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我有一個戀愛模擬器》第21章 難他天?
  第21章 難他天?
  “徐嘉樹?”蔡琰仰著腦袋想了想,“我沒聽說過東海徐氏有叫徐嘉樹的子弟。”

  此時的大漢確實沒什麽徐姓大族,起碼最頂級的那一檔裡沒有,只有一個東海徐氏稍微有點名望。

  可若是東海徐氏真的出了一個生得這樣好看的子弟,早就給他到處揚名了,不可能一點風聲都沒有的。

  一般門第不錯的士族子弟,都要早早開始造勢,比如傳一些年少早慧的故事,或者找德高望重的世交長輩,誇幾句“王佐之才”、“千裡良駒”之類的漂亮話。

  這樣多少積累了些許名聲之後,州郡便可以順理成章的將其舉成孝廉,踏上仕途了。現如今的品評人物的風氣,說白了就是士族之間互相抬花花轎子而已。

  既然蔡琰沒聽過名字,那這個叫徐嘉樹的人就肯定不是什麽正經的官宦子弟。

  不過也不重要,她是向來不看重門第的,自小在吳郡和會稽郡長大,蔡琰認識的朋友也多是些江東的地方士族。

  像是蔡邕的弟子之一顧雍,在江東可能算得上屈指可數的風流人物,但和雒陽這些累世公侯的家族比起來,充其量只能算是鄉下大戶而已,沒有經學傳家,終不為美。

  蔡琰又細看了看眼前這人,論起風姿儀容,竟然並不遜色於那幾個“朗朗如日月之入懷,岩岩若孤松之獨立”的荀家子弟。

  她想著,若是什麽時候自己也能辦一個月旦評,就把這人也評上去,評一句“蕭蕭肅肅,爽朗清舉”之類的,讓那些操弄輿論的家夥氣急敗壞一番才好。

  “我是雒陽本地人士,來此謄抄五經的。”徐嘉樹放下了手中的紙筆解釋道,《熹平石經》就放在太學外,人人可以來抄錄,並不是士族的專用。

  “是吧?”蔡琰聽到這話,臉上頓時笑得燦爛,“這字剛直有骨,法度森嚴,比我.比蔡祭酒現在的字可真是強出不少。”

  蔡琰本就是閑不住的性子,來到雒陽之後發現這裡的人個個端著架子,整天琢磨著學書裡的聖賢來給自己家族揚名,她卻偏偏不愛待在家裡,而是經常來太學看自己家那個其貌不揚的老頭子早年寫下的字。

  “都說人要經事之後才能成熟,可蔡祭酒的字偏偏就是壯年的時候才漂亮。”

  徐嘉樹點頭讚同道,蔡老頭落難之後就再也找不回從前的銳氣,現在整天忙著修《東觀漢記》,偶爾宴飲奏樂,和早年那個東漢版魏征已經判若兩人。

  “正是如此,要學就得學這種一往無前的字才好!”,蔡琰覺得這小子很識貨,決定指點他一下,“讓我看看你謄抄的怎麽樣.”

  嘴上說著,便湊過去看向徐嘉樹手裡的字。

  “什麽呀,看著這麽別扭”

  蔡琰一眼看過去,便覺得這字實在奇怪——就像剛開蒙的稚童寫得一樣,短短一句話的抄錄裡就有好幾個錯字,便是寫對的字也看得出手上功夫生疏。

  剛開始習慣漢代毛筆的徐嘉樹摸了摸鼻子,有點不好意思。

  蔡琰皺了皺眉頭道:“興許是太學外面太冷了,我帶你進去抄吧。”

  說著,便要帶徐嘉樹進太學。

  東漢太學始建於開國光武帝,起初光是建造的講堂便“長十丈,寬三丈”,後又經過漢順帝的不斷擴建,“凡所造構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每年用工人數達11.2萬人,營建規模達到了空前的水平。

  至漢質帝時,太學生人數已有3萬余人。即使是經過兩次黨錮之禍之後,太學生被抓了一大批,也依然保持著龐大的數量。

  徐嘉樹正驚歎這個時代竟然有如此龐大的學院建築群時,卻發現一路上不斷有太學生上前和蔡琰搭話,只是都被她冷著臉擋了回去。

  徐嘉樹好奇地問道:“這些太學生以後都能做官嗎?”

  “怎麽會?”蔡琰冷冷反問道,看起來心情變得不太好“這麽多太學生要是都能做官,還要孝廉幹什麽?”

  “也對。”
    “只有出身不夠舉孝廉的才會來這裡,若是能得到太常或者別的什麽貴人賞識,自然可以被征辟為吏;能踏實進學的,考核過關之後也有機會為郎,實在混不出名堂的,自己也就走了。”

  蔡琰說著,提起那些跟自己搭話的太學生,臉上帶著說不出的嫌棄,“只是千萬別學這些人,看我們蔡家沒有男丁,便想通過我躋身士族,要不是.”

  哦——

  蔡琰瞬間捂住嘴,完了完了,說漏嘴了。

  她悄悄用余光看向徐嘉樹,發現他的臉上居然一點異色也沒有,心裡暗自高看了幾分——就算不是出身名門,此人的家教也比這些鑽營之徒好上不少。

  然後徐嘉樹冷不丁問道:“所以我剛才對著別人家女兒說她父親的字不如以前?”

  對子罵父,是為無禮,但剛才分明是蔡琰自己先貶低自家老爹的。

  蔡琰知道他在取笑自己隱瞞身份,便理直氣壯地說:“我爹早年的字就是要好些!現在的興許還不如我呢!”

  她走近一間靜室,指著幾案道:“你的字太奇怪了,再寫一遍,我給伱挑挑毛病。”

  “好”,徐嘉樹聞言乖乖坐下。

  剛拿起筆還沒開始寫,身後的蔡琰就看不下去了。

  “拿筆姿勢就不對,把筆給我。”,她在另一邊坐下,一點一點糾正初學者的毛病,雖然嘴上毫不留情,卻也一點都不急躁。

  如果放到後世,她也許是一個很受學生喜歡的老師吧,徐嘉樹心想,語文老師兼音樂老師,一聽就很文藝。

  “別走神。”

  蔡琰見他神遊,輕輕拍了一下手。

  “我剛才在想,你這麽會教人,應該來太學做個祭酒的。”,徐嘉樹一邊低頭寫字一邊說著大逆不道的話,“這裡隻教經學怎麽行,學出來一堆書呆子。”

  “只要能做官,這些人才不管會不會變成呆子,我不來這裡當祭酒。”

  蔡琰嘴上否認,眉眼卻彎彎的,顯然徐嘉樹這話很對她胃口。

  就這樣學了一個時辰,蔡琰幫徐嘉樹把初學者的毛病改正之後,他對手上這隻漢代毛筆越發駕輕就熟,居然很快就寫出了讓蔡老師嘖嘖稱奇的作品。

  “結構方正茂密,筆畫千錘百煉,氣勢也是初見磅礴之態.”

  這話是不是在哪裡聽過?

  蔡琰摸著下巴若有所思,“可惜筆力實在不堪入目,浪費了如此天作的好字。”

  她瞥了一眼還在乖乖抄《論語》的徐嘉樹,自己很確定,這人明明就是剛剛學字,那些拙劣的毛病是老手想都想不出來的,可偏偏又會這種新奇漂亮的寫法。

  難道說,他真的是天才?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