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浪跡在武俠世界的道士》第二章青帝之女
  七夜正準備動手的時候,耿去病堪堪趕到,遵照李志常的吩咐,祭起太乙拂塵,當空現了玉如意本體。

  也不出現金龍,似板磚飛去,砸在七夜身上。

  可憐七夜作為七殺魔宮少主,肉~身金剛不壞,卻挨了一板磚,砸出天雷火,當即暈了過去。

  秦夢瑤也不由呆了一下,隨後撲哧一笑,美不勝收。

  當真是應了那句俗話——‘武功再高,也怕菜刀,出身再好,一磚撂倒。”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周宏文被李志常送到了蜀中之後,本來平安無事。

  他自己耐不住寂寞,加上為人性格爽快,詩酒風流,很快又在蜀中混得點薄名。

  此時天下雖然亂象將起,還不如何厲害。

  益都附近還算安定,周宏文名聲起來後,便被彭川縣令看重,召他去做幕僚。

  周宏文慨然應允,自不待提。

  這段時間彭川縣令外出公務,周宏文便也閑了下來。

  他正在縣衙裡面和同僚閑侃,聊以打發時日,忘卻了遠離故鄉的不痛快。

  忽然衙門外通傳,縣令夫人的婢女來了,說是縣令夫人徐氏找他有事。

  同僚凌生笑道:“周兄現在的名聲都傳到縣衙後院去了,少不得又要提攜,如今還有個司吏名額,辦好了差事,說不定到時夫人枕頭風一吹,就成了。”

  司吏便是衙門裡負責文書的小吏,前代便有一位大將軍死在刀筆之吏手上,說得就是司吏這種人。

  真要成了,倒也有些權力,在本地更有頭臉。

  周宏文灑然一笑道:“文台賢弟以為我初來乍到好糊弄麽,誰不知道咱們縣尊那點事。”

  凌生也是付之一笑。

  原來這縣尊雖然為人不算太壞。卻有龍陽之好,徐夫人跟他成親多年,聽說至今一無所出。

  此事本縣上下,少有人不知道。

  而那縣令也不引以為恥,自詡大名士風流,放誕不羈。出入公然攜帶孌童。

  周宏文對於縣令這個愛好,可以說敬謝不敏。

  他長得端正,自小沒吃過苦,縣令召他做幕僚,不定也藏了這個心思。

  當然縣令這個特殊愛好,也是他來之後才知曉的,現在是木已成舟。只能穩著了,心裡到底有些怨氣,故而拿此說笑,同時也以調笑縣尊為由,給其他人一個態度。他和縣尊可不親近,沒那種關系。

  周宏文整理好形容,便跟著小婢而去,到了後院大堂。

  徐夫人不過二十許人。人妻少婦,雖然打扮素麗。卻不掩本色。

  只是眉宇之間,那份憂愁,誰都能看出來。

  周宏文雖然知道縣令的毛病,此刻見到徐夫人的顏色。亦不禁為之打抱不平。

  只是這是別人的家事,他也不能乾預。周宏文如常行禮。

  徐夫人見到周宏文,便輕聲細語道:“周先生請坐。”

  周宏文落座之後,對著徐夫人道:“不知夫人找我來何事?”

  徐夫人聽到周宏文的話之後,不禁臉泛起一絲暈紅,聲音有些柔弱道:“我想朝拜碧霞元君,但是路途遙遠,一直未能成行,聽說先生文墨不錯,想請先生寫一篇祭文,我派一個仆人送去泰山,燒給娘娘,就算了了心願。”

  周宏文心下了然,那碧霞元君又有道教神靈送子觀音的名頭,信仰極為廣泛,徐夫人想朝拜碧霞元君,求她垂憐送下一子,了一了心願。

  見得徐夫人嬌顏弱語,他怎麽能夠拒絕,可以說是義憤填膺,對縣令那個特殊愛好,愈發的看不慣。

  他也是性情中人,不然當初就不會在清水縣得罪了黃典史。

  不過這急公好義的性情,也讓他交下了李志常這樣的朋友,得失難說。

  周宏文幾乎要一拍胸脯,好在按捺住了,回道:“夫人有命,在下豈敢推辭,一定盡心盡力寫好這篇祭文,了夫人的心願。”

  徐夫人聽到‘了心願’更不免臉上一紅,柔聲道:“那就麻煩先生了。”

