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的華夏列祖列宗》371.第366章 關某何懼哉
  第365章 關公遇麥城(求月票求訂閱)

  “最近這段時日,朕借助此次夏國兵馬,收攏各部落兵權,改換部落軍職,收歸麾下。但也時刻關注齊國那邊的戰事,唇亡齒寒啊!”

  拓跋魁抿了抿嘴唇,望著一座座大殿沐在陽光裡。

  “齊國已經亡國,聽聞宗室被遣散後,悉數被殺。”

  他的母親梁國太后趙西鳳聽完這句,身形晃了晃,“那……那……”她聲音結巴,還有些哽咽,拓跋魁知道她想問什麽。

  “姨母跟姨父,還有表兄被齊國文武丟進了夏國軍營,聽說被帶去了夏國燕京。”

  趙西鳳搖搖晃晃,仿佛一下失去了精氣神,靠在了牆垛上,掩著口鼻低低的抽泣,魏國破滅,她娘家已沒了,親弟弟也死了,唯一的妹妹,又被抓走帶到夏國燕京,這輩子恐怕再難有機會見面了。

  如此一想,老婦人更加失態,嗚咽的哭出來。

  “母后……”

  拓跋魁偏過頭來,看著掩面哭泣的老婦人,“莫要傷心,朕絕不會讓梁國步魏、齊的後塵,也絕不會讓母后和姨母一樣被抓去夏國,任由他們羞辱!”

  “陛下……”老婦人擦了擦眼淚,擠出一絲笑:“娘不怕被抓走,就算到那個時候,娘也絕對不會讓夏國人抓走娘,讓你忍受屈辱!”

  拓跋魁跟著笑了笑,隨即聲音拔高,有著前所未有的自信。

  “母后放心,朕要讓夏國軍隊明白,梁國皇帝的骨頭比魏、齊難啃。我的大梁雖然偏安一隅,比不得魏國地大物博,可各部落子民都驍勇善戰,這些人雖然桀驁難馴,論打仗,尤其在大梁的這片天地山川,有誰能比得上他們!
  朝中文臣又齊心協力,沒有齊國那種勾心鬥角、推諉權衡!
  朕的大梁就算被夏國兵馬打進來,可依然有著勃勃生機,依舊有著可戰之兵,仍有忠心的臣子為朕上下奔走。

  這次各部落改製,得到諸頭人的擁護,進行的極為順利,朕麾下的伏山、跋涉兩軍已經整裝完畢,眼下就剩射聲軍了。”

  說到這裡,拓跋魁臉上泛起自信的笑容,重新看向城牆外的宮宇建築,“至此之後,朕手中也會握有強軍!能與夏國的兵馬在山地之間一較高下!
  借地利、人和之便,不管他來多少兵馬,朕要讓他明白梁國一地,可不比魏、齊!”

  趙西鳳怎麽也想不到,自己的兒子能如此自信的說出這一番話來。

  不過她還有些擔心。

  “陛下有自信,為娘心裡高興,但是夏國如此多兵馬殺過來,真能將他們殺退?那夏國皇帝,滅了齊國,從東面殺進來,他們的兵馬肯定比以前更多。”

  “多又如何!戰場勝負,可不一定靠的是兵馬多少!朕依靠地勢、各部落齊心協力,放手一搏,全力反撲,要他們所有人,全都葬送在那裡!”

  他緩緩說著,自己都被這番話,激勵的鮮血燃燒,陽光照過來,落在他剛毅而堅決的臉龐。

  “梁國贏得此役,天下就沒人再小瞧西北這片天地,朕改革軍製,只是第一步,贏得此役後,這第二步就是拿下梅州,攻略齊國原來的土地,號召齊國百姓反抗夏國暴政!”

  拓跋魁胸有成竹,在牆垛上重重拍響。

  拋開一國太后的身份,就以母子而論,趙西鳳看著兒子有如此壯志,和抓住夏國兵鋒入境的契機,收服各部落兵馬的手段,心裡是驕傲的。

  “陛下有如此雄心壯志,為娘心裡高興!”

