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第525章 牛痘
  歐華宇來到王文龍身邊,笑嘻嘻的說:“賢侄果然有膽色,一到島上就敢和這土人的神婆鬥法。”

  王文龍樂道:“叔父可信我能贏?”

  歐華宇答非所問,臉上掛著笑:“能贏最好,不能贏,這麻豆社的人估計也要病死不少……那處理起來也方便。”

  歐華宇心中想著的是麻豆社願意合作最好,如果不願意合作正好趁他們天花流行,等他們過一陣病的快死了,讓人去搶林地。

  當天下午王文龍寫了一封信,讓李旦派船去北港交給三一教的壇主,在書信之中,他不光要三一教派醫生帶著藥材來幫忙,更重要的是找三一教要牛痘。

  王文龍來到大明這麽多年只是因為運氣好,所以沒有趕上天花流行,以至於牛痘這麽重要的發明都沒有被他弄出來,要不是遇到麻豆社的天花流行,可能王文龍都忘了這茬了。

  耶穌會中的傳教士出海之前最經常學習的技術就是天文、火炮、造船、繪畫以及醫術。

  依靠醫術推廣殖民是這年代殖民者最常用的手段之一。

  耶穌會來到荒島上遇上各種疾病流行,經常就會將治愈疾病當做是他們的神跡宣傳,更重要的是依靠他們能夠治病的誘惑,吸引土人信教。

  對技術較為落後的文明來說,這種手段非常有效。

  醫療在原始社會之中本來就是和神靈相掛鉤的,能夠治好病自然能夠當做外來人的文明更接近神靈的一種證據。

  通過治病同化周圍部落,大概是最和平且效果也最好的方式了。

  三一教來到台灣島上之後,對原住民傳教的一大法寶也是依靠三一教的醫療能力,三一教原本就是通過養生方法以及治病起家的,在這方面的優勢也是得天獨厚。

  北港的三一教屯墾區裡有不少經過正規中醫訓練的三一教徒,同時三一教又是執行當年王文龍所倡導的“三戶一頭牛”移民政策做得最好的組織,北崗一帶有個萬人的聚集區,養了近百頭的耕牛。

  牛痘作為這年亞歐大陸肉牛身上的常見傳染病,找到的幾率還是不小的。

  果然王文龍等待了不到三天,李旦在港口外為麻豆社修的隔離屋還沒有完工,三一教從北崗跑來幫忙的信徒就先到了。

  王文龍在三一教裡的面子挺管用,北港派來了五個頗有治療經驗的醫生,另外還正而重之地帶來了十幾管王文龍點名要的牛痘結痂。

  王文龍仔細詢問這牛痘病毒的發病情況,經三一教的醫生描述,那些得了牛痘病的母牛身上出現的潰瘍狀況和得天花的症狀的確非常相似。

  而且負責養這些牛的教徒雖然沒有得過天花,但是手上卻留下了一些丘疹造成的瘢痕,和得過天花又僥幸痊愈的人身上留下的瘢痕幾乎分不出差別。

  王文龍通過這些特征描述,基本就能確定三一教的醫生帶來的的確是牛痘毒株了。

  牛痘病毒和人類天花病毒具有相同的抗原性質,而人接種牛痘之後卻只會產生輕微不適,安全性要高了不止一個等級。

  那天大員崗的商人聽說麻豆社中天花流行,雖嚇了一跳,但卻沒有馬上逃跑。是因為這些海商常年飄泊於海上,最容易接觸各種海外病毒,所以大多數人都是得過一輪天花的,包括李國助幾歲時也遇到過天花流行,大概率也有了抗體。

  而在王文龍的前世,天花病毒早在八十年代就被宣布消滅,全中國都找不到幾隻天花疫苗,他自然是沒有天花抗體的,合著那天和布水交談時全場就數他最危險。
    王文龍當場問三一教的醫生道:“列位之中可有會種痘的?”

  通過種痘法防治天花是中國的獨創,只不過古代中國人研究出來的是人痘。

  人痘的方法就是將感染天花但症狀較輕的患者身上的結痂刮下來,細細研磨成粉,然後用這病毒粉去感染未得天花的人,使他們得上一種症狀較輕的天花,從此就對天花病毒產生免疫。

  這年代種痘最有名的是蘇州醫生,一些蘇州醫生世家會保存一些好痘種,這些痘種經過幾代感染者的選育,感染人之後症狀越來越輕。還有一些蘇州醫生世家已經研究出了病毒選育的方法,會將人痘種到兔子身上,得益於兔子繁殖快的特性,加快人痘的選育迭代,一代一代選出其中毒性最低的毒株,這樣的毒株種植成功率更高、傷害更小,專供達官顯貴之家。

  只不過種人痘的辦法依舊十分凶險,畢竟是能感染人類的天花病毒,哪怕選其症狀較輕的,碰上個身體弱的感染者,或是病毒稍微變異,照樣能要了種痘者的命,哪怕不死,破相、耳聾等等副作用也是非常常見。

  聽到王文龍問話,有個醫生站出來道:“回建陽先生的話,在下就是個痘醫,種痘是家傳本領。”

  王文龍一問才知道,這醫生是張洪都在蘇州收的弟子,雖然種痘在此時的江南以外不流行,但在蘇州等地還是有群眾基礎的,甚至產生一種專業的“痘醫”,而張洪都的這個弟子就是痘醫之一。

  痘醫的活計簡單,不需要背什麽湯頭歌訣、辨證施治,只是手眼功夫,敢下刀就行。

  在這年頭痘醫和牙醫、金創醫生一樣,都被看成醫生裡不入流的那類。這位醫生甚至不認幾個字,他因為在江南混的不如意才毅然決然來的台灣,現在會的幾句湯頭歌訣都是到台灣後才學的。

  不過那痘醫卻不敢直接給王文龍種痘,他道:“建陽先生說牛痘安全,但從沒試過,先生何等貴體,怎敢亂種?不如先找人驗藥再來。”

  王文龍雖然覺得大概率三一教徒帶來的就是牛痘毒株,但三一教的醫生真怕把他弄死了,其他人聞言也覺得危險。

  最後還是歐華宇主動貢獻出一個自己沒得過天花的乾兒子道:“給我兒先種。”

  這年頭在遠洋海船上因為迷信原因,嚴禁攜帶女眷上船,海上航行女子也不方便,所以很多海商都會養年輕貌美的男孩為伴,年輕的海商認這些男孩做契弟,年長一些的就把這些小孩認做乾兒子。

  當然,歐華宇長居在長崎,他在陸地上根本不缺女人,所以他的乾兒子關系比較單純,就是當做親信培養的。

  當做親信培養的乾兒子和契弟很好用,生意做大了之後可以放在某地做掌櫃或是幫自己跑船出海。

  歐華宇的這乾兒子長得也一點不白嫩,虎頭虎腦,身體健壯,一臉的刀疤,看起來就挺能抗藥。三一教的醫生也表示用他做實驗挺合適,甚至他自己都主動挽起袖子道:“先給我種了,我替建陽先生試藥。”

  盛情難卻王文龍只能點頭讓他先來。那蘇州痘醫面對王文龍以外的人也不怵了,輕車熟路的就乾起來。

  他先燒沸水,煮小刀做消毒,接著拿消過毒的刀在歐華宇的乾兒子手臂上劃開一個小傷口,把牛痘的粉末倒上去後拿半個乾淨的花生殼裝滿金創藥覆蓋傷口,最後在花生殼外貼了一劑狗皮膏藥,整個種痘過程就完成了。

  全程也就是半分鍾功夫。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