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誰讓他做謀士的?》170.第170章 唉,我的三公父親
  第170章 唉,我的三公父親
  “呃,何事?”張韓表情凝固了一下,因為他發現蔡琰的表情,並沒有那麽和善。

  有點……板著臉。

  如果尋常含情脈脈的那種眼神,張韓一定會飛快的回答:“愛過,還愛,保你。”

  但現在這個表情面含慍怒,眉頭微蹙,好似焦急,不知道是誰惹了她。

  “妾身,今日聽聞在許都內城,有商販開了營生,將女子培養為藝伎,陪酒談詩,期間還以舞蹈、音律為樂,取悅士子,君侯可知此事?”

  張韓眉頭一抖,點頭道:“聽,聽說過……不過最近我一直在軍營,回許都也是因大理寺斷案,所以還未曾去過。”

  “去?”蔡琰一向性子淡漠,聽見這話竟有些眼神銳利,頗有動容,盯著張韓道:“君侯常來我這,與我談音律、詩歌、經學,難道也是存此心思?”

  “那當然不是!”張韓連忙擺手,摸摸鼻頭道:“我是想去看看是何人開設的這樂坊雅舍。”

  “你怎麽知道稱為樂坊雅舍?”蔡琰眨了眨眼問道。

  “我剛才不說了嗎?略有耳聞,就是聞的這個。”

  “喔……”

  蔡琰跪坐到了張韓的對面,神態依然是仍在深思之中,臉上的怒火半點沒有消退。

  這場面要是一直這樣,那也挺尷尬的,張韓幾次看了看她的臉色,還是忍不住問道:“昭姬你,為何生氣呢?”

  蔡琰眼神銳利,氣憤道:“開設這樂坊以女子取悅他人以做營生,那,妾身也善音律、懂學問,身為女博士平日也要與人談詩作文,常有闊論,又有何分別?”

  “唯一的分別便是,她們還可得賞,我連賞都無有!這開坊之人豈不是在罵我?”

  “若不是罵我,便是在罵女博士這官職,亦或者,是在辱罵那些懂得學問的女子。”

  好拳法……

  張韓嘴角猛猛地抽了一下,但旋即他又心虛起來,好像蔡琰說得沒什麽毛病。

  樂坊雅舍的女子,都有提筆成文、長袖善舞的本領,有些甚至身手還不差……

  不少貌美者,都是張韓手把手親自教的,並且暗中還分設職位等級,最底層的就叫白雀……

  因為女子服飾以鮮豔為主,張韓晚上摳頭的時候還在想要不要取名為“朱衣衛”。

  這樣和錦衣衛也不衝突,又可分辨是女子,最重要的是名字好聽。

  當然,這事肯定不能和蔡琰說的,這是軍機要事,必須高度保密。

  “那,小姑找我來,是為了……”張韓試探性的問道。

  “想問問君侯,知不知道是何人所為,”說到這,蔡琰歎了口氣,神色頹敗的道:“其實,即便知道是誰,妾身也無法阻止。”

  “安樂乃是人之常情,若富裕繁華起來,正是可追求安樂。”

  “不過,士人定不喜此道。”

  當然不喜,他們都是把這些婢女養在家裡,供宅院內取樂,甚至還能送與他人,當做拉攏。

  這麽做,即使不備罵一句敗俗,也在實際上進犯了他們的利益。

  會“改變”很多當下的日常態勢,只不過在當前大勝功績的聲勢還沒有消退,以及那伏擊刺殺的影響未曾忘卻時,不會有人過多提及。

  原來她還是想提醒我這個。

  果然是善良的小姨。

  叫姑姑也行,反正都是這麽回事。

  張韓想到此,笑而不語,心情也稍微輕松了起來。

  蔡琰依舊深思了片刻,蹙眉道:“除非,這並非是普通的取樂之地,而是,間客所在……”

  張韓忽然輕微一頓,但沒有作答,而這個動作也被有心觀察的蔡琰看在眼裡。

  於是,一切又盡在不言中,大家心知肚明便好。

  “君侯,今夜妾身可默一些刺客傳、間客傳說,可願聽?”

  “大多刺客均隱名埋姓,這世上能被史書記住的刺客,只能記其無畏之豪氣,這些我已不需再學。”

  “那伱回去吧。”蔡琰臉色陡然冷了下來,從脖子到臉頰都有點緋紅。

  “誒?!”張韓登時愣住,接著道:“但是有沒有那種,空穴來風的故事?”

