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201.第200章 萬歷二十九年
  王文龍在建寧的講會結束後原本打算一路走上浙江去,就在浙江過新年,可是他還沒能夠離開壽寧就被徐學聚急急忙忙的叫回了福州。

  這年冬天,福建再次遭遇大災,徐學聚忙的不可開交,王文龍只能急忙回去幫忙。

  萬歷二十九年終於到了。

  年初大明最重要的事件是陳璘帶領士兵平了廣西苗人的叛亂。

  陳璘是行伍出身,最早發跡是因為在家鄉廣東打擊海盜立功,因功成為把總,然後又進山剿匪,一步步混上高位,大半輩子都在廣東廣西打仗,直到萬歷援朝戰爭,他才帶領廣東兵支援朝鮮,並成為抗倭戰場上水軍最高領導。

  後世被韓國人吹捧到天上的朝鮮名將李舜臣就是在陳璘領導之下參與的露梁海戰。

  此戰之中李舜臣和陳璘部下大將鄧子龍一起負責圍堵日本島津弘義去支援小西行長的援軍。

  鄧子龍年過七十率領船隻殺入敵群,中彈犧牲,李舜臣帶兵劃船去堵窟窿也被日本兵船包圍,炮彈橫飛之中,兩人都戰死。

  之後陳璘又接連派了明將陳蠶和季金去堵窟窿,浴血奮戰才終於堵住倭船去路,完成了原本的戰略預想。

  露梁海戰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此戰全殲島津弘義所部支援日軍,斷了想要渡海而逃的小西行長的突圍機會,陸上的大將麻貴由此有機會率領明軍一舉將小西行長包了餃子。

  露梁海戰毫無疑問是陳璘打下來的,朝鮮名將李舜臣雖然作戰英勇,但只是陳璘手下聯軍軍官,可笑的是後世韓國人拍攝李舜臣的影視劇為了表現本民族武將的英勇往往把陳璘塑造成一個蠻橫霸道的中國反派,卻完全不提陳璘在作戰之中的功績。

  去年從朝鮮回來後陳璘又被調去打楊應龍,播州進攻海龍囤最後負責偷襲的隊伍就是陳璘和大將吳廣的親兵,陳璘六十多歲的人親自帶著手下士兵銜枚突襲。

  而播州之戰剛剛打完,才歇兩個月,陳璘馬上又被調去打皮林。

  不過廣西皮林這場戰爭的對手就實在太簡單,陳璘正月出發,正月沒結束就已經將叛亂平息。

  然後陳璘就住在廣西不走了,對朝廷說的是要震懾地方苗人,其實主要目的是撈錢。

  這就是他的第二個特點,陳璘賊能打仗,但也賊愛撈錢,早在十幾年前他剛當上參將,平定羅盤山徭民之亂得到第一個地盤之後就開始坐地撈錢。

  方式五花八門,比如陳璘信佛,就在東安營建寺廟,還抓自己手下的士兵出白工,出工不算,甚至勒索他們一起出錢建廟,直接逼出兵變,東安幾個州縣被亂軍燒殺,陳璘因此被禦史彈劾,後來還是靠行賄才躲過一劫。

  陳璘一生中多次被罷官,基本都是倒在貪汙上頭,此君跑到朝鮮去監督水軍,奉命封鎖忠清、全羅、慶尚的港口,不讓日軍的補給船隻進入。

  原本明軍對於朝鮮沿岸的封鎖非常乏力,因為士兵有怯戰之心,而陳璘的方式是直接放縱對所有日軍船隻開搶,並且搶到的東西他和手下士卒按比例分配。

  陳璘用此方法後手下簡直是舍生忘死,不管是朝鮮船還是日本船,只要不是大明官方的船隻全都搶他丫的,一下解決了明軍封鎖海岸線無力的問題,廣東兵上下還掙了不少。
    征伐播州的時候陳璘也是老一套,明史記載他派人跑到主將李化龍家去行賄,李化龍是進士出身,父親也是當地有名讀書人十分厭惡這種行為。結果陳璘的使者剛剛到李化龍家就碰見另一位主將“劉大刀”劉綎派去送禮的士兵被李化龍的父親趕出來,陳璘的使者見了連忙逃跑。

  後來李化龍上疏朝廷彈劾劉綎,陳璘則逃過一劫。

  不過這一次留在廣西陳璘卻能在當地做下不少好事,他留在當地就是為當土皇帝來的,加上自己就是廣東人,於是遷移了大量子孫,來到廣西雲貴一帶,還大力植樹造林,並且培養出了一支苗人隊伍,對廣西當地的漢化起到極大作用,史稱“開拓第一功”。

  幾十年後滿清入關,永歷皇帝逃到清遠,陳璘的孫子陳懋修還帶手下狼瑤兵前去勤王,最後在東安被抓犧牲。

  遠在廣西的勝戰算個好消息,卻不能影響今年的天氣,如果說去年還要等到夏秋兩節才發覺氣候不對的話,那麽今年從年初開始就沒有什麽好年景。

  去年的南美火山大爆發的氣候影響越發明顯,春季,四川湖廣雲貴全部報災,連海南都開始下雪,朝廷只能減免了這些地方的加派田賦,沒到二月,大同和宣府又出現流民。

  福建的情況稍微好些,但也稱不上樂觀,去年詔安地震的救災剛剛結束,回到土地上的百姓卻發現天氣寒冷的出奇。

  對此王文龍只能盡力幫助徐學聚做事,《旬報》的宣傳機器也全面開動,號召大家救糧救荒。

  與天災同時發生的是海上貿易的越發繁盛,到了今年福建開海的季節今年的福州府卻比去年還要繁榮。

  衙門連忙收稅,稅收正好用來賑濟災民。湘妃紗的銷售情況倒因為福州城中百姓商業收入的增加而越來越好,如今每天的銷售額已經破了五十兩,工廠都快生產不過來。

  胡氏和遊思義已經張羅著開辦第三間工廠,工人完全不用愁,百姓飯都吃不起,有地方招工,拚了命也要進來,更何況胡氏還願意招女工,招工的消息放出去沒多久工廠的員額就已經滿了。

  有了湘妃紗做榜樣,其他機戶也發現女子可以做紡織工,而且她們的工資比男子更低,有樣學樣福州城中已經有許多機戶也開始招募女子做工。

  湘妃紗的名氣已經打響,又有王文龍和胡氏站台,其他品牌根本競爭不過,即使也出現其余的女子工廠,湘妃紗的銷路卻並不受影響。

  二月末,李國仙拿著一遝厚厚的稿紙走進《旬報》編輯部:“王大哥,前五十章《甄嬛傳》的稿子我終於改完了。”

  王文龍放下筆笑道:“寫得倒快,給我看看。”

  這幾個月李國仙因為有事情忙碌,顯然精氣神都足了許多,她十六七歲年紀,正是青春活力的時候,精氣神一上來模樣更加明豔,走進編輯部時都引起旁人側目。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