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誰讓他做謀士的?》第1章 穿越亂世,曹營立足(求推薦票)
  第1章 穿越亂世,曹營立足(求推薦票)

  193年春,在頓丘大破黑山軍於毒部、在內黃大破黑山軍眭固和正在東郡騷擾的匈奴於扶羅,平定東郡。至此,苦無地盤的曹操終於得東郡一地立足,開啟了中原爭霸的生涯。

  此時,東郡曹營西南校刀營帳中,一名頭戴發箍,面容嚴肅的年輕人坐於床榻上,聚精會神的看著前方空處。

  【姓名:張韓】

  【體】

  【武力:80】

  【智力:67】

  【統率:69】

  ……

  【技】

  【馬術:漸入佳境】

  【基礎槍術:融會貫通】

  【基礎刀術:融會貫通】

  ……

  【心】

  【無】

  “武力已經足夠了,浴血廝殺太過危險,我該去尋求文治的提升,同時增長智慧存世,再求與‘心’相關的能力。”張韓在營帳內坐於蒲團上,在案牘前看著自己的面板,思考接下來的道路。

  亂世廝殺終究不好保命,想要躋身士族行列,已經不可能了。

  張韓在多年前穿越到這亂世,得到【立功系統】,每一次立功都能得到三種獎勵供給選擇,就像技能樹一樣打造一樣,讓他變得更加強大。

  因生在兗州附近,選擇了投身曹營。

  一個月前,隨軍攻破黑山於毒部,平定叛亂有功,武力增長到了八十,已經具備了一個先鋒勇將的基本氣力和軍中經歷。

  到此,張韓認為已經足夠超過常人了,要把目光放在“身體康健”和“文治能力”上。

  學天命可看清自己,長學識能夠看清局勢,去做文學掾、軍師門客、主記,都能得到學習增長,每天立一點小功績,是一條不錯的路。

  而且張韓大致了解接下來要發生的許多大事件,故而立功比生死搏殺要更簡單、安全些。

  亂世出路千萬條,條條都需活下去,保命才是最重要的。

  恰好現在戰事暫時停歇,東郡許多內政事務、地方官吏也需停下腳步來攬住流民,治理民生要務,曹操下令廣招文士謀臣,得到不少響應。

  張韓就是其中之一,因為懂得識字、能成文,寫了一封策論交上去。

  在當下這狀況,能交上去就已經算成功了。

  張韓站起身來向帳外走去,準備到校場練槍術、騎術。畢竟武力雖然高,可那是基礎的武技和氣力以及體魄的綜合。和“武藝”並沒有關系,最多能讓他更具身體上的天賦,所以還是要自己去練習技藝才能發揮出武力“80”的效果,甚至超過。

  所以一直以來在沒有戰事時,除卻巡守等職責外,自我鍛煉就成為了張韓最感興趣的事。

  不過剛出門,迎面就遇到了一個八字山羊胡的灰袍儒生,臉頰到鼻尖都有酒糟紅,走路時也不遵尋常儒家的儒雅緩步,而是大步疾行,直向張韓而來。

  “祭酒。”

  張韓當即抱拳躬身,在一旁等待。

  不多時,眼前視線被陰影蓋住,並且就停在了身前。

  “張韓,字伯常,是吧?”

  眼前的這位,是曹營目前的祭酒,也就是首席軍師,戲志才。

  自曹操離開討董聯盟後,從潁川出來跟隨於麾下,從一名普通的文士坐到了祭酒之位,深得曹操信任和倚重。

  “是我。”

  “你呈遞上來的策論我已經觀閱過了,不過我有一點不明白,特意來問問你。”

  張韓抬起頭來,和面容瘦削的戲志才陡然對視,眼神交匯的一瞬間,戲志才凝目深視片刻,不等張韓回答立刻問道:“此次與黑山於毒部作戰,你殺敵勇猛,名字就在功勞簿上,按照軍功應該可提為偏將,為何要轉而為文士呢?”

