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紅樓北靜王》262.第262章 北靜太妃:婆婆是半個母親
  “砰砰砰”

  皇宮,演武場內,一隊披甲的士兵端著火銃,以標準的動作姿勢和挺拔的身形跪姿射擊,旋即絲毫不拖泥帶水的後撤,熟練的填藥裝彈,而另一隊則緊隨其後,一時之間,演武場內槍響不斷。

  高台之上,一席杏黃明袍的永康帝注視著這一幕,眸光深沉,清聲問道:“小十六,這就是你先前向朕討要軍匠弄出來的火銃?”

  皇帝嗎,就是要有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以防被臣子察明心思。

  水溶聞言移步近前,應道:“正是,皇兄覺得如何?”

  沒錯,先前水溶討要軍匠,目的就是為了改良火器,眼下火銃已然有了成效,便請永康帝一觀,畢竟火器若無天子允可,水溶即便是都督也無可奈何。

  永康帝並未作答,冷峻的雙眸之中隱隱透著幾許新奇,吩咐道:“拿上來瞧瞧。”

  水溶聞言了然,這是感興趣了,畢竟這批新火銃本就是精品,還特意準備的戰術,就是為了在天子面前演示,故而他也不多言,示意一番,作為親衛首領的馮紫英便恭恭敬敬的捧著了火銃,由內監接過,獻於天子。

  永康帝接過火槍仔細打量一番,眉宇間透著幾分疑慮,開口問道:“這火銃沒有火繩,如何能射擊?”

  雖是貴為天子,但永康帝對於火器還是知曉一二,手中這杆火銃與原先的火繩槍相差不大,但是卻無火繩。

  在他的思想中,火器依舊是要點火才能響,有些超出認知了。

  水溶聞言回答道:“皇兄,火銃擊錘的鉗口上夾了一塊火石,如果需要射擊時,就扣引扳機,在彈簧的作用下,將火石重重地打在火門邊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藥,便能射擊。”

  這就是燧發槍,水溶特意指定要尋“火石”替代火繩,軍匠們有了方向,比漫無目的的研發強上百倍,在大腦運轉之下,經過日以夜繼的研究,終於是研製而出,這在大乾朝內是跨時代的進步。

  永康帝雖是一知半解,不過他明白是這個“火石”取代了火繩的作用,他知曉火繩槍遇見風雨天氣點不著火,便形同廢鐵,眼下倒是解決這個困難。

  而且水溶展示的分段射擊又解決了裝填彈藥的空隙,保持密集的火力,無疑是提升了火銃的戰鬥力。

  永康帝明白火器的便利,畢竟訓練弓箭手需要長期練習和發達的胸背肌肉,而火槍只需要會裝彈就行,人員儲備上就相差甚遠。

  相較而言,這新火器瞧著不錯,有搞頭。

  一側,一席蟒袍的永王眸中閃過一抹精光,他先前本來只是“例行”去中軍都督府送公文,正巧遇上水溶請父皇禦覽新式火銃,抱著別樣的心思一並來此,眼下見父皇貌似頗感興趣,心中便起了心思。

  永康帝夙來喜行不於色,習慣性的看了一眼忠順王,問道:“八弟,你覺得如何。”

  忠順王一直細細觀察,大致心裡也有數,開口道:“皇兄,臣弟覺著新火銃甚好,若是大乾軍隊裝備上,定然能如虎添翼,只是臣弟發現有幾杆火器瞎火。”

  說到此處,忠順王便不再多說,這拿來請天子禦覽的,定然是千挑萬選,然而即便如此,仍有幾杆不能擊發,若是推及下去,瞎火的問題就更為嚴重。

  直白的說,那不就是打水溶的臉,畢竟他們都瞧的出來水溶對火器極為感興趣。

  永康帝聽後蹙了蹙眉,先前他隻注意新奇的火銃,並未在意其他,眼下由忠順王提及後,才想起確有其事。

  同時,永康帝也明白忠順王的意思,一時之間興致減少些許。

  水溶聞言亦是了然,目光不由的看了看忠順王,他這位“堂兄”觀察很敏銳,一下就發現了其中的弊端,於是水溶也不隱瞞的直言道:“皇兄,火銃內嵌的“火石”不夠穩定,確實難以引燃火藥,以至於偶爾出現瞎火的情況,不過火繩槍也有這點問題,相較而言,新式火器無需點燃火繩,只需重新扣動扳機即可,便捷不少。”