  她知道幫不上忙,便勸慰拓跋魁操持國事的時候,多注意休息,別累壞身子,隨後帶著宦官、宮女離開城牆。

  拓跋魁卻沒有離開的意思,目送母后被簇擁著下了城牆,乘坐鳳轎返回后宮,他臉上的笑容漸漸冷了下來。

  倒不是他對母親有什麽意見,而是心裡還有一事未說。

  那就是夏國皇帝驅使齊國二十一萬降兵為先鋒,從東面攻入大梁,他怕說出來,讓母后擔心,便選擇隱瞞下來。

  風嗚咽的吹過城牆,拓跋魁猛地拂袖,一拳砸在牆垛,他身為太子時,便從小修習武藝,這一拳含著怒意砸下,牆垛的磚石都裂開一道縫隙。

  “狼子野心!”

  他咬著牙關,擠出一聲,將心裡的煩悶發泄出來,“這是要一統天下,滅齊之後,要滅梁,接下來是誰?越國?吳國?小小年紀,就有這麽大的野心!”

  拳頭死死壓著牆垛,隨後變化成手掌按在上面,他站在那裡,看著手邊灑落的牆磚粉末,雙目都有些微微發紅。

  “朕絕不會輸給你,朕要證明,我也是百年難得之君!”

  發泄一通後,他轉身走下城牆,邊走邊發下命令,坐上禦輦後,吩咐一句:“去將來大都的軋葷山叫來。”

  隨行的老宦官,小心將皇帝說的每一個字都記下來,隨後招來一個小宦官,讓其趕忙出皇城通傳。

  轉過身後,便陪拓跋魁一起返回前宮,來到敬武殿,拓跋魁坐到長案後的椅子上處理政務,而老宦官則站在一旁陪同,隨時等候皇帝的旨意。

  “大伴,你說這個軋葷山為人怎麽樣?”拓跋魁低著頭,一邊批閱奏折,一邊輕聲問道:“朕這幾次接觸,覺得此人是一個胸有韜略的人,就是胖了一點。”

  侍候一旁的老宦官,有些猶豫:“陛下,奴婢是宦官,不好評價陛下的文武。”

  拓跋魁還是沒抬頭,目光看著手裡的奏折,笑道:“問伱就說。”

  他話語在這裡頓了頓,目光抬起來,用著平和的語氣繼續說道:“只要是有能力的,朕都會大用,就像夏國皇帝一樣,只有身邊聚集了一幫有能力的文武,才能做更多的事,也會吸引更多有能力的人投靠到朕的麾下。”

  那老宦官此時也不再猶豫。

  “陛下,那奴婢就說了。”

  “說吧、說吧,朕又不是北宮野那種小肚雞腸的人,容不得旁人意見。”拓跋魁放下奏折,笑容溫和,目光平淡,看著陪自己長大的老宦官。

  “陛下,奴婢覺得這軋葷山口若懸河,有些過於阿諛奉承了,雖說有些本事,但就怕根本不堪大用!”

  宦官說完,小心翼翼的看向皇帝,像是在觀察天子的表情。
    拓跋魁卻是哈哈大笑:“你這閹貨,說這話就有嫉妒賢能了,這軋葷山豈止一點本事,能在眾部落裡脫穎而出,靠的可不是阿諛奉承、溜須拍馬,沒有真本事,估計早就被其他部落吞的骨頭都沒有。”

  就在兩人說了這會兒話的功夫,外面有通傳的宦官低聲道:“陛下,軋葷山來了。”

  片刻,書房內就傳出拓跋魁的一句:“讓軋葷山進來。”

  梁國眾多部落,很少跟他國那樣姓前面加官名,多數時候都直呼對方姓名以示尊敬。

  書房之中,拓跋魁將奏折收起來,對面的門扇吱嘎一聲打開,一個身材圓滾滾的中年男人,雄赳赳的進來,發髻扎的整齊,還梳了幾個小辮子垂在肩頭,這位進來的身影抬手握拳按在胸口。

  “軋葷山拜見陛下!”