  周宏文跟李志常相交多年,受到李志常的影響,還是有些學問,縣令召他當幕僚,也不僅僅是因為周宏文長相緣故。

  有大儒曾為後輩作序,寫到——物不得其平則鳴。

  周宏文為徐夫人打抱不平,文章便就氣勢頗足。

  還用上了駢體文形式,從徐夫人生平說起,只是他激蕩之下,用詞並不檢點,其中有句話說:“栽彭川滿縣之花,偏憐斷袖;置夾谷彌山之草,惟愛余桃。”

  斷袖自然指的是男寵,余桃也是一個典故。兩句話的意思都是暗諷縣令的龍陽癖好。

  這一類的句子不在少數,周宏文幾乎文不加點,一氣呵成,可稱得上生平巔峰之作。

  若是有望氣之人,看他這篇文章,也算有些文思之氣了,雖然稱不上燦爛如錦繡的錦繡文章,也是這彭川縣內頂尖水準。

  周宏文自然得意,先拿去給凌生看。

  凌生是蜀中本地人士,風俗之下,還是比較敬畏神權,他沉吟道:“周兄文采斐然,只是有一點還需要商榷。”

  周宏文寫出這麽高水平的文字,自然不想被打擊,有些怫然不悅道:“那就請文台兄斧正一二?”

  凌生看他神色,便知道周生的心意有些不快,不過還是勸誡道:“周兄文中有些話,太過露骨,神靈看到可能不會喜歡,還是修改一下。”

  周宏文覺得他文中最精彩的就是那些露骨香~豔描寫用來諷刺縣令的話,如果改了,就味同嚼蠟。

  他淡淡道:“文台兄多慮了。”

  倒不是他不怕神靈報復,一來心中激蕩,二來認為自己有李志常這陸地神仙般的朋友,就算神靈怪罪下來。可他們無所不知,也會不看僧面看佛面,不會太過為難才是。

  這也是他不知實情,對修行界的事物一無所知,總當天下神仙是一家。

  而且無所不知,那是道德天尊、阿彌佗佛或許才有的境界。即使釋迦牟尼遍觀天地,三界內外,俱在法眼之中,也有些看不到的盲點。

  周宏文不聽凌生勸告,將這篇文章交給徐夫人。

  徐夫人自己沒什麽學問,只是覺得這文章念起來朗朗上口,娘娘必定歡喜。說不定高興之下就降下麟兒。

  她把祭文交給仆人,帶到了泰山碧霞元君祠。

  道家之彼岸天界,佛門之西天靈山,皆是幾位自開天辟地誕生的存在,開辟出跳出時間長河。躲避命運拘束的玄妙世界。

  所以有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說法。

  這並非是因為天上過去一日,地上過去一年。

  而是不能以凡人的眼光,來衡量天界的時光流逝。

  天界也不是在天上。確切的來說,只有到了一定根行的人。才能感受到的一處玄妙世界。

  若在其余諸天萬界,皆受因果纏繞,故而依舊受命運擺布,即使長生不死。也說不準哪天人在家中做,禍從天上來。

  天界卻是一個獨特的地方,能夠在命運長河之下,成為一處盲區,或者成為命運長河、無邊苦海中所謂的沙洲。

  接引有資格的人,上來避一避。

  只是若是哪日發起大水,霎時間就能把這沙洲淹沒,了無痕跡。

  除卻阿彌佗佛、道德天尊那幾位人物,即使強如佛陀,亦不敢號稱,能夠避免此災厄。

  到底這天界給了那些跳出生死輪回的修士喘息的地方,在那命運長河發大水也就是無量量劫到來之前,依舊能夠安享清淨自在。

  而這天界之中,雖然清淨自在,但廣大無邊,堪比浩淼宇宙。

  凡人到此,自不消說,若是沒這福分,沒人接引,只能融入這天界流轉的道韻之中,迷失自我,化為虛無。

  一般的天仙、地仙雖說沒有這危險,可是天界廣大無邊,找不到門路,便跟一艘宇宙飛船迷失在茫茫虛空中沒什麽區別。

  雖然有些道門高人著作,天界——‘有長年之光景﹐日月不夜之山川。寶蓋層台﹐四時明媚。金壺盛不死之酒﹐琉璃藏延壽之丹﹐桃樹花芳﹐千年一謝﹐雲英珍結﹐萬載圓成。’

  看起來無限美好,實際上他也沒有說錯。

  但是這種地方雖然是天界,卻也是由大乘菩薩、金仙甚至某些強橫神靈開辟的洞天、道場。

  你若不是這些大神通者的門人後輩,只是一介散仙,即使尋到這些地方,也只能過門而不入。

  故而金仙才有資格留下道統的說法,不然你留下修行法門,等後輩飛升天界,卻連個落腳之處都沒有,只能喟歎天河,伴著茫茫虛無,最後無奈下去投靠天庭,做些天庭皂隸之徒,哪裡還有半分半分神仙逍遙自在的風采氣度。