  工藝上的問題,這點水溶也沒有辦法,畢竟這是時代的限制,只能慢慢研發。

  永康帝與忠順王聽後並未多言,畢竟這不需火繩的火銃已然是一大利器,若是沒有缺點,那就是神器了。

  沉吟一聲,永康帝開口道:“造價幾何。”

  目前而言,新火器的成效殊為不錯,可以取代眼下火器營的火繩槍,然而最為關鍵的便是造價問題,若是過高,無疑是給本就不富裕的國庫雪上加霜。

  水溶應道:“約莫六兩。”

  永康帝聞言沉默不語,一般而言,火繩槍的造價大抵也就是四兩,而這新式火銃幾乎貴了一半,這若是推及下去,國庫的負擔就愈發重了。

  水溶見狀亦是了然,永康帝之所以猶豫,那是考慮到國庫的問題,無米難為巧婦之炊,這沒錢的話,什麽都是空話。

  不過水溶對此早有對策,拱手道:“皇兄,其實新式火銃也不需全部推及,先製造出一批送往邊關,試試效用再論其他。”

  眼下最為重要的是讓永康帝明白火器的重要性,畢竟未來的天下,那是要靠火器,只有引起重視,火器的研究才能得到健康的發展。

  落後就要挨打,這一點水溶深以為然。

  永康帝聞言,平靜的目光看向水溶,心中不由的計較起來。

  對於這些“奇淫技巧”,永康帝也並不是很在意,只是瞧著水溶甚為上心,一時也覺得不好言辭拒絕。

  若是說推及全軍,他不會答應,但是製造一批的話未嘗不可,正好邊關之處多有摩擦,送一些新式火銃過去試試效用也好。

  思及此處,永康帝目光看水溶,笑道:“小十六言之有理,那此事朕就交給你了。”

  水溶聞言眉頭一挑,當即拒絕道:“皇兄,臣弟隻負責張嘴,身體力行的事情就不要交給臣弟了,讓忠順堂兄去做吧,他正適合,實在不行,讓哪個大臣去督辦也就是了。”

  雖說製造火器是“兵仗局”的事情,然而又不僅僅只和一個部門有關,戶部、兵部也多有牽扯,這統籌下來也是件麻煩事兒。

  麻煩事兒,能躲就躲,他可不想費心費力,有這空閑的時間,不如回家陪媳婦,而且以他的身份而言,沒必要在朝堂上竄下跳的,若不是想讓永康帝明白火器的重要性,他才不會多此一舉。

  忠順王:“.”

  “皇兄,臣弟戶部公務繁忙,怕是分身無術。”

  本來事情就多,還要給他加一份差事,十六弟這不是坑他,反正他先把事情挑明來,讓永康帝吩咐其他人去做,左右不是一件大事。

  這時,永王頗有些按捺不住,出列恭敬道:“兒臣願意為父皇分憂。”

  對於久別朝堂的永王而言,任何一個機會都不能放過,他現在需要的就是政績,蒼蠅在小也是肉。

  況且此事是父皇欽定,且又是十六叔重視之事,簡直就是一舉兩得之事。

  永康帝垂眸瞧了一眼永王,面容依舊平井無波,轉而又看向水溶,詢問道:“小十六,你以為櫟兒如何?”

  永王聞言心中一頓,他沒想到父皇居然會詢問起十六叔,此刻他心中希望十六叔能為他說兩句好話,不說什麽英姿不凡,有天人之姿,好歹也說個才華橫溢。

  如此一來,他才好在父皇面前出頭。

  水溶心中警惕起來,這詢問的是這件差事還是其他?他覺得永康帝另有所指,只是他從來沒有與永王有過多牽扯,實在是這小子死皮賴臉的,和他沒半毛錢關系。

  且不說永康帝態度如何,水溶必須先要回應,只是此事確實不好回應,若是說其不堪重任,頗有貶低皇嗣之嫌,在永康帝面前也有欲蓋彌彰之意,可若是可堪重任,又有站隊之嫌。
    說到底,多疑的天子不好伺候。

  沉吟一聲,水溶拱手道:“只要不是臣弟,誰都能堪此大任。”

  “.”

