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經營民宿,開局接待武松》第270章 三國世界的神跡!【求月票】
   第270章 三國世界的神跡!【求月票】

  我日,嘩變成西涼軍的傳統節目了嗎?

  上次進攻郿塢,一場嘩變不僅送走了樊稠和董卓家的親眷,同時也在三國世界孵化出了第一個輕工業基地。

  沒想到時隔不久,西涼軍再次嘩變,把原本為禍朝堂的李傕郭汜給弄死了。

  李裕問道:

  “這次什麽情況,還是火炮的原因嗎?”

  呂布往台階上一坐,繪聲繪色的講述了起來。

  段煨投降後,荀攸讓炮兵又射了幾顆炮彈,郭汜動搖了,覺得攻打長安的計劃落空了,趁著皇甫嵩大軍還沒壓上來,他打算率軍投降。

  郭汜已經不求獲得什麽高官厚祿了,只要能活命就行。

  火炮這種跨時代的熱武器一出現,對三國的戰將來說,真的是降維打擊。

  結果郭汜想要投靠朝廷大軍的動靜太大,被李傕的侄子李暹(xiān)得知。

  原本是兩個人共同起兵,郭汜要投降的話,率西涼軍謀反的罪名就只能李傕一個人背負了,李傕的兒子、侄子、族弟等人自然不會答應。

  就這樣,李傕率領子侄們闖到郭汜中軍,想要勸一勸。

  但他們氣勢洶洶的殺過來,把郭汜嚇壞了,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率親兵直接抽刀開殺。

  依靠先下手為強,再加上地利的優勢,郭汜把李傕一家殺了,自己也受了傷,剛要繼續投降,李傕手下大將楊奉率親兵過來。

  見到李傕的屍體,他立即縱馬殺了郭汜,又迅速被郭汜的兵馬給斬殺了。

  西涼軍的高層全都身死,其他將校又沒有太強的號召力震懾彈壓這十幾萬人,整個西涼軍大營亂成了一鍋粥。

  荀攸用無人機飛到西涼軍上空,發現士卒正在嘩變,趕緊打開大喇叭,讓皇甫嵩喊話。

  經過郿塢之戰,老將軍早就躍躍欲試了,立馬拿起喊話器,代表朝廷接受西涼軍的投降。

  還掏心掏肺的奉勸大家不要逆天而行,大漢將士會善待每一個西涼兄弟。

  為了讓士卒們順利投降,這位在西涼苦心經營了數年的老將軍,還特意用西涼話、羌語等方言喊話,親切感拉滿。

  沒多久,一隊隊放下武器的西涼軍走出大營,向皇甫嵩率領的漢軍投降。

  “荀攸用對講機給我匯報時,那邊還鬧哄哄的在清點人數,十幾萬人呐賢弟,屯田修路開工廠,做什麽都不在話下!”

  董卓剛抵達長安時,整個關中平原還挺富饒,但被李傕他們禍禍幾年後,百姓死傷無數,幾乎成了白地。

  現在提前終結這些人的性命,早早布局,關中平原會再次成為龍興之地。

  想到即將開始的祈雨儀式,李裕問道:
  “張魯到長安了嗎?”

  “馬上就到,昨晚在郿塢住了一夜,文和先生與他徹夜長談,應該透露了很多內容。”

  神仙們小動作不斷,是時候給他們點顏色看看了。

  等張魯走馬上任後,就讓他一點點的修改神話設定,並號召信徒們四處傳播,傳播得越廣,九天玄女等人的權柄就越弱,而女媧娘娘的權柄就越強。

  不知道賈詡跟張魯聊的是不是這些,回頭得先溝通一下。

  “徐晃呢?到宛城了嗎?”

