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秦時之七劍傳人》第700章 三國變故
  第700章 三國變故
  不過對於真正的明眼人來說,這場戰爭秦國固然沒能打贏,但也並非一無所獲。

  最首要的戰果就是趙軍在王翦的猛攻之下同樣折損嚴重,李牧沒辦法像之前大敗桓齮時那樣趁機收復失地,甚至於他已經無力維持現有的戰線,只能無奈的收縮防線,撤軍駐守至近邯鄲一帶。

  而第二個收獲則是,剛剛被趙王遷加封武安君不久,被趙王遷倚仗為國之柱梁的李牧,已然和他的大王產生了無可彌補的裂隙。

  邯鄲受到襲擾的期間,趙王遷在文武百官的進言,以及自己心裡的膽怯驅動之下,數次下詔命令李牧回援國都,然而都被李牧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為由給拒絕了。

  甚至於趙王遷派給李牧的幾個副將,都因為過分以王命為由強逼李牧撤軍回援,而被李牧以擾亂軍心,意圖不軌的名頭給斬了。

  雖然邯鄲在司馬尚的竭力維持下,並沒有受到任何襲擾,朝堂之上的袞袞諸公也半點事沒出,可君臣之間的裂隙卻是無可避免的了。

  這種事也是必然的,李牧眼下手裡握著趙國六成以上的兵力,可以說擁有了絕對的兵權。

  而趙王遷身為大王,對其屢次調令都以將在外為由拒絕,這誰能接受?誰能安心?
  只要是個正常的君王,都接受不了,要是能接受這種局面,那隻代表這個君王是個絕世大冤種,鐵憨憨。

  換了嬴政也不能忍受這種情況。

  不過腦子清明的君王能理清時事,不會無腦的收攏權力。

  眼下趙國風雨飄搖,強敵窺伺,李牧身為柱國上將軍,固然有些不聽調令,忤逆王命,但做的事到底是於國有利的,也沒有表露出有不臣之心的意思,該容忍還是要容忍的。

  至少……平時可以找機會敲打敲打,但是行軍作戰的時候,得舍得放權。

  很可惜,趙王遷的心沒那麽大。

  李牧一旦再次不聽宣調,他可能就無法繼續容忍了……

  實際上,李牧這一次之所以撤軍至邯鄲一帶駐守,並上交自己的部分兵權,就是為了向趙王遷示弱,以求盡量彌補這段脆弱的君臣關系。

  當然,為了防止趙王遷腦子一熱胡來,最精銳的北地邊軍還是被李牧牢牢的攥在手裡,上交的都是南部各郡的邊軍郡軍。

  隨著時間推移,另一件事也漸漸的在各國之間傳開,那就是在秦國為質的燕國太子燕丹,從鹹陽逃跑,回了燕國。

  質子逃跑這種事,各國也算屢見不鮮了,秦王嬴政的老子,秦莊襄王當年不就是在趙國為質,後來在呂不韋的幫助逃回秦國的。

  不過事雖然不新鮮,但是如今秦國兵威正盛,質子貿貿然的私下潛逃,還是有些不妥當的。

  燕王喜最初也確實挺擔心的,不過後來見秦國似乎確實沒有深入追究的意思,心裡也松了這口氣。

  他隻以為是因為和趙國的戰事不利,讓秦國無心旁事才會輕拿輕放的。

  也因此,後來燕丹逃回薊都後,和燕王喜隨便說了些自己在鹹陽日子過的十分凶險之類的話後,就沒有被追究責任。

  不過也不是完全沒有處罰燕丹。

  不知是單純的因為這次私自逃跑,還是因為心中對雁春君這個親弟弟的橫死有些想法,他沒有急著再度讓燕丹這個太子從政,輔佐自己監國,而是先讓他待在太子府裡關禁閉。

  可以自由外出,但是不得私會朝臣,也不得乾預政事。

  說是要等太子成婚,正式成家以後再做定奪。

  燕丹對此也沒什麽異議。

  燕王喜要讓他成家很正常,他的歲數已經不小了,按理說也早該成家了,只是他一直拖著而已。
    以前燕王喜也懶得管這些,沒有強求,這一次提出來,合情合理。

  燕丹也不著急,不能見朝臣就不見,雁春君都死了,這朝堂之上他還有什麽需要著急的呢?
  正好,他借此機會神隱一段時間,轉換成墨家統領的身份,去仔細查一查這些天發生的種種情況。

  除了燕趙兩國之外,韓國最近也不平靜。

  秦軍對韓國的施壓行為一直沒有停止,內史騰甚至不止一次的蓄意挑起邊境的糾紛,好在韓國軍隊比較能忍,事態未能擴大。

  不過這些隱隱約約的信號卻讓韓王安坐臥難安,小肚子都快要消減一圈下去。

  派往鹹陽的使團統統都坐了冷板凳,得到的只有含糊的敷衍之詞,沒有任何確切回答。

  韓非對此也無法坐視不管,隻得又一次為自己的母國奔波不停,然而即使他身上披著一層國師府的面子,對這件事也毫無辦法。

  有很多人願意賣個人情給國師府,然而國師府的面子,還大不過秦王。

  嬴政不肯松口的事,任韓非舌綻蓮花,口若懸河,也說不動任何一人。

  他的所有舉動成了徒勞無功……也不算完全沒用,至少,還幫他又惹了一身的麻煩。

  李斯針對韓非這段時間的所作所為,再次在朝會上發起了攻訐。

  響應者……不多不少吧,至少不像以前那樣寥寥無幾了。

  一來古尋這個韓非的靠山離開了鹹陽,二來最近鹹陽有些暗流湧動,部分感知敏銳的人察覺到國師府似乎沒有那麽炙手可熱了。

  韓非此時也深知自己身陷泥淖,舉步維艱,然而……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啊!
  為了韓國,他百死不悔,縱然前路晦暗,卻也無從停步。

  而各種嘗試都沒能奏效的韓王安,也開始琢磨起其他辦法,試圖挽救自己的統治。

  不過他顯然是不可能想什麽正經辦法的,韓國現在也沒有正經辦法能解決困境。

  稱臣議和人家不搭理你,直接開戰會被人家當場打死,韓王安也是沒辦法了。

  當然,他現在的絕境全都來自於他,以及父輩的庸碌無能,屬於活該。

  至於他想到的不正經的辦法,很簡單,也很老套,無非就是和親以及割地。

  至於為什麽沒有賠款……呵呵,相比割地,他當然更想花錢了事。

  然而老話說得好,錢不是問題,問題是沒錢。

   歷史上李牧確實屢次違背趙王遷的命令,不過沒辦法,聽豬隊友的就死定了,然而不聽的下場就是直接寄。

    秦國反間計奏效後,趙王遷命令李牧交出兵權,回邯鄲聽候處置,李牧抗命不尊,執意帶兵,被趙王遷派人暗中殺害。

    順便一說,歷史上這場戰役被稱作番吾之戰。

    秦軍實際上敗得比我寫的要更慘重一些,也更乾脆一些,李牧完全是以攻代受,直接率軍反擊,給秦軍來了個迎頭痛擊,當場大敗。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