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何為仁,何為賢?
“先生盡管去做,政定當全力支持!”
嬴政頓時明白了趙辰的意思,這是打算組建自己的勢力啊。
大秦帝國內,存在著諸多的能人賢士,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想要將之利用起來,並不簡單。
更何況,人才眾多,發揮空間的地方,卻顯然不會太多。
仙府勢力的存在,雖然是誕生在大秦帝國,但其不會歸於嬴政統轄,而是屬於趙辰一人的。
在大秦帝國招收有修仙天賦的天才,從而讓其能夠在天外天有崛起的機會。
既可以,讓仙府勢力發展壯大,給趙辰帶來不少的修煉資源。
又可以,給在天外天開疆擴土的大秦皇朝提供不少的強者。
這些事情,嬴政早就已經是預料到了。
因此,他有現在的態度,似乎也很正常。
“有陛下的支持,那麽我就可以放寬心了。”
趙辰對於其反應,倒是沒有任何的意外。
對方若是很在意此事,並且耿耿於懷,那就不會是始皇帝嬴政了!
更何況,仙府勢力的出現,給大秦也有不少的好處,這是顯而易見的事情!
會有什麽樣的弊端,那就不是眼下所需要考慮的事情了。
“我大秦,本就因先生而繼續延續,更有希望在天外天建立不朽皇朝的偉大基業!”
嬴政神色嚴肅,十分鄭重地說道:“先生,完全沒有必要顧及到我,只要有利於大秦,皆可為!”
鮮明的態度,盡最大的支持。
他非常的清楚情況,自然也就不會多想什麽。
就算是有所讒言的發生,他也知道該如何做決定。
畢竟,大秦帝國在對方的眼中,完全沒有插手的必要。
任其毀滅與否,與先生有什麽關系呢?
想要組建,比之於大秦強盛萬倍的帝國,甚至是不朽皇朝,也是輕而易舉!
大秦需要的是趙辰這位先生,而不是趙辰需要大秦!
這其中的差距,嬴政非常清楚。
他,絕對不會允許,有人打著為大秦好的名義,來針對面前的先生。
畢竟,針對面前的先生,也是在針對大秦帝國的現在與未來!
“有陛下之言,我很欣慰了。”
趙辰還是有些滿足的,至少他清楚嬴政的為人,不會卸磨殺驢。
對方也足夠的理智,雄才大略,清楚洞悉本質。
知曉大秦需要的是他,而不是他需要的大秦。
“先生,我聽聞扶蘇在城內,成立了什麽舉賢堂。”
嬴政皺了皺眉頭,對於此行為,說實在的,有些不滿意。
這般舉動,看似是招攬天下人才到鹹陽。
可實際上,卻有觸及到一些大秦權力的底線。
以扶蘇的身份與地位,很難保證這些來的人,可以信任。
若是,這些心懷不軌的人,最後進入到大秦眾多官位上,那該帶來多大的威脅。
最重要的一點,還是任用能人賢士,都是有著標準的流程。
任免官吏的權力,集中在嬴政這位大秦始皇帝手中。
誰都來上舉賢堂之舉,無疑會影響到正常的選拔,從而耽誤大秦帝國各地官吏的水準。
參差不齊的官吏,在治理地方的時候,無疑會埋下不少的隱患弊端。
還有一點,那就是嬴政不認為扶蘇的眼光多好。
很有可能,舉賢堂招攬到的所謂能人賢士,大多都是虛名貪權之輩,根本沒有什麽真才實學。
能人賢士,根本沒有統一的標準,本質上就是引得彼此大打出手,從而針鋒相對。
到時候這鹹陽城,必定會亂哄哄的。
秩序方面,也會受到影響。
無法對這些人妥善安排,事後回到大秦帝國各地,稍有不慎,也就會出現隱患。
甚至,不乏仰慕而來,失落而去,以至於心生怨恨之輩,以此來抨擊大秦帝國的統治,試圖動搖帝國根基,煽動民心來造反。
種種情況,都需要考慮到。
嬴政之前就有些不滿,現在更是心生怒火。
在他前腳離開巡遊,這扶蘇後腳就開始舉賢。
很難說,沒有其他的意思存在。
就算扶蘇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那些試圖站隊,以押寶下一任大秦皇帝的文官武將,還有官吏等人,也會推動著這個事情,朝著想要的方向發展。
嬴政有時候,對於扶蘇這個長公子,也是很頭疼。
對方以為這些人,真的是單純的認為其賢能仁義才會來的嗎?
那顯然不是!
嬴政不覺得扶蘇腦子笨,只是認為其在這方面的嗅覺,不夠靈敏。
在他的指點敲打之下,又想得太多,以至於彼此之間反而隱隱有站到對立面的趨勢。
扶蘇代表著百姓,而他代表著大秦權力。
這本來是統一結合的,卻在逐漸的劃分出來,讓嬴政惱怒不已。
“不如,先生就與扶蘇的舉賢堂爭一爭!”
嬴政很想要打擊扶蘇自以為是的想法,也是冷哼道:
“賢能之才,何為賢?”
本質上,賢是沒有標準的。
而往往,這種賢,會被理解為能力方面的優越。
殊不知啊,走了歪路和歧路!
曾經有諸侯國,立儲君者,以賢為標準。
最後的結果,就是皇室子弟凋零。
手上沾滿了鮮血的“賢者”,坐上了國君之位。
卻開了一個足夠血腥的先例,使得往後難以為繼,國不將國!
嬴政惱怒不已,想要讓扶蘇清醒清醒,也讓那些投機者知曉,不是誰都能夠對大秦以後的儲君由誰來做,而指手畫腳的!
“仁義、賢能,這等名聲似乎很好。”
趙辰知曉嬴政的意思,也是淡淡地說道:
“可被如此定義的人,終將為此而畏手畏腳,以至於自縛身心,成為旁人言語中的傀儡。”
仁義與賢能,並不是靠說出來的。
一個人,常年做好事,卻因一件小事沒有處理妥當,而變成了壞事,就像是一張白紙之上,出現了黑點,往往會被人所注意,以此來對其抨擊和攻擊。
而一個壞人,卻因做了一件好事,得到了大量的讚譽,認為其浪子回頭金不換。
在趙辰印象中,一些皇帝在位期間,數次經歷對外作戰,取得不俗的戰功,讓國家為之繁榮富強,百姓安居樂業,最後取得了仁的歷史評價。
有些皇帝,也如此做,卻反而得到了“暴君”的評價。
難道,這些都是虛假的嗎?
扶蘇本身乃是大秦長公子,注定了其不應該被仁義賢能的評價所束縛。
一旦被束縛,並且自身也無法掙脫,那最後也將會因此而付出代價。
大秦皇帝,本應該主宰其他人的生死,卻被仁義賢能的虛名束縛手腳。
這種情況下,想要治理好國家,給百姓帶來足夠美好的生活,談何容易?
趙辰微微拱手,朝著嬴政笑道:
“不如,就讓扶蘇去見識一下何為仁義賢能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