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醉龍圖》1107.第1107章 周瑜的隱匿伏兵 (爆)
  在聽了周瑜的軍令後,朱據頓時變得興奮不已,等了幾天終於可以再次出擊,擊殺趙軍了。傳聞趙軍兵馬神勇無敵,而且一直以來南征北戰,創下無數神話。一路殺入魏國都城王庭,圍攻蜀國國都,可謂是英雄無敵,直殺得蜀魏兩國兵馬潰不成軍。

  今次趙國天子趙煜親自禦駕親征,率領大軍兵馬前來,吳國大都督周瑜直接避其鋒芒。先是來了一個請君如夢,然後準備依依擊破,只是沒有想到豫州的趙軍突然來襲,進攻了荊州之地南陽郡。不過就算是如此,大都督也沒有膽怯,直接引兵退至江夏郡,引南陽郡的趙軍而來,直接一戰將其大敗。

  此刻大都督故意放任這些趙軍撤退,或者是聚集在一起,然後再次擺下伏兵,等候這些趙軍上鉤,然後圍攻全殲之。雖然趙軍英勇,但是今次無疑是成就了大都督周瑜,看到這樣的結果,整個吳國上下都為之高興不已。當下,朱據衝著周瑜一拜,便退出周瑜的軍帳,開始按照周瑜的吩咐,點兵馬開始動身,目標便是周瑜之前所指的陷阱之地,只要趙軍的兵馬一來,吳軍將士便可以一擁而上將整個趙軍所敗。

  今次為了能夠一舉殲滅,趙軍軍師徐庶所領的這支兵馬,周瑜一共派出六萬大軍。別看徐庶有四萬之眾,若是雙方正面相衝的話,吳軍當真不好將其擊敗。但若是吳軍在周瑜的伏兵之下,予以獵殺趙軍,那擊殺趙軍四萬大軍,簡直是綽綽有余。

  打伏擊之戰不是講究的將士勇猛,而是講究的智謀策略,然後在利用地形地貌等有利壞境,給與敵人有利的打擊。往往因為借助地形地貌的優勢,所發揮出來的戰力,堪比千軍萬馬之勢,當然這也最能體現出一個軍師謀士,以及領軍大將的重要性。

  當徐庶引著大軍一路奔行,忽然看到前方突然出現一個岔口,而且早有軍士探得清楚。這兩條路皆是通往南陽郡交界地,只是一條大路,另一條是小路,與其說小路倒不如說是林間小路。

  就在徐庶犯難之際,一旁的臧霸忍不住開口詢問道:“軍師,前門岔口兩條路,我們該走那一條合適啊?”

  面對臧霸的詢問,徐庶指著那條大路開口說道:“走大路的話,雖然稍微繞行一段路程,但是路程寬廣。敵軍就算是想要偷襲埋伏我軍,也沒有合適的藏身之地,畢竟此次周瑜,若是想要偷襲我大軍的話,就必須出動多出我軍一倍的兵馬來。”

  “否則,就算是吳軍兵馬將員諸多,他吳軍想要擊敗我們,也是癡心妄想。要知道我們趙國軍士,可謂是大多數人都經歷過多場浴血奮戰,全部都堪稱是軍中精銳之士。憑借他吳國這幾年的養尊處優,想要培養出超越我軍將士的優秀兵種的話,可是難上加難。”

  “而這一條小路,其路程要比大路近的多,最起碼能夠節省兩個時辰的路程。若是我們從這條路穿越過去的話,想必明日這個時候,便能夠抵達陳宮軍師所在的營地了。但是換言之,這條小路也暗藏著一定的風險,如果周瑜派遣兵馬埋伏在此地的話,那我等便將會遭遇一場惡戰,甚至需要有一定的損傷,才能突破防線。”

  說完,徐庶不由得再次陷入一陣疑惑中,緩緩道:“其實我也一直在琢磨,到底應該走哪一條路更為合適,走大路雖然說安全,但是卻比較容易被吳軍發現。走小路隱秘,路程簡短,越早抵擋目的地,就越是安全,但是它又隱藏著一定的風險。”

  臧霸聽後,想了想毫不猶豫的說道:“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周瑜一定會想著我們害怕小路有埋伏,所以會走大路。所以周瑜便將兵馬埋伏在大路,等著我們大軍走大路之際,在給與攔截擊殺?”

