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紅樓北靜王》358.第358章 襲人:不得了了,二爺魔怔了
  這日,黃道吉日,宜搬家。

  薛家新居,張燈結彩,來慶賀的人如過江之鯉,黑油大門前擺放著長長的一溜車轎騾馬,熱鬧非凡。

  正廳前早早搭起行台,薛蟠、薛科以及上京祝賀的薛霄都穿著錦服在外頭陪侍,來祝賀的親戚攏共擺了約有十余桌酒。

  後宅內院裡面也擺下酒席,薛姨媽一襲喜慶的在院內招呼賓客,面上的笑意始終不減,一時之間,恍若年輕了好幾歲。

  這時,寶釵領著鶯兒走了過來,一襲杏黃緞面牡丹折枝刺繡圓領褙子,白色圓領襖子,下襯桃紅色繡牡丹百褶裙,臉若銀盆,眼同水杏,眉不描而翠,唇不塗而朱,骨肉停勻,處處透著雍容淡雅的儀態,無愧於“淡極始知花更豔”。

  “乖兒,你不在裡面陪太妃看戲,怎麽過來了?”薛姨媽笑盈盈的問了起來。

  薛家的新居本就是挨著北靜王府,故而北靜太妃等一眾女眷,早早的便來湊了熱鬧,增添了薛家的體面。

  寶釵豐潤的臉蛋兒帶著淺笑,輕聲道:“太妃說女兒還是薛家人,怕媽這兒招待不過來,便讓我過來幫襯一二。”

  薛姨媽聞言,嘴角的笑意更甚,看向寶釵的眼神中帶著幾許感懷,輕聲道:“太妃通情達理,以後媽也不用擔心你了。”

  按理來說,寶釵既然入了王府,那便不在是薛家人,故而今兒個薛家的喬遷喜宴,薛姨媽並未打算讓寶釵幫襯,以免讓太妃介懷。

  然而沒想到太妃居然如此通情達理,讓薛姨媽提著的心徹底放了下來,自家女兒即便是妾室,也不會受委屈,心中感歎將寶釵送入王府是正確的選擇。

  寶釵笑著應了一聲,倒也沒說什麽。

  其實寶釵心裡明白,太妃的善意大多是來自於水溶,因為水溶對於薛家的重視,故而“愛屋及烏”,對待薛家上自然也就通情達理起來。

  不大一會兒,只見一襲錦服的中年婦人笑盈盈的走了過來,熱絡道:“薛姐姐,恭賀遷居之喜啊。”

  薛姨媽瞧見來人,喜笑顏開的迎了上去,招呼道:“原是夏妹子來了。”

  寶釵抬眸看著所謂的“夏妹子”,心中也知曉來人是夏家的奶奶,與薛家一樣,都是戶部掛名的行商,也是數一數二大門戶,合長安城中上至王侯下至買賣人,都稱他是桂花夏家。

  薛、夏兩家當年是通家來往,兒女子輩從小兒都一處廝混過,論起親來,還是姑舅兄妹的乾系。

  夏奶奶與薛姨媽寒暄兩句,目光落在鮮豔的寶釵身上,眸中閃過一抹異色,熱情道:“喲,這是寶丫頭吧,出落的跟朵花兒似的。”

  寶釵抬眸看了一眼夏奶奶,見其熱絡大方,舉手投足間散發著一種幹練的氣質,杏眸中閃過一抹莫名之色,行了一禮,道:“夏姑姑。”

  對於這位“夏姑姑”,寶釵心中是頗為敬佩的,夏家和薛家都是皇商,門當戶對,兩家的女主人,又都是寡婦當家,寶釵自是知曉其中艱辛。

  不僅如此,夏奶奶只有一女,在這個時代,沒有兒子,家業被人算計是常事,然而夏奶奶不同尋常,獨立經營著夏家的生意,不但沒吃虧,還做出了桂花夏家的名號,壟斷了宮裡的桂花局。

  這番作派,當真有一股子巾幗不讓須眉的意味。

  “哎”

  夏奶奶笑盈盈的應了一聲,旋即看向身側的花季少女,挑眉道:“瞧瞧寶丫頭多知書達理,杵著跟個木頭似的,還不問安。”

  少女聞言,兩彎細眉不覺輕輕挑起,轉瞬即逝,旋即盈盈一禮道:“薛姑姑安。”

  薛姨媽瞧著眼前如花似玉的少女,臉似桃花放蕊,身如弱柳迎風,目光微微一亮,道:“這是金桂吧,真是女大十八變,出落的愈發俊了,將來也不知道要便宜哪家的兒郎。”

  夏奶奶聞言,嘴角的弧度上揚起來,雙目中閃過一抹精芒,歎氣道:“哎呦,姐姐您可別說了,說起這事妹妹就頭疼。”

  薛姨媽隱隱聽出了一些苗頭,說道:“憑夏家的富貴以及金掛的氣質還尋不到好人家?”

