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遠東1628》436.第436章 暗流湧動
  馬尼拉的荷蘭商館,幾名外國商人正湊在一起。為首的是一個四十幾歲的中年男子,他是荷蘭東印度公司駐馬尼拉商館的負責人沃爾姆。

  沃爾姆滿臉陰沉的說道:“弗拉爾,這一段時間馬尼拉有什麽異常嗎?”

  “沃爾姆先生,最近幾天馬尼拉入港的船隻很正常,並沒有什麽可疑的情況,也沒有發現有遠東公司有新的戰艦進港。對了,昨天凌晨,馬尼拉碼頭戒嚴了,警察和軍人很多,我們布置在港口區的人並沒有什麽機會,隻好撤了回來。”

  那個中年人眼神猛地一凝,急著問道:“你們白天打探出什麽消息了嗎?”

  “他們昨晚把碼頭至王城的道路都封鎖了,我們雖然一直在打探,可並沒有什麽消息傳來。好像有人聽到昨天有鐵車經過的聲音,而且數量還不少。”

  “弗拉爾,你要盡最大努力,務必要打探清楚,昨晚肯定有問題,馬尼拉市政府輕易不會戒嚴。對了,昨晚碼頭有船進港嗎?”

  “是的,昨晚到今早只有六艘風帆船進港,可並沒有發現什麽異常,那只是葡萄牙造的商船普通商船。好像剛遠航過來。”

  沃爾姆皺著眉頭道:“這個時候印度還會有船過來嗎?巴達維亞、萬丹的商船恐怕也都裝滿了貨物,正在等待季風。這可就卻奇怪了……幫我聯系葡萄牙、英國的負責人,就說我要和他們見面。”

  昨天馬尼拉港戒嚴的情報,迅速傳遍了城內的英、葡、荷等商館,各國都又開始四處忙碌,大把的銀元灑下去,到處打探消息。繁華的馬尼拉,到處都有暗流在湧動,很多人都通過各個渠道希望弄到有價值的情報。

  15-16世紀是東亞的自由貿易時代,雖或有為爭奪商品或市場的武力衝突,但貿易競爭大體是以市場手段進行。17世紀以前,即使是葡萄牙人以武力攻佔馬六甲和控制香料群島部分地區,但東亞海上貿易基本上仍呈自由貿易狀態。東亞各貿易港的繁榮,主要依靠其優越的地理位置、提供有吸引力的商品和優惠的貿易環境。

  來自印度的******商人和東南亞本地王室向來是東亞貿易圈的主力之一。印度******商人沿馬來半島西岸,經馬六甲海峽進入東南亞水域,在沿線的亞齊、丹那沙林、馬六甲、萬丹、吉打、阿俞陀耶等重要貿易港建立商館,與當地的蘇丹或王室的貿易合作,主導了從東亞經印度洋到地中海間的貿易。

  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人佔領君士坦丁堡之後,地中海東部的貿易通道隨即受到嚴重阻礙。長達十數個世紀的歐亞貿易,給西方帶來了大量的諸如絲綢、瓷器等奢侈品,更重要的是帶來了香料。中世紀的歐洲的通常做法是在入冬前宰殺大量的牲口,並製成火腿、鹹魚等醃製品以便保存。這些醃製品如果沒有胡椒、肉桂等香料調味,則味道將大大折扣。

  民以食為天,失去了熏香,歐洲的大小貴族尚可忍受,但失去了調味品的日子,則是常年食用醃肉的他們所無法忍受的。

  於是,怒海征帆,大航海時代開始了!

  16世紀以後,西方殖民者來到東方,拉開了武力爭奪東亞海權的序幕,他們進行武裝掠劫商船和控制主要航道,攻佔重要貿易口岸,武力佔領或控制核心商品產地和交易中心,直接發動對貿易對手的戰爭等手段,逐漸控制了東亞的海上貿易。

  高額利潤的東南亞香料和大明絲綢、瓷器及其他熱帶產品,是歐人進入東亞爭奪海權的主要目的。以胡椒、豆蔻、丁香等為主的東南亞香料,一直暢銷於歐洲。大明的瓷器和絲綢更是歐洲最搶手的商品。

  大航海時代的先驅葡萄牙人在1510年佔領印度果阿,次年再奪取香料貿易中心馬六甲。由於東南亞的香料主要產地在馬魯古群島,1522年,葡萄牙人在馬魯古盛產丁香的特爾納特島築堡,試圖控制馬魯古各島香料的集散。當時從馬魯古購買丁香到到馬六甲販賣,利潤達7—10倍。

  為尋求同樣高額利潤的絲綢及其他中國商品,葡萄牙人於1554年以後獲準進入澳門貿易,並逐漸在澳門泊船築屋,建立定居點。這些行動得到廣東地方官府的默許。十數年間,中外海舶群集澳門,儼然一繁榮貿易港。