  徐庶搖了搖頭,滿是無奈的說道:“如果換做是一般的謀士軍師的話,當然會有這種可能,但是換做他周瑜,此事就變得比較複雜了。周瑜奇才之智,絕非能夠用常理去分析,否則的話,他周瑜也不會坐上,吳國大都督的位置上了。”

  “那我們到底該怎麽辦?這樣下去只能是浪費時間,難不成就這樣乾耗著不成?”聽著徐庶的話,臧霸則更加沒有耐心了,要知道臧霸雖然不是謀士,但也能夠感覺到今次的壓力。任選一條道路,都有可能決定乙軍的生死命運,所以徐庶固然會有此等壓力。身為趙軍大將的臧霸,今次在乙軍面臨困難之際,卻不能為之排憂解難,試問臧霸如何不心急。

  徐庶稍後忽然開口說道:“這樣吧,我們還是等一等徐晃和樂進兩位將軍,等到他們來後,一起商議一下,在作出決斷吧。不管是走小路還是大路,吳軍都會設下埋伏,兩軍之間的距離拉得近一些,一邊到時候也好有個照應。”

  “為了安全著想,看來只能如此了,我這就去安排人,前去通知徐晃和樂進將軍,令他們加速前來商議。”說完之後,臧霸便令自己的麾下一軍士,立即策馬飛奔,前往告知徐晃和樂進此事。

  兩者相距十裡地之遙,在徐庶兵馬看到這岔口時,便開始放慢速度。這期間徐晃和樂進也一直在行進,如此一來雙方之間的距離根本沒有多遠,要知道在三國時期,一裡地並不是現在的距離。現代社會一裡地是五百米,而三國時期,一裡地只有現在的四百米左右,十裡地之遙,也不過是四千米,騎乘著戰馬也是一會光景的功夫就到了。

  徐晃在得知徐庶兵馬正在等候之際,一同商議分叉口之事,便立即加速前往,不消片刻兩軍就再次相遇。看到前面的岔路口,徐晃和樂進心中便知曉了事情情況,也難怪徐庶今次會如此為難。

  看到徐晃和樂進兩人前來,徐庶連看衝著兩人詢問說道:“徐晃、樂進兩位將軍,對於這兩條道路,可有什麽好的意見,不妨說來聽聽?”不管怎麽說,雖然徐晃和樂進兩人之前是魏國之將,但是如今也是趙國之人,徐庶征求兩人的意見,也是一種尊重之舉。

  在聽到徐庶的詢問後,徐晃和樂進忍不住面面相覷,在兩人看來,這種選擇實在是太困難了。尤其是今次要面對一個非常大的敵人,如果選擇錯誤的話,便會遭到很嚴重的後果。

  當下只聽樂進開口說道:“回稟軍師,這小路樂進到是不知曉,不過這條大路,樂進到是知道。往前通行一段路程後,將會有一段山路,雖然路途不長,但是兩邊卻有峭壁緊鄰。若是我們大軍從此經過,敵軍在那峭壁上埋伏的話,突然推下巨石,阻攔我軍前後退路,那我們便將陷入絕境之中了。就算我們全力反擊,只要那峭壁上,站滿敵軍的弓箭手,不停的對我軍輪番射擊,其傷亡人數不可估計。”

  徐庶聽後,不由得點了點頭道:“如此說來,大路看似平坦,但實則更加暗藏凶險。小路看似凶險,但卻有著一絲生存機遇,如此看來我們還是應該走小路比較合適。而且小路道路略為狹窄,大軍通行較慢,我們便不必在分兵行進,可以一起前進。”

  聽聞徐庶的話,眾人紛紛覺得有道理,整個大軍便開始組合一起。由樂進引領前軍在前,徐庶和臧霸兩人引領中軍居中,徐晃引領後軍居後。如此分配到是非常合理,樂進作戰勇猛,尤其擅長衝鋒陷陣,列為前軍最為合適。徐晃勇武,且處事冷靜,站在後軍,能夠穩定大軍兵馬。徐庶居中,能夠快速有效的知曉千軍和後軍之事,方便坐鎮指揮。

  就這樣,整個大軍一路浩浩蕩蕩的沿著小路行軍,一直行走了一個多時辰,也沒有遇到任何的突變。在眾人感覺,今次行走小路,當真是選擇正確。而就在眾人行走之際,忽然大軍的前方出現數人,停留在道路正中。

  樂進見此當即勒住戰馬,止住了大軍前行,而樂進的一雙鷹目也緊緊鎖住那些人。只見一共有五人,各個一副山林農夫的裝扮,正在圍著一輛架車議論著什麽。而那幾個農夫似乎也發覺到趙軍,尤其是在看到樂進一副殺一十足的樣子,為首的一個農夫見狀,慌忙跑了過來。

  只是還未到樂進身前,樂進一揚手中的兵器,止住了對方前來。那農夫見狀微微一愣,慌忙站住腳步,對著樂進點頭哈腰道:“這位軍爺,我等擋住了軍爺的去路實在是罪該萬死,只不過我們的駕車車輪軸壞了,所以耽擱了一下。不過軍爺不要生氣,我們這就推倒一邊去,讓軍爺和諸位通過。”

  從對方的話和神情來看,倒不像有什麽陰謀,當即樂進衝著對方揚了揚手道:“速速回去把駕車退走,莫要擋住去路。”

  “是,是,多謝軍爺諒解,小的這就回去推走駕車。”說即,那軍士便轉身離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