  永康帝聞言,嘴角不由的露出一抹笑意,他知曉永王接近水溶的目的,聽這言語,顯然是沒有效用,言語親和道:“一慣的備懶,朕都不知該說你什麽好。”

  水溶聽後不可知否,備懶好啊,我若是不備懶,說不定某人還不放心,畢竟誰讓他不僅僅是王爺,更是掌了兵權的王爺。

  永康帝僅僅是笑罵了一句水溶,也並未強求,深沉的目光看向永王,心中計較一番,淡然道:“櫟兒,此事朕就教給你辦了,你十六叔雖是年輕,但胸有溝壑,若是有什麽不明之處,多去請教一二,虛心求教,才能兼容並包,以成其大。”

  永王聞言眼神一亮,一顆心“噗通”的跳動起來,父皇並不忌諱他與十六叔交往,果然,他才是父皇的好大兒。

  思及此處,永王神色激動的躬身道:“父皇放心,兒臣定然會向十六叔虛心求教,把差事辦好。”

  一側的忠順王眸中透過一抹精光,垂著腦袋默然不語。

  而水溶神色雖是淡然,但心中已然起了波濤,永康帝似乎是隨意一言,言語間卻是透著鼓勵,這是在調動永王的積極性啊。

  太子多病,汝當勉之。

  最為主要的是,這事情不應該私下言語,當著他面是什麽意思.
  不過此時水溶也不會多言,轉而岔開話題道:“皇兄,新式火銃尚未定名,還請皇兄賜名。”

  按照水溶的性格而言,這新火銃自然應當叫做“燧發槍”,只是他明白此事還是應該由天子賜名最為穩妥,省得多疑,也正好給永康帝一些參與感。

  永康帝聞言神色淡漠,心中對於水溶的本份十分滿意,沉吟一番,開口道:“既然新式火銃無需點燃火繩,那就叫自動火銃吧。”

  “.”

  倒是言簡意賅,通俗易懂。

  北靜王府,寧安堂內。

  今日黛玉、寶釵、迎春、惜春等人在賈璉的護送下來王府小住,甚至於是俏寡婦李紈也來到此處,此時堂內人頭攢動,鶯鶯燕燕,姹紫嫣紅。

  高台軟塌上的北靜太妃一手挽著祥雲錦簇的湘雲,另一隻手挽著清新淡然的黛玉,嬌媚的玉容上布滿喜色,語氣有些嗔怪道:“你們兩個是玩瘋了吧,要不是我催你們大姐姐,怕是還不曉得回來。”

  顯然,王府又熱鬧起來,北靜太妃心情極為不錯。

  湘雲心大,撒嬌賣萌的吐了香舌,企圖萌混過關,而黛玉柳眸怔怔的望向眼前慈眉善目的麗人,美眸中閃過一絲莫名的亮光。

  她能感受到,眼前的乾娘真是當她女兒一般,這種溫馨的感覺,不由的讓她芳心感動,眼眶微紅道:“我也想乾娘哩。”

  北靜太妃瞧著黛玉抹了眼淚,心中大致明了,估摸著就是沒娘的孩子想娘了,對於黛玉,雖然名義上是乾女兒,但實際上這是她那“命根子”看上的人兒,婆婆是半個母親,也沒多大相差。

  所謂愛屋及烏,她自然也是喜歡黛玉,況且黛玉本就生的俊俏,柔柔弱弱的,自有一番風流,可不就惹人憐惜。

  唯一不好的一點,那就是身子骨差了些,自家兒子自家清楚,不仔細養養,別說生兒育女的,怕是要折騰的骨頭散架了。

  呃.她怎麽會知曉.
  素手提著繡帕替黛玉擦拭眼角,北靜太妃溫聲道:“瞧著氣色也沒見好,往後在王府裡多注意修養,身子為重。”

  黛玉聽著麗人關切的話語,一股暖洋湧上心頭,她知曉北靜太妃不是客套話兒,因為除了水溶以外,北靜太妃是第二個瞧出她氣色不見好。

  而且她與北靜太妃有一段時日不見,若不是情深意切的,哪會如此細心。

  美眸流轉,黛玉輕聲應道:“乾娘,我知道了。”

  北靜太妃伸手摸了摸黛玉的腦袋,眸光望向堂下垂眸的豐潤少女,心中一動,偏眸對著元春道:“溶哥兒媳婦,寶丫頭的院子可曾收拾妥當?”