  葡萄牙東亞貿易的巨額利潤吸引了其他歐洲航海強國。1565年初,來自新墨西哥的西班牙遠征軍在黎牙實比的率領下到達菲律賓,並於1571年在馬尼拉建立殖民政府,以便與大明商人直接貿易。

  大航海時代的後起之秀荷蘭人也緊隨其後進入東亞,他們的到來,急劇的改變了東亞海域的力量對比。洞悉葡萄牙東亞貿易全部秘訣的荷蘭人,從一開始就以取代葡萄牙人作為其在東亞擴張的唯一目的。1605年,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首先以武力驅走馬魯古群島的葡萄牙人,再於1623年趕走班達島的英國人,基本上獨享香料產地。

  到16世紀末,馬魯古群島所產香料約1/4輸往歐洲。在17世紀中期荷蘭人壟斷馬魯古群島的香料貿易以後,他們在歐洲市場以17倍、在印度市場以14倍的價格售出。

  如今遠東佔據馬尼拉,並控制呂宋以北的所有海域,匯聚各國商人和商品。荷、葡、英等國的利益都受到了不少的損害,首先是大明的絲織品和瓷器的進貨價比以往至少要高了近一倍,而且他們還要眼睜睜的被遠東盤剝。

  現在就連阿拉伯、波斯和東南亞各國的商人都隻認馬尼拉,每年都有大量的商船來到這裡交易,甚至連香料都大批的出現在馬尼拉,這樣就大大的削弱了他們的市場份額。也打亂了多年形成的香料貿易結構,利潤和市場份額的萎縮,讓這些西方殖民者損失慘重。

  遠東基本控制了大明商品,並在馬尼拉成功建立了貿易港,利用大明絲織品、瓷器,遠東的高檔奢侈品品,成功吸引了來自歐洲、阿拉伯、波斯、印度、東南亞等地的各國商人前來交易。而且他們還把持著日本的貿易。

  英、葡、荷等三國的東印度公司,當然不甘心遠東獨霸東亞海域,可是他們在東方的力量,就算加在一起,也無法和遠東抗衡。他們只能看著遠東公司在馬尼拉大肆攬財,只能隱藏於暗處,背地裡暗暗等待時機。

  馬尼拉這裡匯聚的財富,簡直是金山銀海,還有遠東那讓人瘋狂的奢侈品,所有這些都讓貪婪的西方殖民者垂涎不已,所以原本在東方一直明爭暗鬥的三國西方殖民者,因為遠東的出現慢慢走到了一起。

  他們紛紛把馬尼拉和遠東的情況報告給國內,使得三國都對遙遠的東方關注了起來。尤其是這幾年在歐洲貴族和王室風靡的遠東奢侈品,早就在歐洲引起了轟動。

  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東方遇到挫折,讓荷蘭舉國上下都感到震驚。荷蘭東印度公司非常強大,是真正“全民所有”的公司。

  荷蘭東印度公司有兩種股東,不參與管理的“participanten”和參與管理的“bewindhebbers”,在當時是公司股權、經營和管理上的創新,它創造了一種有限責任的股份公司。

  公司在阿姆斯特丹創立時,當時的荷蘭市民,上至荷蘭女王,下至平頭百姓,幾乎全體荷蘭人都或多或少的擁有公司的股份。

  人們只要願意,不用出太多錢,就可以購買公司的股票;而不管是皇室還是百姓,在投資和獲利上的權力,是完全平等的,可以一齊起從席卷歐洲的香料貿易中賺錢。

  荷蘭東印度公司有近5000艘船,近100萬雇員。而當時荷蘭在全球的商船總數竟然達到了15000艘,海上馬車夫可不是說著玩的。為了解決東方的困局,荷蘭東印度公司選擇和英國東印度公司結盟,準備共同應對東方的貿易挫折。

  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全名是“倫敦商人在東印度貿易的公司”。它是由一群有創業心和有影響力的商人所組成。這些商人獲得了英國皇家給予他們的對東印度的15年的貿易專利特許。公司共有125個持股人,資金為7.2萬英鎊。

  1608年,公司的船到達蘇拉特,並在那裡建立了一個貿易點。此後兩年中,東印度公司得以在孟加拉灣賽葵的默吉利伯德訥姆建立了它的第一所工廠。由於公司在印度登陸後報告說獲得了很高的利潤,促使英皇詹姆士一世向其它公司頒發了特許狀。

  兩家東印度公司還拉上了已經日落西山的葡萄牙人,去年春天他們就已經坐在了一起,共同商討對策。為了改變目前的困局,他們派出了大量的商船來到了馬尼拉,收集各種情報。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