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誰讓他做謀士的?》第340章 雲長,你居然又回來了!?
  “現在就急著商討此事嗎?未免言之過早了吧?天下可還未定呢?”

  這時候,一向不怎麽愛參論的高順忽而問道,引得眾人看了他一眼。

  或許是被張韓等人影響,他現在的思緒,似乎對君臣倫理也淡化了很多,不似像當初那樣,一直把漢室君臣的綱常放在嘴邊。

  賈詡笑了笑,解釋道:“高將軍你有所不知,凡謀事者,必當目光長遠,而全進之路,則有三讓。”

  “此後,方才傳為至德,故此自冀州大捷開始,便能開始第一勸,由臣子提出之後,丞相婉拒更進一步,顯示其忠誠,趁此功績,便是最好的時機。”

  再晚,又怎麽能找到比這次擊潰袁紹更大的功績呢?

  “此道,不能是君侯去提,”賈詡看了張韓一眼,語重心長,道:“從功績上看,您去提,自然是足夠的,但若是再佔了這勸進之功,君侯遲早要走到無用武之地的絕路。”

  “嗯,”張韓連連點頭,覺得也是高瞻遠矚,能說出這種話來,賈詡老兒的防危機意識實在是不簡單,就是勸我不要去摻和。

  “那你,直接和我說不就行了,我不去勸進,豈不是更好?”

  “那不行,”賈詡馬上怎舌,“若是你不表態,丞相就會心中不滿,哪怕是提前說好的,他也會懷疑你是否假戲真做,真不願讓他再進一位。”

  “若是你去勸進了,那麽青史留下的名聲就不一定好了,還會得罪很多人,此後未必能善終,當今士人還是不少都歸心於漢,無論是騙百姓,還是騙自己,都一直認為皇權乃是天賦的。”

  “哦,你不信天賦皇權?!”張韓面色精采了起來,賈老兒反骨還是挺重的。

  “老朽信得很,不信不行呐,我不信能做什麽嗎?並不能,所以肯定信。至於你,我的君侯,你在許都,一切麻煩事都染不到你身上,跑個一年半載再說,在外鎮守還有軍功,上面政事如何抉擇,與你無關,最重要的是……”

  他說到這,壓低了聲音,左右看了幾眼,覺得這房間裡人還是太多了。

  趙雲和高順對視了一眼,很自然的起身出門去,並且把老黃忠的躺椅往前面抬了抬,關上了大門,於是這屋舍之內也就只剩下了張韓、賈詡,還有一個典韋。

  “說罷,就剩我們仨了。”

  賈詡拱手道:“不是不信其他將軍,而是他們不像君侯這般聰慧,有些話不可說。”

  典韋咧嘴一笑,頓時“嘿嘿嘿”起來,笑得像一頭大狗熊,“這麽說,俺還是能入文和先生法眼的!”

  “對,對對對!”賈詡連忙點頭,畢竟他向來不會和典韋計較,典校尉說什麽就是什麽,賈詡不會去糾正的。

  這時候,張韓才好奇的追問:“說吧,還有一個原因是什麽?”

  賈詡樂呵的笑了笑,轉頭在張韓和典韋的臉上來回的看,弓著身子湊到身前來,道:“老朽跟隨君侯多年,有時呀,也將君侯當自家人看待。”

  “既是親人,那便可說一些推心置腹的話,在此地,退可達南陽,進可入許都,一旦勸進,許都定然會有不小的動蕩,趁此時機,君侯舉兵自葉縣而出,達南臨縣,一夜殺入許都。”

  “可以平叛、可以平叛!”

  他一連說了兩個平叛,但是張韓知道這並不是賈詡說錯了,因為它們本來就代表了兩撥人。

  真毒。

  眼光實在是毒辣,心思也的確是無情無義,賈詡恐怕從來沒有將朝堂、丞相看在眼裡過,但是他卻願意和自己說這樣的話。

  “除了平叛,甚至在此之前,君侯都還可以有所選擇,你可以南下,投奔他處。”

  荊州、江東無處不可去,乃至是佔據一處,都能活下來,也不必參與到其中。

  而那時候,天下群起而攻之,必然又是一場動亂,賈詡已經預見到,其余的諸侯絕不會因為丞相更進一步而歸附歸降,反而會借此緣由,再生戰事,更大的戰場還在後面。

  畢其功於一役,恐怕沒那麽簡單。

  賈詡已經見慣了滄海桑田,見過了大河數年之後,竟然斷流。

  三十年,河東水尚能改西,何況是這天下的局勢?
  聽完了賈詡的話,張韓陷入了長足的沉默之中,不知過了多久,他好似有了一些思索,笑道:“說得很好,不愧是你,文和先生。”