  “沒有!”蔡琰別過臉去,而後一愣,又回過頭來看著張韓,點頭道:“或許有。”

  張韓馬上轉頭看向門外的典韋,朗聲道:“典兄,先行回去吧,今夜我留宿軍營,晚上仍有操訓要務!”

  “好。”

  ……

  深夜。

  張韓出府邸去軍營,整個人都神色古怪,一肚子的火。

  “呸,沒想到真是八卦!”

  我褲子都準備脫了你這這這……唉!女文青的浪漫情懷!

  蔡琰居然對“八卦”這種事非常感興趣!?

  她對張韓那番話的理解,就是單純的聊些有的沒的傳言。

  這一夜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要不是夜深了,孤男寡女實在不便,張韓估計她還能聊到天明,她到後來興致越發濃鬱,根本停不下來。

  大到公卿大臣家的傳言,小到些許童謠都不曾放過,還讓張韓以後有類似的故事,都收集來和她一起共討。

  當做教授蔡邕之學的回饋。

  “哎,吃瓜蔡。”張韓搖了搖頭,一路想著以後去哪兒搞這麽多八卦給她聽。

  想了想也只有校事府了,只有那裡收集的深閨疑雲、大臣秘事比較多,可以拿來一起吃瓜。

  張韓到軍營,已是夜深時,賈詡、高順仍在軍中,張韓所在的營地位於南臨山不遠,就在自己莊園北十裡左右,倚靠河岸。

  剛到,賈詡就立刻來主帳請見,“君侯,有客一直想要拜會。”

  “客人?哪裡來的客人?”張韓奇怪的看著他。

  這段時日,真是絕了,我還成大忙人了,這麽多人都想要見我,一年不回許都憋壞了嗎?
  但我租還在收的呀。

  賈詡拱手道:“是,主簿楊德祖,他幾次想要單獨拜會君侯,但一直沒有找到機會。”
    “回城的路上本來有時機,但我們去了皖城,所以——”

  “好,”張韓收拾了一下桌案,跪坐於蒲團上,對賈詡點頭道:“讓他進來吧。”

  不多時,身穿深藍色袍服,外穿大氅的楊修出現在帳門外,由高順掀開門簾進來。

  楊修面容依舊英俊,但眼角和眼下都已有了紋路,許是最近一年來,大多時候都較為操勞,看起來反倒不如張韓顯得年輕精神。

  “後生楊修,見過君侯,”楊修恭謙鞠躬,面容冷肅,“此次回到許都,家父已辭官休息,不過人還在許都之中,想請君侯到家中做客,故幾次請在下來邀請君侯。”

  “噢,可以啊,”張韓很輕松的答道:“還有別的客人嗎?”

  “沒有。”

  “那我就去,要是太多達官貴人、當世名流,我就不去了,令尊的心意我記住就好。”

  “好,那,君侯何時可去?”

  “現在去吧,”張韓連忙收拾起身,“擇日不如撞日,今夜便是好時機。”

  “今天,今天不不不……”楊修愣了愣,心想這也太自來熟了吧,這麽晚了還去別人家做客,哪裡合乎禮數。

  再說,我父已年邁,本來就需要充足的睡眠來養足精神,這個時候去打擾他,豈不是……

  “君侯,此時去,家中未曾有準備……”楊修很是為難,倒是張韓並無半點不悅神色,滿臉堆笑道:“要什麽準備?”

  “家中,有案席否?”

  “有。”

  “有酒水、肉糜否?”

  “也有,但是……”

  “沒有但是!”張韓已經敏捷的走到了楊修身旁,拉住了他的手袖,一同向外走,同時催促道:“你家的府邸在內城東街,進院門是四方園林,中連正院,進遠門後又走一方寬敞青石板路,而後得見正堂,整體約有百間房,六個大院、兩座園林相連,內通兩條巷是吧?”

  “對啊,”楊修都愣住了,我家府邸他好像去過,結構竟然如此清楚,那府邸太大,以至於現在楊修都有好多地方不曾踏足。

  “君侯去過?”

