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年近三十,科技立業》第125章 產線改造完成
   第125章 產線改造完成

  “老大,我是塊磚啊,哪裡需要往哪裡搬?”趙東赫前兩天去了一趟鵬城,跟鵬城官方那邊談那個“將整個城市搬到線上”的宏大設想。

  這才剛落地,甚至人都沒有到公司,就被紀弘安排上了新的任務了。

  “鵬城那邊什麽情況?”紀弘也是問道。

  “跟程林峰程總預計的差不多,其實他們沒有太過具體的需求。”趙東赫匯報著:“就是想要一種【人無我有,人有我先】的理念和感覺。”

  “嗯,看樣子可以搞。”紀弘點了點頭:“不過這件事兒先放一放,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需要立即去做。”

  紀弘簡單介紹了一下宏圖微電子的情況,產線的系統和相關的設計軟件以及對應的O2O的開放平台,必須與產線改造同時完成。

  “能行嗎?這不就是EDA的產線版?如果上線平台的話,甚至都是一整套的EDA了,還要多加一個線上平台。”

  趙東赫知道紀弘要做什麽,這件事情他們倆早就聊過——將產線“團購”化。

  也就是說,我想要設計製造一個芯片,按照傳統的流程,從規格定製開始、到硬件描述編碼、仿真驗證、邏輯綜合、時序分析,然後布局、布線、版圖設計和驗證然後還要進行流片和製造等等等等一系列非常繁瑣複雜的過程。

  但紀弘的設想,那就是在客戶層面,無限的簡化這個過程。

  極端來說:用戶只需要描述自己的需求,後續所有的步驟都由AI去完成,並直接對接工廠的晶圓產線生產出成片送到用戶手裡。

  那感覺怎麽說呢,就像是叫了一個外賣一樣。

  當然,初期的規劃,就是將設計平台化——給所有用戶提供一個統一的可視化平台進行芯片的設計驗證仿真,然後直接對接晶圓工程進行流片和生產。

  而且,流片這個步驟,也在謀劃著“線上AI超級流片”的規劃——紀弘這次火急火燎的收購產線,其最大目的就是為了拿到相關的一手數據培養超級流片AI。

  趙東赫從未接觸過相關工作,這個時候心裡有點兒打鼓——他甚至感覺自己這段時間進步太快了,不過不是自願的,而是被紀弘“揠苗助長”一樣生生拽著長起來的。

  “也沒讓你去搞EDA啊,”紀弘笑了:“你這邊主要負責對外,也就是線上平台這一塊兒的的搭建。

  “涉及EDA的模塊兒,我已經聯系過於總了,華為的EDA團隊即刻就到。”

  雖然整合EDA整個行業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尤其是上市公司的內部處理就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

  但跟華為的交換早在跟於東見面之後的第二天就達成了。

  通過類思維AI輔助CPU大小核及線程調度服務模塊,換取了華為的EDA團隊的鼎力支持。這個時候正好派上用場。

  ……

  對於這項工作,華為的EDA團隊那可以說得心應手——哪怕之前他們從來沒有接觸過尼康的光刻機和相應產線,但他們是玩兒14nm、7nm、5nm這個製程工藝級別的相關EDA工具的。

  來這裡搞這項工作,完全屬於是高射炮打蚊子——開玩笑,280nm分辨率的光刻機,25nm套刻精度,哪怕把光刻機壓榨到極限,用上華為的四重套刻,最多也就65nm的水平,對於他們,這完全是小兒科。

  再加上,這裡的光刻機年代雖然古董了一些,但是尼康至今並未停產,相關的技術資料和產品接口甚至在去年還更新了一個版本。

  做起來就更加方便了。

  唯一複雜的,是紀弘的特別需求——EDA工具與類思維AI的結合。

  不管是規格設定還是編碼設計、不管是布局規劃還是版圖驗證,甚至生產過程的各項操作,都要為AI的訓練提供數據,還要利用AI的判定來改善設計。
    這對於華為的EDA團隊來說,還是頭一回。

  不過“靈犀”工具用著是真爽——尤其是卷耳智能科技內部使用的完全體“靈犀”——那簡直就像一個完全不知疲倦可以隨意壓榨的“高級程序員”,而且一個頂一百個。

  ……

  華為的EDA團隊和趙東赫這邊帶領的卷耳智能科技的研發部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各自的工作。

  宏圖微電子這邊的產線改造卻是遇到了一些麻煩。

  紀弘的要求實在是太多了。

  鼎佳半導體這家公司,雖然在改造尼康光刻機這一塊非常專業,但是也從來沒有見過像這次這樣的改造。

  各類傳感器、自動工具層出不窮,有且甚至根本就不是生產過程用得上的——他們的技術人員甚至聞所未聞,更不用說下手改造了。

  好在,紀弘還有兩個超級的免費勞動力——劉向東和王華新。

  倆人一個是從事控制科學研究的科學院院士,一個是微納製造與智能傳感技術專家、工程院院士。

  鼎佳半導體束手無策的問題,倆人一合計,再發動發動同事,方案也就有了。

  再加上鼎佳半導體對尼康光刻機確實無比熟悉,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光拆掉然後重組這個過程都搞過不下百十來次了。

  雙方放在一起,那完全是如魚得水。

  不過鼎佳半導體原本是過來改造光刻機的,到最後搞成科學院和工程院聯合設計,他們負責動手實施的模式了。

  倒也相得益彰。

  ……

  半個月的時間一晃而過,等紀弘再次來到宏圖微電子的時候,這裡已經完全換了一副模樣。

  經過了半個月保密培訓的員工已經回到了自己的崗位,留下來的每個人都多了一分沉穩和內斂。

  兩條產線也都已經按照紀弘的要求進行了改造,可以說,這裡已經是他的地盤,完全變成了他的模樣了。

  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插曲——最後驗收完成的時候,鼎佳半導體這邊堅持不收費用,說是學了很多東西,就當抵學費了。

  紀弘當然不會同意——不收錢就要欠人情,而且鼎佳半導體這完全是衝著倆院士去的,雖然鼎佳半導體並不知道劉向東和王華新的來路,但一看這水平就不可能是簡單人物,估計是想著外聘個顧問啥的吧。

  但這肯定不可能,而且自己也做不了主,倆院士完全是好奇自己在做什麽,也想驗證一下類思維AI究竟能不能救得了光電所的光刻機,所以是一邊在這考察,一邊被自己拉來“打短工”了,又不真是自己的員工。

  “那這樣吧,”鼎佳半導體的實施負責人最後看實在拗不過,也是說道:“方案是你們自己出的,我們也就乾個苦力,收一半吧。”

  這倒合理,紀弘安排陳繼業去對接,自己則是帶著倆院士去了產線那邊。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