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誰讓他做謀士的?》第272章 荀令君許是,單純的煩我們
  “這些也只是斷言,並無情報,而且這糧草屯放之地如此重要,會因戰局而變,不可視為如此,”曹操搖了搖頭,他雖然覺得此略頗為完善,但毫無根據太過冒險。

  不過,張韓的這番見解,還是多次讓曹操一觸即通,心中也多了很多念頭。

  或許,再深思商討一段時日,就能完善下一次的軍略。

  而且,張韓之策的目的,深合曹操之心意。

  不管手段如何,是否能成,難易如何,只需兩個目標即可,一是引袁軍長驅直入,遠征推進數十裡,定於官渡交戰。

  而是繞後奇襲,燒毀其糧草,則可掩殺大軍,如此袁軍無論有多少人,一定會亂。

  一旦軍亂,則必敗無疑。

  他的大軍只要被擊潰一次,消息傳遍了大漢南北,各地諸侯都會認為袁氏大勢已去,自然會又有決議。

  到那個時候,土崩瓦解他冀州、幽州、青州與並州之地,也就只是時日問題了。

  這十勝十敗之論,論得好!!

  雖然有阿諛奉承之嫌,但是卻也足夠分析雙方如今之情。

  袁紹,必敗無疑,看似他優,實則優勢在我。

  曹操可能自己都沒有感覺到,在這一刻,張韓所說的十勝十負論,已經自無形中影響到了他,心底裡的自信氣度,簡直是油然而生。

  “這不是阿諛奉承之言,”張韓此刻驀然回首,轉身面向曹操,雙手抱拳深鞠一躬,神情十分鄭重,“此言,可以讓我們秋後所得的大勝,顯得更加珍貴。”

  “一次大勝,只是兵馬上得到些許便利,但對於其軍勢、領地、麾下文武之心,又有何影響呢?或許沒有。”

  “但若是此次以言論傳遍許都,嶽父可試想,將會是何等光景,我境內百姓,各地諸侯,又將會如何看待此次南北局勢?”

  “嗯!”曹操登時點頭,此事他早已想過,但是未能權衡以什麽方式傳遍天下,若是目的太過明顯,以戰功傳揚,未免太過囂張,也許適得其反。

  畢竟,此次戰報足以勸說“天下人”,特別是注重利益和未來的士族們。

  不光是士人,還有寒門士子,各地的學子,若是人材,渴望未來,就應該在袁氏和大漢朝堂之間做出抉擇。

  “這個建議,倒是不錯……”曹操笑吟吟的看著他,微微點頭。

  “除此之外,還有一計,可用以離間,我這裡,得到了一個耐人尋味的消息……”

  張韓嘴角上揚,賣了個關子。

  曹操之前本來就知道,張韓曾派遣了幾百騎黑袍營的死士,伴做流寇賊匪,流竄在的大山之內,有的人也混入了商馬車隊之中,進入了冀州境內比較重要的城池。

  這一年多來,他們都在默默的為張韓輸送情報,盡管有的人也已因為被發現而失去了聯絡,但整個死士小隊,未曾完全被覆滅。

  當初張韓挑選的時候,就是找的頭腦聰明,性子較為機靈的人。

  現在,曹操聽張韓這麽自信,心中一瞬就期待了起來,張韓一定有什麽消息。

  “你說。”

  他催問道。

  曹操自己也沒想到,他以為張韓單純的就是用方才那十勝十負論來奉承一番罷了,但是或許,又會有驚喜。

  張韓站定了身姿,雙手拱起,臉上露出自信的微笑,道:“主公,在袁紹營下,有一員謀臣,與你的自少求學時就有交情,是也不是?”

  “嗯,”曹操輕輕地回了一聲,“此人名叫許攸,字子遠,乃是袁紹麾下頗為重要的謀臣,早已沒有多少聯系了。”

  “此次在白馬之戰,或許他也在袁紹帳下出謀劃策,也許就和你交鋒過,”曹操對他笑了笑,接著又回憶道:“此人,少時心思沉重,頗有些恃才傲物之意,而且他臉皮薄,在這一點上,跟你根本比不了。”

  請你好好說故事好嗎?張韓心說,並且在一旁投來了和善而略到尷尬的目光。

  “他的品性,我這些年頗有耳聞,據說在鄴城與名士不睦,不受沮授、崔琰、辛氏兄弟所喜,恐怕其黨派也將他排除在外,可以想象到,他在冀州定然也會鬱鬱不得志。”

  說道此處,曹操已經停下了口中的話,笑吟吟的看向張韓,問道:“說吧,可是有什麽計策,能夠讓許攸轉投到我麾下來?又或者,能以他設計,讓袁紹內部文武不合??”

