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第437章 缺罵
  可以說原本歷史上要不是有天啟爆炸把天啟的皇太子朱慈炅震死,崇禎都不一定能夠登基。

  仔細查閱史料之後,王文龍更加有種無處吐槽的感覺。根據歷史記載天啟大爆炸的中心是王恭廠,那地方是工部的火藥生產中心,日常火藥兩噸,常備火藥儲量約一千噸。

  這麽一個火藥儲存倉庫,居然就建在京城的內城之中,宣武門邊上,距離紫禁城不到兩條街。

  這不光是不把百姓的命當命,就連皇帝一家的命也給舍出去了,要不是天啟皇帝腿快,直接就能給炸駕崩了。

  王文龍思索半天,決定給《蘇州旬報》下選題,要求下一期頭版頭條專門講火藥儲存安全問題。

  畢竟是死了上百人的事情,而且還發生在京城,已經有上史書的重要程度了,給個頭版也不算過分。

  對於火藥安全儲存,王文龍自己也沒有經驗,但是他就在蘇州,於是直接去東園找徐樹丕,詢問物理社的化學人材中有沒有研究火藥的。

  徐樹丕聞言笑道:“建陽還是我們物理社的社長呢,如何不知道我們社中有一個火藥組?”

  “火藥組?我們物理社中還有這個組呢?”王文龍問出來之後自己也覺得有些臉紅。

  他雖然列名社長,但平日裡對於物理社的關心並不多,來物理社也是看看製幣廠、印刷廠的情況,對其他部門他還真是沒有印象。

  這兩年物理社掙了錢,運營也已經走上正軌,社員人數早就超過了一千,大多數社員王文龍都沒見過。

  如此一想,王文龍這個社長當的實在是有些甩手掌櫃的意思。

  不過他寫的科普小冊子奠定了物理社的基礎,且所出的主意幫助物理社掙了不少資金的份上,社員們對他的做派也沒什麽意見就是了。

  “火藥組現在由誰負責?”

  徐樹丕道:“建陽記不記得徐子先有一個學生名叫孫元化,字初陽的。”

  “原來是他?”王文龍聽到這名字就樂了,明末最大的火器專家,帶著葡萄牙技術團守下廣寧的登遼總督孫元化,這人可太適合做火藥組的領導了。

  王文龍連忙說:“快把他找來,我要求他幫忙寫文章。”

  一說之下才知道孫元化還真不好找,而是得他們自己過去。

  雖然徐樹丕捐出了自己的東園大片地方作為物理社蘇州實驗室的所在,但孫元化搞的火藥實驗危險性太大,為了避免出事故,所以孫元化等火藥組的人自己跑到太湖邊上弄了一個實驗場。

  他們天天在那兒炸東西,最初還把周圍百姓給嚇得不輕,甚至引來了衛所軍的注意,最後物理社只能把周圍方圓幾裡的荒地都買下。

  火藥組研究出的火藥也是可以投產盈利的,這就算是物理社的投資了。

  徐樹丕帶著王文龍去太湖邊的試驗場,實驗廠的地方很大,但只有幾處破草廬作為辦公地,兩人走入草廬不久,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便急忙趕來。

  孫元化彎腰低頭的進屋,他的身材並不魁梧,甚至有些瘦弱,臉龐瘦削,說話時眼睛不看人,仿佛一直在思索著什麽困難問題一般。

  此君外貌一點也讓人想不起歷史上那位著名的武將,更像一個理科書呆子。

  “建陽先生找我何事?”孫元化進屋半天才抬頭看著王文龍問。
    “你認得我?”王文龍奇怪。

  徐樹丕連忙在一旁小聲提醒:“物理社成立之時初陽就在的,他是子先私塾裡的學生。”

  “咳咳,好像是有這麽回事……”王文龍再次尷尬,他這個物理社的社長實在是太撒手不管了。

  孫元化倒是絲毫沒有不悅的神情。

  他當年是徐光啟私塾裡的學生,在徐光啟的學管之中接觸到物理和數學,對此深感興趣,然後才加入的物理社,最開始做的是數學方向。

  此君的性格放在後續就是一個標準的理科生,原本歷史之中,他考中舉人之後一直師從徐光啟學習火器和數學,因為熱衷於西學,孫元化未能考中進士,居然乾脆就放棄了科舉專心研究西洋學問。

  孫元化對於理科是真熱愛,對研究出了力學三定律、對數、三角函數的王文龍更是非常崇拜,至於王文龍不記得他了這件事,孫元化自是毫不在意——作為一個理科學霸他大多數腦細胞也都用來思考理科問題了,其實日常生活中他也記不得許多人名字……

  掩飾過自己的尷尬,王文龍左右看看,問孫元化道:“咱們火藥組的火藥倉庫在哪裡?”

  孫元化還以為王文龍是來視察現場的,道:“火藥倉庫在試驗場的南邊,離這裡挺遠的,建陽先生要去看看嗎?”

  “看就不用了,為何火藥倉庫建在那麽遠的地方?”王文龍問。

  孫元化自然而然的回答:“火藥乃性極烈之物,一旦誤發,牽連極廣,自然需要小心對待,是以不能建在常有人出入之所。”

  王文龍點頭,這才是負責任的對待火藥態度,可見大明還是有正常思維的火器專家的,孫元化歷史上守廣寧時幾百噸火藥放在廣寧城中,要也像京城中的官員那樣隨意處置,廣寧城小小一個地方,不需要滿清來打,自己都能給自己炸飛了。

  王文龍便對孫元化說了京城盔甲廠爆炸之事的細節。

  孫元化聽得連連搖頭:“京城重地,怎麽能夠在鬧市區存放火藥?拿鐵斧去劈砍受潮火藥,更是冒失無比之舉,簡直是拿人命當做兒戲了。”

  王文龍又詢問了一番孫元化他們對於火藥的儲存管理方式,發現這些物理學社火藥組的學者們對於火藥的儲存和管理有十分嚴謹的制度,怎麽生產、怎麽儲存、怎麽報廢都不是胡亂來的。

  王文龍聽的連連點頭,道:“初陽可否就此次京城盔甲廠爆炸事件寫一篇文章,分析其中錯漏之處,該如何改進雲雲?”

  孫元化笑道:“這有何難?”

  他是歷史上能夠考中舉人的人,文科水準自然是在線的。

  倒是徐樹丕提醒說:“寫這文章會否得罪京中官員?”

  王文龍笑著說道:“放心,《蘇州旬報》也不至於連盔甲廠都不敢批評。”

  盔甲廠和王恭廠都只不過是工部軍器局下屬的單位而已,《蘇州旬報》有李三才的背景,得罪也就得罪了。

  而且這倆單位加起來的工匠也不到一萬人,原本歷史上一個搞出萬歷大爆炸,一個搞出天啟大爆炸,殺死的百姓人數都超過工匠人數兩倍了,實在是缺罵,最好能罵的他們做些改革。(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