  “不用多禮。”拓跋魁臉色肅穆,呈出天子威嚴,“朕要你過來,是因為需要你,和你的弋落河騎兵做一件事!”

  軋葷山抬起目光,眸底有一絲情緒波動了一下,很快隱沒下去,他聲音豪邁。

  “陛下盡管吩咐!”

  “好!”

  拓跋魁猛地站起身,讓身旁的宦官取過一幅地圖,鋪在長案上,朝軋葷山招招手,讓他過來一同看地圖。

  “朕要你率騎兵北上,配合殘余的房當部落,還有費聽、頗超兩個部落騎兵,繞過夏國的前軍,偷襲他們的後陣!”

  他點了點西北地圖上一處城池的名字:積麥城!

  軋葷山看到積麥城的時候,心裡咯噔跳了一下,泛起一股不好的預感。

  “陛下,繞行後方……夏國的西路軍,不可能沒有防備。”

  “放心,朕現在已經很清楚夏國西路軍的部署,他們的前軍正在猛攻古蕩山,那邊有兩支部落兵馬堅守,此刻後陣是他們屯軍糧之地,收容傷兵之所,加上水土不服,城裡的士卒沒有多少戰意。”

  拓跋魁言語充滿自信。

  “積麥城又是一座小城,他們想要守住幾乎不可能!”

  ‘啪!’

  他一掌拍在地圖上,目光灼灼:“拿下這裡,你可辦得到?!”

  軋葷山點頭:“交給我吧!”

  說完,挺直胸膛朝皇帝行了一禮,大步離開了書房。

  人一走,房門重新闔上,書房之中便安靜下來了。拓跋魁站在案桌前面,想著謀劃偷襲積麥城,給予夏國西路軍一個措手不及的打擊,心裡也是激動不已。

  他握著拳頭在桌角輕輕錘了錘,目光傲岸。

  夏國西路軍一直往前推,不斷的打勝仗,其實都是他刻意為之,就是要讓對方覺得梁國的軍隊如同一盤散沙。

  果然,他們的前軍不斷推進,與後方的距離越來越長,這就是他想要的戰機。

  轉機就在這裡了,一直暗地裡謀劃了這麽久,應該是不會有問題,他如此想著,越想越是躊躇滿志。

  ‘一定沒問題!’

  砰!
  拳頭再次敲在桌上。

  ……

  天光北去千裡之外,陽光漸漸西沉。

  神色有些疲倦的關羽從傷兵營裡出來,翻身上馬又去了城外軍營,營地已升起篝火,火光延綿一片,照在一個個烤著乾糧的士兵身上。

  關羽帶著兒子關平奔行進了軍營裡,周圍士卒紛紛起身望向主帥駐馬大帳,隨後下馬徑直走進裡面。

  “……周倉,營中今日可還有士卒上吐下瀉?”關羽進到帳裡,解下披風交給關平,走到首位落座。

  一旁黝黑的粗野大漢,搖搖頭:“今日暫時沒有,扛得住的怎樣都不會出現水土不服,扛不住的,都已經在城裡躺著了。”

  都是幾十年的老兄弟,沒有外人的時候,周倉還是顯得隨意,他給關羽、關平倒了茶水,坐到一旁,說出心裡的擔憂。

  “君侯,最近積麥城周圍多了梁國部落的斥候,而且這城名……我覺得有些晦氣!”

  對面的關平也點了點頭,初聽到此城的名字,不由聯想到當年的麥城,那時周倉守城戰死,他與父親突圍,半道被俘而亡。

  如今再遇到有著相同字樣的城名,心裡便有些不安。

  “呵呵!”

  首位上,燈火搖曳,照著棗紅的臉龐,關羽闔著鳳目,品了一口茶,輕笑著說了句:“地名看似對我不利,但又豈知不是我福地?”

  關羽睜開眼睛,微微眯了起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