  賈詡正要再說些什麽,張韓咧嘴一笑:“下次別說了。”

  “謹喏。”

  ……

  黎陽之前。

  曹操又一次親自領兵攻城,在一日夜的猛打之下,仍然只有小股兵馬登上城樓,但是卻還是被擊退,未能打開城門,連甕城都沒進去,更別提打入城內了。

  今日,是距離破城最近的一次。

  曹操已經沒有計策了,這裡駐守的兵馬,全都是袁紹麾下的死士,雖然人數不多,但是眾志成城,而且都已心存死志,“若真的是要人全部死光才能破城,那損失可就大了!”

  “秋收之後,袁軍定然還能再緩過一口氣來,袁紹可以緊急征募兵馬到邊境各城駐守,必須在十日之內,盡可能的攻城拔寨!”

  曹操在主帳已經開始破口大罵了,讓文武都顯得有些尷尬,並且也不敢回應什麽。

  曹仁這等善於攻堅,打硬仗的將軍,到現在也已經是身經百戰了,他看得出來,這城上的守軍就是憑著一口氣,還在苦苦支撐,但就是不知道他們還能撐多久,戰局之事,不可揣度呀……

  “丞相,現在的局勢,若是再打下去,恐怕會傷及士氣,不如轉而取青州。”曹仁想了想,換了一種方式,打破了此刻帳中的僵局,或許軍師們,還能引出他們的金玉之言。

  “青州就是他放出來,讓你收取的!北海都已經陷落了,允誠可以在數月之內,不費吹灰之力的徐徐收取,為何我還要花心思去青州?!”曹操直接怒斥,顯然是被這黎陽城的兵士抵擋得有些煩躁了。

  而且,鏖戰之兵,性子會逐漸暴烈,若是在當年剛起事而世間諸侯割據亂戰的時候,他會毫不猶豫的在破城之後,縱兵劫掠。

  以此,來消除他們內心的嗜血戰意,畢竟一方攻堅、一方死守血戰,這就像是兩頭公牛角力。

  越是持久消耗,脾氣就越大!等眼紅了,想要安撫下來,付出的代價也很大。

  那時候如果再以此前的秋毫無犯政策來約束,容易發生兵變!

  一旦兵變,危險的就不再是戰局那麽簡單,而是出征的兵馬土崩瓦解!
  曹仁也只是見他急躁,隨意說了一句而已,既被駁斥,自然也就退了回去,不再說話。

  可是他不說話,這帳內其余人也都在沉思戰略之事。

  郭嘉亦是沒有什麽辦法,遇到這種阻礙,只有硬生攻城,除非能在短時間內造出什麽趁手的工程器械。
    “三日,三日內要破城,把所有器械都帶上,晝夜不停,直到城破之時。”

  曹操下了嚴令,但這番話卻也是讓帳內的氣氛變得更加沉默。

  如此城的確可破,但軍士的士氣、銳氣都會遭到巨大打擊。

  如此恐怕也是得不償失。

  “丞相……”

  郭嘉正要說話,忽然間門外有儒生趨步而行,直接闖入了軍帳之內。

  曹操抬頭一看,乃是楊修,此戰張韓不在、程昱治郡、荀攸相助於延津,於是便帶了一向機敏的楊修為參軍,跟隨身旁。

  “丞相,關雲長來了!”楊修直接了當,也不故弄玄虛,將此來消息告知。

  曹操面色一驚,但很快轉喜,從案牘後起身越過而出,因為焦急還撞到了腰側,本身也不是很痛,畢竟曹操的身子倒也有幾分雄武,但他還是吃痛著捂住腰側,快步出帳去。

  走出營帳,見到遠處一面色棗紅、長髯美須的高大漢子,正抱拳躬身,此模樣仿佛請罪。

  “雲長!!雲長呐!!”

