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年代:從陝北窯洞開始》第220章 煤礦改革
   第220章 煤礦改革
  時間一晃便是月余。

  自從孫曉清回去以後,並未再來,仿佛事情就此了結。

  不過孫向陽卻明白,這件事情遠遠沒有了結,對方現在沒有找來,只怕是在尋找合適的風水大師,為了孫家的未來,軟的不行,自然要來硬的。

  對此,孫向陽並不擔心,就算來的是風水宗師,也無法將那真龍穴複原,頂多是在雙水灣培育一個新的風水寶地,但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比得上真龍穴。

  況且,雙水灣是他的地盤,想要來硬的,卻也不是那麽容易。

  在此期間,黃德發找了三個相師,其中兩個是騙子,還有一個雖然有些本事,但依舊無法看出黃錦鈴的問題,孫向陽也借機請教了一番,對命的理解,也更深了。

  但不知道為什麽,他始終無法突破那一線之隔,仿佛有什麽東西阻礙著他。

  而這一個月,黃錦鈴每天跟著站樁,身體越來越好,甚至已經開始學習一些擒拿把式,除此之外,她便一直在剪紙小組學習,雖然還沒有剪出合格的剪紙畫,但也有模有樣。

  更重要的是,黃錦鈴漸漸發現,自己已經有些喜歡上雙水灣的日子,在這裡雖然簡單,但卻有種充實的感覺,就連衣服,也換上了雙水灣的特色,甚至扎了兩條大辮子,活脫脫的一個陝北妹子。

  站在雙水灣的高處,可以看到一排不斷延伸的電線杆,遠遠望去,上面有人在忙碌著,那是在架設電線,是從縣裡供電所請來的人。

  按照眼下的進度,再有半個月,雙水灣就能通電。

  同時,研究所那邊已經搭建好,老支書從金家溝請了三十個青壯勞力,在他們的幫助下,研究所的搭建大大加快。

  整個研究所呈回字形,建的比正常房子高大許多,這也是為了方便在屋裡安裝設備,一些大型的氧化爐高達三米,如果太矮,根本就沒法安裝。

  研究所除了一個個實驗室,還有一排宿舍,將來在這裡上班的技術員都會居住在這邊,不再回到窯洞那邊,用程岩的話說,這一來一回,耽誤太多的時間,哪有住在這邊方便。

  對於程岩的要求,孫向陽自然一一滿足。

  眼下研究所基本搭建好,就連地面也用水泥找平,就等著那些機器設備運來。

  為此,老支書特意又拉出一支修路隊,先去把縣裡通往雙水灣的路重新修整一遍,雖然之前已經修過,但這些日子來,拖拉機拉著煤,一趟趟的經過,早就壓出一條條車轍,甚至前不久還下了一場雨,導致一些地方被衝的坑坑窪窪,如果不重新修整,那些拉設備的車輛很難通過這邊。

  黃德發前不久回來了一趟,說明設備已經從香江運到內地,現在正在往雙水灣這邊運來,只是這一路上,難免要耽誤一些時間,所以沒那麽快到來。

  聽到設備到了內地,程岩等人每天都眼巴巴的瞅著,盼星星盼月亮,就盼著那些設備早點運到雙水灣。

  雖然豎電線杆的人已經忙完,留下一些幫忙拉電線,剩下的人已經開始在地裡忙活起來。

  所以,雙水灣仍舊沒有閑下多少人。

  不過現在雙水灣還有一件大事,那就是建學校。

  黃錦鈴聽到孫向陽打算用香江那邊的公司為雙水灣捐贈一所學校後,立即找到孫向陽,打算由她出這筆錢,用她的話說,師父有事,弟子服其勞,更何況她現在吃住都在雙水灣,也想著為雙水灣做點事情。

  而且,她說出錢,並不是讓自己父親出,而是真的自己拿錢,她的零花錢就足夠修建一兩所學校,還綽綽有余。

  充分讓不少人體會到,什麽叫有錢人家的孩子。

  雖然錢是黃錦鈴出的,但學校的名字仍舊叫向陽小學,這是黃錦鈴唯一的要求。

  學校的選址位於雙水灣村碑的對面,也就是在雙水灣的家門口,那裡正好有一塊空地,距離研究所也有幾百米的距離,差不多是一左一右的格局。

  按照規劃,這所小學雖然是單層結構,但建好以後,可以容納至少三百個學生,哪怕包含了一到五年級,還有育紅班,但對雙水灣來說,也足夠了。

  畢竟現在的雙水灣,人口只是小一千,就算所有上學的孩子加起來,也只有不到兩百個,多建些教室,也是為了以後著想。

  相比建造研究所,大家對這所學校明顯更上心,正如老支書之前說的,就算讓雙水灣出這筆錢,大家也都心甘情願,因為家家戶戶都有孩子,將來孩子能在家門口上學,也省去了奔波之苦,不用每天深一腳淺一腳,到七八裡外的地方去上學。

