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紅樓北靜王》第86章 王夫人:盡心盡責的嶽母
  第86章 王夫人:盡心盡責的嶽母

  神京西郊,京畿大營。

  此處和京師不過幾十裡的路程的,京營兵馬不到半個時辰就能抵達京師。

  中軍大帳之中,王子騰身披甲裝,高坐於虎皮交椅上,條案上擺放著紅色軍令,筆墨紙硯等物。

  下方兩列黃花交椅上坐著十二團營各營的都督,其後各自站著各團營的號頭官以及都指揮。

  眼下帳內這些將軍皆是京營高層將領,若是來個一鍋端,京營也就基本廢了。

  虎皮交椅上的王子騰見此情形,一股豪邁之情油然而生,需知帳下為首的十二人有不少的超品侯爵伯爵一類,以往王子騰想要請他們,大抵都是推脫,基本就從未聚集齊過,而這也是王子騰身位京營節度使的無奈。

  不過王子騰心裡明白,這些人之所以來的齊,無非就是因為他拿著北靜王府的令牌。

  原本他們只需敬著北靜王府便成,只是現今的北靜郡王乃是賈家的女婿,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身處神京,單打獨鬥的難以生存,抱團取暖才為正道。

  賈家已然式微,擔不起重任,而更加強勢的北靜王府便是最好的去處,他們之所以聚集於此,並不是給王子騰的面子,而是要探清北靜王府的態度。

  沉吟一聲,王子騰也不講虛的,直言道:“此番請諸位來此,皆因京營軍紀廢弛,故而本帥有整頓之意,還望諸位盡力配合。”

  京營節度使是從二品官職,且掌握京營十二萬兵馬,稱的上帥臣。

  若是平時,整頓京營什麽的,那都是表明功夫,實際上並無作用,可是眼下這等情形,王子騰提出整頓京營,這怕是北靜王府的意思。

  沉寂片刻,當中一位虯髯密布的中年男子不由的開口問道:“節度使想如何整頓京營,直說了吧!”

  王子騰聞言目光看向中年男子,這人宣平侯府之人,現任武奮營都督羅乾。

  面對羅乾的詢問,王子騰笑著說道:“羅都督快人快語,那本帥也就不藏著掖著了,眼下京營當中,其主要問題便是各營之中皆有吃空額的現象,故而本帥要清點諸營花名冊,稽查空額,這也是本帥首要整頓之事。”

  隨著王子騰的話音落下,眾人大抵面色皆然一變,需知這吃空額可是他們的財源,若是王子騰整頓,無疑是斷其財路,所謂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

  而且清點諸營花名冊,那各營所缺皆然隱瞞不住,瀆職之過也逃脫不了,這是要定罪啊!
  一時之間,帳內氣氛冷寂起來。

  見此情形,王子騰心中了然,別以為他是京營節度使,下方的人就會敬著他,需知其中不少人的底蘊比他王家強上不少,並不會太在意他這個節度使,自接任京營節度使以來,他也不過是拉攏其中兩營倚為臂膀,其他各營大抵都是表明功夫罷了,故而王子騰對於他們也只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過得去便成。

  可眼下不同,一來整頓京營有聖上之意,二來有北靜王府作為後台,他王子騰也不懼,這些桀驁不馴的家夥,他早就想收拾了。

  於是王子騰也不在意眾人的冷淡,沉聲道:“諸位,關於京營吃空額的事情,王爺已然知曉,不過念在諸位皆是有功於朝廷,只要諸位將吃空額所得如實上繳,便既往不咎。”

  眾人聞言心下一凜,對於王子騰口中的王爺,他們也都知道是北靜郡王,也就是說此事是北靜郡王的意思,這就讓他們難以抉擇了。

  且不說得罪北靜王府,而是其中的意思他們也都明白,作為一股隱性投靠的勢力,這就是在納投名狀,上繳所吃空額,既往不咎,可若是置若罔聞,事情就不好定論了,這就與當初北靜王府上繳戶部欠銀一般無二。

  既然不是追究他們瀆職之過,眾人心中開始計較起其中得失,帳內愈發靜謐起來。

  “王節度使,各家都有各自的難處,一時之間難以籌集,不知上繳銀兩能否減半。”

