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第283章 《蘇州白龍廟風波》
   第283章 《蘇州白龍廟風波》

  “租椅子,條凳,三條凳子送茶一壺。”一個村民也不知從哪兒弄來了一板車的小凳子,旁邊還燒了個老虎灶,弄個黑乎乎的陶罐在上頭吧嗒吧嗒的煮著茶水。

  有些人還真願意租個凳子來聽活報,直接將活報攤前變成了個小茶座的模樣,不過更多的人則是舍不得出這份錢,找塊石頭或者在地上鋪點雜草亂葉直接席地而坐。

  史有富也不想多花錢,他找了塊圓石頭抱腿坐下,問身邊人說道:“現在念到第四版了沒有?”

  身邊人也正等著聽第四版小說板塊的《狄公案》呢,聞言回答說:“正在念第三版的時評,馬上就到了。”

  伴隨著活報攤的火爆現在蘇州百姓對於這蘇州旬報可是熟悉的不得了,也大概摸清了這蘇州旬報的編排方式。

  大家都知道《旬報》第一版講的是最近整個大明乃至於海外的要緊時勢,第二版是蘇州新聞,第三版一般是評論員文章,到第四版就有一些娛樂內容,特別是連載小說的內容,是百姓們最喜歡的。

  台上念報紙的那先生,見到自己的書台之下聚集了一大群人臉上也不禁帶著笑容。

  他原本只是蘇州府一個普通的彈詞藝人,蘇州府裡頭彈詞的名家極多,他又不是出身名角之後,正常的演出連府城都進不了,只能在蘇州府城外的郊縣混口飯吃。因為收入不固定,所以他才接了每個月九天的活報工作,卻沒想到因為這個工作他在蘇州城東一下子混了個臉熟,唱了個把月的活報現在已經有一批固定聽眾,甚至還接到不少城東百姓婚喪嫁娶時的演出邀請。

  等他唱完一段關於今秋桑蠶刻稅的評論員文章,朗聲念起廣告,台下眾人臉上都露出期待的表情,這些趕著第一天來聽報的都是蘇州旬報的老聽眾了,都知道這段廣告之後就要念第四版的小說內容。

  但是今天的情況卻與往常不同,只聽這先生念完廣告之後翻到下一頁報紙:“今日的第四版是加印的系列報道,《蘇州白龍廟風波》作者是蘇州旬報特約總編王建陽。”

  眾人一下驚訝:“咦?不是該講《狄公案》了嗎?”

  “怎麽換了板塊了?我還專門早些歇工趕過來的,這不是亂搞嗎?”

  “先別吵,沒聽這是王建陽寫的報道嗎?王建陽就是《狄公案》的作者藏劍樓主人,他寫的報道說不定也有意思。”

  “藏劍樓主人?他這期寫了什麽報道來,是不是這期的《狄公案》就沒有了?”

  “……”

  眾人議論紛紛之中台上的彈詞先生已經開唱王文龍的報道,報道開篇先介紹了那天在蘇州白龍廟前發生的事情經過。

  在蘇州,劉成的收稅早就引起百姓不滿,特別是王文龍采訪介紹了這受欺壓的老小兩人情況:家中父親死了,母親改嫁,老祖母和小孫子兩人受盡欺負,甚至連進貨買荸薺都被人欺負,價格比別人高一成有余。

  三言兩語描寫出老小二人弱勢群體的形象,這時王文龍再引用采訪內容,介紹白龍廟前二人被稅監欺負的情況,瞬間引得眾人共鳴。

  當引用衛所兵的采訪說到稅監踢翻攤檔,將老太太推倒在地,又去打孩子時在場的聽眾已然是群情憤慨,等聽到說蘇州織工行會和漕幫一起把稅監給抓起來,送進衙門眾人又是一片歡呼。

  接著王文龍又寫了這群稅監被送入衙門中的情況,當聽說衙門直接把人放出來,而且還去報復那對老小。
    原本大家喜悅的情緒再次受到壓抑,一篇文章將白龍廟事件的始末說得清清楚楚,最後王文龍還介紹了相關的法律條陳。

  古代的中國有自己的一套法律,在歷史中被稱為“中華法系”,不光被中原王朝所使用,在此時期還成為了越南朝鮮等受儒家影響深刻的地區的立法思維。

  “中華法系”的主要特點就是“禮法合一”,以儒家主張的綱常禮教作為法律的指導原則和定罪量刑的基本依據。

  其中一些原則頗為特別,比如“矜老恤幼原則”,對於年老和幼年的罪犯加以減刑,對於老少的受害者加以特別關愛。又比如“同居相隱不為罪”原則,認為親朋互相隱罪的判罰程度應該比只因為利益而互相隱罪的其他關系要低一層次。

  這些法律深受儒家的三綱五常標準影響,比如“同居相隱”等原則在後世的法律體系中明顯不適用,但矜老恤幼等保護弱勢群體的量刑原則卻是超脫時代的觀念。

  白龍廟事件在中華法系思想之中是絕對站不住腳的,首先就是違反“矜老恤幼”的要求,對於相關判罰,王文龍能找出許多成例,正好最近萬歷皇帝也專門針對稅監出過上諭,要他們不要騷擾窮苦百姓。

  文章最後又介紹了幾件近期在蘇松常鎮等地發生的稅監衝突,以及蘇州府學之中生員們對此的抗議,還引用了魏大中情緒激烈的文疏。

  這篇文章念完之後眾人已經議論紛紛。

  剛才和史有富介紹情況的那青年忍不住評論說道:“什麽皇榜收稅,明擺著是狗仗人勢!”

  史有富也是聽了一肚子的氣,他頗為認同說道:“沒錯,就是狗仗人勢,沒聽文章裡介紹的嗎,幾月前聖上在處理雲南之事時已經下令說皇榜收稅不應該收孤老弱者的錢,他們卻偏偏要去刁難這對老小,還扛什麽皇榜?利用皇榜來壓百姓是真。”

  “呵呵,不收老小的錢收誰的錢?難道他們有膽子去收城裡大老爺的錢?”

  “這群天殺的稅監,個個都是該死!”

  “縣衙也不是什麽好東西,織工抓到了人,他們沒過一天就給放了,老小受了報復,他們也不幫人主持公道。”

  “這世道,我看是完了!”

  眾人議論紛紛,群情洶湧,看的台上的彈詞先生和他的徒弟都有些害怕。

  這先生怕受稅監太監的騷擾,甚至之前熟悉今日播報內容之時,看到這篇報道都有心不念,但是蘇州旬報那邊下了要求要他們一定按照報紙內容念誦不然就不給錢,所以活報員們都不得已而為之。

  那彈詞先生念完這篇文章之後連廣告都忘記了念,連忙翻到下一版念起小說內容,希望能用小說吸引走聽眾的注意力,但是下邊的聽眾們卻早就議論起來,哪怕是《狄公案》也沒辦法影響他們的激憤情緒。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