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亮明底牌
“小人參見總憲大人。少保在裡面,小人不敢失禮。”獄卒見幾個司獄司上官陪著左都禦史譚成過來,慌忙拜倒請安。“速速開門,放少保出來。”司獄喝道。
“是是,小人這就去。”獄卒屁滾尿流起來,忙不迭提著鑰匙就走。
譚成抬手道:“慢著,本官親自去。”
“是是。”眾人忙前呼後擁服侍譚成進去。
“總憲,下官冤枉啊,求您明察。”
“總憲,下官被奸人陷害,您高抬貴手啊。”
幾個犯官見譚成親臨,慌忙抱著木頭柵欄呼喊。
譚成理都不理,徑往裡走,見道旁親兵三步一崗,五步一哨,鷹視狼顧,暗讚賈琮帶兵有方。
“喲,什麽風把總憲吹來了?琮有禮。”賈琮笑著拱手。
譚成笑道:“下官奉旨,特來迎接少保出獄。”
賈琮笑道:“怎麽才來一天不到就放我出去?不是說要琮協助查案麽?什麽案子?”
譚成笑道:“案子東廠已查清了,子虛烏有,與少保無乾。陛下生怕少保誤會,特命下官前來迎接。”
賈琮哂道:“如此有勞總憲了。”說完長身而起,出了牢房,指了指兩邊,道:“這幾位也說是冤枉的,總憲看能否再細究一番,莫要冤枉了好人。”
眾犯官聞言,如聽綸音,忙道:“求總憲大人明察。”
譚成撚須笑道:“少保有所不知,進來的官兒就沒有不是‘冤枉’的,至於忠奸貪廉,下官自會詳查。
看在少保的金面上,絕不會冤枉了他們便是。”
賈琮道:“有勞大人了。”
知道譚成現在不松口是因為局勢還不明朗,如今不過是口頭上捧著自己,若自己接下來夭折,一切休提。
官場上人走茶涼,不燒冷灶,縣官不如現管,只有錦上添花,絕無雪中送炭等,這是基本規律,賈琮自然明白,也不以為意,拱拱手笑著出來。
果然,數日後,高麗第二封國書送到,乃是高麗新任國主李悃的請求冊封表文。
因是走的海路,所以遠比樸永惠快捷,前後腳就送到神京。
樸永惠見到同僚,這才明白賈琮為什麽說在神京遊玩兩日,高麗之難自解。
這還能不解?李昑都被趕下台了,另立了一個四五歲的宗室小兒,朝中什麽老論、少論、南人、北人也被殺得七零八落,再也沒黨爭了,因為朝堂上已經無黨了,要說有黨,只有一黨,賈黨。
熙豐帝看到高麗這封國書,險些氣得一口老血噴出來,賈琮逆賊!竟然不聲不響就將從屬天朝千年的高麗國改天換地,從此姓了賈。
戴權見他氣煞,忙端上茶水來,低聲道:“皇上息怒,龍體要緊。”
熙豐帝深吸了兩口氣,方才壓下怒氣,看著眼前的表文,還不好不冊封。
本來就是個形式,表示屬國對宗主國的尊重,若不冊封,等若放棄宗主國的權利,反而不美。
因吐出幾個冰碴般寒氣森森的字:“著禮部草擬冊封詔書。”
“奴才遵旨。”
長春宮。
陳皇后得知此事,笑道:“怪道那小子不慌不忙,有恃無恐,原來早已暗伏大軍,如此倒是好事,本宮倒小瞧了他。
傳話給他,叫他自己小心些,莫要當了慶忌孫策,那就大勢去矣。”
安文堯答應一聲,遲疑道:“娘娘,少保若有這等權勢兵鋒,將來恐尾大不掉。”
陳皇后道:“本宮自有主張,凡事有輕重緩急,先扶燦兒接掌大寶為重,以後的事以後再說。”
“是。”
接下來兩個月,都中風平浪靜,似乎在賈琮亮明底牌後,一切爭鬥風過無痕,新黨、中立黨等人也消停了,也不爭什麽儲位了,京察、新法等政務默默推行,不再折騰。
朝堂上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回避了高麗改朝換代的事,也沒人敢站出來彈劾賈琮私蓄重兵,好像所有人都忘了賈琮的存在。
明眼人卻都知道更大的風暴在醞釀,賈琮如今富可敵國、兵可敵國,今上是萬萬容不下他的。
想來他也知道這一點,如今君臣二人就如絕頂劍客對峙,相互的氣機都鎖定了對方,就看誰先出招,先露出破綻罷。
絕沒有人會天真到認為賈琮會做一個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的大忠臣,單看他數年前就在布局蓄養私兵,分明就是個操莽之輩。
這日,程靈素來報:“爺,高麗傳來消息,燕將軍說高麗已傳檄而定,各道州縣都在推動破舊立新之舉。
高麗百姓歡呼雀躍,各地都在為您建生祠塑神像,香火鼎盛,連朝堂上也塑了您的金身,新國王並群臣每日參拜。
他說想煞了爺,留了魏將軍等人在高麗,已帶人動身返京。”
賈琮笑道:“雙鷹這小子,想讓我當神仙麽?罷了,先凝聚高麗人心要緊。他何時能到?這爾虞我詐的把戲我也頑夠了,也該攤牌了。”
程靈素道:“大約十天。”
“嗯,既拿下了高麗,下一個就是東瀛了,著幾位長老看著安插罷。”賈琮道。
程靈素道:“爺放心,我等對東瀛了如指掌,隻待天兵一至,當可勢如破竹,一馬平川。
憑那些坐井觀天的將軍、大名絕無力與爺的天兵抗衡。”
賈琮笑著看了她一眼,道:“靈素,我派兵取東瀛,你不會怪我罷?”