  寶釵聞言心下一動,豐澤的臉蛋兒愈顯嫣紅,螓首不由的更低了下,恍若鵪鶉一般,事不關己。

  元春自是知曉其中詳情,畢竟寶丫頭的事兒還是她這個當家主母親自出馬商定,聞得北靜太妃的詢問,便起身應道:“母親,寶丫頭的院子收拾妥當了,夫君還題匾“蘅蕪苑”。”

  寶釵聽後,芳心微微一動,一雙杏眸瑩潤似水,她早就曉得姐夫為她題的匾額,為此不由的,少女想起那日癡纏的場景,皙白的玉掌微微輕握,好似掌握命運一般,一張俏臉愈發緋紅。

  對於寶釵入王府的事兒,早先迎春幾人也不大清楚,不過今日寶釵來王府之前備了許多隨身物件,可不像是小住,也是因此,大家夥都曉得寶釵的事情,一時之間倒也沒說什麽,唯獨黛玉挑著柳葉細眉,粉嫩的唇角噙著笑意的看向寶釵,透著幾許戲謔之意。

  正此時,外間婆子稟道:“王爺來了。”

  一時之間,眾人的眸光皆然落在屋門外,寶釵那水潤的杏眸中既透著期盼,又帶著幾許忐忑
  不大一會,水溶舉步而入,瞧見滿堂珠翠,心境不由的悵然起來,徑直朝著高台上那嬌媚的婦人走去,近身行禮道:“孩兒給母親請安。”

  自動火銃的事情塵埃落定,水溶也並未多待,轉而便回到北靜王府。

  北靜太妃瞧著眼前這個乖巧有禮的好大兒,不知怎的,芳心深處湧上一抹幽怨,柳葉細眉微微輕挑,語氣淡然道:“回來了,坐吧。”

  水溶見北靜太妃冷淡不少,心下有些許悻悻然,原本北靜太妃視他如命,素日裡那是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面對他的到來,只有滿心歡喜才是。

  然而今兒個不同,這麽一群妹妹們來了王府,他便早早的就來寧安堂請安,司馬昭之心人人皆知,其心不純。

  哎,有個黏人的繼母,沒辦法,不過也不是什麽大事,無非就是些小女兒的脾性,哄哄的就好。

  水溶親近的落座在北靜太妃身側,笑道:“妹妹們都來了,母親也不會嫌王府冷清了。”

  北靜太妃聞言,柳眉舒緩幾分,心裡的幽怨也一掃而空,嬌媚如月的臉蛋兒上笑靨如花,素手輕輕的點了點少年的額間,嗔怪道:“你要是真有孝心,那就早些為王府開枝散葉。”

  元春:“.”

  水溶鼻間縈繞著五月牡丹的清香,眸光落在麗人雪白的藕臂上,心中微微一動,旋即溫煦的笑著應了一聲兒,也沒在這個話題上討論,目光落在兩位乾妹妹身上,招呼道:“雲妹妹,林妹妹。”

  北靜太妃半倚在軟塌之上,豔麗的臉蛋兒上浮現一抹淡不可察的嫣紅,少年那目光雖是一閃而逝,然而他們靠的如此之近,她又不是不諳世事的小丫頭,哪裡不明少年眼神中的渴望。

  也不知怎得,她心裡明白“兒大母避”的道理,然而遇見這猴兒,偏偏又舍不得疏離,有時候想想,若是從她腸子裡出來的
  罷了,罷了,無非就是年輕氣盛的,多替這猴兒尋些敗火氣的可人兒來,也就沒這麽多歪心思。

  只是心裡怎麽不得勁兒。

  北靜太妃的心思暫且不說,黛玉聽見水溶先喊的雲丫頭,籠煙眉微微輕蹙,不過一閃而逝,與湘雲盈盈一禮道:“姐夫、哥哥。”

  水溶自是瞧見黛玉神色的異樣,心下不覺好笑,他明白這是黛玉潛意識的“小心眼”,並不是什麽事兒。

  目光環顧一圈,瞧見一席襦裙的李紈也在此處,心下不覺好奇,轉而一想,又理所當然,畢竟上回在榮國公府的時候,元春也是提起讓李紈隨著迎春等人來王府暫住,目的就是為了照料賈蘭。(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