  王子騰目光看向坐在左首位出聲的男子,其乃是立威營都督馮清,因其年歲較為年長,且爵位為超品伯爵,故而京營諸都督之中,大抵以他為首。

  此時馮清既然出言,顯然就是代表眾人。

  沉吟一聲,王子騰,笑著說道:“馮伯爺既然開口,本帥豈能不給情面,只是此事本帥也做不得主。”

  馮清聞言沉默不語,王子騰此言無非就是說明他做不得主,從側面也反應出北靜王府的態度,若是不然,王子騰不會這般乾脆。

  一時之間,氣氛複又冷寂下來。

  王子騰見狀心中了然,若是以往,他們已經退了一步,這得讓王子騰欣喜過甚,只是眼下不成,北靜王府需要的是他們堅定的態度,而不是打折扣的敷衍。

  現下由他們自己考慮,於是王子騰繼續說道:“另外還有京營之中有不少老弱兵卒,本帥意欲校兵,但凡不合格,無論將校,一律裁汰,絕不姑息。”

  面對王子騰狐假虎威式的一再逼迫,脾性略大的羅乾冷笑道:“裁汰將校,王節度使說的簡單,王爺不知曉京營狀況,王節度使還不知道,他們都是曾為朝廷立下功勞之人,一旦裁汰,如何在京中生存,就算整頓京營,也不能不顧及舊情,如此涼薄,就不怕下面的人寒心?”

  王子騰聞言面色微沉,似羅乾所言,明面上是在說裁汰將校之事,其實就是暗指王爺涼薄。

  沉吟一聲,王子騰淡然道:“本帥也不是無情之人,所裁汰老卒,會發放一筆銀子作安家之用,不至於讓他們沒有生計。”

  眾人聞言皆默然不語,從吃空額到裁汰老卒,既往不咎到裁汰老卒安家之用,這一切都準備妥當,由此可見其整頓京營之決心.
  榮國公府,榮慶堂內,
  堂內,賈母、王夫人、邢夫人、鳳姐兒以及貞靜淡泊的俏寡婦李紈、元春皆然在此。

  此時王夫人興致勃勃的與賈母等人擬元春的嫁妝單子。

  一旁的邢夫人聽的是皺眉不已,似元春的嫁妝,宅子共五套,三進的三套,兩進的兩套,莊子兩處,田產十頃,光不動產就價值不菲,再加上那些名貴的木器家具,金銀首飾之類的,榮國公府大半座家業都要被搬走了。
    然而邢夫人只是個續弦,出身低微不說,且不討賈母喜愛,故而也不敢在賈母面前過於放肆。

  沉吟片刻,邢夫人唯唯諾諾的提醒道:“皇家那邊的彩禮也沒多少,咱們這般奢靡,怕是讓人閑嘴了去。”

  王府在初定禮之時是送了東西過來,算是“彩禮”,也叫“納采禮”。

  由於是天子賜婚,故而皆是內務府操辦,有定例可循,其“彩禮”相對於元春的嫁妝,顯得簡薄許多。

  王夫人聞言眉頭一挑,手中捏著的佛珠也頓了下來,女兒家嫁妝的多少,直接決定其日後在婆家的地位,似元春這門親事,對象是北靜王府,若是不“厚嫁”,豈能讓元春在王府抬起頭來,故而擬定嫁妝時,她才會來賈母處,因為她心裡明白,榮國公府真正的好東西都在賈母手中。

  很顯然,賈母亦是器重元春的婚事,故而大方許多,讓王夫人暢所欲言起來。

  眼下邢夫人說什麽奢靡,無非就是覺著這動用的是榮國公府的財產,故而心有芥蒂,頗讓王夫人心中不快,只是此時不宜開口,她只能沉默不語。

  賈母抬眸看了眼邢夫人,對於這位大兒媳婦的想法大致也是清楚,不由的開口訓道:“你懂什麽,大丫頭嫁進北靜王府,不單是二房的事情,是整個榮國公府,整個賈家的事情,小家子氣的,也不嫌丟人。”

  對於賈家與北靜王府的聯姻,賈母心裡明白,這是關乎整個賈家的事情,旁的不說,初定禮當日來了多少超品侯爵、伯爵祝賀,其中雖有賈家的臉面,但亦有北靜王府的臉面。

  而且以元春的出身,相對於王府實在不值一提,王爺那兒雖是沒什麽異樣,但難保北靜太妃那兒不會嫌棄,故而只能從元春的嫁妝上做文章,表明榮國公府對其的器重,不至於讓人小覷了去。