  “還沒,剛剛打下武關,正在關內休整,關中通往宛城附近的道路太難走,他行進很慢,文和先生準備有時間把路修一下,給南陽百姓一個投奔關中的通道。”

  宛城附近有一條斜著的小路直通關中,小路中間就是著名的武關,扼守咽喉之便利,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作為曹魏的五子良將,徐晃做事突出一個穩字。

  拿下武關後,他沒有繼續前進,而是命令士卒加固武關,把原本年久失修的關隘重新加高加寬,還把附近的樹木砍伐一空,免得影響視野,同時也能防止敵人就地製造攻城器械。

  李裕說道:

  “可以先把路修一下,袁術應該已經從洛陽回宛城了,沒法偷家,只能等袁術和劉表打起來後,再去佔領宛城,在中原插一根釘子。”

  宛城是關中平原吸引百姓的一個重要門戶,同時還能挖荊襄人才,早晚得拿下,這樣不僅可以威脅荊州地區,向北是洛陽,向東是許昌,還可以進攻整個中原……

  希望這次曹老板還把許昌當大本營,這樣就能來個奇襲許縣,完成老關原著中沒能實現的戰略謀劃了。

  可惜天子不在許昌,原本的許都只是許縣,比原著中的地位低很多。

  西涼亂軍全部歸降,整個關中平原全部收入囊中,接下來就該收拾北方的草原異族和涼州雍州的土皇帝馬騰韓遂了。

  歷史上的馬騰是個軍閥,但《三國演義》中,卻是個大忠臣。

  討伐董卓時,他不遠萬裡率軍趕過去幫場子,後來衣帶詔時,他又拖家帶口的去許昌參與密謀。

  可惜全家上百口人,被曹操一刀一個全剁了,只有馬岱冒死逃到西涼,跟馬家的光杆司令馬超相依為命。

  至於韓遂,則是個出爾反爾的小人,未來要是聽話,就調離西涼,不聽話就滅了。

  倒是馬超,這位超級大帥比,現在應該才十來歲,可以提前弄到朝中,好好教育一番,塑造正確的三觀,免得再次成為媲美呂布的孝子。

  歷史上的馬超完全沒有腦子,全家在許都,他居然起兵造反,這操作把老曹都整懵了,乾脆殺了馬騰一家。

  後來投奔張魯,老婆孩子又被剁了,同時被剁掉的,還有他的心氣兒。

  打那以後,馬超不管誰都打不過,成了一具行屍走肉。

  《三國演義》中的馬超好一些,但也強點不多,帶著國仇家恨,卻始終倒霉,越來越看不到報仇的希望,鬱鬱而終。

  簡單來說,歷史上的馬超是個沒腦子的憨憨。

  而演義中的馬超,則是個沒腦子的倒霉蛋。

  回頭長安大學辦起來,得讓他跟孔明多接觸一下,鍛煉鍛煉腦子,省得重蹈原著中的覆轍。

  呂布惦記著收攏西涼軍的後續事宜,匯報完就匆匆回去了。

  接下來還要再把西涼軍打亂重新組建軍隊,同時還得接收西涼的騎兵部隊飛熊軍等等,事情非常多,都得他著手處理。

  呂布剛走不久,周若桐就開車來了,見李裕開心得合不攏嘴,疑惑的問道:

  “幹嘛這麽高興?有啥喜事?”

  “朝思暮想的桐寶寶來民宿,我自然很開心。”

  但他的油嘴滑舌,根本瞞不過周教授:

  “書中世界有重大進展了?”

  你這麽聰明,我以後還怎麽撒謊騙你啊……李裕點了點頭,把李傕郭汜連被殺的事情說了出來。

  周若桐倒是沒這麽開心:
  “軍隊的思想建設得提上日程了,否則他們一個不高興就嘩變,很容易形成五代十國黃袍加身的局面。”

  提起黃袍加身,所有人第一反應就是趙匡胤。

  但事實上,從唐朝末期開始,武將被手下擁立為帝的比比皆是。

  甚至五代十國的皇帝,大部分都是被擁立上位的,就連被趙匡胤欺負的柴家,皇位同樣來自擁立上位的郭威。

  那種局面下,主將只能答應下來給手下封一堆官,否則就會被手下殺掉,換個人重新立為皇帝。

  皇權不再神聖,甚至成了兒戲,也難怪玉璽分為幾塊散落在各地。

  李裕也清楚思想建設的重要性:
  “下次呂布過來,我會跟他說的,必要時還可以編一些故事挑起將士們和世家的仇恨,有階級矛盾,皇權才更加穩固。”