程靈素笑著搖頭,道:“爺是菩薩下凡,替天行道,拯救萬民於水火,不單我不會怪爺,便是東瀛千萬百姓也不會怪爺,只會由衷叩謝王師東渡,解了他們倒懸之苦。”
賈琮奇道:“東瀛百姓這般困苦?”
程靈素歎道:“東瀛連年征戰,民不聊生,百姓只怕比高麗人還貧苦三分,爺若能消滅各地大名,他們感激還來不及。”
“好,那咱就去解放東瀛,爺越發覺得自己乾的是正義的事業。”賈琮撫掌笑道。
程靈素抿嘴笑道:“爺本就是正義,定要名垂青史的。”
“爺別的不想,只要後人能說一句,爺促進了各民族融合就夠了。”賈琮笑道。
正說著,忽聽丫頭來報,說三太太有請。
賈琮忙帶著靈素進去,見黛玉滿面歡喜,正拉著如意、寶釵等人說話,因笑道:“顰兒撿到金元寶了?”
黛玉嗔道:“誰像你這麽貪財。”
“那是什麽喜事?”
如意笑道:“是林大人家有喜了。”
賈琮雙眉一挑,壞笑道:“莫非是嶽父續弦之喜?那我可得重重送一份禮。”
眾女皆白了他一眼,掩嘴而笑。
黛玉惱了,起身舉起粉拳便打,罵道:“混帳,你就是成心的!我若饒了伱,再不活了。”
賈琮忙摟著她笑道:“夫人饒命,我想著嶽父大人也老大不小了,中饋乏人,續個弦也是人之常情麽。”
黛玉啐道:“你還說,我不理你了,松開。”
賈琮忙賠不是,道:“究竟何事?”黛玉方才轉怒為喜,道:“我有個弟弟了。”
賈琮笑道:“原來是這事,好好,嶽父大人果然寶刀不老。我得送份賀禮才行。”
黛玉白了他一眼,道:“等你想起呢,如意姐姐早就派人送了。”
賈琮笑道:“有你們這群賢內助在,爺還操什麽心。”
黛玉道:“爹爹本想辦滿月宴時請你,後來慮及朝局,你又在丁憂,不便飲宴熱鬧,便請我們過幾日回家裡吃頓便飯,還讓我托你這個天下第一大才子給小弟起個名字呢。”
賈琮忙道:“嶽父考慮周全,不過他老人家是探花郎出身,才高八鬥,我怎敢班門弄斧?”
黛玉掩嘴笑道:“我爹爹雖有才學,怎及你這個大才子名滿天下呢?”
“都是虛名,虛名。”賈琮擺手乾笑道。
眾女皆笑,定讓他取,還說他給巧姐兒取的名字也挺好。
賈琮看著寶釵、鳳姐兒、平兒等人漸漸顯懷的肚子,苦笑道:“以後單讓我取名字都傷腦筋了。”
“呸,得了便宜還賣乖。”眾女聞言一齊聲討。
——
養心殿裡,熙豐帝與諸重臣議過事,笑道:“林愛卿近日春風滿面,定有喜事,不妨說說,君臣同樂。”
林如海還未開口,霍鵬笑道:“皇上有所不知,如海近日喜得麟兒,老來得子,人生一大快事也,自然容光煥發了。”
林如海老臉一紅,拱手道:“霍相取笑了,不過是祖宗積德,又托聖上洪福。”
熙豐帝難得頑笑一句,擺手笑道:“林愛卿此言謬矣,此事乃愛卿親力親為,與朕無乾。”
眾人皆笑。
林如海沒想到今上會打趣自己,神色微窘,躬身道:“臣失言。”
熙豐帝笑道:“頑笑而已,何必認真。愛卿有後,朕亦歡喜不勝。賜乳母二人,並嬰孩應用事物若乾。”
戴權忙答應了一聲。
林如海忙謝恩。
“令郎可取了名字?”