  莫不是眼光高了,看不上一般人家?
  夏奶奶聞言歎了一聲,說道:“姐姐面前,妹妹也不講虛的,夏家看似體面,實際上也就是做買賣的,但凡有些門第都看不上我們,妹妹也沒什麽要求,就是想找個知根知底兒的好人家,連這份家業一並托付過去,妹妹也能落得個輕松。”

  薛姨媽一聽,心下感同身受,別看她們薛家光鮮,實際上在京城這一塊,確實有些上不得台面,不被那些個權貴所看重。

  若不是因為祖上的余蔭,她們薛家連北靜王府的門坎都夠不上,哪有寶釵入王府的份兒。

  只是聽著夏奶奶的一番話兒,薛姨媽心下頓時活絡起來,夏家的情況她也是清楚的,僅有夏金桂一女,這份諾大的家業當做夏金桂的嫁妝實屬合理,十有八九不假。

  乖乖,這麽大的家業,真是
  “寶丫頭,你帶著金桂去裡面看戲,我和夏妹子一塊敘敘話。”

  薛姨媽沉吟一聲後,笑著對寶釵說道。

  寶釵凝眸看了一眼薛姨媽,眸光微轉,倒也沒說什麽,應了一聲後,便客氣的領著夏金桂朝裡間走去。

  某處廂房內。

  水溶坐在首位上,溫潤的雙眸中平靜如水,垂眸看著下首黃花木交椅上坐著的中年男子,問道:“保齡侯可是有什麽事?”

  堂下之人正是保齡侯史鼐,湘雲之叔。

  作為“外人”,水溶不可喧賓奪主,故而薛家喬遷宴他就是客人,安然的在廳裡吃酒聽曲,倒也怡然自樂。

  興致正濃之際,便宜嶽父賈政與史鼐聯袂而來,稱有事相商,故而才有眼下這場景,而水溶也不廢話,直言相問起來。

  史鼐面色有些不自然,眸中帶著期待之色,恭聲道:“王爺,在下蒙皇恩浩蕩,承襲保齡侯位,心中感激涕零,然在京中安享富貴,實非吾願。”

  水溶聞言心下了然,這是來求官了啊!

  永康帝早先對於功勳一脈的態度便是堤防,故而大多都是閑置,徒留一份爵位收入。

  史家的狀況,水溶大致心裡有數,原本保齡侯的爵位是湘雲之父,只是其病逝,且膝下無子,便由弟弟史鼐繼承保齡侯。

  原著中,史家窮的都沒錢雇傭繡娘,女眷們自己做針線活,湘雲為此還抹過眼淚,由此可見,史家目前的情形有多麽糟糕。

  沉吟一聲,水溶輕聲道:“保齡侯若是願意屈身在都督府任職,本王倒是可以舉薦一番。”

  水溶自己也明白,史家一門二侯,底蘊不比賈家差上多少,史鼐若是有心,弄個官位不過是隨手而為之事。

  現下史鼐相求於他,那就不是一些無關緊要的小官了。

  史家與北靜王府以及賈家不同,其祖上史公乃是尚書令,走的是文官一脈,十有八九是不會在都督府任職。

  至於說賈政,他與史鼐不同,賈政不過是國公府二房,並無爵位承襲,而史鼐卻是承襲了超品侯爵,讓一個侯爵擔任斷事官,這不是打史家的臉。

  史鼐聞言,面色的不自然之色更甚,面容上苦澀之意彌漫,說道:“王爺,在下並不懂兵事,怕是難以在都督府任職。”