  “沒有沒有,”張韓推搡著,一臉的笑意,“我怎麽可能去過,不過你家那府邸,以前是許縣的舊衙署所改,所以土建淵源深厚,略有耳聞罷了。”

  “那,真現在去?”楊修一時還是無法接受,雖說和張韓待過半年,知道他的脾性要比他人不羈一些。

  但這也太不拘小節了,都深夜了,還要去我家府邸,傳出去……這被校事看到了也不好解釋呀。

  喔,校事們打不過他。

  楊修暗暗怎舌,隨張韓上了馬車,又遣紀伯驍回“一山半城”府苑,去把典韋邀到原來的太尉府吃酒。

  太尉府中,楊彪亦未寢,滿眼血絲以待君侯,不多時張韓隨楊修到來,進正堂以待。

  一炷香,楊彪就在主位上昏昏欲睡,張韓實在不忍心,便道:“世叔不如隻當今日來了一位德祖的友人,在此稍加勉勵即可,不必陪同,還是先去睡吧。”

  楊彪回了回神,感覺精神恍惚了一下,忽聽得張韓如此說,感覺如釋重負。

  鼻頭都有些發酸,忙點頭道:“君侯這番話,倒是坦然體恤。”

  “是,”張韓也乾脆,撓了撓頭笑道:“想必,世叔是擔憂日後朝堂上德祖無人,楊氏恐衰微,故而有結交之意。”

  “若是結交我嶽父,恐怕又為人詬病,畢竟弘農楊氏為士人之首,地位身份均是尊崇,而丞相,則出身大長秋之後。”

  “兩黨之深怨,早不是什麽秘密,唉……”張韓笑了笑,“應當是,結交於我,便可折中這些隱患,同時又保住德祖日後的前途。”

  “不錯,”楊彪也是智慧之人,張韓既然已挑明了說,那麽他自然也不會再遮遮掩掩。

  點頭將張韓所言的這些話也都認下來,“我既已等到了丞相回朝,便不得不退,因這一年,朝堂上許多暗潮被我壓下,君侯均可在校事府得查。”

  張韓了然而笑,很是自然的道:“是以,唯有世叔引退,方才能平息各方壓力?”

  “我是退隱……”楊彪總覺得張韓這個說法怪怪的,不合常理。

  哦,對,退隱,我為什麽會說引退?嘖,習慣了……張韓心裡微微發虛。

  “那我,就先去歇息了,君侯在家中自便,有何所需,可盡管吩咐德祖。”

  方才張韓有一句話說得很對,隻當張韓是和楊修不錯的友人對待,不必過於緊張。

  既然,我所求為何張韓早已是心知肚明,那又還有什麽好隱瞞再藏的。

  讓他們年輕人相處即可,或許比我這個已退隱之人的苦口相勸,要有用許多。

  “父親請休息。”楊修聞言即起身相送,一路送到了正堂門外,方才回來和張韓坐著喝酒吃食。

  同樣,楊修也是明白父親的心意,也猜到了張韓的心思,君侯之意,便是並不拒絕。

  他方才那一番話就是不拒絕與楊氏結交的意思。

  而且,自己也的確助過張韓不少,兩人之間也算是頗有情誼。

  “德祖,”張韓吃喝一會,放下酒觥看了過去,“你家與袁紹,是姻親關系,這個身份日後一定會成為他人攻擊的把柄。”

  “而且,丞相那裡,也因為這一層關系不斷的提防,但此次壽春之戰後,他仍舊力勸陛下,為你請功,這是為何?”

  “丞相是想……彰顯其賞罰分明,不拘身份之別,同時想在此次封賞之後,將此功績抹平,”楊修思索之後,認真思索曹操可能的想法。

  “也許有這些因素,”張韓讚許地點了點頭,繼而笑道:“但他或許更多是想捧你起來,你的父親已經辭官歸家,你此後便是眾矢之的啊。”

  “我?”楊修眉頭一蹙,緩緩搖頭:“我不這麽認為,家父已辭,便算與他們也做了個了結,我弘農楊氏已讓步如此,還待如何呢?”

  “而我,現在也只不過是個區區主簿而已。”

  “不是現在,是在以後,楊太尉想讓我保你,也不是保你前途無憂,青雲直上,是保你不入漩渦。”

  “何謂漩渦,”楊修感歎了一聲,心中隻覺得鬱結難舒,“我私認為,為後世開太平之策,為上策,為萬民立心者,則可尊。”

  “唉!我不知他們在爭什麽,安定方可有績,若是後方亂了,豈不是又要和長安時一樣,倚靠天下諸侯來勤王相助?”

  “是啊,”張韓重新端起了酒觥,笑道:“他們有什麽好爭的,不如我們訴諸酒宴,談笑風流。”

  “你說吧,想要個什麽官吏,或者說你父親想讓你做一個什麽樣的官?想清楚,你已經沒有父親保你了,我也不夠年紀當你的義父。”張韓半開玩笑的說道,但表情逐漸正色了下來。

  “唉……”楊修深深地歎了口氣,他不知自己的才學能擔什麽官。

  自小到大的美名、所謂天資聰穎的天賦,其實都比不過他真正的優勢所在——我的三公父親。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