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歷史直播:從賣公主開始》第96章 不能翻臉二
   第96章 不能翻臉二

  他們不是傻子,劉備現在說的話,代表的想法是什麽,他們一眼就明白過來。

  無非就是以教化為名義把他們遷往邊疆,讓他們進行胡漢雜居,於荒野之中建立城池,分散他們的精力。

  然後內部廣開教育,刺激百姓的人才成長。

  這樣一來,皇帝和世家就是在拚速度。

  世家速度快,率先在荒野之中完成開疆擴土,那必然會擁有一塊巨大的基本盤,手中力量會大幅度上升,擁有更好威逼皇帝的實力。

  甚至於,一群世家聯手,架空皇帝都有可能。

  而皇帝速度快的話,可以在民間快速收攏到足夠的人才,然後統合完大漢的國力。

  到時候可以把世家在邊疆的成果收入懷裡,把世家繼續向外趕,理由也很簡單。

  代天子而牧天下。

  這也是世家代言人們糾結的原因。

  因為這是一把雙刃劍。

  他們贏了的話,他們這些世家完全可以以手中的勢力徹底架空皇帝,把漢室變成他們的模樣。

  他們輸了的話,那他們的子孫以後就將成為漢室對外擴張的先鋒。

  一代又一代的先鋒。

  甚至於,稱之為鬢狗都可以。

  心情不好的世家再次瞪向賈詡。

  實錘了,肯定是這個老陰比給劉備出的主意。

  人家諸葛亮是謙謙君子,溫潤如玉,肯定不會陰。

  法正父親是道德高尚的蜀地大儒,所以法正的人品也可以相信。

  就賈詡,天幕實錘的可以傷天和,但是不能傷文和。

  所以,肯定是他出的壞主意。

  而賈詡則心裡苦啊。

  他算是明白了,自己被諸葛亮法正給算計了。

  唯一好的是,劉備挺仁慈,給他了大筆的好處。

  朝堂之上一時間陷入安靜。

  誰都不敢說話,做出決定。

  坐在丞相位置上的諸葛亮看到這一幕,微微一笑,眼神看向荀彧。

  感受到目光後,荀彧思索一下後,平靜的起身,對皇位上的劉備行禮,侃侃而談道:“陛下所言甚是。”

  “在這個天下百姓對世家貴族並不信任,而人口又不足以支撐世家外遷的時代,讓世家以古之禮儀,行古之職責,正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所以,臣讚同世家外遷邊疆,代天子而牧天下,對百姓廣開教育,實現聖人口中的文華盛世。”

  荀彧說的慷鏘有力,態度明確。

  而在場的世家代言人們則心頭巨震。

  不是,你有病吧,幹嘛現在就做出決定。

  吐槽還沒完,陳群緊接著站出來道:“臣也覺得陛下所言甚好。”

  在場的代言人忍不住集體在心裡吐槽道:“你們倆不愧是翁婿。”

  隨後諸葛亮帶著關羽等人也紛紛站出來表態。

  逼著其他未曾表態的世家同意。

  世家隻得無奈跟上。

  按照以前的套路,遇見不好解決的事,一向都是拖過去,拖到想實施的人死掉就好了。

  誰讓時間能解決一切問題。

  當然了,如果皇帝太菜,他們甚至會推出來一兩個人進行弑帝。

  可惜,劉備是他們殺不了的存在。

  劉備這次統一用的打土豪,分田地行為,給他招攬到太多的民心。

  甚至於可以說一句,劉備出去逛個街,都不用帶侍衛。

  為啥?

  因為家家戶戶都有他的畫像。

  拿到土地的百姓對劉備極其崇拜。

  大家認為劉備是救世主。

  如果劉備意外死亡,有人再在民間吼一句的話。

  以這個時代士為知己者死,燕趙大地多義士的民風,所有身上有嫌疑的人,睡覺時最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要不然早晚得被刺殺。

  大家都同意後,諸葛亮迅速拿出一份合理的方案。

  條條框框,大大小小都整理好了。
    朝會散了以後,荀彧找到諸葛亮。

  “你就確定我一定會站出來支持這個計劃?”

  諸葛亮聞言笑笑,認真的道:“你因為是保皇黨荀文若啊。”

  荀彧歎口氣,轉身離開。

  他終於明白為何諸葛亮不允許他退休回家了。

  可以說,對方一直在算計著這一天。

  至於陳群緊隨其後的支持,荀彧都明白原因。

  首先是陳群本人就很喜歡劉備。

  當年沒跟著劉備的原因,是劉備沒對他發出招攬,他拉不下臉來。

  其次,陳群的陳家向來很會做人。

  一個能和十常侍打好關系的家族,你覺得他們為人處世如何?
  諸葛亮開始在劉備的武力支持下,在大漢內部進行各種改革。

  晉朝的司馬炎對於這次天幕給出的東西,是一點都不敢亂動。

  紈絝子弟也好,迷信也罷,他都無法插手。

  與世家共天下,還不是完整打下天下的他無法對世家出手。

  原本應該混亂的南北朝。

  在經歷了之前的各種刺殺後,這個時代的人成功坐下來和百姓談了談。

  把該給百姓的權利都給百姓。

  只是隨後他們陷入了迷茫階段。

  接下來該怎麽治理?

  繼續打仗,不給百姓活路肯定是不行了。

  最後大家東湊湊,西湊湊,湊出一個散裝聯盟。

  裡面有百姓代表,有世家代表,有各個種族的代表。

  然後發出了第一項聯盟令,百姓如果認為聯盟高層不作為,有權刺殺他們。

  年輕的慕容恪覺得這項聯盟令很酷。

  隋朝。

  隋文帝也面臨了司馬炎的難題。

  但作為比司馬炎猛的多,現在還有精力造小孩的隋文帝,選擇了懷柔手段。

  隋文帝把世家們召集到了一起,擺爛道:“反正我大隋二世而亡,我正在研究怎麽生孩子,培養後代,再加上我沒有做對不起百姓的事,你們也造不了反。”

  “所以說,你們要麽和我一起擺爛,要麽自己改變。”

  行為很流氓。

  讓一眾世家覺得憋屈不已。

  最後大家只能咬咬牙,選擇自己改變。

  天幕都說了他們世家的下場,再不改變還能如何。

  貞觀年。

  世家們又一次找上李世民。

  希望他能看在大家那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關系上拉一把。

  李世民本想打死他們著,但是想想大唐現在稀缺的人口,隻得咬牙道:“讓我想想。”

  他太缺人了。

  一個人恨不得掰成八瓣用。

  最後李世民想了想,想出了一個懷柔的辦法。

  “給百姓補償,然後家族內的紈絝子弟,統統剝削家族姓氏,趕出家族,扔入邊軍之中。”

  “同時,一生的富貴,都需要用來補償百姓。”

  “我記得天幕說過一次基金會,我們可以嘗試成立一個。”

  “錢,就用那些紈絝子弟建功立業賺的錢。”

  李世民覺得自己是真仁慈啊。

  那些紈絝子弟有一些不服,然後被李世民當場砍死。

  剩下的果斷選擇服從。

  李世民狠聲表示:“也就是大唐人口太少。”

  “但凡我有開皇時的人口,我一定砍死你們這群敗類。”

  為了防止有人搞破壞,李世民讓魏征親自監督。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