  他明白水溶其中的婉拒之意,只是現下也毫無辦法,聖上對他們這些功勳冷待,以至於自己閑置蹉跎多年,一事無成。

  眼下聖上態度和緩,對北靜郡王委以重任,若是水溶能言語兩句,想來他也能解除桎梏,以此為跳板,邁入朝堂。

  水溶目光微凝的看向史鼐,若是換成一般人,聽見水溶婉拒的話語,早就悻悻然的離去,倒是沒想到他居然如此堅持。

  沉吟一聲,水溶忽而道:“若是保齡侯有心,本王倒是可以給你指條路,就看保齡侯可有膽走上去。”

  史鼐聞言,心下一喜,忙道:“還望王爺示下。”

  水溶見狀輕笑一聲,倒也不急著示下,反倒是詢問道:“保齡侯可知新政?”
    史鼐心下一怔,修長的眉頭緊蹙起來,回道:“在下倒是聽說一些,內閣的官員們爭論不休,現下都還個定論。”

  新政便是“攤丁入畝”,早先山東巡撫上奏,在朝堂上引發了爭論,而永康帝便下發至內閣討論,商討幾月都沒個結果,再加上山東、河南的洪災一事,便擱置下來。

  水溶笑了笑,說道:“你若是有心,便研究一番“新政”的利弊,上奏於陛下。”

  史鼐抬眸看了一眼水溶,面色為難道:“王爺,並非在下不願,只是陛下既然擱置不議,想來也是無意於此,在下若是冒昧上奏,怕是適得其反。”

  其實不光如此,史鼐雖然對“新政”了解不多,但也知曉一二,此事在朝堂上的反對之聲甚是浩大,若是自己上奏,不就成了眾矢之地。

  水溶端起茶盅,輕輕抿了一口,面上不置可否,說道:“未必,陛下既然將“新政”之事交予內閣商議,說明陛下是有意試行,只是有所顧忌。”

  揣摩聖意,這是一個合格官員應做之事,永康帝是一個有作為的皇帝,不可能看不清“新政”對於目前沉屙的大乾朝而言是一方良藥,現下的遲疑,無非是顧忌引起朝堂震蕩。

  但水溶知道,“新政”早晚會推行下去,只是時間的早晚。

  史鼐聞言,目光微微一亮,既然水溶說了此話,想來不假,畢竟以對方的身份而言,完全沒有必要欺騙於他。

  雖說擔心成為眾矢之地,但只要收獲相當,這些擔憂也就不足為患,直白些就是風險越大,收益也就越大。

  論起來,王爺指的這條路,確實是一條明路。

  思及此處,史鼐恭聲應聲道:“是,在下明白了,回去之後定然會研讀“新政”。”

  水溶見狀便不再多言,決定權在於史鼐身上,他能不能以此獲得重用,還要看其對於“新政”的見解。

  說到底,打鐵還需自身硬,要是沒這個本事,那也怪不得他。

  其實水溶大可不必理會此事,只是關於“新政”,水溶心中也有意願,畢竟“攤丁入畝”之策雖有弊端,但對於目前的大乾朝而言,無疑是最為適宜的政策,若是施行下去,可造福萬千百姓。

  默然幾許,水溶忽而道:“對了,本王有一段時日不見雲丫頭了,索性讓雲丫頭在王府住上一段時日,可好。”

  史鼐聞言,笑著應道:“雲兒原是王爺的乾妹妹,理應如此。”

  水溶笑而不語,這湘雲在史家待的也不短了,該回歸王府這個大家庭了。

  後院花廳,只見廳內已然張燈結彩,北靜太妃、賈母、王夫人、元春、釵黛、寶玉、三春等皆然在場。

  人頭攢動,滿堂珠翠。

  只是其中並無那道明媚張揚的倩影,想來是留在府裡養傷哩。

  堂上,北靜太妃與賈母、王夫人輕聲閑聊著什麽,元春則在一旁陪同,倒也顯得輕松愉快。

  一側的幾案上,黛玉幾人自然是湊在一塊,眸光看著台中那“咿咿呀呀”的戲曲,時不時的輕聲耳語兩句。

  寶玉坐在一側,如銀月的臉蛋兒上滿是神情振奮,整個人如同煥發了新春一般,閑不住來。

  自從妹妹們“又”來王府頑樂之後,寶玉重新過上了與那嗅之如惡臭的“四書五經”為伴的日子,心中的苦楚無人可知。

  好在趁著參加薛家喬遷宴的功夫,寶玉終於能敞開心懷,

  “寶姐姐,這位姐姐是誰啊,生的如此.我竟形容不出來。”