  張韓笑道:“嶽父不急,先聽聽這情報。”

  “說吧。”

  “黑袍騎送來情報說,許子遠家人有貪墨、受賄之事,斂財數座宅邸,貪去了等同於四千余石糧食的錢財,而且私收家奴過重,貪而無製。”

  “此消息,便是突破口。”

  “袁紹麾下之謀臣,田豐剛而犯上,許攸貪而不知,審配專而無謀,逢紀果而無用,對付他們,應當是分而擊之。”

  “許攸,則是最容易下手的人,他的把柄實在太多,易於被人拿捏,同時也會真正惹怒袁紹,讓他起殺心,其余三人反倒不是尋常時候可讓袁紹在尋常時,怒而不恨。”

  “有點意思。”

  曹操摸著下巴上卷曲濃密的胡須,樂呵呵的笑起來,“哈哈,若是如此,許攸的小命可就不保了。”

  張韓悠然自得,他看曹操的臉色現在已經好了很多,心裡自然也松快了些,現在看來,應當不會再找麻煩了。

  或者說他根本不是想找麻煩,那就是小老頭撒潑,找點存在感。

  “主公所言極是,試問,為主君者,誰人願意麾下謀臣盛氣凌人、貪贓枉法、恃寵而驕呢。”

  “許攸私底下,卷了數座宅邸、田產,家產無數,人丁數百,何其豪橫,攬財至此,簡直如同蛀柱之蟲也,如何不令人生恨厭惡!?”

  “在大戰失利之後,一旦被人揭發,他必遭重罰,而若是在行軍之後,才遭揭發,袁紹則少一智囊也。如此行跡惡劣之人,必然會遭到一眾人口誅筆伐,被世間所不容也。”

  “嗯……”

  說到這的時候,他發現曹操和曹昂兩人同時點了點頭,都用一種頗為奇怪的目光看向他,那表情,好似精彩,但是又覺得全然不信一般。

  你好意思說這話?

  人家才幾間宅邸,幾百畝田土,數百奴籍之人而已,張大太守要不要帶人去半山城府數一數?!

  不過,他這些家產也是自己賺得的,憑借的是眼光和才能,倒是無人能說出什麽風涼話來,不過曹氏父子聽著張韓的正義執言,怎麽聽都不對勁。

  張韓這時候才反應過來,哦,我好像沒有資格去抨擊別人的清廉。

  嘖,失態了。

  也不是失態,激動歪了,我不該因為這些事而感到激動,這樣他們會覺得我這個人好假。

  “咳咳……”尷尬了片刻,張韓清了清嗓子,笑道:“但是,話又說回來,貪財好色,乃是人之常情,若是有人完全不沾此道,反倒不正常,即便是自律也不該如此。”

  “是。”

  “那,這件事我們就,說定了?”張韓試探性的問道,“主公覺得,今日所設之計如何?今日所言之論又能否施行,若是可以,明日朝堂上,小婿就,鬥膽向天子進言了……”

  “行的,”曹操已經低下頭看奏表了,但是現在的心情明顯比方才要好了很多,臉上竟然已經有淡淡的笑意。

  張韓在一旁呆了半天,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麽,於是撓了撓頭後,又問道:“那,我那些事……”

  “你什麽事?我不記得你說過什麽關於你的事啊?”曹操眨了眨眼,滿臉茫然,“對了,你的工造營,需不需要再調撥些許錢款?”

  張韓連忙點頭,笑得非常燦爛,“行,都聽嶽父的,工造營事關民生,小婿深諳此道,定不會讓嶽父失望。那沒事,我先回去了?”

  “去吧,明天朝議之後,到府中宴飲,我父親想你了。”

  “誒!走了!”

  張韓歡天喜地的轉身離開,走出大堂的時候已經是挺直了腰板,伸手拍了拍許褚的肩膀,此時的許褚,已經是目瞪口呆。
    他雖然不在堂內,但是門也沒關,時不時還能聽到些許對話。

  整個談話的過程,雙方的情緒轉變,他許褚可都是聽在耳裡的,而且還對張韓偶爾投去“第四人”的目光。

  他做夢都沒想到,這就直接奉旨調撥錢糧了,這就是伯常的快樂嗎?
  別看許褚平日裡什麽都不摻和,但實際上他大事小情也什麽都知道。

  離譜,總之想來就是離譜。

  ……

  第二日。

  清晨。

  百官朝議,天蒙蒙亮的時候,永樂殿前的大廣場上,就走了三兩成群的官吏。

  曹操得天子親賜坐攆,故而走馳道入宮,率先而至。

  其余官吏身著黑色、金紋縫雕的官服,緩慢行走於後。

  這時,幾道身影慢慢自遠處匯聚於一起,並排而行。

  張韓居中,走得規規矩矩,頭上冠帽頗正,今日風采上佳,仿佛春風滿面。

  郭嘉負手居左,面色含笑,眼光靈動,透露出些許傲然意氣。

  戲志才在右邊打著呵欠,兩眼無神,昨夜睡得太久了,喝完之後又在張韓的府邸裡,享受軟榻火暖,好不自在,一副沒睡醒的模樣。

  “你們今日,領賞嗎?”

  走了一段路,戲志才發覺不對勁了,怎麽左方這兩人今天好像都憋著喜氣呢?
  都是欲言又止的模樣。

  “打了勝仗,聲勢浩大,局勢在手,如何不喜?”

