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156.第155章 李家開席
  第155章 李家開席

  李旦問李國仙道:“他可和你可有山盟海誓?”

  李國仙紅了臉,害羞的小聲說道:“我們只是朋友論交,王大哥從沒有提起過這樣事情。”

  好家夥,合著人家什麽承諾都沒給,自己的女兒餛飩挑子一頭熱。

  李旦越想越覺得虧,他轉頭問李國助說:“這王文龍在徐藩台府中受不受看重?是真幕僚還是個養著的篾片相公?”

  李國助連忙回答:“建陽頗受重用,去年便負責為徐藩台推廣新作物之事,今年又領了布政使司衙門塘報房的差,手下實實管著幾十號人,最近福州有名的《旬報》就是布政使司衙門所發,由他主編的。”

  聽說王文龍的確有權力,不是給人唱和應曲的清客之流,李旦這才放心。

  他對女兒說道:“你既然拿定這樣心思,後續事情便由我來辦。”

  李國仙大喜,眼神之中還有幾分期待。

  不過她很快又苦惱說:“只怕王大哥不中意我,每次與他交往,他總是若即若離的樣子。”

  李旦詢問兒子王文龍平日言語,聽完便是輕蔑一笑:
  “那王文龍是裝正經,肚裡不知道轉了多少心思呢!”

  “真的麽?”李國仙頗為意外,“可是他平日為何從來不說?”

  李旦無語道:“還不是怕說了我們李家不同意,是以乾脆不招惹。”

  “這讀書人也真是,說他沒情義,倒對你頗為尊敬,不胡亂許諾騙了伱個女子。說他有情義,偏偏如此膽小,實在不知是不是良配……”

  李旦聽李國助說了李國仙和王文龍的接觸模式之後就已經看透王文龍悶騷性格,心中雖然覺得李國仙找個大名仕不合適,但如今看李國仙的模樣早是下定決心,李旦做父親的也只能依她。

  ……

  十月初八,李家張燈結彩宴請福州的官紳。

  李家從黃昏時分就開始大吹大擂,一溜官銜燈籠擺滿李府外的通街,有名有姓就八十多對。

  李旦也是極盡豪奢,這般天氣裡福州愛下雨,為了照明,李家外每對燈籠都拿上好的絲綢雨帷罩著,有丫鬟童仆往來添燈,照的個通府上下亮如白晝。

  王文龍和徐學聚一起來到李家府上,剛下轎子就有兩對仆人提著紗燈跟隨,來到門前,翁翊皇先笑著給王文龍手上塞了兩封禮金。

  一份厚的是給徐學聚的,掂掂重量少說二十兩,一份輕的給王文龍,也有十兩的樣子。

  普通人來李家吃席,給頓酒飯招待就已經不錯,專門給車馬銀便已上了台面,而十輛車馬費已經是知縣一級官員的待遇,就是新科進士回鄉一般也沒有出這麽大手筆。

  而對於這樣的常例銀子王文龍卻是自然而然笑納,連帶徐學聚那一份一起讓王平保收著。

  王文龍如今在福州絕對是極有臉面的人物,這樣的紅包收起來一點也不虧心,因為所辦《旬報》的火爆,王文龍的名聲在文壇中更加響亮,這次宴席的主辦者如果是文壇中人只怕還會給的更多。

  李家在福州招待官紳十分豪奢,席面一辦就有三十多桌之多。

  李旦和一幫手下在門口迎接眾人,天井彩棚下招待的是低品級的官員以及一般生意夥伴,而王文龍和徐學聚則是被人引著進入內堂,這裡幾桌席面到時親自會由李旦陪伴吃喝。

  進入內堂王文龍和李國助等人平輩行了禮,各自入席坐了,李家大宅的戲台之上已經備好一班鼓樂,戲子上來參了堂,接著便唱起來。
    不多時沈有容也來了,他先到徐學聚桌前一番寒暄,然後到一旁的席面上坐下。

  沈有容是如今福建巡撫金學曾的親信,今天卻是代替金學曾前來。

  因為金學曾病了。

  金學曾做福建巡撫頗有聲望,除了推廣紅薯種植之外金學曾還做了不少好事。

  前兩年朝鮮之戰打的火熱的時候,日本為了能夠分擔朝鮮戰場上的壓力,想要騷擾大明後方,所以一度派出許多倭寇騷擾福建沿海。

  當時金學曾便請求朝廷在福建添設總兵官,又增加了一支閩兵,在福建抗擊倭寇的效果非常不錯。

  金學曾不光搞定了福建的事情,甚至手下的沈有容還帶著閩兵渡海從南方去攻擊朝鮮的倭寇、透過去往琉球貿易的商人打聽日本國內情況。

  當朝鮮戰場打到末尾,豐臣秀吉死後,金學曾就第一時間就上疏朝廷介紹日本情況。

  豐臣秀吉死時他判斷小西行長和日軍內部不睦,豐城秀吉一死日本內部必然內亂,此時就是官軍對於朝鮮倭寇最佳的進攻時機。

  當時日軍內部雖然已經產生齟齬,但是卻對外做出疑軍舉動,讓一些在朝鮮正面的大明軍官以為日軍有所準備,不敢貿然進攻。

  而金學曾來自日本方向的情報堅定了朝廷進攻的決心,終於一舉打垮在朝鮮的日軍。

  從這些舉措就知道金學曾是個能吏,但是金學曾也有自己問題,那就是他的手腳有些不乾淨,在福建大舉拿權同時也為自己撈了不少。

  金學曾幾次被言官上疏彈劾,去年還被吏部京察重點調查,用盡辦法才得到留任巡撫的機會。

  今年朝廷對播州用兵,調動各省提供“黔餉”,福建這幾年朝鮮之戰中一直在臨海備戰倭寇,而且又受了災荒,稅收情況本就不太好。

  金學曾去貴州解發貴州采木募兵餉銀時便趁機向朝廷請求減免今年福建的黔餉數額,部議的福建黔餉十萬兩,金學曾直接請求減免一半,隻想給五萬。

  這額度減免誰也受不了,上頭不予準許,還來找金學曾麻煩。

  金學曾也是心累,回到福建就聲稱自己病了。

  這一陣子金學曾正鬧著“引疾乞體”,想要辭官回家,但皇帝不予批準。

  因為金學曾不是第一次這樣做了,他早在幾年前就說自己身子有病,有事沒事就請辭,有時候是用來對抗朝堂上的攻擊,有時候則是借以表明自己的態度。

  以至於他這回真病了萬歷也當他沒病。

  現在金學曾已經不去上班,天天在家休養,不過偌大的福建府台大人居然翹班也不是回事。

  七月份朝鮮明軍陸續撤離,萬歷皇帝就借著嘉獎金學曾在閩海擒倭寇有功的時機命令金學曾及時回衙門任職。

  而金學曾還在磨磨蹭蹭,到現在也還在曠工。

  看了一會兒戲,徐學聚轉頭問王文龍道:“建陽你以為金大府的病情如何?”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