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我的華夏列祖列宗》461.第454章 治倭之策,來不往非禮也
  第454章 治倭之策,來不往非禮也

  一匹快馬飛奔出了城門,披星戴月趕往飛雲港。

  二月二十這天,燕京城內意外施行了宵禁,四五輛馬車朝皇宮匯集過去,各輛馬車內的身影端坐筆直,微蹙眉頭,心裡大抵已經知曉皇帝要說何事,去的路上心裡已想好了說辭。

  待進了皇城,一路來到中宮,諸葛亮、賈詡下了車輦,以及從飛雲港趕來的周瑜,也都下了馬車,兩邊拱了拱手,一起走進中宮的禦書房,帶路的宦官提著燈籠,邊走邊說:“陛下這幾日發了好大的火,奴婢服侍陛下這麽久了,從未見過呢,鄭督公也在書房,三位請進。”

  說著,那宦官上了台階,在兩側侍衛目光裡,將前方的門扇推開。

  三人先後進到書房,便看到皇帝負著手正站在書架前,翻看一本海圖志,鄭和也在,挽著拂塵站在蘇辰旁邊。

  聽到開門聲和腳步聲,蘇辰抬了下手,“坐下說話。”

  進來拜見的三人,朝鄭和點了點頭,坐到書案下方兩側,片刻,宮女進來上了茶水,待門扇重新關上,蘇辰這邊也闔上那本海圖志,丟到書案,一屁股坐到椅子上,揉了揉眉頭。

  “麟州沿海四處都遭到海寇襲擊,鄭督公、周都督,你們覺得該如何是好?”

  鄭和與周瑜對視一眼,兩人都是擅長水戰、海戰的首要人選,那次被倭人海寇擺了一道,周瑜到現在臉色都有些難看。

  “先說倭人領兵之將。”

  沉默了片刻周瑜先開了口,做過東吳大都督的人經歷過不少戰事,自然不會因為被對方算計了一次,就手足無措而亂了陣腳。

  “這些時日,瑜也仔細思慮過,倭人那將領用兵,頗得孫武兵法之道,一直以海上劫掠讓我等習以為常,卻開春之時,忽然轉道登陸海岸,殺我等一個措手不及,眼下要做之事非與他在海上廝殺,而是切斷對方再次下手的地點。”

  周瑜對面,鄭和點了點頭,他看向蘇辰:“陛下,非奴婢為自己和公瑾開脫,海岸著實太長,我等不懼與他在海上作戰,而是提防對方不斷襲擾,讓我們疲於奔命,這在用兵之上,是為大忌。”

  “防禦倭寇,朕心裡已經有人選了,但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唯有一舉滅掉其老巢,斷其根,才能治標。寶船還有多久建造完成?”

  有人商議,蘇辰心裡也沒那麽煩悶,以倭人的體量,他根本不懼,但時常騷擾就跟蒼蠅一般,讓人惱火不說,也讓沿海百姓、海上貿易驚恐至極,一旦人人自危,大夏立國以來的威風,極有可能被消磨乾淨。

  這是蘇辰最擔心的一點,心氣勁兒沒了,民心到軍心都會受到影響。

  “啟稟陛下,寶船哪有那麽容易,依照當初的結構,奴婢懂得也不多,只能一點點的複原。”鄭和自嘲的笑了笑:“當初七次出海,奴婢自顧看海景了,哪有功夫下船艙看大船結構,這船身長達四十四丈四尺,寬十八丈,僅船體就頗耗人力,每一層都有不同結構,用於抵擋海浪、颶風衝擊,各種房間,供給士卒休息。”

