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年代:從陝北窯洞開始》第264章 神秘的大禮!
   第264章 神秘的大禮!
  “師……師兄。”

  都說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

  張自強剛走出火車站,還沒來得及觀察周圍的情況,就一眼看到了人群中那個老人,倒不是說這幾十年沙老爺子沒有變樣,而是張家棟之前就將對方的照片拿給他看過。

  如今照片就貼在他家臥室的牆上。

  日思夜想,又怎麽可能認不出來?

  瞬間,他的眼睛就紅了起來。

  “師兄,你老了。”

  張自強來到沙老爺子面前,神情複雜的說道。

  “放心,我肯定比你活的更久,你都這一把年紀了,還大老遠跑來幹嘛?”

  沙老爺子眼睛也有些發紅,但嘴上卻不饒人。

  “這輩子要是不來見見師兄,我死都難以瞑目。”

  張自強說道。

  “現在看到了,趕緊回去吧,我這鄉下地方,還招待不起你。”

  沙老爺子繼續說道。

  旁邊,誰也不敢插話,只能假裝沒聽到。

  反倒是張自強,毫不在意,反而有些享受,或許以前他就被少被這麽懟,還是原來的味道,原來的那個師兄。

  “沒事,我裝著糧票,身子骨也還行,自食其力還是沒問題的。”

  張自強乾脆說道。

  眼瞅著周圍不少目光都投了過來,孫向陽也不得不上前說道:“老爺子,師叔,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咱們先回家吧。”

  “好,好,回家。”

  不等沙老爺子開口,張自強便自顧的說道,尤其是回家二字,明顯加重了語氣。

  師兄的家,不就是他家嗎?
  坐著蘇慧晚找來的客車,一行人返回雙水灣,一路上,張家棟都在為自家爺爺介紹著,比如剛剛修的路,還有路上偶爾可見的掉落煤塊,甚至半路上還碰到了往雙水灣拉煤的拖拉機。

  與此同時,蘇慧晚也在跟孫向陽說著話。

  “你總算是回來了。”

  “怎麽?家裡有事?”

  “是好事,而且還跟你有關。”

  蘇慧晚難得賣了個關子。

  “跟我有關?是京城孫家?”

  孫向陽想了想說道。

  之前在京城的時候,孫炳信就說過,另外給他準備了一份禮物,等著他回來就知道了,孫向陽雖然有些好奇,但也沒有追問。

  “對,孫家托人找了礦務局,對雙水灣煤礦展開扶持。”

  蘇慧晚說道。

  “扶持?怎麽個扶持法?”

  孫向陽怎麽也沒想到,孫炳信的禮物,竟然跟雙水灣的煤礦有關。

  不過很顯然,他之所以能知道雙水灣的情況,肯定是從趙玉升口中知道的,知道他一心留在家鄉,想要把雙水灣發展起來。

  所以對方選擇了幫他完成這個理想。

  畢竟如今雙水灣真正賺錢的也就只有煤礦跟剪紙畫,孫家就算再厲害,也無法幫他把剪紙畫推銷出去,但是煤礦就不同了,如今的煤礦,屬於一盤棋計劃,有著開采指標。

  以對方的能力,想要影響到礦務局,倒也正常。

  “初步的意向主要有三點,一個由礦務局提供資金跟技術,幫助雙水灣煤礦擴大規模,再一個就是開采指標,只要煤礦這邊能挖出煤來,不管多少,哪怕縣裡煉焦廠吃不下,也會由礦務局那邊進行安排,總之,今後無論雙水灣挖出多少煤來,都能賣出去,像之前那種有人卡脖子,賣不出去的事情,再也不會發生。

  最後一點是扶持前三年免稅,但免掉的這部分,理論上要投入到煤礦開采中,用來擴大規模,不過到時候怎麽弄,你就不用操心了。

  而且,今後雙水灣煤礦將是重點產煤單位,會優先保證用電需求。”

  蘇慧晚帶著幾分欣喜的說道。

  這也意味著,雙水灣煤礦,將進一步擴大規模,今後雙水灣的收入,也會再度增加。

  “提供資金?要還嗎?”