  當然,他軍功在身肯定也還是要嘉獎的,不過這一次招賢才的公文卻明言要招攬謀士、幕僚、門客等,那麽,張韓顯然是衝著這些職務來的。

  “在下想多學一些兵法、計略、軍略等,有所學才可進取,在下心中也有良策,也能獻計。而且,與黑山於毒部一戰,我的部曲犧牲慘重,死傷過大……已不能成軍。”

  “嗯,原來如此。”戲志才思索片刻,微微點頭,“伱有上進心。那就跟著我吧,到我帳下來先從門客做起。”

  這些校吏、軍侯大多是自己的友人、同鄉,又或者是數戰之內不斷締結的跟隨關系。

  他的部曲已經死光了,那就只能並入其他將軍的管轄,或許這張韓更願意進而為謀。

  戲志才根本無需擔心他的忠誠問題,戰場上命都舍了,又怎會有異心。

  “多謝祭酒。”張韓當即拱手,臉上露出了輕松的微笑。

  成功了,踏出了第一步。

  來自軍營的所謂策論,未經層層篩選很難到曹操的面前,甚至別的宗親將軍也不一定能看到,也許還會被寒門、士子背景的人嗤之以鼻,不過寫出來,呈上去就是成功。

  別的人不看,但這位戲祭酒極大可能會看,因為他在位謀政,不會令任何一篇策論蒙塵,這是他的職責。

  戲忠,字志才,潁川人士,非是寒門而是沒落的儒生,出山之前邋遢度日,懶得理事,大有“此世不足以令我費心”的模樣。

  自出山後,卻又一改常態任何事不敢怠慢,無論大小都親力親為,在軍中早已傳遍,是以上至宗親下至普通的軍吏,都對戲志才十分敬重。

  最重要的是,戲志才是出自貧寒,起於微末;和盤根錯節的士族決然不同,他值得曹操再扶持啟用,與其理念相合。

  有的人說戲志才是為了功名利祿,也有的人說他是為了報答知遇之恩。

  張韓通過旁人的言談以及自己的觀察,大致能窺見戲志才之心,他想試才學。

  試試到底如不如德行察舉下的所謂士族推舉之人,至於結局,要盡力而為無愧於心後再去考慮。

  評價,是留給他人的,不應該自我評價。

  我,張伯常。廝殺搏命已經倦怠了,現在想做個謀士,和他們一起平定亂世。

  不但萬全於亂世,也求聞達於天下。

  “善!既你有心求學,平日我自當以長相授、以誠相待,足下可先從文學掾抄錄諸事開始,需盡心盡職,切莫怠惰。”

  “唯,多謝祭酒。”

  ……

  一日巡守、調任後,張韓正交接準備去往戲志才的帳下擔任門客,他從曹氏一年左右,歷經許多戰事,也有親屬為衛,挑選四名一同隨行,其余留在原營,不耽擱軍營本身建制。

  此時和於毒一戰的功勞簿也呈送至曹操桌案前。
    啪。

  曹操輕輕將書簡扔在了桌上,顧左右大笑道:“這功勞賞賜下去也是各自引的子弟兵得賞。”

  “功勞簿上,將隻屬於東郡內招募的兵、吏、校封賞就行了。”

  “話是這麽說,但是有幾個人較為出色,可升為偏將帶兵,其中一人名叫張韓,字伯常,河北人士流亡至兗州。”

  “去年募兵的時候,就已經跟著我了,多次戰場廝殺都有建樹,異常勇猛。”

  曹操眼前一亮,輕撫胡須抬眼角向說話的曹仁,眼中精光一閃,面露微笑:“各部有如此勇將,向來是自行擢升,子孝,你這是何意?”

  “嘿嘿,主公,”威武雄壯的曹仁肩膀一抖,訕笑起來:“賞罰分明,方能在軍中立威,張韓之勇不在我之下,至於帶兵也頗有威信,這等人才出自我軍中,又立下功績,當然該由主公提拔至身邊。”

  “就是,他離去之後,部曲自會空缺些許,主公能否撥付些許錢糧……我好再去招募兵馬。”

  聞言,帳中文武無不為之一靜,盡皆發愣愕然,有些熟悉此幕之人更是逐漸眉開眼笑。

  少傾,曹操忽然放聲大笑,邊笑邊搖頭感慨:“呵呵哈哈哈……子孝,你是想用這張伯常,來換募兵的兵糧錢財、犒賞軍資嗎!?”