  曹操一瘸一拐的跑過去,關羽見狀頓時動容,在他眼中,不過十日不見,丞相竟然已經老了很多,肩膀都頹唐下來,身形瘦削而胡須微白。

  已是顯出蒼老,雄風不在。

  當年如山嶽,屹立而雄偉,而今再見,卻宛如枯藤敗樹之相。

  於心何忍!!
  關羽心臟猛地刺痛了一下,接著便是在刺痛之處,漣漪蕩漾一般暈開了愧疚之情,竟似波浪起伏、連綿不絕。

  “丞相恕罪,雲長來晚了!”關羽正要單膝跪地,抱拳行禮,手肘卻忽然被衝來的曹操抬住。

  “哈哈哈哈,回來就好,回來就好!”曹操轉頭去看,衝著曹仁他們喊,“雲長回來啦!雲長回來助我了!”

  “子孝、子和,速速去設宴,晚上要犒勞三軍,為雲長接風洗塵!”

  “不必如此!”關羽誠懇的反握緊了曹操的手,歎道:“關某……聽聞丞相在北方戰事受阻,此危急關頭,怎能拋下恩主不顧,去追隨義氣,即便是走,關某也是要立下功績,等待局勢平穩再走。”

  “此前,的確是有些著急了。”

  關羽平靜了下來,這番話說出來,他自己都忽然間想明白了許多。

  完全可以,以此戰報恩,再去尋找兄長,並不會兩誤。

  畢竟丞相也是用人之際。

  “好,好啊……”曹操目光一凜,逐漸多了讚許之色,深深地凝望關羽,接著嘴角一癟,目光堅定,拉著他直接進了軍帳,商議此刻戰局。

  “你且看,黎陽城上,各處受損,現正在加緊修補,而城內百姓應當早已逃亡,只是殘兵而已。”

  “袁紹用死士八千,死守黎陽,還有一兩萬兵馬在附近隨時可以馳援,在此地我們已經折損了上萬兵馬,未能攻下。”

  關羽聽完了郭嘉的話,輕撫胡須思索良久,道:“我在白馬津多次與袁軍交戰,而後自延津又大勝,知曉袁紹兵馬調度,乃是縱於河流,倚靠各河道行軍。”

  “伯常曾經告訴關某,袁紹在黎陽這片戰場,就是不能橫向行軍,因為他們錯綜複雜的道路,在當初為了防備伯常時,已經堵死了。”

  “丞相,何不命帳中將軍,各自領大軍,分去各處,走延津、白馬、朝歌三處,可以領袁軍應接不暇,他們沒有這麽多兵馬來拉長戰線。”

  曹操點點頭,“我正有此意,若是一日夜後攻城不得,便打算耗費巨量軍糧,分兵而出!”

  這也是他們此前商量的計策,但是關羽一來就能說出來,足以說明他在這片戰場上傾注了多少心血,布下多少耳目,打探過多少地形。

  一名將軍,領軍作戰時最重地勢,如果對路途根本不了解,是不可能如魚得水的,關羽在此駐扎兩年半,爛熟於心了,有他來領兵,最好不過。

  “好!”

  關羽輕笑道:“丞相可給在下一支兵馬,我必先登黎陽城門!”

  “雲長真願如此?”

  曹操狐疑看著他,此刻的關羽已經是足以獲封君侯的功績,根本沒必要去衝鋒陷陣,冒這種危險。

  關羽笑了笑,渾不在意的道:“惟願報恩耳,丞相隻管交托給關某便是!”

  “好,今夜子時之後,舉火攻城,最後一夜,若是不能攻下黎陽,則分兵而行。”

  “多謝丞相!”

  關羽接回了他的舊部,和徐晃一同今夜出發,夜深之後,輕裝而行,關羽取大盾與刀在手,緩步領兵摸進,越過了已癱平的吊橋,繼續而行。

  不多時就被城上的士兵發現,雖然月黑風高,但是眼尖的人,還是能隱約見到路上有兵馬行走,故而大喊。

  關羽不慌不忙,下令兵士先行舉大盾緩步而行,擋住第一波弓矢。

  所有兵馬依計行事,陣型不亂,緩步到了城下,上方又投巨石、滾水而來,關羽下令微微後撤。

  他在城側一方,此時已經接近了城門不到百步。

  此刻,一聲令下,兵馬衝入門洞,開始砸去門板,而遠處的攻城投石車也出現在了戰場邊緣,關羽先行吸引了城上的注意,讓人推進攻城車,又派遣盾兵在左右護衛。

  推進了幾十步,開始投石攻城。

  “散開,後撤!”

  關羽下令,這時候,他的兵馬又有條不紊的回來,等待城門被巨石砸開再衝。(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