  邢夫人聞言頓時語噎,在賈母面前,她也不敢反駁,而王夫人心裡則是欣喜起來,到底自家大丫頭給她漲臉面。

  眼見氣氛冷了下來,鳳姐兒笑盈盈的上前道:“老祖宗庫裡的那些個好東西,我瞧了也眼饞的很,眼下都給了大姐姐去,可見老祖宗有多心疼大姐姐,到底是金貴的公府小姐,當真是氣派。

  哎,早就聽說姑媽出嫁的那份嫁妝讓人開了眼去,眼下依我來瞧,大姐姐這份也不差。”

  其實不光邢夫人心疼,便是鳳姐兒也胸口疼,需知她可是大房的人,只是這到底是老祖宗的意思,鳳姐兒即便是胸口疼也是無奈。

  而且那些東西嚴格意義上來說其實並不全屬於榮國公府的家產,其大部分都是賈母當初嫁進榮國公府的嫁妝,想要將其給誰,那也是賈母自個決定的。

  以目前的情形來看,即便賈母百年之後,那些家業大抵也是留給寶玉,故而鳳姐兒即便胸口疼,那也得受著。

  一聽這話,王夫人心裡就更加暢快起來,鳳姐兒口中的姑媽,正是黛玉之母賈敏,需知當初賈敏出嫁,那風光的場景,令王夫人耿耿於懷,可眼下,她的女兒不遑多讓,也算是出了口鬱悶氣。

  賈母聞言倒也沒說什麽,當初賈敏甚是得他們喜愛,出嫁之時,不知風光多少倍,眼下元春出嫁,其雖是算不上是真正的公府小姐,但是她嫁的是北靜王府,不可同日而語。

  一旁的元春抿了抿唇,對著賈母開口道:“祖母,孫女也覺得多了些。”

  雖說元春知道嫁妝代表體面,可是也沒想著把娘家搜刮空來。

  王夫人聞言面色不變,可心中頓時急了,別叫賈母改了主意。

  賈母並未聽從元春的話,搖了搖頭,開口道:“大丫頭,這些你不用理會,日後嫁進王府,好生過好自個的日子。”

  賈母並未提幫扶賈家之事,因為只要元春在王府站住腳跟,旁的也就順其自然起來。

  說著,賈母看向王夫人,詢問道:“政兒媳婦,陪房之人要選的精細一些,別讓人瞧了笑話。”

  所謂陪房者,舊時姑娘出閣嫁到婆家,一切陌生,故而要從娘家帶一位媳婦照料扶持,其中包括教導指引家務、禮數種種關系等,也是小姐的“保護者”,就如同王夫人從娘家帶過來的奴才周瑞一家子。

  當然,越是豪門顯貴,其內越是越是複雜,陪房種類不僅如此,亦有單身的丫頭,這種叫陪房丫頭,而像探春那般的就是陪嫁媵侍,各人職責不同。

  王夫人聞言笑應道:“老太太放心,媳婦知道了。”

  賈母輕輕頜首,複不再多言,畢竟她清楚元春是王夫人的親骨肉,自然會上心的很,她也只是提醒一句罷了。

  王夫人沉吟一聲,旋即看向元春,開口道:“說起來大丫頭身邊也就抱琴和一個小丫頭在伺候,這倒是不適合,這樣吧,待會我把身邊兩個調教好的丫頭給你送去。”

  作為未來的王妃,身邊就一兩個丫鬟,顯得沒個體面。

  元春聞言玉頰微醺,眼下都是在說她出嫁的事情,難免有些羞澀,聽見王夫人要送她丫鬟,本想拒絕,只是想著王夫人言之有理,倒也沒再多言。

  這時賈母補充道:“政兒媳婦,別忘了三丫頭那兒。”

  探春雖是陪嫁媵侍,但也是正兒八經貴妾之流,理當按正經的小姐對待。

  按耐不住寂寞的鳳姐兒聞言大包大攬道:“老祖宗,三丫頭那兒交給我了,定尋些襯心的小丫頭過去.”

  PS:關於陪嫁丫頭的人選,大家有什麽想法,不妨討論一二,給作者一些建議,不過要符合邏輯。

  另外今天就一章,請見諒。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