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第484章 區別對待
  王文龍和葉晝則等人一到,參加今日宴會的客人全都朝他們那處走去。

  松江推官畢自嚴笑著上前跟王文龍打招呼:“建陽,半年未見,風采不減呀。”

  “畢大人好,您才是越發的健旺了。”王文龍也笑著打招呼。

  明代的推官是州府級別的官員,專掌推勾獄訟之事,雖然只是個正七品的官職,但在地方上卻有相當強的影響力,特別是松江地處運河要到的位置,此處有水軍右衛的三個漕幫爭權,歷任松江推官都在漕幫的爭鬥中擔任主管者的角色,是漕幫各派系都會巴結的對象。松江推官這個職位往往是二甲以下的進士才會對外放的官職,但只要做好了仕途之上的前程比之一甲的進士也不差。

  歷史上畢自嚴從松江推官起家,一路成為工部尚書,這背後也有漕幫的不少出力。

  全場人物的交談焦點都轉向了王文龍,葉晝則和王文龍帶來的薛素素也在眾人之中交流談笑。

  今天薛素素是作為坤班教頭的身份來推廣生意的,葉晝則特意幫忙囑咐過,眾人也都知道這坤班中有王文龍的股分,大家給王文龍情面,對於薛素素以及她所說的坤班都表現出尊重重視的態度。

  薛素素在眾人之中落落大方的交談,心中頗為滿足。

  過去作為名妓,她雖然也受到眾人的重視,但是這種重視中常沒有多少尊重的成分,大家隻把她看作一個玩物,此時此刻,薛素素卻是第一次有了被人平等對待的感覺。

  雖然薛素素不想去貼王文龍獻媚,但她也不得不承認自己的自尊心得到了極大的安慰,此時薛素素又在人群中看到了陪在彭末衲身旁的馮從愆。

  以前薛素素無論在外面身份多麽顯赫,碰到馮從愆都有低人一等的感覺,但如今被眾人簇擁誇獎的她卻覺得馮從愆完全無足輕重了。

  她突然感到自己的丫鬟說的不錯,王文龍的力量和那些只會吟風弄月的名士閑官全然不同,在王文龍身邊確實會給她極大的安全感。

  薛素素笑語盈盈,身處眾人簇擁之中,仿佛是一朵生在綠叢中的百合花,雖然不主動醒目,但卻實實的讓人覺得優雅鮮豔,讓人想要靠近。

  彭末衲直接看呆了。

  他在來江南前就聽李征蠻講過薛素素是江南絕色,他跟隨皇木一起下江南的原因之一就是想來見識見識這薛素素的美貌,此時一見,他瞬間心動。

  彭末衲小聲對馮從愆說:“馮先生何不為我引薦薛小姐?”

  馮從愆雖然不想多惹麻煩,但還是只能硬著頭皮上去,對薛素素諂笑道:“素素,這是酉陽的彭宣慰。”

  薛素素看到馮從愆就心思複雜,不過她的訓練還是讓她保持住笑容,對著彭末衲點點頭:“彭宣慰果然是少年英雄。”

  薛素素一笑如同百合盛開,讓彭末衲心裡更加癢癢。

  他恨不得當下就把薛素素給弄到手,笑著上前說:“我過兩日在南京設宴,不如薛小姐也一起去?”

  薛素素問道:“彭宣慰是要請坤班唱戲麽?”

  彭末衲笑著說:“我專請薛小姐。”

  薛素素瞬間明白,委婉拒絕道:“我是坤班教習,這幾日裡實在脫不了身,只怕沒有時間單獨赴宴了。”

  彭末衲又接連請了幾次,薛素素哪裡不知道他的心思,只是一味拒絕。

  馮從愆看看一旁的王文龍,生怕又惹到麻煩也從中解勸,薛素素才終於得以脫身。

  看著薛素素走遠,彭末衲瞬間氣憤。

  這彭末衲可不是簡單人物。川中酉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洪武十年酉陽冉土官如彪歸附大明,朱元璋便以其轄地置酉陽州。冉家世授宣慰使,彭家則世授宣慰副使,冉彭兩家分別是當地苗族、土家族的土司,可以說和播州楊應龍是類似的地位。

  冉家人通過向皇帝獻木料、為朝廷出兵平叛,如今已被封到從三品的將軍,雖然不到之前播州楊應龍被封的二品都指揮使那樣的級別,但是在大明的宣慰中也算是極為受寵了。而且酉陽比播州可是富裕的多,冉彭兩家的富裕豪奢甚至勝過播州楊家。
    彭末衲作為彭家嫡子,才二十出頭就被封到五品官職,自小不光是本族之中的土漢百姓對他畏懼,就是四川上下的官員都敬重他三分,彭末衲十幾歲開始就習慣於收到每一任四川巡撫寫的帶他名字的帖子,請他到成都去吃新官宴席。