  寶玉看著寶釵帶來的“姐姐”,見其生的花兒一般,心中難抑,忍不住的詢問起來。

  聞得此言,黛玉斜睨了一眼,輕啐了一句呆子以後,便與湘雲輕聲敘話,其他姊妹皆是是會心一笑,心知寶玉的老毛病又犯了,也不做搭理。

  倒是新來的夏金桂,見寶玉居然如此沒有禮數,心中憤懣,俏麗的臉蛋兒冷若寒霜,暗啐道:“哪來的醃臢貨,狗嘴裡吐不出象牙來,姑奶奶是你能得罪的。”

  只是顧忌其身份,並未言語,但心下卻是嫌棄起來。

  寶釵凝眸看了寶玉一眼,心下無奈,寶玉此舉,無異於是調戲人家姑娘,能得好臉色就奇怪了,真真就是小孩子脾性。

  抿了抿粉唇,寶釵便一一介紹起來,本著照顧寶釵的顏面,黛玉幾人自是和顏相待,一應禮數周到。

  一番寒暄之後,夏金桂才落座在寶釵身旁,嫻靜的看著台下唱的戲曲,一派的大家閨秀作派。

  探春英眸熠熠的看著湘雲,朗聲道:“雲妹妹,林姐姐、二姐姐她們都來王府了,你什麽時候過來,咱們姊妹也好一塊聚聚。”

  湘雲原本是在史家,這回隨著史鼐一塊來為薛家喬遷宴祝賀。

  寶玉一聽這話,面色當即垮了下來,隻覺心拔涼拔涼的,好端端的提這掃興事作甚。

  湘雲心情也沒好到哪裡去,撅著粉唇,神色泱泱道:“我也不知道啊!”

  說到底,湘雲不過是個小女兒,雖養尊處優的,但萬事由不得自己作主,她若是想來王府,還不是得長輩作主。

  黛玉聞言,斜睨了湘雲一眼,纖纖素手念著玉肩的一縷青絲,俏聲道:“哥哥不是最疼愛你,你去求哥哥一回,還能不襯了你的意。”

  同為乾妹妹,想來哥哥是更喜歡湘雲,畢竟湘雲活潑可愛的,比她這個無趣的妹妹不知好上多少倍。

  如若不然,怎得只見哥哥捏湘雲,不見哥哥捏自個,還不是偏心。

  湘雲撇了撇嘴,輕哼道:“姐夫若是有心,早就接我過來了,何苦我眼巴巴的盼著,怕不是早就把我這妹妹忘了。”

  一股子的膩歪味,顯然是帶著小脾性。

  這時,寶玉笑盈盈的湊了上來,說道:“雲妹妹,要不然我待會去和老祖宗說一聲,咱們一塊做個伴兒。”

  黛玉幾人都已經要在王府住上一段時日,儼然是無望,但湘雲既然落了下來,不正好兩人做個伴,總好過成天見的讀書好。

  探春聞言不覺好笑,輕聲道:“二哥哥,你這算盤可是打空了,姐夫可是一直惦著雲妹妹哩,前兒個還說今日等雲妹妹來了,便接來王府,屋子都讓人收拾利落了。”

  一聽這話,湘雲就來了精神,略顯嬰兒肥的臉蛋兒洋溢著笑容,道:“這還差不多。”

  說著,湘雲便對著面如土色的寶玉說道:“愛哥哥,你如今在進學,這也是好事,也好將來應酬世務。”

  寶玉聞言,面色徹底垮了下來,進學進學,進個勞什子的學。

  一時之間,寶玉這段時日被逼著讀書的苦楚頓時湧上心頭,隻覺心神恍惚,好似堵塞住了什麽,目光漸顯癡呆起來。

  湘雲見寶玉久久不語,心下一愣,正欲說些什麽的時候,見寶玉嘴角留著哈喇子,小眼睛頓時瞪了起來,喊道:“愛哥哥,愛哥哥,你怎麽了。”

  身後侍立的襲人察覺到寶玉的異樣,心頭劇顫,忙走上前來,搖晃著寶玉的身子,大喊道:“二爺,二爺。

  不得了了,二爺魔怔了。”

  隨著襲人的叫喊,一時之間,廳內頓時亂做一團。(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