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經營民宿,開局接待武松》第13章 金餅的來源【求月票】
  第13章 金餅的來源【求月票】

  “也不知道能賣多少錢?”

  李裕拿起桌上的金餅,想拍照片發給周若桐,又覺得不太合適。

  上午剛賣了一塊北宋銀錠,這又來了一塊漢代金餅,她要不懷疑來源那真是見鬼了。

  不過可以先問問價格,順便給這塊金餅預熱一下。

  李裕思索片刻,拿起手機給周若桐發了條消息:

  “周姑娘,我想問一下,漢朝的金餅現在值錢嗎?我奶奶說,曾經有土匪在我老家後院的枯井裡埋過金餅,要是價格高,我打算下去找找。”

  李裕的老家在農村,後院確實有個枯井,不過裡面早已填滿碎石磚頭等雜物。

  用這裡當借口,可以給賣文物找個合適的理由。

  周若桐正在考古隊的駐地吃午飯,看到這條消息,眉頭輕輕皺了一下。

  她放下筷子來到外面,撥通了李裕的電話:
  “你很缺錢?”

  這不是顯而易見的嗎……電話那頭的李裕不知道這位大美女突然打來電話是什麽意思,笑著搪塞道:
  “我這人好奇心重,從小就想下去扒拉著看看。”

  周若桐有些無語:
  “要真缺錢我可以借給你一些,枯井非常危險,不光缺氧,還很容易坍塌,而且那種土匪埋金銀的傳說也不靠譜,別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

  昨天在飯桌上談笑風生的人,今天怎變成幼稚鬼了?

  男人果然至死都是少年嗎?
  她在心裡吐槽兩句,回答了之前的問題:
  “漢代金餅的市場價不超過十萬,博物館收購價一般是六七萬……現在金價高,當成金飾賣反而能賣到十萬以上,不過具體跟純度和重量有關,不能一概而論。”

  十萬以上?

  李裕頓時被這個數字砸懵了。

  對啊,可以帶著這塊金餅去回收黃金的小店裡賣掉,不走文物渠道。

  這樣不僅能賣更多的錢,還不涉及倒賣文物,兩全其美。

  “謝謝你周姑娘,我想了想,挖枯井太危險,還是不去了。”

  李裕感謝一番,掛斷了電話。

  他重新拿起那塊金餅,一邊觀察一邊思索變現的途徑。

  漢朝金餅是很常見的古代金器,光海昏侯墓就出土了兩百多枚,別的漢代大墓中,也能見到金餅。

  據說過去的盜墓賊,最喜歡挖的就是漢代大墓,尤其是西漢的墓。

  原因就是西漢黃金多,皇帝賞賜的黃金動輒上萬斤,當時還盛行厚葬,哪怕是普通人,也會在墓裡陪葬一兩件金器。

  而且陪葬的金器上大多還會刻上文字,以示紀念。

  “誒?這金餅上怎沒刻字呢?”

  李裕拿著手中的金餅反覆看了兩遍,沒找到任何文字,甚至連劃痕都沒有。

  這不對啊,記得海昏侯墓裡的金餅都有刻字來著。

  李裕拿著金餅離開餐廳,順著樓梯來到二樓書房,從書架上抽出一本畫冊,這是上次去海昏侯墓參觀時,順手買的紀念畫冊。

  “汪?”

  旁邊地毯上,正在睡覺的大金毛抬起頭,疑惑的瞅著李裕。

  “繼續睡伱的,我查點資料。”

  李裕盤腿坐在了大金毛睡覺的地毯上,這讓它很不滿,哼唧一聲後,翻身爬起來,好奇的盯著那塊金餅看。

  海昏侯墓裡的金餅絕大部分都有記號,要麽是戳印,要麽是刻字,要麽是劃痕或者修補捶打的痕跡。

  而呂布給的這塊,不僅沒任何人為標記,工藝上還更加粗糙。

  跟圖片中的金餅對比起來,像是沒模仿到精髓的山寨貨。

  海昏侯是西漢時期的墓,而呂布這塊金餅來自兩百年後的東漢,按理說,東漢的技術應該更好才對,不應該出現這種情況。

  李裕撓撓頭,順手拿起旁邊的《三國演義》,試圖從裡面尋找答案。

  結果他翻著翻著,還真找到了,那就是董卓決定遷都後,命呂布挖掘帝陵尋找財寶並悉數帶走的描寫。

  挖掘帝陵?

