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誰讓他做謀士的?》136.第136章 繡兒妙計安舊部,賠了夫人又折
  第136章 繡兒妙計安舊部,賠了夫人又折兵

  賈詡大驚失色,眼看張韓快速奔近,幾乎就在眼看,而此時身後出現了嘈雜的馬蹄聲,大批兵馬滾滾趕來。

  “援軍到了!”有軍中副手大喝一聲,同時率先前去匯合,賈詡想也不想,拉住韁繩就走。

  他哪裡敢在原地停留,那張伯常,傳聞隻說他能征善戰,勇猛過人,卻從未詳細描述過,他居然這麽猛!!

  賈詡一直以為張韓是儒將,大多居於幕後以策治理州郡、或者以謀臣身份出謀劃策,很少涉及到親自上戰場。

  但現在,他只是看一眼那決然的眼神就心驚膽戰!

  而且內心深信不疑,這張韓一定會不顧一切的殺過來斬了自己!

  賈詡也不知與他有何仇怨,只能當做張韓以為此次叛亂又是自己攛掇的。

  但天地良心,我真的已經全身心投了,雖然我依舊覺得袁紹更好,但既然是待價而沽,也不可能得罪現前的主顧。

  袁家的手,根本就伸不到這裡來!

  “走!去援軍處!”

  賈詡大喝一聲,拉過馬頭說走就走,連一點下令帶隊去救張繡的心思都沒有。

  他這一走,同時也帶走了大部分的騎軍步卒,所有人下意識的後退,去和東門趕來的援軍回合。

  誰知,走了一段路之後,前去匯合的騎兵卻是去而複返,而且大為慌亂,慌不擇路的被驅趕回來。

  來人乃是另一名身材魁梧的猛人,手持雙手斬馬刀,戴全身鎧,戰馬棗紅,肥壯的身軀讓人望而卻步,仿佛是遇到了另一位典韋。

  “殺光他們!”

  那將軍一聲令下,兩側騎兵加速奔襲,直衝賈詡而去,兩邊洪流一對衝,很快把宛城軍衝散向左右,賈詡避之不及,被張韓追上一槍挑中了肋下,直接挑翻在地。

  這當口,賈詡隻覺得天旋地轉,不知重擊了多少下,一把老骨頭都要散了架。

  張韓看許褚帶兵衝了進來,收起長槍笑道:“仲康怎能進城?”

  許褚咧嘴一笑,“君侯,我聽了命令後,就明白是張繡詐降欲反,於是去監視城外營地。”

  “我見他們果然有異動,就與曹純將軍一同攻殺,控制了所有營地,又換上這些宛城軍的鎧甲,讓一些將校帶路,騙開了城門。”

  “好!”張韓面露驚喜之色,絲毫不吝嗇誇讚之語,“仲康善用計謀,看來不止會衝鋒陷陣,這次可謂立下大功了!”

  許褚淡笑著撓了撓頭,謙虛道:“也不是我想的,是和子和他們一同商量出來的結果。”

  “現在來得不晚吧?”

  “不晚不晚,隨我走!”

  張韓調轉馬頭,帶許褚又複返回去,到交戰最為激烈的大道上,高聲大喝道:“你們皆中計了!張繡不過利用爾等憤怒,欲複反漢廷!!我等早知他有反心,將計就計也!”

  “此時投降,依舊可免一死!”

  當啷!

  話音剛落,剛才傳開些許,立刻就有人放下了武器。

  然後他身旁的同袍立即怒目相向,“為何要放下兵刃!護衛少將軍殺出去!”

  “我家中有老母,不能死在這裡!”

  “況且,僅憑此事就要複反,局勢又不利於我等,怎有面目再殺曹公!”

  “出爾反爾的難道不是我們嗎?!”

  “我……”

  大部分親信兵馬,都是聽令行事,其實他們也不能確信到底發生了什麽。

  但現在的形勢無比明朗,就是中了曹軍的計策。

  曹軍早已在進城之前就安排好了一切,洞察了張繡的心思。

  而且,這是將計就計,若是他們不出爾反爾,也不會落入如此艱難境地。

  總管曹操麾下文武,張韓、典韋已經是天下一流,還有黑袍騎軍,邊塞風貌的騎軍,其統領都是迅速如風、猛烈如火的悍將。

  難道要為了此計,徒勞搭上這麽多條性命嗎!?

  “別忘了,將軍當年承諾,是帶我們活下去!”