  至於上學有沒有用處,這點只要看看研究所那些技術員的待遇就知道了,即便再淳樸的人,也會算這筆帳。

  如此一來,自然對建學校更用心。

  雙水灣的變化,也讓周圍更多的生產大隊羨慕嫉妒,又通電,又建學校,甚至還有那什麽研究所,他們哪怕不懂研究,可也知道這個研究所投資了多少錢。

  那麽一大筆錢,誰不眼紅?

  可惜,就算再眼紅,也沒辦法爭奪。

  誰讓雙水灣出了個孫向陽呢?

  “隊長,煤礦真的要跟剪紙小組一樣,以後多勞多得嗎?”

  在煤礦前的值班屋子裡,此刻坐著不少人,除了煤礦的小隊長之外,就連老支書跟沙宏成,以及兩個生產大隊的大隊長也都在,將屋子擠的滿滿登登。

  當孫向陽說完自己的意見後,孫恩光率先開口。

  “對,剪紙小組的人為什麽那麽能乾,就連晚上也主動加班?就因為她們剪出一幅剪紙畫,就有十個工分,剪出來的越多,賺的工分就越多。

  我之前統計了一下,現在剪紙畫小組剪出最多的一人,平均每天四幅,相當於四十個工分,一個大老爺們辛辛苦苦一天,也就十個工分,可那些婦女,最多的卻可以賺四十個工分,最少也有二十個工分。

  如果不是這種多勞多得的分配方式,那邊的效率絕對能降低一半還要多。

  雖然她們分的工分多,但實際上,雙水灣賺的卻更多,別忘了一幅剪紙畫能賣多少錢。

  所以,我一點也不怕她們賺得多,就怕她們賺的少。

  因為她們賺的越多,雙水灣賺的就越多。

  這麽簡單的道理,我想大家不會不明白。

  既然已經證明這種辦法可行,那麽煤礦這邊,自然也要使用這種方式。”

  孫向陽大聲的說著自己的想法。

  關於這個計劃,他已經醞釀了很久,之所以沒有早拿出來,就是因為時機未到。

  而現在,大家已經漸漸習慣了剪紙小組的那種分配方式,心裡未嘗沒有想法,所以孫向陽才拿出這個方案,甚至煤礦也只是一個開始。

  “多勞多得肯定是好的,雖然煤礦的社員都是精心挑選的,沒有誰敢偷奸耍滑,但采煤畢竟是個苦力活,就算再能乾,也想多休息一下,要是以後跟剪紙小組一樣,產量肯定還能提高,就是用這種分配方法,傳出去會不會影響不好,這可是資本……”

  孫恩光忍不住又說道。

  “放心吧,雙水灣有人護著,而且這裡這麽偏僻,只是一個小煤礦,沒人會在意的,頂多就是咱們自己人心裡會不舒服,覺得不公平。”

  孫向陽搖了搖頭。

  就算事情傳到外面他也不擔心,正如他所說的,只是一個小煤礦罷了,不少地方也偷摸的用多勞多得的分配方式,這是大勢所趨,誰也無法改變的。
    而且,相比這個小煤礦,某個地方將土地分包過戶,才是真正的大動作,畢竟土地對於農民來說,是根本,影響力太大。

  孫向陽膽子雖然大,甚至背後還有蘇老爺子支持,但也不想出這個風頭,免得把所有目光都聚集到這邊。

  相比而言,只是一個小煤礦的改革,壓根就砸不出什麽浪花來。

  這也是他敢於推動此事的原因。

  “當了這麽長時間煤礦副隊長,都當狗身上去了?連這點小事都不敢,還指望你能幹什麽大事?”

  旁邊,老支書瞪著孫恩光說道。

  原本以為讓兒子跟著孫向陽能學習點東西,沒想到膽子反而變小了。

  他都不怕,有什麽好擔心的?
  “向陽,這件事情我支持你,到時候我看誰敢嘰嘰歪歪,多勞多得也是為了雙水灣好,挖出來的煤多了,過年的時候,其他人分的也多,有什麽不滿的?”