  而且入了天庭,就得受天條限制,有義務責任。

  若不是位高權重,還不如當個地仙舒心。

  天界避開了命運長河,沒有因果糾紛,有好處,更有壞處,那就是此界修行無用。

  至於其中緣故,便涉及更深層次的隱秘。

  所以才有大菩薩、金仙級數以上的大神通者,尋覓他‘我’,或感悟不同修行,或歸於一身,磨礪自身,繼續進步,緊追道德天尊、阿彌佗佛幾位至高存在的腳步。

  這天界之中山頭無數,可是五嶽巍峨,到底不輸蓬萊昆侖多少。

  其中東嶽泰山,更是當初青帝以大~法力開辟,這泰山宏偉,投影無數世界,即使人間道的泰山亦是天界泰山的小小鏡像而已。

  世人所謂東嶽大帝,其實便是青帝一道化身之一。

  這點秘事,即使人間道亦只有最古老的幾家道門知曉,留下寥寥十幾字的記載。

  而此刻李志常手上就拿著一本古老道書《洞淵集》,上面一段文字:太昊為青帝,治東岱,主萬物發生。

  他既然練了太乙真訣,就不免要搞清楚青帝的一些事情,來做出一些推測。

  青帝既然可能是東嶽大帝,而東嶽大帝據說跟陰曹地府也大有乾系,其中有些事情實在耐人尋味。

  當然李志常也不可能知道天界泰山本體的狀況。

  自從青帝消失之後,泰山就由青帝的女兒碧霞元君掌管。

  碧霞元君乃是青帝嫡女,出身高貴,天生神靈,信仰廣泛,幾乎和佛門四大菩薩之一的觀自在比肩而論。

  兩者都是女身,幾乎可以說是女身大神通者中,排在前列的人物,除了那幾位開天辟地存在的娘娘之外,就沒人能壓住這二位。

  碧霞元君和慈航道人俱是天皇年間就出名的角色,兩人在大道之途亦有爭端,不必細表。

  碧霞元君“庇佑眾生,靈應九州”,“統攝嶽府神兵,照察人間善惡”,是道門封神之後,影響最大的女神之一。

  法力滔天,幽不可測,天界也少有人敢惹。

  可是少有人知道她做的這些,只是為了等父親青帝歸來而已。

  泰山之西,就是碧霞元君的行宮,碧霞元君坐在雲床之中,頭上慶雲,清氣騰空,濁氣下沉,現出日月星辰、山脈河流。

  她的面容在其中若隱若現,依稀和石清水有九成相似,仙氣雲霧之下,亦掩蓋不住其清絕麗影。

  此時徐夫人那仆人在人間道碧霞元君祠開始焚燒祭文。

  那祭文有文氣在內,一被點燃,其中文氣就被廟中神像感應,嫋嫋往神像而去,順著無形通道,直達上蒼。

  碧霞元君露出一抹淺淺的笑意,看來又是哪位才子,寫出了好文章來讚美她。

  讀書人的文氣對她也有裨益,比信仰之力還要純粹,雖然這點文氣比起她汪洋般的修為不過一滴水,到底有所增益,她興致不錯,便來看看文章裡面寫的什麽。

  那文氣飄到她面前,然後仿佛立體投影,露出一個個文字,碧霞元君掃了一眼,便心中不快。

  如她這般修為自是不會妄動無名之火,但這人言詞不堪,就該有果報。

  碧霞元君心念一動,就知來龍去脈,若說周宏文有什麽惡行,到也不見得,但是輕薄神靈,便應有此報。

  不然世人皆以為神靈可以隨意輕視,信仰何存?

  即使以佛陀的慈悲,亦有謗佛之罪。

  此非心胸狹隘,而是關系神佛的顏面。

  他們這些人個個長生久視,難以隕落,即使有什麽劫難,多也是閑的無事,掙那份顏面而已。

  要怪就怪周宏文這篇文章寫出了風采,有了文氣,給她知曉了。

  她心中感應,知曉在那放逐之地——人間道,某些因果報應神通尚能施展。

  當夜周宏文就得了急病死去,那燒祭文的仆人同時死在路上,徐夫人卻在縣令回來之後,不久就懷~孕。

  可是最後卻死於難產,這是碧霞元君憐憫她的緣故,讓她了結心願。(未 完待續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