  一名副將高聲喊道,同時有些怨懟的看了遠處落馬的張繡一眼。

  張繡在一間街邊房屋前靠牆坐著,身旁戰馬已在發狂奔走幾十步死去,手中虎口開裂,血染掌心,整個人頹敗不已。

  已經被數名黑袍以長刀抵住了脖子,動彈不得。

  隨著張韓的話傳遍四方,宛如漣漪蕩漾一般,不斷有人放下了兵刃,雙目十分茫然。

  深夜的一場亂戰,在最激烈的時候,各方全部出現了問題,然後迅速的戛然而止。

  整個過程看來,真的就像是被人看穿了所有,是以不動還好,一旦動了反叛的心思,便會掉入早已設好的陷阱。

  他們進城,就像是在捕獵。

  而且是很高明的獵人,只需設好陷阱,不用自己太過勞累,看似艱險其實根本就是在等虎狼自己掉入陷阱中而已。

  當真是完敗的一夜。

  ……

  曹操在宿衛的簇擁之中,自人群裡走了出來,看著此時局勢已定,他神情傲然穩固,頗為戲謔的看向遠處的張繡。

  “繡兒,你此舉,早已被我等識破,伯常、奉孝無不是洞若觀火,早早排布了兵馬。”

  “縱使我不曾察覺,他們卻也能將你宛城兵馬玩弄於股掌之間。”

  “呵呵,”張韓在旁翻身下馬,拍打了幾下身上的塵灰,他那些受傷的地方全都不是要害,更何況才被戳出了一點皮肉傷。

  故而此時輕松不已。

  他走到張繡面前,笑道:“這正是,繡兒妙計安舊部,賠了夫人又折兵。”

  “伱!”張繡怒而奮起,心急之下欲和張韓再拚,但是身體已無力。

  他怒視張韓,不解的道:“我槍法初成,到今日未曾敵手,自問武藝可追呂溫侯,為何你招招都能躲開要害?”

  張韓笑了:“我最擅長的也是長槍。”

  我槍術都已經【登峰造極】了,怎麽可能分不清什麽是虛招,何處是殺招?
  想到這,張韓面色陡然一凜,沉聲道:“對了,你派胡車兒盜走了我的長槍,必須要賠來!”

  張繡歎了口氣,老實的道:“君侯,你那把亮銀長槍就在我衙署之中。”

  “什麽亮銀?”張韓眉頭一皺,粗氣頓時就呼出來了,“我那是鎏金虎頭槍,重一百三十斤,全以純度極高的黃金打造,乃是陛下所賜,當初我救駕有功,陛下拜我屯騎校尉,以此彰顯我的功績。”
    張繡:“……”

  你做個人吧,純黃金打造的武器,真的可以拿上戰場嗎?

  你怎麽不說是玉石呢?

  張韓看他不說話,怒道:“被你私吞了?!我那把槍的槍頭,鑲嵌了三顆春秋古玉!價值連城!”

  張繡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實在是不知該說些什麽,陷入了長足的沉默。

  他想要找胡車兒來問個明白,但他已經被典韋殺了。

  所以只能求助於典韋。

  典韋扛著戟走到張韓身旁,道:“那把槍,柄處還有純淨的翡翠,用進貢的錦布包裹,便於手持。”

  “俺是個實在人,說句公道話,俺家君侯一點也沒有胡說。”

  張繡嘴角猛然一扯,“你們殺了我算了!”

  曹操冷笑了幾聲,在護衛左右簇擁下走了過來,聞言沉聲道:“繡兒,你叔父的這些舊部,在外至少還有三萬人。”

  “這些,都是他當年一路帶起來的西涼舊部,還有在來到宛城時候,沿途收下的部眾,他們感恩張濟之德,所以忠心耿耿。”

  “張繡,你如此年輕,又心懷大志,想要建立一番功名,正該回歸漢廷才是。”

  曹操的言下之意很簡單,他並不準備殺張繡,因為這三萬人是張濟的舊部,如果殺了張繡,至少大半數的人都只能遣散。

  但這些兵馬又正值壯年。

  張繡雖然詐降複反,但實際上什麽都還沒發生,此時他定然惶恐不安。

  曹操思索良久,沉聲道:“你的兵馬,可隨我回汝南安置,日夜練兵,養精蓄銳,我自會換將領來駐守宛城,治理南陽。”

  “你從此以後,為降將跟隨,戴罪立功,若是能有功績,我便秉明陛下,講你叔父的爵位、官職再複賜予你,張繡,你可願意?”

  張繡此時一愣。

  他不敢相信曹操所說的話,心裡越發的難受,卻也有些慶幸。

  這曹操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自己要設兵殺他,不惜引他犯錯,而他實際上……是將計就計。

  最終卻宛如嚴父一般,沒有勃然大怒的怪罪,而是為自己又劃出一條出路。

  這時候,董昭從謀士之中站了出來,走到曹操身旁,略微靠後,對張繡拱手,笑道:“少將軍可曾整理過張驃騎遺留下來的信件?”