  說完,他牽著周教授的手,來到保險庫,看起了最近新增加的文物。

  呂布從郿塢弄來一大箱金銀珠寶,連那個箱子都價值不菲,昨晚施恩又送了一小包,那支看起來就挺貴重的百福簪,則被李裕單獨收在了一個小抽屜中。

  周若桐戴上手套,拿起一個鑒定珠寶的放大鏡,仔細觀察一番說道:
  “這支簪子確實很有研究價值,得妥善保管好。”

  越是好東西,就越要謹慎,尤其是現在民宿布局比較多,一個不慎就會滿盤皆輸。
    李裕摟著周若桐的腰說道:
  “全都聽咱家桐寶寶的……你餓不餓?今天特意給你蒸了點野菜。”

  “還真有點餓了。”

  周若桐又看了看別的東西,摘掉手套,和李裕離開了保險庫。

  飯後,兩人去書房,對長安工人子弟小學今後的發展做了細致的規劃,周若桐在手機上訂購了課桌、書包、鉛筆、橡皮等各種各樣的文具,不過課本暫時還沒頭緒,需要結合賈詡蔡琰等人的意見才行。

  現在三國世界比較簡單,只需要埋頭髮展就行,這樣韜光養晦兩三年,等中原諸侯狗咬狗完事兒後,正好率軍出潼關,一舉平定中原。

  只要呂布這邊不作死,基本上就是輕松的碾壓局。

  甚至還可以通過天子詔書,提前把有用的人才拉攏過來。

  有劉協這個正牌皇帝在,諸侯們再蹦躂,影響力也是微乎其微的,尤其是即將開始的祈雨儀式,會把劉協抬到一個不可思議神乎其神的高度。

  聊完三國世界,周若桐突然說起了隋唐世界:
  “我感覺讓秦二哥把程咬金拉過去比較合適,《興唐傳》原著中,程咬金原本就是個賣私鹽的販子,被尤俊達忽悠得劫了皇杠,從此才走上了不歸路,現在還是讓他換條路吧,提前抱個大腿。”

  劫皇杠這件事,尤俊達做得極不地道。

  明明在單雄信那邊表示金盆洗手不幹了,甚至還發誓以後不再碰綠林的營生,結果轉臉就打起了皇杠的主意。

  所謂的金盆洗手,也只是不想讓單雄信抽成而已。

  假如不想跟著單二哥,直接學雄闊海或伍天錫,不聽單雄信號令就行了。

  既沒有掀桌子的勇氣,當小弟還三心二意,最終連累了秦瓊不說,還進一步打擊了單雄信的威信。

  這樣的人,跟絕對多數的梁山賊寇一樣,枉稱好漢!

  李裕說道:

  “下次見到秦二哥,先問問他的想法,咱不能做太多決定,只能提供建議,免得讓他們覺得不自在,得尊重人家的選擇。”

  “嗯,你說得很對,咱確實要尊重他們的人生,不能越俎代庖。”

  周若桐腦袋枕著李裕的肩膀,又說起了嶽飛的情況:

  “人家根紅苗正的忠臣,愣是被你帶偏到了溝裡,現在居然還學會了打架鬥毆,以後不定會做出什麽事呢。”

  壞孩子變好很難,但好孩子學壞,往往就在一瞬間。

  不過嶽飛的底子在,再偏也偏不到哪去,不用擔心他踏上不歸路。

  聊完這些,周教授又把要買的東西全都匯總一下,還特意把各個世界要做的事情寫清楚,又親親我我一會兒,這才告辭回去。

  周若桐發動車子後,李裕靠在車窗前問道:

  “後天就是三國世界的四月初五了,你要不要來一起看實況轉播?”

  “我看看有時間沒吧,有的話就過來。”

