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第520章 攀宗尋祖
  吃喝到一半的時候,在大員一帶演出的布袋戲班終於也到了。

  這年代的福建布袋戲還用小布袋,演員兩隻手每隻手套一個袋子,一人可以飾演兩個角色,用人成本比一個人只能飾演一個角色的木偶戲班還要低。

  有錢的地方看真人演出的戲,次一等的看傀儡戲,再次一等看布袋戲和皮影戲,由某地流行什麽戲班大概也能看出此地百姓的消費水平。

  當布袋戲班把《連城訣》大雪山決戰一段的布景展現出來的時候,歐華宇就連連叫好。

  “好!我最喜歡看《連城訣》。”

  李國助在一旁道:“叔父可知這《連城訣》就是建陽所寫?”

  歐華宇長居海外,對這情況還真不太了解,聞言驚訝道:“真的?建陽果然大才呀。”

  王文龍連忙謙虛,笑說:“當年寫此小說無非為了方便賣報罷了。”

  歐華宇誇獎道:“只為了賣報紙還能寫的這麽好,更見賢侄的本領了。”

  《連城訣》在福建海商之中極受歡迎,此刻用布袋戲的形式表現出來,又別有一番風味。

  演員兩隻手各套一個布袋,藏身於戲台之下,拇指控制人物一隻手的動作,無名指和中指則負責控制人物另一隻手的運動,食指控制人物的頭頸,,表演起來毫無滯澀,配合著舞台效果,還做出了許多的打鬥動作。

  這時的布袋戲已經將煙火引入戲台之上,主角狄雲練成血刀刀法之後和血刀老祖在雪地中的一場大戰,兩個人物上下翻飛,舞台上還有許多用花炮做成的的炸點,配合著人物動作爆炸,甚至在敵雲使出神功之時,花炮還變成了煙花,狄雲一刀出去,一道紅色的火光直衝血刀老祖而去,在小小的舞台上造成了頗強的緊張刺激之感。

  “好,好!”

  三折的戲演完,歐華宇不停的喝采,對手下人說:“這戲班的演出的確精彩,放賞!”

  直到戲班謝了賞出去,歐華宇和李國助還對剛才的表演意猶未盡,連帶王文龍也是讚不絕口。

  歐華宇又舉起酒杯說:“建陽,你的小說寫的真是天下一流,別嫌棄叔叔我是個粗人,實在不曉得如何說好話,這杯酒我敬賢侄這個大文人。我幹了。”

  “多謝叔父,”王文龍也舉起酒杯,一飲而盡,笑著說道:“我對叔父的壯舉也是佩服不已。”

  歐華宇好奇問道:“建陽還聽說過我的事情?”

  “我曾任徐撫台的幕僚,在巡撫衙門中看過朝鮮之戰中福建海商的一些秘辛,”王文龍笑著說道,“歐叔叔雖身居海外,依舊心念大明,知曉這事情的官員誰不讚歎?”

  “哈哈哈,此乃吾輩本分也。”歐華宇大笑。

  在萬歷援朝之戰時,因為大明被日本方面的情報弄得太撓頭,所以第二次入朝之前,就向日本方面派出了很多的探子。由於福建在日本經商的人數最多,所以當時執行這個任務的主力之一就是福建巡撫金學曾。

  歐華宇作為在長崎的福建黑老大,對於金學曾的任務提供了頗多幫助,雖然他也是兩頭下注罷了。

  此時萬歷援朝之戰已經塵埃落定,侵略朝鮮的豐臣秀吉死了之後幕府方面對於侵朝之事也已經轉向負面,身處長崎的幕府控制區域,歐華宇也就樂得聽到有人把他當年支持大明的行為拿出來誇獎,自己也用此事跡自詡忠義。

  兩人又閑聊片刻,歐華宇笑著搖頭:“我們這樣的人比不得建陽你,哪怕再是為國出力,也落不得一個好去,現在我也掙了些錢財,打算修個族譜,把孩兒送回福建讀書,日後也好有條出路。只是修起族譜才發現,我們歐家往上倒個十幾背全都是打鐵種田的,哪有一個撐場面的人?”
    八閩的歐氏在歷史上是一個大姓,只不過到明朝還沒有怎麽發跡而已,要等到晚明之後福建開海,一直到鄭成功的海上集團成型,明清時期歐家才真正是人才輩出,近代以來更是成為一個跨越海峽兩岸的大家族。

  王文龍記得後來的福州有個閩侯南通的歐氏宗祠,香火很旺,他也進去參觀過,他現在腦海裡還記得宗祠之中歐家人給自己找的祖宗。

  王文龍故意提問:“歐叔叔是哪裡人?”

  “我若論祖籍乃是福州侯官人。”歐華宇回答說。

  王文龍裝作驚訝道:“敢不是侯官洪塘的歐家?”

  歐華宇好奇道:“建陽去過洪塘?”

  王文龍立即臉上露出尊敬神色:“歐叔叔出自侯光洪堂歐家,怎麽不知道自己家族的顯赫?”

  歐華宇和李國助都是聽的莫名其妙,實在想不出洪塘那地方有什麽值得稱道的世家大族。

  王文龍娓娓道來:“據我所知洪塘歐家歷史上是八閩有名的大族。歐叔叔可曾聽過歐冶子?《吳越春秋》記載歐冶子最早在福州歐冶池鑄劍,乃是先秦閩越人之中第一號的鑄劍師,也是歐家的始祖。”

  “歐家的後人在東漢之時到了江西的廬陵,二十四孝之中的‘孝能格虎’所說的東漢大孝子歐寶便是江西平陽人,後來的歐家都稱作平陽堂就是由此而來。”

  “至於這平陽堂的後人可是太多了:南宋有個進士歐簡靜,北宋有個忠義有名的知縣歐慶,還有嘉靖年間工部郎中歐大任,本朝的學者歐道江,廣西總兵歐信,這都是歐家平陽堂的後人。”

  “有如此多文臣武將、孝子賢良,叔父怎麽還自謙說歐家名聲不顯呢?”

  這年代的人誰不講個光宗耀祖?歐華宇原本以為自己祖上沒什麽名人,他在日本能夠找到的幕僚水平也普遍一般,以至於歐華宇想要編族譜都不知道怎麽去攀附權貴,此時聽王文龍說出一串歐家的名人,歐華宇當時便是大喜,這往自己的族譜一塞,自己的家族可是有面子的很。

  他連忙倒了一杯酒,雙手敬王文龍道:“哎呀,原來我家祖上有如此多的賢德,若沒有建陽點撥,我哪裡知道?聽那些胸無點墨的幕僚胡謅,差點辱沒了先人。”

  接著歐華宇又憨厚一笑:“嘿嘿,不知建陽能否將剛才所說抄錄下來?叔父我沒讀過什麽書,怕會遺忘了。”

  王文龍連忙叫人取過筆墨,在紙上寫下一連串的名字。

  歐華宇看著那一個個大有名頭的歐家先祖,心中十分滿意。

  等王文龍寫完,他才轉開話題問:“建陽同著國助侄兒同來台灣,敢是要做什麽事情嗎?”

  王文龍道:“我們在浙江尋訪到一個西班牙的船首執斧匠人,可以造歐洲船隻,便想要借這人來台灣島開辦工廠,還要說服我家嶽丈出資支持。”

  “此事容易,包在我這叔叔身上了,等李兄到了,我自來幫你們說話。”歐華宇主動攬事說道:“李兄這點面子還是要給我的。”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