  張繡茫然的看著他,並沒有回答,叔父的遺物幾乎都在嬸娘那裡,他當然沒有過問。

  董昭見狀,已知道張繡並不知道那些書信的事,作為實際“當事人”的他,微笑逐漸燦爛,立起身來面露回憶之色。

  輕聲說道:“在長安時,司空就已和驃騎將軍書信相通,在下不才,便是遞信之人。”

  “那時,驃騎將軍為曹公引路出了一份力,否則不可上達長安天子之聽,期間曹公曾托在下,贈予金馬一對,表示感謝。”

  “而後驃騎將軍回給曹公的書信中,深明大義、極為鄭重的告知他已無力扶救大漢,而今天下隻敬佩曹公一人,奈何恨相見太晚。”

  “有一段話,則是明言想將自己的家小親族交托給曹公照顧,若是能得保全性命於這亂世之中,便算是不負這一生奔波戎馬、出生入死。”

  張繡聞言一愣,聲音都顫抖了起來,難以置信的看著董昭,又看向了曹操,“你,你所言,非虛?”

  “可是騙我!?”

  張繡連忙上得前來幾步,俊秀的面龐一瞬間滿是懊惱,走了幾步腳下一軟撲倒於曹操身前,無力的道:“既如此,為何曹公不早些告知!”

  “叔父當年的確誇讚,曹孟德乃天下英豪也,世間當有曹公一席之地,青史當留曹公大名!”

  “是小侄鬼迷心竅,欲害曹公……承蒙曹公不棄,日後定當肝腦塗地,為大漢、為曹公建功立業!以報今日不殺之恩!教誨之情!”

  張繡以頭叩首,他本以為曹操只是想要那三萬忠心耿耿的兵馬,而並非是打算招攬他。

  卻沒想到,叔父早已和曹操有過往來,並且彼此都有人情恩惠在,那這樣一來,自己暗算曹操,企圖再反的行徑,險些釀成大錯!
  曹操、董昭等人,此刻也都是臉色欣慰,已眼神示意宿衛去將人扶起。

  宛城內張繡兵馬盡皆放下兵刃,騎兵則是全數自戰馬上下來,聚集到寬敞的主街上來。

  將軍們傳令去大開城門,迎在外的曹軍、宛城軍進城。

  準備順理成章的完成換防,而張繡則會動員這些舊部,到汝南操練,聽從曹公調遣,為他再從三萬兵馬中選出精銳來,日後立功贖罪。

  宛城軍不算窮困,至少還有一千多騎軍,輜重無數,糧草供數月之久,將校也都有家產所藏。

  再之前,還得到了劉表數月的資助,但終究是沒能如劉表的願守住宛城,成為他荊州的北面屏障。

  曹操此時和張韓對視了一眼,他的眼神裡,浮現出了欣賞讚許之色。

  如此一來,此節安然過去不說,個中妙處尋常人又豈能看明白。

  董昭書信在前,他善於拉攏、巧舌如簧,而且把控張繡心思恰到好處,這一番話……再加上伯常、奉孝萬全的前後謀略。

  宛城軍已經有了本質上的變化。

  在此之前,他們歸順的是大漢朝堂,是聽從天子詔而行動,也就是說日後不奉天子了,他們也能隨時反走。

  畢竟,這世道已經有很多人不再奉大漢天子為君,暗中自立了。

  但現在,宛城軍已經屬於曹氏了!

  ……

  消息在第二日的夜晚,就已傳到了襄陽。

  荊州黃、蔡、蒯三家在襄陽任職的官吏立刻來請見劉表。

  其中蔡瑁、蔡中和劉表還屬姻親關系,走得也較近,在其余官吏來之前,他就已經到了內屋之中來見了劉表。

  “主公,我早就說過,那張繡乃是西涼舊將,狼子野心,他叔父死後,就一直假意哀哭,求主公收容,便是為了能在宛城等待其余諸侯的招攬。”

  “而現在,曹操已經進了宛城,且換了整座城的守備,我們想要再奪回來談何容易?”

  “我看,主公您是當今皇親帝胄,何不以此為身份,派出使者,去恭賀曹操平亂得成,再商議讓他將宛城歸還我荊州。”

  “這樣一來,宛城、新野、樊城三地收回,那麽南陽也就還在我們手中。”

  劉表坐在榻上,頗為懊惱的拍了拍腦門,連頭都沒有抬起來,“唉,本以為這張繡能因我之恩情,將這些兵馬歸順於我,三萬忠心將士啊,而且還是戎馬多年身經百戰的老兵,可惜了。”

  “嗯……”劉表思索了許久,歎道:“使者去恭賀也是好事,宛城之事撲朔迷離,軍情前後詳細之情我們並不了解,派人送去軍糧、生肉、美酒以款待王師,為我打探一番。”

  “我想知道,宛城那一夜到底發生了什麽,張繡明顯欲詐降殺敵,調動多處已降的營地,但最終還是心服口服,歸順了曹操。”

  匪夷所思也,如此軍情正好問清些,日後也好多一些情報,不至於白白讓曹操一隻腳站進荊州,而他們卻一頭霧水,連他麾下文武都不甚了解。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