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人在大明,邪氣衝天》第171章 衍聖公家那麽多土地,當然要去推行
  第171章 衍聖公家那麽多土地,當然要去推行攤丁入畝收拾他們!!
  倭奴國。

  之後統一倭奴以及發起朝鮮戰爭的豐臣秀吉,此時還在織田信長手底下當將軍。

  此時織田信長接到了一個非常不好的消息。

  “啊啊!!”

  啪嚓!

  織田信長將一件從大唐走私過來的上好的瓷碗,摔了個粉碎。

  其實這件瓷器是大明國過來的,但倭奴一直都把從華夏過去的東西稱作唐物,不過雖然不是唐朝的,依舊影響不了這件瓷器的珍貴。

  如此珍貴的瓷器織田信長卻隨意地摔碎,由此可見,他現在有多憤怒。

  因為他剛剛得知倭奴的三大神器,被某些叛亂分子從皇室手中騙取,準備偷偷送到北方去。

  因為如今大部分地區已經被織田信長掌控,他們沒辦法走陸路,也沒有辦法走倭奴的海運,所以居然曲線救國繞道而行,繞道到大明,沒想到卻被人家給截取。

  倭奴的三大神器代表的就是權力。

  沒有三大神器,任何人登基都會被質疑。

  織田信長一直想要統一整個倭奴,想要扶植一位天皇。

  可沒有三大神器,就沒有人認可。

  聽到這個消息的織田信長焉能不憤怒?
  豐臣秀吉此時從外邊進來,豐臣秀吉在倭奴不僅是能征慣戰的將軍,也是一個足智多謀的人。

  他能夠從一個足輕組頭,做到現在織田信長手底下舉足輕重的大名,就可見他的才能。

  進來之後看到滿地碎屑的他上前來,抱拳行禮:“大將軍,您這是為何?”

  織田信長深知豐臣秀吉厲害,於是將緣由全部說出。

  豐臣秀吉聽了也是皺眉頭。

  三大神器對倭奴來講是非常之重要。

  沒有三大神器,誰想要統一倭奴都很難做到。

  思考了半天之後,豐臣秀吉終於說出了一個大膽的計劃:“大將軍如今我倭奴幾百個國主爭來鬥去,無法統一,蓋因我倭奴內部爭鬥不斷,無法擰成一股繩。

  而今三大神器失竊,流落明國,反倒是一個契機。

  您大可舉起義旗,號召所有國主為了搶回三大神器而戰。

  曾經咱們所有人只是為了爭一個高低,為了奪得倭奴大將軍之位。

  可現在卻不一樣。

  咱們為的是奪回屬於咱們倭奴的三大神器,這可是最正當的理由。

  不管是輸與贏,咱們都可以先消耗他國的力量,到時好讓咱們自己統一倭奴。

  如果贏了,您作為盟主,那是大功一切,當倭奴的大將軍,甚至到他大唐去當個關白,也是理所應當。

  輸了的話,消耗了其余國主的力量,也方便咱們收拾他們。

  輸與贏對咱們來講都有好處,大將軍您意下如何?”

  織田信長聽完豐臣秀吉的話之後眼前一亮。

  這的確是一個進退有據,對自己來說絕對有益的計劃。

  不過很快他又皺了眉頭說道,“明國國力依舊強盛,其他的國主也不是傻子。他們焉能如此容易相信咱們?”

  豐臣秀吉道,“大將軍您有所不知,明國國力已衰,內部內鬥嚴重,看上去一團和氣,可就在前日,明國內部還為爭奪東南走私商人的權益,與流浪武士勾結。

  雖未取得什麽效果,但由此可見,那是一幫什麽人。

  一群一心為己而不顧天下的利益之徒,打起仗來焉能擰成一股繩?

  說不定他們還會樂意見到咱們進攻明國。
    對他們來說我們進攻明國,恰是他們收拾政敵之時。

  況無需直接進攻明國,可先打李氏朝鮮。

  李氏朝鮮二百年來不曾有戰爭,而我大日本國已經歷經百年的戰爭,就算是最弱的軍隊,也是身經百戰。

  拿下李氏朝鮮,擴展咱們的國土,也是轉移國內視線的好方法,您覺得如何?”

  織田信長聽得十分欣慰,這豐臣秀吉果然足智多謀,這個計劃很好。

  於是他們君臣二人再次商議了一些細節,就決定照此實行。

  陳寒也不知道他的到來,就好像蝴蝶扇動的翅膀,歷史許多事件都被改變,原來的壬辰倭亂是豐臣秀吉統一了倭奴,在萬歷二十年發動的。

  可是萬歷元年,提前了二十年,就開始悄然發生。

  ……

  陳寒這邊,則在緊鑼密鼓地安排改革變法事宜。

  士紳一體當差納糧,他選擇放在山西去試點推行。

  因為這個地方雖然沒有了晉商,但還有很多所謂的退休官員以及諸多工程。

  曾經這些勞動都是老百姓承擔,那現在當然是要讓所有的士紳一體承擔。

  考成法則在東南推行。

  東南已經被自己收拾的服服貼貼,大量的後繼官員,都是自己提拔上來的。

  他們可以配合自己實行考成法。

  至於攤丁入畝,陳寒決定自己親自到山東去推行。

  沒有其他,就因為山東是人家衍聖公的老家。

  最主要的是山東,甚至包括邊上的河南,本地的大量土地都屬於孔家的。

  那不拿他們當出頭鳥,簡直是浪費了。

  稅務稽查司的錦衣衛如何培訓挑選,一切事宜都拜托給了曹正淳。

  曹正淳聽完了陳寒的安排,還擔心陳寒到山東的安危。

  陳寒卻安慰他:“老曹,這一次去不是為了打仗,沒必要把你這麽個高手天天拉在我身邊。

  你要幫我培養錦衣衛,至少等我回來的時候,擴充他三倍的人手,才能迅速將稅務稽查司推行下去。”

  陳寒相信經過曹正淳培訓的人,才是又忠誠又能乾的。

  同時陳寒還將大軍師徐渭留給了曹正淳。

  陳寒發現徐渭跟張居正配合起來,居然天衣無縫,自然要留下,因為還有宗室的問題要解決。

  接著陳寒又安排了徐渭要把李如松從東南沿海搶回來的土豆種下去。

  他已經交給了徐渭如何種植。

  眼見馬上開春,三月份就可以下種,機會難得,必須要培育出第一批種子來。

  然後陳寒又給徐渭下達了另外一些任務,讓他立刻召集人手,尤其是工匠打造珍妮紡紗機、飛梭織布機、改良嘉靖三十七年開始生產的火繩槍。

  他找來工部火器局的工匠,跟他們講述了燧發槍的改良思路,同時還給他們講述米涅彈和定裝紙殼彈的製造方法。

  這兩種算不得是特別大的科技成果,能夠極大改善現在火繩槍的射擊精度、填裝速度。

  如果運用得當的話,熟練地火槍手一分鍾就能發射三次火槍,那就能實現密集火力打擊……

  PS:第一更!三月開始了,諸位彥祖讀者老爺們,小作者也想一個月有一千月票,還請諸位助我一臂之力,衝啊!!跪求月票!!!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