  孫向陽想了想問道。

  “既然是扶持,自然是不用還的,不過理論上,這些由礦務局援助的設備,都歸礦務局所有,不屬於雙水灣的資產,將來如果報廢了,要還給人家。”

  蘇慧晚笑了笑說道。

  這種扶持,在不少地方都有,看似礦務局吃了大虧,但實際上,開采出更多的煤礦,本就是對方的任務,尤其是優質煤更是供不應求。

  當然,別的地方扶持,條件肯定不會這麽優渥,甚至礦務局那邊要拿走一部分利益,但在雙水灣這邊,就是純粹的扶持了。

  但這種扶持,本就是在計劃中,任誰也說不出不是來,也有不少先例可循。

  尤其是孫家那邊,既然是送禮,肯定不會給孫向陽留下什麽麻煩,要不然這份禮物的價值也將大打折扣。

  聽完蘇慧晚的話,孫向陽也不由得沉默起來。

  有了礦務局那邊的扶持,雙水灣煤礦肯定會迅速成長起來,先不提前三年的免稅,光是一個優先保證電力供應,都足以讓孫向陽感到驚喜。

  別看當初通電是由蘇慧晚一手促成的,但如今,各個地方仍舊缺電嚴重,經常限電。

  上輩子,孫向陽小的時候,哪怕已經九十年代了,村裡仍舊經常停電,表面上是說電路出現問題,實際上,就是因為電不夠用。

  現在就算是雙水灣這邊,之前也沒少停電,哪怕蘇慧晚也沒辦法,因為這種事情根本就不是縣裡說的算。

  地區那邊,自然會根據企業的重要程度,進行優先供電。

  但現在,有了礦務局那邊發力,雙水灣煤礦,也納入了這個名單。

  如此一來,不僅僅煤礦那邊,就連研究所也不用再受停電困擾了。

  只是,孫向陽反而有種幸福的煩惱。

  原因就是,煤礦那邊一旦再擴大規模,肯定要加一個,甚至兩個礦井,如此一來,那邊的人可就遠遠不夠了,只能繼續再招人。

  可問題是,雙水灣現在的人幾乎全都各司其職,煤礦需要人,磚廠那邊也不能停,建築隊那邊,為了配合雙水灣的發展,同樣必不可少。

  而種地,更是不可或缺。

  難不成要從其他生產隊招人?
    相信以煤礦那邊的待遇,只要說聲招人,周圍幾個生產隊立即就會蜂擁上門,但要說讓他們全部加入雙水灣,搬遷到這邊,估計是不可能了。

  這可不是三五個人那麽簡單。

  能夠進煤礦的,肯定都是青壯勞力,任憑哪個生產隊,都不可能放人。

  如果不是雙水灣的居民,就只能像沙坪壩一開始那樣,作為臨時工,可以給他提供的經驗,只有正常的一半。

  當然,就算只有一半,也完全值得去做。

  更重要的是,煤礦的規模擴大,提供給雙水灣的助力也會更大,真正擁有了發展的基礎。

  所以孫向陽也不得不承認,孫家給的這份禮,夠大,也足夠貼心。

  或許在外人看來,又不是直接給孫向陽本身的,而且煤礦也是集體的財產,哪有這麽送禮的?
  但孫向陽所求從來就不是錢。

  或者說,他壓根就不缺錢,更在意的是雙水灣的發展。

  雙水灣發展的越快,規模變得越大,他將來能夠收割的經驗點才會更多。

  煤礦,剪紙畫,再加上碳纖維研究所,這一步步走下來,才能讓雙水灣在未來綻放出璀璨的光芒,真正成為陝北黃土高原上的一顆明珠。

  “怎麽樣?滿意吧?”

  蘇慧晚微微一笑。

  關於孫向陽在京城那邊治好了孫家那位老爺子,她也從張家棟的口中知道了一些,正是因為如此,她才放心的跟對方接觸。

  不過最終真正拿主意的,還是孫向陽,所以只能等孫向陽回來再跟那邊簽訂合約。

  如果孫向陽不願意,那一切休提。

  只是在蘇慧晚看來,這種好事,又怎麽可能不同意?
  並且她也了解過,根本就沒有任何後患。

  因為雙水灣煤礦這邊,完全如何這種扶持計劃,無非就是礦務局那邊決定給誰罷了。

  能夠爭取到這個名額,本身就是一種本事。

  就像一些大型投資,不少地方都會想方設法的爭取,自然是所有的關系都用上,這本身就是符合規則的,你不能說給了別人,不給伱,就是不公平,這個世界上哪來那麽多不公平了?