  寶船的事,蘇辰之前聽過鄭和講解,光是動力系統,就有三套,硬帆、旋轉櫓、首尾的長櫓。

  硬帆主要作用就是受風提高效率,而且桅杆沒有固定的橫桁,使得桅杆能夠更加靈活地調整方向,以適應海上變化的風雲。

  在兩舷和艉部則是設置的長櫓,這種長櫓深入水中,由多人同時搖動。

  船艙內還有搖晃的旋轉櫓,人力推動下,攪動齒輪進行水下旋轉,類似現代的螺旋槳,因此具有較高的推進效率。

  即使在無風的情況下,通過長櫓、旋轉櫓轉動也能保持一定的航速。而且,兩種櫓在設計上,針對船外涉水的面積,縮放到極小的位置,就算通行狹窄的港口或擁擠的海峽也無礙。

  不過有一點比當初寶船更強的是,這方世道的木材有著極好的密封性,可以做到長時間在海中航行,蘇辰也提到過用鐵皮或銅皮對外面進行鑲嵌,防止撞擊和火攻。

  飛雲港那邊,在造船的時候,依照重量限制,工匠們只在適合的位置,鑲嵌鐵皮進行一定范圍的防護。

  相比於寶船,虎牙、青龍等艦船則簡單、快速許多。

  “鄭督公心裡苦,朕也是知曉的。但這口氣,朕著實咽不下!”

  蘇辰敲了敲桌面,他將目光投向那邊的諸葛亮和賈詡,“現在還奈何不了他們,但也能出口惡氣吧?”

  “臣,暫時無計,不過將來東渡群島,亮倒可為陛下借上一場大風!”

  諸葛亮表態了,賈詡也只能硬著頭皮笑了笑。
    “還是那句話,陛下可不怕傷天和?”

  “倭人死絕,朕高興還來不及!”蘇辰微微前傾,一句一頓:“有多毒,盡快說來。”

  賈詡雙手插在袖裡,好似無害的眼神漸漸泛起陰毒:“陛下,選上一批死囚,讓他們乘船南下,船中裝一些害瘟的牛羊,讓倭人劫走,耕牛,寶也,一旦送到島上……呵呵。”

  蘇辰臉上泛起喜色,不過隨即又皺眉:“害瘟的牛,不難找,六州之地,上百萬的耕牛,總有幾十頭得了瘟病的,朕這就下旨,在六州之內搜尋。就是那些死囚,未必肯做這事。”

  “他們本就必死之人,陛下倒可格外開恩,若是做了這事,他們家眷可得一筆豐厚的安家費。畢竟誰都知道就那麽集市上砍頭,死了也是死了,倒不如死的更有價值。”

  “不怕他們跑了?”

  “陛下,你忘了瘟病?”

  “上船之後,跑到哪裡都是死……”

  蘇辰眼皮跳了跳,這老家夥是早就想到這個計策了吧,不然細節怎麽細節都想好了。

  “那就這麽辦!”

  想了片刻,蘇辰當即拍案決定下來,既然對方陰了自己一波,不還回去,他還當什麽皇帝!
  “陛下,稍等。”

  這時,諸葛亮忽然開口:“陛下要下旨,請下密旨。”

  “為何?”

  諸葛亮放下茶水,搖了搖鶴扇,看了一眼對面的周瑜,“亮其實一直在想,倭人為何那麽精確的把握住,公瑾與呂子明會從吳州過?又為何料定麟州那邊沒有吳州水軍巡邏?”

  聽到這話,周瑜瞬間眯起眼簾,就連蘇辰也眯起眼睛。

  “丞相的意思,吳州、麟郡那邊的官僚當中,有奸細為倭人通風報信?”

  諸葛亮搖著羽扇,沉默的點了點頭。

  “傳朕密旨!”

  蘇辰唰的站起身,讓外面的吳子勳進來,“三道密旨,一,立即各州搜尋害了瘟疫的耕牛,五十頭!立即運到飛雲港,記住中途不可停歇,不可讓疫病傳播開!

  其二,讓燕京另提三十名死囚,說服他們出海赴死,其家眷能得五百兩白銀。

  最後一道密旨,也是最重要的,讓李白帶其麾下繡衣司密探前往吳州盛康、麟郡,讓關平暗中配合,找到通倭之人,就從當年與顧充文關系最好的開始排查!”

  “是!”

  吳子勳知道皇帝最近心情不好,沒有多余的話,他雙手一拱,領命轉身,大步出門而去。

  門扇重新關上燈火搖曳,照在蘇辰臉上,他聲音冷漠的擠出唇齒間:“以為在朕身上啃了一口,呵呵,朕就要讓他傷筋動骨!”

  說完,徑直打開房門,走去宗廟的方向,聲音穿透黑夜傳到四人耳中。

  “計策就這麽定了,半月後,朕要看成效!”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