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遠東1628》1570.第1570章 鹽政
  新一年的春節就快到了,遠東公司各個控制區都沉浸在即將過節的喜慶氣氛裡。尤其是中原各地更是充滿了歡聲笑語。

  從打崇禎大旱開始,近十年的時間裡,中原北方各地經歷了一場歷史上都罕見的人間浩劫。萬裡赤地,千裡餓殍,無數人因為連年的自然災害,而被迫離開家園成為流民。

  更多的人被活活餓死在逃荒的路上,老弱婦孺首先熬不住相繼死去,剩下的大都是青壯男子,他們挖光了草根,啃光了樹皮,甚至很多人都是是靠吃掉死人屍體才最後活了下來。

  雖然近幾年的年景逐漸恢復,但是小冰河尾聲依然沒有過去,受極端天氣的影響,耕地裡的農作物產量一直不見起色。

  再加上各地士紳地主和官府胥吏的盤剝,日子過得也很淒慘,大多數底層的農民,辛辛苦苦的忙碌一年,交完了地租和稅賦,剩下的糧食全家人只能對付個半飽。

  好在新朝入主中原,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各地的底層百姓的日子也越來越好。尤其是遠東實際控制區的廣大農戶,生活更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秋收打下的糧食,除了繳納賦稅和歸還貸款,剩下的糧食管夠了吃。

  去年秋天新朝還在各地辦起了農貿市場,周圍的農戶可以去那裡用糧食兌換各種生活用品,比如精鹽白糖、布匹鋪蓋、菜籽秧苗、雞崽豬仔等等各種東西,都非常受各地農戶的歡迎。

  遠東公司各個基層大隊和支隊,都有基層農業技術員,他們平時的工作,就是走家竄戶,深入到農戶家的田間地頭,手把手的教授農戶們各種農業知識。

  其中包括新型農作物、蔬菜的種植方法,各類家禽家畜的養殖知識,製作土法有機肥的方法、製作青儲飼料的方式,都是現代社會總結的先進農業科技知識,和這個時代的農業技術相比,不知道強了多少倍。

  經過各地基層農業技術員的教授,現在幾乎每家每戶的院子裡,都養著一些家禽家畜,房前屋後的院子裡都種滿了各類蔬菜。

  農戶們用糧食從農貿市場換回雞崽、豬崽,然後抱回家按照農業技術員傳授的知識,農戶們像照顧孩子似的把它們精心養大。

  雞鴨等家禽平時下的蛋,不僅可以直接炒製食用,也可以按照基層農業技術員教授的方式,醃製成鹹鴨蛋、松花蛋。若是攢起來,還能去農貿市場換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品。

  豬崽養肥了以後,過節的時候殺一頭,可以讓家裡人在過節的時候打打牙祭,吃不了的還能製成臘肉鹹肉儲存起來,平時做飯的時候切一點,讓家裡人解解饞。

  農戶們換回各種的菜籽和秧苗,然後按照農業技術員傳授的知識,在前後院開出一些菜園,種上茄子、辣椒、油菜、番茄、南瓜、甘藍、菠菜、黃瓜、韭菜等等各種蔬菜。平時不但可以豐富廣大農戶的副食結構,秋天的時候,還能曬成乾菜、醃製鹹菜、製成泡菜。

  現在正值春節前夕,遠東公司在中原實際控制區的各個農貿市場,也變得非常熱鬧。四面八方的農戶拉著自家的糧食,或是平時積攢的雞蛋鴨蛋,紛紛趕到了農貿市場。

  如今的農貿市場,已經不是單純農戶們用糧食換取各類商品的場所,很多農戶都把自家的特產拿到這裡擺起了小攤兒,與其他人相互以物易物,換取自己想要的東西,逐步形成了最初始的市場經濟。

  現在農戶們地攤上擺放的商品,已經不是糧食、雞蛋等簡單的幾種了,很多會篾匠手藝的農戶會編些簸萁、筐簍的草竹製品,或是閑暇時靠漁獵弄來一些山貨河鮮,也有心靈手巧的婦女縫製鞋布鞋、香包等手工藝品,反正鄉下人需要的東西,這裡幾乎都能換到。

  來農貿市場的人,如今已經不光是遠東控制區的農戶,很多附近的自耕農、地主家的佃戶,甚至是很多地主都經常光顧這裡,換取一些他們需要的農貿商品。

  遠東公司在農貿市場裡設有市場管理所,還開有日雜商店、農貿商店,平時主要經營各地農戶所需的各種生活用品。

  比如像精鹽,在這個時代絕對是國家財政的一大進項,同時也是百姓日常生活必需的產品,關系國計民生。在以農立國、工業不甚發達的古代,歷來都是官府專營。

  隨著明末統治集團的日益腐敗,士紳官僚、藩王貴戚、勳貴軍頭等各級封建統治階層,見持有鹽引有利可圖,紛紛奏討鹽引轉賣牟利。

  這也使得大明各地一斤鹽的價格,通常要達到四五十文,而偏遠地區更是高大六七十文,普通的底層窮苦百姓哪裡能消費得起。

  而且這個時代官營鹽場出的都是粗糙的海鹽,甚至裡面還摻了很多沙子泥土,不但口感很差還非常不衛生。

  遠東公司入主中原北方以後,對大明北方沿海的各個鹽場進行一番狠狠的整頓。將各個鹽場的灶戶重新進行了統一整編,剔除了其中的嘎雜流痞和胥吏衙役,還對各個鹽場進行了現代化的改造。

  “灶戶”一詞始現於五代時期,古稱鹽民,灶戶和軍戶、匠戶一樣,屬於灶籍,不許脫籍,世代煮鹽維生。由官府撥給山林之地,供其收獲煮鹽所用的柴草,並給鐵鍋、牢盤等作為煮鹽所用,有時也會給按產鹽引數規定的工本米或工本鈔,以保證灶戶一家的口糧供給。

  雖然聽著好像待遇不錯,但是灶戶和軍戶、匠戶一樣,而且比他們還苦逼,一年到頭在鹽場胥吏的逼迫下,不但要忍受著海風的侵襲、太陽的曝曬而且還要忍受著海水的腐蝕、灶火的蒸烤,身心都處於這樣嚴酷的環境之中,其悲慘生活可想而知。

  灶丁長期生活在灶火蒸烤的環境下,眼睛乾澀,視力嚴重下降,以至於灶丁的多有失明之疾;曬鹽的灶丁整修鹽灘,腿腳長時間浸泡在海水之中,被海水腐蝕,多有殘疾。更有甚的是鹽戶生產的食鹽幾乎全部被官府剝奪,豐產之年勉維溫飽,歉產之年更是饑餓連連。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