  兩人眼睛一瞪,相視而笑。

  倒也合理。

  戲志才覺得奇怪,狐疑的看著地面,但卻沒想明白哪裡有問題,或許是,以他們兩人的脾性,不該高興這麽久才是。

  這時候,遠遠地看見了荀彧在前面,戲志才率先忍不住,笑著喚道:“文若。”

  “嗯,”荀彧腳步一頓,在階上回頭來看了他們一眼,儒雅的點了點頭,破天荒的竟微微一笑。

  而後又轉身在前,加快腳步先行走了。

  “他跑什麽?”

  “避嫌吧,”郭嘉直接了當的道,“整個朝堂都知道我們關系好,當眾再與你我一同入殿,有結黨營私之嫌。”

  “這麽多人不都是一同入殿的,”戲志才眉頭微皺,不以為意,“你看前面,華歆、楊修、王太傅他們,不也是一同入殿嗎?他們那十幾人呢。”

  誒?
  戲志才又忽然發現,今天老太尉居然也來上朝了?

  楊彪現在暫輔尚書台,但平日可不用朝議的,這多奇怪。

  “要我說,荀令君避的就是他們,免得被士族一黨說整日和我們混在一起,”張韓說了句公道話,人家荀彧名族出身,和三個寒末旁脈白身之流一起,影響家族清譽。

  “唔!”郭嘉直接搖頭,“你不了解文若,他不是在意這種名聲的人,他隻遵循本心,若是現在避嫌而走,只有一種可能。”

  “單純的煩我們三人。”

  張韓眼皮一抬,“絕不可能是我,應是煩二位兄長。”

  郭嘉樂呵呵的道:“我在外隨軍作戰數月,文若根本見不到我,定然也不是我。”

  “那是我?”

  戲志才滿臉嫌棄,這些話斷然是不信的,“以前我邋遢度日的時候,文若還攜酒菜來與我同食,以水代酒而共飲。

  等我喝醉後,還吩咐仆從給我更衣理須,何等的體貼,天下朋友,能如此細致入微照顧的,恐怕也沒幾個了吧。”

  “有沒有一種可能,他就是嫌你髒?”張韓眨巴眨眼問道。

  “去你的。”

  戲志才肘了他一下。

  “行行行,兄長別肘,進去了!”張韓小跑幾步,打鬧著到了大殿,由小宦內侍來脫下靴後,入大殿之內,各自站立歸位。

  殿上百余官吏,張韓因為幾次被貶,現在雖是太守,但位置還是和當初寺正差不多,在中後部,身邊左右都是士族出身之人。

  典韋則是在中部,時不時的雞啄米一樣點頭打瞌睡。

  這模樣,荀彧看見他就煩!還想娶我族中小妹!?

  不過,儒雅隨和的荀令君,絕不會將這種情緒表達出來,面對典韋的時候,他依然還是真誠對待。

  最多在心裡不許。

  朝議開始後,劉協誇讚了北方戰事,尚書台以此為引,說起了來年布防,又轉到各地送來的冬災之況。

  因為有醫官署的設立,這兩年來冬災疫病已經減輕了許多,形勢極好,百姓過冬時的衣物和糧食也逐年增多。

  各地官吏的考察風評,也都還差強人意,偶爾有幾人頗為出眾,譬如陳登、董昭、車胄、於禁、臧霸、程昱等,這些人立下的功績,要麽有富民之功,要麽是安民之績,要麽能聚境內人心,得豪族、商賈擁戴,政績斐然。

  一番引言之後,已是一炷香過去,劉協終於問及了明年之戰的軍略。

  “諸位愛卿,如今境內平安富足,來年亦需保疆衛土,自興戰來,冀州、幽州、青州、並州、雍州、西涼與益州,均不再朝貢。”

  “而荊州與揚州也以交戰不休,道路不達為由,相互推諉責任,朕看來,因在此戰也。”

  “陛下聖明。”曹操回頭看了他一眼,滿是欣慰讚賞。

  “那,丞相覺得,來年再戰,能否一戰得勝,奪回四州之地?”

  “若能,可有切實軍略奏明?”

  劉協溫和的問道,這不是事先商量好的,而是他真的想知道戰況如何。

  兩地交戰至今,他現在也就是聽說得勝而已,最多就是在張韓之前的描述上,大致明白冀州兵的風貌和作戰風格。

  至於具體兵馬如何,軍種多少,何處屯兵屯糧,敵我雙方表面上誰強誰弱,那都還是一頭霧水。

  以此論,爭端自然也就來了。

  “臣,想聽聽公卿之言。”

  此刻,楊彪第一個站了出來,執笏板而鞠躬,朗聲道:“微臣認為,袁氏勢大,兵強馬壯,我們不該因一時得勝而驕傲自滿,需從長計議。”

  “嗯?”

  戲志才懵了。

  他這話不對,我記得楊太尉是我們這一方的,怎麽他又開始持駁斥之見了?
  我就睡了一夜,雖沉,但不至於如此混懵,這一夜間都發生了什麽?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