  “好,我準了。”

  曹操笑了幾聲,表情認真起來,同時讚許的看了一眼曹仁,他這般要錢,屬於老話所說“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而且這錢要得聰明,值得給。

  ……

  將軍走後,軍帳空缺了下來,一名面色嚴肅,身直如松的儒雅謀臣,到曹操身前拱手,道:“明公,子孝將軍此舉,令諸將不能多言,可多予軍資糧草,以資壯大。”

  “子孝將軍麾下先鋒、部將多勇猛,軍紀嚴明,作戰舍生忘死,堪稱骨乾精銳,此戰後,百姓均有耳聞。在下建議,將錢財大多撥付於他,以招攬壯士鄉勇,嚴陣。”

  “不錯,文若深知我心,”曹操抬頭來看面前人一眼,笑意不減。

  眼前這位舉止優雅、俊朗嚴肅的儒生,便是名滿天下的荀氏八龍之後荀彧,離袁紹而走,奔投於曹,是為雪中送炭也。

  其能無雙,腹中有經國之才,東郡十余縣無論地形、所產、所得、人才等無不裝於其心,而他的背後,又是整個荀氏,意義何其重大。

  其品亦無雙,恪盡職守,不落口實,任何事都知禮明仁,受人敬仰敬佩,不苟言笑認真務實。

  最重要的是,合心意。

  “知己何處尋。”

  “和文若長談多了,別的人又豈能令我驚歎,你就是獨屬於我的‘子房’。”曹操自然的說道,聞言下方的荀彧微微低首,卻沒有如何波動,只是拱手時攥緊了些。

  若說將治理東郡這塊地看做尋常夫妻持家,荀彧便是那位正妻賢內助,除卻軍略軍權之外,能將家中打理得井井有條。

  “那就交給你了,”曹操微笑道,“文若明悉當下局勢,跟隨我的宗親之中,唯子孝、元讓最為值得拖賴,概因二人嚴明、以身作則,方可令人信服。”

  “除此之外,文若再去告知志才,擇日空閑後領張伯常到校場,我想仔細看看他的本領,”曹操嘴角上揚,對荀彧笑了幾聲,“實不相瞞,張韓之勇我早早就注意到了,正打算問子孝要此人。”

  荀彧面色一愣,輕松而笑:“這麽說來,子孝將軍和明公算是心有靈犀。”

  “所以才說他要錢要得聰明嘛,哈哈……”

  ……

  軍帳外。

  曹仁行走於前,身後有部將緊步跟隨,在旁不解的問道:“司馬為何要將張韓提攜上去?如此我們所部豈不是少了一員虎將?”

  “張韓的部下所剩無幾了,他作戰勇猛,為上司所關注是遲早的事,”曹仁轉頭平視,面色板正,神情語氣都較為認真,“與其藏於帳下,不如敞開推舉上去,若能得主公所用,也是我部所出。”

  “不如用來換些兵糧資助,當眾說出,坦然於面,可以讓其余將軍也啞口無言,便於主公決斷,省去了各自安撫之事。”

  “學到了……”那部將大為驚訝,但很快想明白個中緣由,對曹仁投去敬佩的目光,“可是,之後誰來衝鋒陷陣呢?”

  曹仁沉默了片刻。

  “我來。”

  “數次之後,軍中將校便會自告奮勇。”

  為將者,身先士卒方可得肝膽相照。

  ……

  東郡,鄄城。

  祭酒宅院之中。

  戲志才坐於正堂主位,形態狂放,毫無儒家儀表,一隻腳曲起在側,另一隻腳則是橫曲於身前,左肘靠在案上,右手持酒觥大口飲酒,以至面色微醺,雙眼迷離。

  不過卻始終盯著一份軍報。

  而在他左首下方,張韓正以古書法,謄抄許多公務記錄至竹簡,便於卷宗封存,這是他的職責,先從謄抄公務處理的過程、事志開始,同時了解各項公務以及官吏的處理方式。

  戲志才贈予他一本今學派的書籍,令其明如今官場之禮。

  期間張韓認真專注,時常廢寢忘食。

  好在戲志才也經常喝得廢寢忘食。

  所以兩人行事步調,反而出奇的一致。

  餓了便吃,困了席地而睡,因為公務總是處理不完。

  【你謄抄公文三日,共四十三卷,功績務實】

  【過往功績積攢足夠,獲得獎勵“武力+1”】

  【武力:81】

  “哎?!”張韓聽到這個提示,茫然的放下手中筆,察覺到了一絲異常,喃喃道:“怎麽又是加武力……”

  “不應該是智力嗎?我都轉行了!”

  張韓眉頭一皺,覺得事情並不簡單。

  啪。

  幾乎是同時,戲志才也放下了軍報,將手中酒壺頓在案上。

  抬起頭來緩緩看向張韓。

  目光凝重的道:“伯常,你是行伍中人,來看一看這份軍報。”

   萌新求QAQ求推薦票,各位大佬。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