  拋開這些東西,才是最大的不公平。

  “只要對雙水灣發展有幫助,那就沒什麽不滿意的。”

  孫向陽說道。

  “對了,高檔養生棗的事情怎麽樣了?”

  孫向陽隨即又問道。

  “還行,開了幾次會,總算是同意了,不過縣裡沒錢,今年就算從各個生產隊收購棗子,也只能先打欠條,只有證明可行,到時候那些高檔養生棗賣出去以後,才能真正擴大規模,全縣推動種植棗樹。”

  提起這個,蘇慧晚便顯得有些不甘。

  想做事,有時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哪怕是好事也是如此。

  而且她目前還只是個副縣,就算背景深厚,也要遵循一定的規則,空有一番力氣無處可使。

  不過好在最終,也勉強達到了她的底線。

  “這些年,公社那邊打的白條還少了嗎?不過只要熬過第一年,後面就容易了,回頭我會讓人在雙水灣周圍全部種上棗樹。”

  孫向陽開口說道。

  關於蘇慧晚遇到的難題,他也沒什麽好辦法,頂多是在雙水灣多種點棗樹予以支持,而且他對高檔養生棗可是有著充足的信心,以雙水灣周圍的那些荒坡,種上萬八千棵棗樹肯定不成問題,一旦開始結棗,又是一筆額外的收入。

  雖然比起煤礦跟剪紙畫來,根本不值一提,但要是用承包的方式,肯定會有不少人搶著種,將來的收入甚至比種地,比挖煤還要多。

  就看誰有這個眼光了。

  “那你可得多種點,反正你雙水灣不缺那點買樹苗的錢,反而是縣裡,別的生產隊估計拿不出多少錢來。”

  蘇慧晚感慨的說道,也幸好,雙水灣在縣裡幾乎成了個禁忌,完全由她負責。

  “這種事情,哪有自己掏錢的?可以用縣裡的名義,或者用那些生產隊的名義,從供銷社貸款,然後再找省農科院那邊,進行合作。”

  孫向陽給蘇慧晚出了個主意。

  “跟農科院合作?”

  蘇慧晚愣了一下。

  “對,別看農村有一些棗樹,但對生產隊的人來說,可沒有真正種植棗樹的經驗,小規模也就算了,如果大規模,肯定得找專家指導,不說成活率,光是品種改良,就不是生產隊能做到的,而農科院那邊,肯定有這方面的研究,到時候完全可以搭建起合作關系來,咱們提供土地跟棗樹,他們負責技術,到時候成果共享。”

  孫向陽說著後世不少成功的經驗。

  “好,到時候我去農科院那邊找人。”

  蘇慧晚立即欣喜的說道。

  同時心裡也在感慨,自己這個副縣,跟孫向陽一比,實在是差勁的很。

  甚至她的心裡冒出一個念頭,要是讓孫向陽來坐她的位子,會不會幾年之後就能讓縣裡真正騰飛起來?
  畢竟不管是高檔養生棗,還是找農科院合作,全都是孫向陽隨便想到的主意。

  可惜,她知道孫向陽志不在此,隻一心發展雙水灣。

  真不知道他到底是怎麽想的。

  時間過的很快,蘇慧晚還意味猶盡,便已經到了雙水灣,在村口,張自強便選擇了下山,似乎是想要好好看看雙水灣。

  雖然是第一次來,但他早已經看過不少雙水灣的照片,可以說,他對這裡既熟悉又陌生。

  那照片上的一幅幅畫面,此刻真正走入他的視線中。

  而且跟照片上一角一隅不同,眼下他看到的是整個雙水灣。

  沙老爺子嘴上抱怨了幾句不省心,但還是陪在張自強的身邊,並且主動介紹起雙水灣來,從村口刻著雙水灣的村碑,到研究所,學校,一路走來,沙老爺子沒少驕傲的看向孫向陽。

  因為這一切都是孫向陽帶來的。

  哪怕他原本屬於沙坪壩,但現在,沙老爺子同樣已經把自己當成了雙水灣的一份子。

  畢竟,等他死了以後,也會埋在這片土地上。

  這裡也是他的家,他的歸宿。

  “好,好地方啊。”

  張自強喃喃自語著。

  從踏入雙水灣的那一刻,他便真正喜歡上了這裡。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