林如海忙道:“不曾。”
熙豐帝微一沉吟,道:“愛卿公忠體國,操勞半生,家學淵源,令郎耳濡目染,必定龍駒鳳雛,青出於藍,他日也定是國家棟梁。”
眾人都笑道:“皇上所言極是。”
林如海大喜,今上金口玉言,這兩句話等若已鋪就了兒子未來的康莊大道,忙躬身謙遜。
“愛卿與朕相知相得二十余年,功勳卓著,朕便賜令郎一個表字,以彰君臣之情。嗯,有了,誠臣二字,如何?”熙豐帝道。
林如海心中感慨莫名,忙拜倒,道:“臣叩謝陛下聖恩。”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今上賜這個表字顯是寄予厚望的意思,更是對自己的高度評價。
熙豐帝笑道:“此愛卿應得之賜。如今朝堂危機四伏,風雨飄搖,非愛卿這等誠臣不能穩定朝局,以安天下。
朕這些日子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惟今日聞卿有喜,方開懷一笑。”說完歎了口氣。
林如海忙叩首道:“君憂臣辱,若能為陛下分憂,臣萬死不辭。”
熙豐帝歎道:“愛卿可知如今朝廷心腹之患不在西域、不在九邊、不在土司、也不在海上,而在蕭牆之內也。”
林如海瘦削的身子微顫,今上這話說的是誰呼之欲出,心頭惶恐,口中苦澀,硬著頭皮道:“臣不能為君分憂,慚愧無地。”
熙豐帝道:“愛卿平身。久聞愛卿博古通今,經史子集無所不通,朕有個疑問,正想請教。
若朝中有操、卓之輩,強枝弱本,窺伺神器,引弓不發,以待良機,當何以製之?”
眾人神色肅然,都靜候林如海表態。
林如海深吸了口氣,沉聲道:“臣以為應及早除之,恐久拖不決,養虎遺患。”
熙豐帝頷首道:“愛卿所言與朕不謀而合,朕心甚慰,甚慰。”說完話鋒一轉,不再提此節,另議他事。
林如海心中甚奇,議完事同幾位新黨大佬一齊出來。
“準公,你們先行一步,我與如海說幾句話就來。”霍鵬笑道。
段準、顧濤微笑點頭,徑自去了。
霍鵬、董儀二人將林如海領到軍機處旁的小院子裡,道:“如海可知今上方才那番話是何意?”
林如海搖頭道:“仆也甚是疑惑,猜不透聖心。”
霍鵬低聲道:“放眼天下,惟如海可誅除此獠,力挽狂瀾了。”
林如海悚然一驚:“這……這從何說起?仆哪有這麽大本事。”
董儀道:“如海莫驚,你且試想,若陛下大動乾戈、明正典刑,憑那人手中的力量,不說能不能勝,即便勝了也是慘勝,除一賊而使國家元氣大傷,值得麽?”
林如海道:“道理是這般,只是仆一介書生,手無縛雞之力,能濟什麽事?”
霍、董二人相視一笑,道:“惟文弱書生方有千鈞之力,不能力敵,當可智取,不動刀槍,盡得風流。”
林如海心頭一顫,道:“兩位中堂的意思是……是……”
霍鵬笑道:“古人有二桃殺三士,如海何不效仿古人,來個杯酒除逆賊?”
董儀道:“知道如海翁婿情深,只是大節大義當前,個人私情也隻好放一邊了,何況如今兄已後繼有人,難道女婿比親兒子還親?
為林家世代忠名計,為兄畢生清名計,為令郎將來前程計,請兄以江山社稷為重,親戚情分為輕。”
霍鵬道:“兄難道忘了那人殺起人來,可不管你什麽親戚,當年殺薛家子弟、殺史家侯爺、殺王家太太世子、殺兄那外甥女婿,殺自家族人,何曾有分毫手軟?
兄若不痛下決心,恐自身難保不說,朝廷基業也將萬劫不複!請兄以天下百姓為重,行荊軻要離之義!”說完二人竟起身拜下。
林如海忙拜倒還禮,道:“二位中堂快快請起,仆怎當得起?”
“若兄不允,我等便長跪不起。”
林如海歎道:“這可是陛下的意思?”
“是。”
林如海心中天人交戰,良久忠義之心終勝過兒女私情,顫聲道:“二位中堂請起,既是君命,如海豈能推辭。只是……犬子尚幼,就托付諸位明公了。”
霍董二人一驚,聽他有托孤之意,忙道:“如海兄……你……殺一賊以安天下,何至於此?何必定要玉石俱焚?”
林如海眼中熱淚滾落,雙目微闔,搖頭道:“我意已決,請勿複言。”
“如海兄放心,令郎即為我等之子,必讓他將來在朝中大放異彩,光宗耀祖,不墮兄之令名。”霍董二人眼眶含淚,深揖一禮。
“多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