  聯想到董卓剛到京城就穢亂后宮,鴆殺少帝劉辯和何太后,以及屠殺大臣的舉動,那麽他剛到洛陽就打帝陵的主意,倒也說得過去。

  畢竟光收買呂布就花了一千兩黃金,那收買其他大臣名士應該花得更多。

  這麽多錢,肯定不是從西涼那個苦寒之地帶來的,只能出自京師。

  而想在京師不動聲色的獲得一大筆黃金,盜挖帝陵就成了最佳選擇。

  李裕靠著書架坐好,對手中的金餅做出了推斷:

  墓中的金餅因為都帶著戳印刻字,容易敗露,所以董卓讓人把金餅融掉,重新鑄造,抹掉上面的痕跡。

  但因為工藝不精,加上時間太倉促,所以就做成了山寨貨。
    嘖,這麽一想還挺有道理的。

  既然如此,李裕決定把金餅賣給回收黃金的小店。

  沒有文字痕跡,就沒法證明來歷,相反,這塊金餅粗糙不堪,更像是用廢料自己提煉黃金做成的金塊。

  “嗚嗚~~~”

  正盤算著什麽時候去變現,大金毛湊過來,諂媚的叫了幾聲。

  李裕好奇的問道:
  “怎麽了這是?餓了?”

  大金毛又叫了兩聲,起身從旁邊的角落叼出一個褐色不規則的小球,它往地毯上一放,用爪子扒拉幾下。

  李裕撿起來看了看,發現是一顆板栗,疑惑的問了一句:
  “你想幹嘛?要玩球嗎?”

  “汪!”

  大金毛表示了否認,還舔了舔舌頭,做了個吃的動作。

  “你想吃這玩意兒?”

  “嗚嗚~~~~~~”

  大金毛興奮的搖著尾巴,一副被猜中心事的樣子。

  李裕樂了:

  “怎突然想吃這玩意兒了?正好附近有一片栗子林,咱可以去揀點。”

  說完他拍了拍腦袋,光顧著屯糧油米面之類的了,其實栗子也可以屯點,不管招待武松呂布還是送給周若桐,都是個不錯的選擇。

  而且板栗不光可以當成零食,還能燉雞、燉肉、燉排骨,甚至做成板栗燜飯或各種點心也非常美味,是一款百搭的食材。

  既然狗子想吃,那就去揀吧。

  李裕把那塊金餅放進書櫃,打算過兩天去市裡的黃金回收店踩踩點,看看情況再說。

  這事兒不能急,得慢慢來。

  來到樓下,他提著籃子,裡面放兩個編織袋,再拿起撿拾栗子的鐵鉗子,開著電三輪,拉著大金毛順著水泥路向下走。

  走到山路中段,旁邊的緩坡上有一片林子,全是栗子樹。

  裡面長的栗子個頭大,口感糯,香味足,很受石頭寨村民的歡迎,前些天李裕還見他們從山下跑過來撿栗子。

  把電三輪停在路邊,李裕提著籃子,拿著鐵鉗子和編織袋,率領狗子向栗子林發起進攻。

  考古隊駐地,周若桐吃過午飯,正在整理上午的發掘資料,考古隊的負責人龐東海突然找了過來。

  “若桐,聽說你談對象了?”

  龐東海將近五十歲,是周家老爺子的得意門生,和周若桐的父親周秉仁的關系也很密切。

  今天他聽說有個帥氣的小夥子來過,想問問怎回事。

  肯定是檢票大媽在八卦我……周若桐揉揉太陽穴,解釋道:
  “不是對象,是個賣銀錠的,二伯那塊北宋銀錠就是他賣的……龐叔叔,您問這個做什麽?”

  龐東海拉著旁邊的椅子坐下來,認真說道:
  “你爸想讓你歷練一段時間就去國家博物館上班,京城各方面條件都比這裡好一大截……我擔心你在這邊談了對象,到時候兩地分離,所以提醒你一下。”

  可我不想回京城,我隻想在一線做研究……周若桐想反駁,又覺得這樣不禮貌,隻得在心裡無聲抗議兩句。

  殷州的經濟確實差,各方面跟京城都沒法比,但這裡卻是研究商朝文化的第一線,所以她不想回去。

  而且回去後,家裡的長輩會莫名其妙的帶一些陌生人過來,說是交流一下,其實就是相親。

  周若桐對此有些厭惡,在她看來,有這功夫還不如研究會兒甲骨文呢。

  文字的精妙,可比男人有意思多了。

  栗子林中,李裕和狗子揀得不亦樂乎。

  正忙活著,一個五十來歲的中年人騎著電瓶車過來,見到李裕,他停下車,笑呵呵的打招呼:
  “小李,你怎跟我們這些老年人似的,也揀栗子來了?”

  李裕扭過臉,見對方是石頭寨村的村主任王勝利,笑著說道:

  “快入冬了,屯點當零嘴吃,王叔您這是幹嘛去啊?”

  “來找你……”

  找我?

  李裕放下手中的籃子,好奇的問道:
  “有啥事兒嗎?”

  王勝利臉上堆著笑容:

  “想讓你幫村裡個忙,不知道你有沒有時間……”

  ————————

  求追讀,求月票!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