  送走周大美女,李裕喂了馬,添了水,還把幾匹馬放出來在後院溜達著撒了歡,這才重新上樓,繼續整理三國世界的資料。

  很快,就到了祈雨的日子。

  周若桐早早過來,提著買的點心和李裕來到景區,看起了實況轉播。

  祈雨的地方在長安城外,之前鍾繇等人還勸過,擔心小皇帝出城會引來刺殺等意外事件。

  畢竟長安城的士族心裡還窩著火呢,萬一他們鋌而走險,也不是不可能。

  對此,李裕倒不覺得有什麽,真有危險,娘娘肯定會提前示警或加以阻止,不會讓悲劇真正發生。

  城外農田旁邊,已經搭了高高的祭台,台上供奉的是黎山老母的神像。

  這次祈求的是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兵強馬壯,倒是很符合娘娘需要的權柄。

  上午,劉協穿著玄色龍袍,頭戴皇冠,腰間懸掛著李裕賜給他的寶劍,和百官朝臣站在祭台前。

  此時,頭頂晴空萬裡,豔陽高照,不少朝臣臉上都帶著譏諷的笑容。

  尤其是那些田地被充公的臣子,就等著求不來雨率先發難,別的不說,罪己詔該下吧?禁荒令該廢除吧?

  另外皇帝年紀尚小,不適合主持朝政,還是交由一個輔國大臣幫忙攝政比較好。

  至於皇帝本人,先跟著一群大儒學習一下怎麽當皇帝再說吧,不用急著執掌朝堂,免得再惹上蒼不滿,用乾旱懲罰黎民百姓。

  整個祈雨儀式的準備過程中,大家的微表情都很精彩。

  娘娘得知周若桐細心擅長觀察,還特意給了一堆特寫,讓她能夠清晰看到每個朝臣的面部表情。

  “吉時已到!”

  負責主持祈雨儀式的蔡邕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遲疑的抬頭看天。

  說好的事兒,怎出岔子了?
  四月的天,熱得跟六月似的,再這麽下去,就沒法收場了。

  儀式正式開始,湛藍的天空沒一絲雲彩,完全沒有要下雨的意思。

  楊彪、馬日磾等人也都有些疑惑,昨晚呂布特意跟大家溝通一番,說好了這事兒,但如今卻出了岔子。

  楊彪還特意讓兒子楊修寫了一篇歌頌皇帝祈雨成功的《甘霖賦》,就等著今天下雨之後大放異彩呢。

  但現在看來,寫《驕陽賦》才更應景。

  只有劉協泰然自若,他走上祭台,按照蔡邕說的流程,以天子的身份認真祭拜了黎山老母,還暗戳戳的為李裕祈了福:

  “望娘娘庇護師父師母一生平安順遂,協感激不盡。”

  娘娘欣慰的說道:
  “知恩不忘,真是個好孩子。”

  祭拜完畢,劉協又祈求了國泰平安,兵強馬壯,還在娘娘神像前起誓,一定要做一位造福百姓、威壓四夷的好皇帝,把大漢龍旗插遍九州八荒的每個角落!

  烈日當空,他的話說得越大,就越顯得滑稽和可笑。

  下面跪著的朝臣,已經有人開始肩膀發抖努力憋笑了,也有人正在構思逼迫皇帝讓步的話術。

  不光要廢除禁荒令,下罪己詔,同時還得迎袁紹來擔任大將軍,將十八路諸侯迎回到朝堂。

  他們正想著,儀式接近尾聲。

  劉協站在祭台上,抽出腰間的寶劍,指向天空:

  “朕,漢天子劉協,命汝等即刻降雨,若有不從者,殺無赦!!!”

  話音剛落,天上就響起一聲悶雷。

  幾個剛起身想逼迫劉協下罪己詔的朝臣嚇得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接著,原本湛藍的天空逐漸出現了雲彩,這些雲彩很快又變成了烏雲,還沒等大家有所反應,一道道霹靂就撕裂天空閃爍起來,滾滾雷聲震得朝臣們耳朵嗡嗡的。

  “嘩啦啦……”

  一顆顆豆大的雨點砸落下來,越來越多,越來越密。

  天地間很快就形成一道雨幕。

  遠處打蔫的紅薯苗,很快就得到了滋潤,枝葉重新煥發出了生機。

  城外那些勞作的百姓,一邊四處奔走,一邊振臂歡呼著下雨了,不少人還朝天跪下來,感謝這場來之不易的降雨。

  蔡邕淋著雨,激動得老淚縱橫,率先朝劉協跪拜下來:

  “天降甘霖了,吾皇乃真龍天子,萬歲萬歲萬萬歲!”

  祭台下面的朝臣感受著砸在臉上頭上的雨點,也趕緊收起小心思,打消之前大不敬的念頭,誠惶誠恐的朝劉協跪下來,發自內心的高呼道: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