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第349章 《北海屠龍記》連載結束
  三月上旬,《蘇州旬報》上連載的《北海屠龍記》終於來到了大結局。

  這部小說原本是還珠樓主為蜀山劍俠寫的前傳系列之一,此君是個喜好斷章的性格,寫作此書之時一口氣開了好幾本連載,導致每本小說的情節都互相錯雜,賣的不好就丟了,於是此書原本只有十多萬字的內容。

  而王文龍拿來《北海屠龍記》之後將故事完善了不少,起碼畫出了標準的爽點模式,將大綱交到許仲琳手上,許仲琳又繼續對之加以充實。結果就是原本十幾萬字的原文被兩度刪改,增加到了三十多萬字,多了許多人物和情節。

  這部小說的哄動程度其實遠遠不如《連城訣》《狄公案》和《甄嬛傳》,無論是《連城訣》所代表的新派武俠爽文,還是《狄公案》所代表的偵探小說,或《甄嬛傳》為代表的宮鬥愛情小說,都是明代人前所未見的小說類型。

  相比之下《北海屠龍記》的開創性還是略差了一些。

  但是《北海屠龍記》比起此時市面上的大多數小說還是有新意,且情節緊湊的多,和《連城訣》《狄公案》《甄嬛傳》需要相當帶調動情緒的代入小說劇情不同,《北海屠龍記》的情節不需要多少思考,大量的天才地寶、妖魔鬼怪、鬥法情節摻雜其中,爽點不斷,特別是最後女主角沈琇在北海對付千年毒龍的結尾大戰,一個個以力破巧的大場面被許仲琳描摹出來,讓讀者看得舒爽不已。

  許仲琳甚至給千年毒龍全部加上相當複雜的背景設定,三教神佛全部牽涉其中,每條毒龍都被描寫的恐怖強大。

  對手越是強大,最後女主角沈琇得到屠龍寶刀,連斬二十三條千年毒龍的情節就越是激動人心。

  原作者還珠樓主的筆力相當強,在描寫之中也是詳略得當,可許仲琳一下寫爽了,就像當年他寫《封神演義》破十絕陣要把同一套模式寫上十遍一樣,斬二十三條千年毒龍的場景他一水起來就收不住。

  原本王文龍讓許仲琳三章之內就結束,許仲琳卻生生給寫了十章,在王文龍的強烈反對下最終才砍到了五章,並且表示一字都不願意再改。

  大結局發出來,卻取得意外不錯的反響,讀者看到爽點處,對於許仲琳連續五章的戰鬥場面描寫居然都還看得津津有味,《北海屠龍記》大結局的五章分到的兩期的《蘇州旬報》上刊載,兩期銷量最後都突破兩千份。

  不過說起思想內涵,一些讀者和批評家對於《北海屠龍記》卻非議不少,一些人批評此小說就是一出從頭打到尾的鬧劇,沒有絲毫價值,但也有不少人對這書表示非常喜歡。

  袁宏道這時已經回到老家湖北公安,在公安城南的柳浪湖築“柳浪館”,終日和朋友們詩文唱和,還潛心研究戲曲、小說。袁宏道在湖北專門寫了文章,送到江南的報紙上發表:

  “小說《北海屠龍記》,近日於《蘇州旬報》連載完畢。吾雖處湖北,難免托人寄隻字片紙,期期追看,本地文士之間亦是頗有風傳,近日聞江南鄉野賽神之會,竟演出屠龍師太之戲,其風靡可知也。

  然有評者謂其荒唐過甚,惟殺伐江湖,血腥無文。余則以為此乃其美也。

  人或雲,小說亦傳道之書,教育為先。然余以為欲觀教者,何不直讀四書五經乎?《北海屠龍記》之所以得受追捧,便因其可讀。

  余以為書之可讀,正在真、變、趣、奇四字:真之一字,《北海》中人物,口角之爭便是生死之鬥,猶如現實中武人之狀,何嘗文言造作?以此,故氣脈貫通,情感淋漓;若論變字,則篇中化用神魔小說及三教之經典,而又於其中求變,或以道語佛偈為人物之名號法寶,以諸子寓言為人物之形貌,此皆見變化於古書也,不知者看之以為玄妙,知者亦可得一樂……

  小說能達此四字者,其文自然脫俗,非但百姓喜之,公卿士大夫必亦競相追逐。若俗書皆此類,如何嫌它多?”
    袁宏道把《北海屠龍記》和他所提倡的文學寫作“真變趣奇”四字追求聯系在一起。

  袁宏道的評判標準也很清楚,文學的好壞不應該由像不像古人來評定,不是誰寫的文章像秦漢古文誰就是好,而是文章本身好看才是好,他認為寫作上的創新都值得鼓勵,只有文章題材、內容與過去的文人不同創作者才能寫出和古人不同的東西,要不然就只是不斷的讓歷史重複而已。

  許仲琳的《北海屠龍記》顯然有創新性,雖然沒有開創武俠小說那麽大,但是怎麽樣也輪不到其他的小說作家來說它的壞話。

  袁宏道的性靈派思想就是這年代文學新思潮的主流,而他自己就是第一號旗手。

  他開創的性靈派在原歷史活躍時期能延續到清中葉,甚至在近代和現代文學史上都產生了重大影響,只看這股文學新風的後勁有多強就知道袁宏道此時在文壇上的影響力有多大。

  他的評論文章一出,還真在文人間引起挺大反響,瞬間說許仲琳小說寫的不好的人便少了許多。

  這也並非純靠袁宏道的輿論聲量壓製了批評者,因為同時也有不少人出來讚揚許仲琳的作品。

  最受公認稱讚的角度是誇獎許仲琳作品的世界觀架構。許仲琳編寫設定的能力太強了,《北海屠龍記》之中他也將自己的實力全部展現,加上還珠樓主本來的設定就足夠宏大,最後整個小說的世界觀被塑造的既完整又深遠。

  簡單來說就是拿著這個世界觀套皮都能輕而易舉再寫出幾十本書,養活後世的一大批作者。

  《北海屠龍記》連載結束後,緊接著放上的便是王文龍以藏劍樓主人筆名所寫的《狄仁傑之通天魔教案》。

  明代人哪看過這種詭異玄奇、恐怖探秘的小說?

  這本小說一面世,再次開風氣之先。

  《北海屠龍記》之中化用古代典故、禪機故事寫的已經夠巧妙了,卻還是能夠讓人知道小說內容是假的。

  而《通天魔教案》直接從唐人筆記中拿出種種精怪加以演繹,甚至對著史書上一段留白的內容加以拓展描寫,那些玄奇詭異的故事讓人難分真假,代入感十足。

  一時間江南的讀者、批評家全都看傻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