏章一出,頓時滿朝轟動。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