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誰讓他做謀士的?》第3章 這就是,你的本領?
  第3章 這就是,你的本領?

  “明公所言極是,”荀彧嘴角抽搐,不知怎麽說。

  可能是在誇讚您吧,但這番話卻很有見解,只是與我的理念不算吻合而已。

  “此軍情,是志才命張韓來報,其實也已猜測了如今態勢,兗、徐相較於冀、幽自然羸弱,青州賊在公孫瓚手下吃了虧,應當會南下。”

  “還請明公早早決斷。”

  荀彧拱手而言,態度還是較為誠懇,甚至還給張韓說了幾句好話。

  他本身性情為君子,不會因為動怒而記恨,甚至細想之後,覺得這些話告知明公反而深合他意,他應該會高興。

  果然很高興。

  “我早知會如此,兗州之中,各太守盡皆固守,把持人口。”

  “我能在東郡立足,除卻橋瑁舊部支持,還有鮑公舉薦、甚至有袁紹遙遙相表。”

  “呵呵,”曹操起身,背手走出來,神情也較為淡然,歎道:“其余之人,除卻張孟卓或許會為我後援,也就各自割據了。”

  “兗州太守,各自都差不多,在差不多的時候,倒不會有什麽動亂,一旦有一人起勢,其余差不多的人就會聯合在一起,將他先行打倒。”

  “青徐黃巾,若是進入兗州之後,意味著混亂,也意味著人丁,而且是擊潰之後可以隨意安置的人丁。”

  “嗯,先與鮑相商議此事,我們可以一同除賊平亂。”

  荀彧當即了然,有所開悟的笑了起來,拱手道:“明白了,若是有兩方聯合可起勢,就不怕那些差不多了。”

  “哈哈。”

  兩人相視一笑。

  “盡快讓張韓來見我。”

  曹操認真的說道。

  “唯。”

  荀彧拱手而下,轉身離去,剛走幾步又被曹操叫住。

  “等等文若,”曹操走上前來,面露思索之色,沉聲道:“不必去請他,明日我去見他。”

  “呃,謹諾。”荀彧神色一滯,心裡有點酸苦。

  難道說,明公將張韓當做名士謀臣,欲相請之來尊重對待?!

  他,他是一名武將!明公竟如此禮賢下士!?我才是誠心相待請來的謀士儒生。

  又跟隨曹操走了幾步,荀彧腳步再從一頓。

  我為何會有這種想法?
  不能多想,君子天地可包容,何況只是人情世故、親疏關系……不該這般想。

  君子論跡不論心,心裡偶爾想一想沒事。

  沒事沒事,不必掛懷。

  ……

  第二日。

  辰時剛到,於祭酒宅邸,戲志才特意將前院劃給了張韓用於練武。

  張韓每日幾乎都要遍習武藝,戲志才也不願他忘卻行伍的本事,畢竟張韓是浴血殺出來的戰功。

  院落內,張韓長槍飛舞如靈蛇出洞,腳步身法、雙臂有力,每一槍都能精準的扎在草人上。

  “呼!”

  一槍刺出,扎穿草人脖頸,一點即透,再猛抽而回,持槍中段呈守勢,進退有度身形不動如山。張韓體魄健碩,雙臂有力,且矯健敏捷,比尋常將士身形快上極多。

  “好武藝,”一道微低沉、威嚴的聲音響起,吸引了張韓的注意。

  收槍站立之後,張韓抬眼望去,見得兩人站在院門台階上,荀彧他自是認識。
    而荀彧旁邊的人,張韓也見過數次,個頭普通,但身姿挺拔、氣勢如雄獅一般,著明黃色衣袍,藍玉束帶在腰,腹部微顯富態,頭戴發髻、面色嚴肅堂正,雙眸微虛略有精光,嘴角卻在含笑。

  有藏心高深之感,又隱隱可覺威壓在身。

  這就是,當前立足於東郡的雄主,曹孟德。

  “伯常,久聞其名,而今方才得見,怠慢了。”曹操毫無架子走下台階來,連雙手都自然擺動,一路審視到張韓身前,上下打量許久,仿佛發現璞玉一般的舒適。

  “志才可醒?”

  “還沒,祭酒昨夜憂思軍情,應當還沒醒轉,”張韓倒是沒說喝酒的事,不過曹操顯然很是了解,笑而不語將此話揭過去。

  “好,那便讓我再看看你的本領。”曹操微笑而視,心中期待。

  曹仁知曉留不住的悍將,竟主動推舉上來換取軍資軍糧,除卻槍術身姿之外,定還有別的本領。

  或許此次見完,便可得一員虎將帶在身旁。

  “本領?明公欲考校,在下自當盡力施展,以圖重用!”

  應當是荀先生去進言時又說了些什麽,故而曹老板親自來考校,而因為喜歡人才,所以又禮賢下士親自來見。

  倒是一件好事,正好可以以此進言,若可采納則能立功,立功之後就增加文治的各項能力,此等能力強大之後,可以明理、智慧、洞悉大勢而進退有度。

  “好,好啊,”曹操頓時眉開眼笑,大為滿意,“你倒是實在。”

  “明公請!”

  張韓在前方先行,一路往偏院走,順帶讓宿衛準備吃食果子。

  到偏院,也有一片園子,曹操才放下心來:還以為他要帶我坐榻而談,沒想到這裡也有空地,許是再舞一段刀劍,身手是否精湛熟稔,一看便知。

  “明公請上座。”

  張韓微笑相請。

  曹操:……

  還真是要坐塌而談嗎?
  “我是說給我展現一下你的本領。”

  “在下明白!是以胸中所謀今日必定全數傾訴於明公,還請明公指點。”

  “我……”我不是來指點的,我意思是伱驍勇善戰、武藝高超的本領!

  罷了,也無妨。

  曹操深吸一口氣,走入偏院亭下的主位上,而張韓則是在其身側也坐下。

  不多時隨行的將軍宿衛遠離,荀彧也早早告辭去任上,張韓才在心中謹慎的想好了腹稿,拱手開口道:“明公,在下所言策論,是為平定青徐賊所計。”

  “此前得軍情所報,青州賊已南下奔逃,和徐州賊匯合,裹挾百姓過境,北去因懼怕泰山眾、公孫瓚、袁紹,故而南下入兗州。

  此是兗州之危,卻是明公之機也。

  兗州之地勢力離散均衡,唯有濟北鮑相用兵宛如堅壁,明公可聯合鮑信,堅守不出,待青徐羸弱反攻則易如反掌。”

  “不過,兗州牧劉岱素來高傲,喜功而好大!自以為不弱於公孫瓚,或有進擊之意,但在下認為,應當主要是為了擊潰青州賊,得取人丁。”

  “人丁何其重也,劉岱定會想要,若他堅持出戰則北地歸於鮑信所統,應做好準備支援迎敵,如此可於危難之中救萬民於水火,更得民心,且不出風頭,乃是令刺史劉岱先行。”

  說到這,曹操抬了抬手,怎舌道:“嘖,滿嘴大勢策略,你得是要當軍師啊?”

  “明公不是考校這些嗎?”

  曹操想了想他方才所言,再與自己計略加以印證,接著點頭正色道:“是,伯常,接著說吧。”

  他忽然有一種感覺,眼前這個武藝上佳的年輕小將,恐怕的確也看懂當下大勢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