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189.第188章 械鬥與名醫
  第188章 械鬥與名醫

  兩邊人丟石頭的功夫很高明,根本不打身體,就是衝著面部額頭臉頰丟去,一邊丟石頭,一邊躲避對方的石頭。

  雖然大多數石頭能躲過,但有少數人運氣不好的,不一會兒就有十幾人皮開肉綻的被拖下戰場。

  “這是怎麽了?”

  王文龍看的目瞪口呆,他親眼看到一塊大石頭砸中一個青年的腦袋,直接把對方開了瓢,血嘩嘩的。

  而受傷青年渾然不懼,抄起一塊更大的石頭就丟出去。

  “王老爺,咱快躲躲吧。”王文龍還沒反應過來,他身旁的歐家管事已經拖著他連忙逃跑。

  王文龍腦中還是迷糊的,直到被拖到河岸邊上,歐家人一番解釋王文龍才反應過來。

  他剛才目睹的就是古代福建沿海著名場面——械鬥。

  福建沿海的許多地方都有械鬥之風,其實不光是福建,包括閩粵文化延伸的潮汕地區也是同樣風氣。規模最大的是清代的漳泉械鬥,當然蒲田械鬥陣仗也不算小。

  這並不是因為閩粵百姓喜歡打架,而是因為閩越之地地狹民貧,很早就碰到資源爭奪問題,本地的資源再怎麽開發都無法養活全部百姓,那麽就隻留下一條路——搶奪別人的資源以供自己生存。

  只要遇到資源爭奪,本地的村莊之間就會聯合起來,所爭奪的東西也不一而足:集市開辦權,商人路權,海運卸貨權,柴山草山,沙田歸屬……甚至是迎神賽會不小心越境都能打一架。

  而剛才王文龍所看到的互相丟石頭也不是興之所致,而是莆田本地的老傳統,本地沿海的村莊約定在每年正月初二到初七群眾集結在海邊行“擲石之戲”,說是遊戲,但是也是械鬥的一種方式,要求即使偶負重傷也要“隱忍不言,死而無怨”,不然就會被其他村莊嘲笑,出了懦夫的村莊,田裡莊稼會被糟蹋,甚至爭議田產也會被搶去。

  這種風氣還幫本地訓練出了特殊人才,南宋時福建興化軍中就專門在興化莆田一帶招募“石手軍”,在戰場上丟石頭砸敵人砸的賊準。

  歐家是莆田奉谷望族,歐家的管事在本地也挺有臉面,當下他安頓好王文龍就連忙去詢問情況。

  不一會兒管事就問回結果。

  “這次械鬥是因為爭渡。”

  一切只因為個把月前的南澳大地震,大量的救援物資要走莆田中轉。

  莆田平原被木蘭溪劃為南北二洋,物資過莆田,多半要過河,木蘭溪陸路交通只有一條寧海橋,物資一多就要走渡口,激增的物資一下使得渡口生意利潤飛漲。

  照那管事打聽所知,此時莆田的六處渡口全部在進行類似的械鬥,背後或是高門大姓所支持或是連鄉結盟想要讓自己和盟友共同佔據渡口利益,寧海橋也被攔了,打出個結果前誰也過不去。

  王平保問道:“興化府裡不是來了個吳太監嗎?如此爭渡他也不管?”

  那歐家的管事聞言笑道:“太監哪裡會管械鬥之事?反正任由百姓打上幾天就能出個結果,到時候哪邊贏了他們與那邊合作也就是。”

  王文龍一陣無語,岸邊打的火熱,他一時也過不去,只能一起去岸旁的旅店居住。

  接下來幾天,三江口的械鬥打的越來越大,甚至出動了抬槍和火炮,局勢糟糕到興化府城派出衛所兵來鎮場子。
    衛所兵也要長期在本地居住,同樣不想惹得一身騷,所以他們不加入械鬥,只是在一旁維持戰場秩序,免得這群人打的急眼之後跑到對方岸上來毀壞“敵方後勤”。

  還好這些械鬥的百姓也只是為了爭搶渡權,王文龍等人雖居住在旅店之中走不了,但也沒遇到什麽危險。

  左右無事,王文龍索性和其他商人一起到岸邊去觀戰。

  他們站得很靠邊,不擋住本地村民的後勤路線,本地村民也不來管他們。

  時間打的久了對兩邊都沒好處,所以打到第三天戰事的劇烈程度陡然上升,兩方都想要快速決出勝負。

  王文龍站在土包上看了不到一刻鍾兩邊就各自有十幾人披紅掛彩被拖下戰場。

  基本死不了人,因為後勤太方便了,男子剛剛見紅就被自家婆娘拖回家裡去包扎,小病小傷的,養幾天就好了。

  王文龍這時又看到旅店的老板指揮著夥計架起大鍋,又將一包包藥材拖到鍋旁。

  老板自然也是村中人,這次卻是義務的給村民熬膏藥準備治傷。

  一個二十歲上下的男子眼前一亮,跑到鐵鍋旁。

  他一開口就能聽出是江南人士,問道:“老板,你們村裡還有多余的藥材嗎?我想買一點,南邊急用。”

  那老板用帶著隆重本地口音的官話說道:“如今村裡藥材也正緊張呢,哪裡有多余的給你們這些商人?”

  那年輕男子,聞言卻是打開自己的行囊,指著裡頭醫書說道:“我是專門來咱們福建幫助救災的醫生,並非商人。”

  “南澳詔安遭災,死者頗多,如今已經入冬,正在流行疫病。我本來是要過河去采購的,如今已經困了兩天不得行動,救病如救火,看在你們都是閩人的份上,老板伱幫幫忙吧。”

  那旅店掌櫃笑著說道:“詔安?三江口對面村子死人我都不救,詔安人我認識他是誰呀?”

  年輕醫生聞言目瞪口呆,王文龍在旁看了一會兒,不禁對這醫生感到好奇,反正也閑來無事,他便走上去搭訕問道:“這位先生好,請問先生是哪裡人氏?”

  那青年醫生有些警惕地看了王文龍幾眼,見王文龍身後還帶著奴仆,這才感覺他地位稍高,回答說道:“我是吳中人,叫吳有性,字又可。”

  王文龍聞言一愣,吳又可?這也太巧了,在個旅館中住幾天都能碰到明末的大醫學家。

  王文龍連忙拱手道:“吳先生好,我叫王文龍字建陽。”

  “王建陽?敢是寫《常州文告》的靜觀先生?”吳有性瞬間神色轉為尊重道:“我最喜歡先生的論理,《天演論》寫的實在太好!”

  江邊炮聲隆隆,一時也沒個消停,王文龍所幸請著吳有性一起回到旅館談話。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