  雖然薛素素拒他於千裡之外,但彭末衲還不死心,他一直跟在薛素素身旁見縫插針的邀請,完全無視眾人的目光,薛素素心中暗暗有些反感,但自然不會表現出來。

  葉晝則和王文龍已經見過眾人,葉晝則走入主賓之位,對眾人拱手後說道:“南直護糧事業能夠如此成功,全仰賴各位仁人義士的支持,如今北直隸又受災荒,民黨義不容辭,即將組織士子赴北直隸督糧救災,所需資金關系正在打通,還望各位有能力者能夠幫助。接下來請首倡護糧,於此次事情中居功第一的建陽先生說兩句。”

  “實不敢當葉社首如此誇獎。”王文龍先對葉晝則拱手,接著又對眾人團團抱拳,然後才開始講話道:

  “朱旺河口工程即將完工,此大工共投入民工五十萬人,耗時六個余月,工程開展的位置,自朱旺口到小浮橋綿延一百七十余裡河道寬、堤壩厚使得黃河之水歸入故道,可解江南年年之危也,實在是利國利民之一大壯舉。大工能成,上仰賴聖上朝廷支持,下依靠地方民心徭役,而民黨協助朝廷護糧,或是捐錢捐物、或是親赴前線、或是文章報紙鼓吹,民黨之功,河道總督曹侍郎親寫牌匾以表彰,此誠為上下一心共舉大事之典范也。”

  眾人大多是參與了民黨護糧的,聞言都是鼓掌。

  王文龍笑著等待掌聲停歇,才接著說道:“然而治理河道乃是久久為功之事,非是半年之勞便能夠一勞永逸。朱旺河口的王家大壩、黃壩新堤等地若遇到暴雨大水仍有危險,工部奏報稱日後需開鑿新河將朱旺口的河水一分兩段,每一段都修築堤壩,以擴充河口容水能力,匯入黃河舊道的一段河水還需要繼續分流,此接後續綿延工程,少說還需半年時間才能全部完成,朝廷已撥下巨款,且減免工程各地沿岸賦稅以招徠徭役。四月北直隸又受大災,民黨易積極準備北上,所需錢財人力不在少數。”

  “我在此與民黨共同號召有余力者出資出力以助大工,本期的《蘇州旬報》將大力號召此事。諸君些許捐獻,不在多寡,只在心意,天下仁人義士極多,隻消十之一二慷慨解囊便,有積少成多、聚沙成塔之效,可保百姓之生產安全,此誠彰顯大德、以利後人之事業也。”

  王文龍最後道:“在下願首倡其議,為南直河工捐銀二百兩,且代《蘇州旬報》為北直隸大災捐糧二百石,且旬報後續還有一系列報道鼓吹。白銀馬上送到,糧食也已經讓家人在籌集。”

  “建陽先生仁義!”

  “果然是名士風范也!”

  場中眾人爆發出一陣誇獎之聲,王文龍開口就捐了四百兩銀子,眾人先是驚訝於王文龍的實力,接著便是個個心中佩服。

  彭末衲心中也有些驚訝,他雖然家資巨富,但卻不舍得一口氣把四百兩銀子捐給窮人,這不是浪費錢財嗎?那些災民餓死了關他什麽事?

  王文龍講完話,在眾人的簇擁之中走到場邊,薛素素也向那裡走去。

  王文龍正在同葉晝則談話,見到薛素素過來,他笑道:“晝則兄有個好主意,咱們民黨倡捐,哪怕使用報紙,一些地方上不識文墨的大戶也難得及時收到消息,而演戲唱曲在此事上的宣傳力量更大,不如咱們坤班為此排幾出戲,再編一些唱段以做宣傳?”

  “這真是好辦法。”薛素素眼前一亮,這法子除了可以幫助民黨宣傳賑災之外,顯然也能為坤班打開名氣。

  “既然是向更多人宣傳,唱詞曲目就要合俗入俚,南京,蘇州,淮揚,方言既不相同,唱詞編撰想要合轍押韻還得費一番思量。”薛素素道:“不如明日同到建陽府上商量謀劃。”

  “如此甚好。”王文龍點頭同意。

  聽到兩人的對話彭末衲當場就愣了,他請了薛素素半天薛素素都不松口,而王文龍只是輕飄飄的說了兩句話,薛素素就要到他府上去。

  再看看薛素素和王文龍之間談笑的親近模樣與在自己面前有理卻又疏遠的態度全然不同,彭末衲瞬間覺得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打擊。

  王文龍和薛素素開始討論如何將戲曲、唱詞改編成宣傳曲目,在場許多名士都是曲壇人物,眾人也紛紛參與討論。

  薛素素的藝術造詣極高,戲曲功底非常強,而王文龍則是有超脫時代的眼光,對於劇本的節奏有度有著敏銳的判斷力,兩人商量著一些表現災民苦痛,引起眾人同情的劇情,各自說出思路,立刻就讓眾人有眼前一亮之感。

  “王建陽、薛素素確然都是曲中大家,他們合作改編出來的本子一定好看。”

  聽到身邊眾人的誇獎,又見薛素素笑語盈盈,同王文龍相談甚歡,彭末衲越發氣的咬牙切齒。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