  老支書訓斥完兒子,又看著孫向陽說道。

  “對,要是哪個姓沙的不願意,讓他滾蛋。”

  沙宏成也在旁邊幫腔。

  關於煤礦的改革,孫向陽其實早就跟他倆商量過,所以他們早就知情。

  孫恩光被訓斥,也不敢多說什麽。

  他哪有膽小了?

  既然是孫向陽說的,他肯定會照做,只是他這個副隊長也要盡到副隊長的義務,把一些隱患提前說出來。

  不過現在,他只能老老實實的閉嘴。

  “向陽,多勞多得,我們肯定都支持,你打算怎麽分配?”

  孫恩國作為雙水灣的大隊長,自然也有說話的權利。

  “按照產量來吧,以班組為一個集體,挖出來多少煤,就算多少工分,然後整個小組平分,至於多少煤一個工分,回頭等統計出來再說。

  按照我的想法,今後煤礦的工人,每人每天不低於二十個工分。”

  孫向陽說出自己的想法。

  二十個工分,其實一點都不多,畢竟下井采煤是個危險活,也是個累活,即便他做了許多措施,也不能保證萬無一失,並且長時間采煤,肯定對身體不好。

  只不過,貿然提升太多未必是好事,那些沒能加入煤礦的,肯定會有想法。

  畢竟煤礦跟剪紙畫不一樣,剪紙畫就算堆到你面前,你也剪不出來,沒有那個本事,羨慕嫉妒也沒用,而煤礦是個力氣活,那些青壯勞力,幾乎都沒問題。

  這樣一來,眼睜睜看著煤礦的工人掙那麽多工分,要說不嫉妒肯定是假的。

  這是人性,不是光憑威信就能壓下的。

  不過孫向陽也相信,短時間內,肯定沒事。

  因為現在的雙水灣發展太快了,所有人都眼花繚亂,等他們回過神來,又是一番不同。

  至少極少數人就算不服,也只能憋著。

  等到明年,孫向陽便會開始將土地承包出去,大家有了自己的土地,同樣也是一種多勞多得,也就不再盯著煤礦。

  這便是孫向陽的計劃,時機也剛剛好。

  “一天二十個工分?那幫家夥肯定要拚命了。”

  屋裡那些班組小隊長,也紛紛露出喜色。

  因為采煤的特殊性,不可能每個人都計算,那就只能按照每個班組的采煤量來平均了,雖然仍舊避免不了偷奸耍滑的現象,但這些班組長肯定會更加嚴格的監督。

  一個班組裡,誰要是偷奸耍滑,肯定會引起公憤,到時候再拎出幾個來殺雞儆猴,相信剩下的人,不用說也會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

  而且,孫向陽還有許多措施,比如班組之間競爭,每個月都評選出產量最高的班組進行獎勵,而產量最低的班組通報批評,一手胡蘿卜,一手大棒,煤礦這邊自然穩如泰山。

  “二十個工分也是他們應得的,咱們不能讓乾活的人吃虧,讓偷懶的人享福。”

  孫向陽說道。

  其實煤礦這邊的社員,已經是精挑細選的,雙水灣這邊的人,都是生產三隊的人,當初就挑選了一遍,都是肯乾活的人,偷奸耍滑的一個都沒要。

  而沙坪壩那邊差不多也是如此,沙宏成不可能讓那些人砸了沙坪壩的招牌,讓雙水灣的人恥笑。

  事實上,自從煤礦開采以來,那些社員乾活都很賣力。

  但有些事情不能光靠自覺,還得給他們足夠的動力,不能讓老實人,願意乾活的人吃虧。

  這也是孫向陽率先從煤礦這邊改革的原因。

  更重要的是,這些人,都是他的人。

  “隊長,你放心,煤礦這邊誰要是還不知足,還想著偷懶,直接讓他滾回家種地。”

  孫恩光保證道。

  “好,那這邊就交給你了,回頭先整理出一份方案來。”

  孫向陽點點頭,對於孫恩光的能力,他還是信得過,雖然對方話不多,但卻有個優點,那就是細心。

  孫向陽之所以能夠一直當甩手掌櫃,便是因為他能很好的管理煤礦這邊,基本上用不著孫向陽去操心。

  “沒問題。”

  孫恩光胸膛一挺,大有大乾一場的架勢,他的這副模樣,讓旁邊的老支書撇了撇嘴,不過卻沒有說什麽。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