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一品江山》第三三一章 王元澤 (上)
  官道上、香車中,嬌俏少女隔窗而問,這本就是世上頂美好的事。

  陳恪聞言哈哈一笑道:“巫山十二峰,雲重重,霧靄靄,小生從天而降!”

  沒想到他對得如此有氣勢,少女眼前一亮,又俏聲笑道:“掰破石榴,紅門中多少酸籽?”‘酸籽’諧音‘酸’,是對讀書人的戲稱。

  “咬開銀杏,白衣裡一個大仁!”陳恪笑著應道,‘大仁’通‘大人’。

  少女雙眸更亮,這時瞥見自己的兄長湊了過來,不禁莞爾一笑道:“一對馬兒並轡行,一位秀才一位官。當官本是秀才做,先做秀才後做官;”

  陳恪聞言笑笑,卻沒有道出下聯,只是指一指馬車。

  “哈哈,仲方兄,這是我家么妹阿荁。”見他沒對上來,王雱大笑道:“阿荁,還不跟陳學士道歉。”

  誰知王荁卻俏臉緋紅道:“要道歉也是陳學士,他不正經。”

  眾人不禁錯愕,倒是陳恪笑著抱拳道:“實在沒有應景的對,得罪得罪,小娘見諒。”

  “學士才高八鬥,”王荁這才柔柔的一禮道:“小女今日服了。”一雙眼睛卻笑眯眯的打量著他,讓陳恪不寒而栗。

  談笑間,車進汴京城,開入陳恪為王家所賃的宅院內。王雱看到母親在妹妹的攙扶下,從車裡下來,一下恍然道:“我明白了,原來仲方兄是對出了下聯。”

  眾人好奇道:“到底是個什麽下聯?”

  王雱嘿然一笑,搖頭不語,待陳恪和母親都不在場時,才笑道:“兩個女人同車坐,一個女兒。一個娘。為娘本是女兒做。先做女兒後做娘。”

  眾人大汗……

  ~~~~~~~~~~~~~~~~~~~~~~~~~

  待陳恪回到家中,已是日暮時分,倭女一面侍奉更衣。一面柔聲稟報說,有武學院的人一直在前院等候。

  陳恪便出來相見,隔著屏風。便見廳中有一文一武兩名官員,武官身材高大、一臉虯髯,四十開外,背著手在堂中走來走去。文官三十歲左右,生得白白淨淨,任那武官如何轉圈圈,他依然安之若素。

  陳恪已經在狄青府上,與武學院一乾教員見過面了,知道那武官叫郭漢。文官叫蘇進,都是狄青的老部下。後來狄元帥創辦武學院,他倆一個管教務、一個管庶務。是武學院主要的負責人。

  在屏風後稍稍觀察二人一番。陳恪才大步走出來,抱拳笑道:“抱歉抱歉。讓二位久等了。”

  蘇進趕忙起身行禮,郭漢卻似乎等得久了,有些火氣,只是草草抱拳,甕聲甕氣道:“你是大人,我們等等也是應該的。”

  “大人見諒,”蘇進瞥他一眼,苦笑道:“老郭這人是極好的,就是嘴巴太臭。”

  “不必在意,我隨狄元帥南征時,就與郭大哥打過交道,”陳恪哈哈大笑道:“咱們當時還喝過酒哩。”

  郭漢聞言有些不好意思道:“大人抱歉,俺是急得。”

  “天都黑了,急也不在一時。”陳恪親熱的把臂道:“走,咱們邊喝邊談。”

  府上的廚早擺好了酒菜,兩人被他拉著入了席,喝了幾杯熱絡一下,陳恪才問道:“二位有什麽事?”

  “唉,我老郭是個直筒,大人別見怪,”郭漢和蘇進對視一眼,前者道:“上次見面時,大人對我們說,武學院要遷回汴京……這實在不是什麽好事。”

  “怎麽講?”陳恪問道。

  “汴京城的水太深,多少人恨不得把咱們壓扁了!”郭漢悶聲道:“跟著元帥回京一個多月了,教員們的薪俸、學生們的食廩全都沒處領,汴京城說是南京方面發,讓人去南京,那邊又說,我們已經遷走了,再與他們無關。”

  “還有,今天我們去樞密院要校舍,結果他們說,武成王廟已經移作他用了,讓我們另外找地方。”郭漢越說越生氣道:“我們上哪找地方去?這不存心想讓咱們散夥麽?”

  “消消氣、別動怒。”陳恪給他斟滿酒道:“武成王廟現在做什麽用?”

  “空著。”郭漢怒道:“這才氣人呢!問他們做什麽用,也不說。其實就是寧肯空著也不給咱們用!”

  “主要是,咱們在元帥家住了一個多月,”蘇進這時開腔道:“元帥家也不寬裕,實在不好意思再白吃白住下去了。”

  “明天就搬去。”陳恪想一想道。

  “搬到哪兒?”兩人一愣。

  “武成王廟。”陳恪理所當然道:“既然還空著,咱們就用起來。”

  “可樞密院不給用啊。”

  “這不是你們操心的問題。”陳恪淡淡道:“明天,我去一趟樞密院。”

  “要不,等著你回來了,咱們再搬?”

  “不,先了搬我再去,”陳恪笑道:“我最不願乾的就是求人,我是去知會他們一聲。”

  “哦……”郭漢一愣,旋即大笑道:“痛快!一天的鳥氣都順了。俺老郭就喜歡大人這樣的漢!”

  “只是,得罪了樞密院,怕沒什麽好處?”蘇進憂心道。

  “唉,新任的樞密使曾相公,端方君也,而且十分關心軍事。”陳恪搖頭笑道:“你們肯定沒見到他,否則不會這樣境況的。”

  “我們這樣的小吏,豈能見到樞相?”蘇進苦笑道。

  “這不就結了,等我的好消息。”陳恪笑道:“不說了,咱們喝酒,再談談開課的安排。”

  ~~~~~~~~~~~~~~~~~~~~~~~~~~~~

  第二天,蘇進、郭漢帶領師生到武成王廟佔場,陳恪則來到大內樞密院,遞名帖求見樞相。

  曾公亮對陳恪還是很看重的,很快便接見了他,還從大案後起身,坐到他身邊,笑道:“仲方啊,得忙著籌備婚禮了,怎麽有空來我這兒?”

  “因為有更重要的事兒,需要下官操心,”陳恪望向曾公亮,開門見山道:“相公,為何要置武學院於死地?”

  “怎麽講?”曾公亮一愣。

  陳恪便向他結結實實告了一狀。

  “果有此事?”曾公亮難以置信,命人將管勾校閱房的郎中換來……樞密院把持軍國機務,下設十二房,包括北面房、河西房、支差房、在京房、校閱房,廣西房、兵籍房、民兵房、吏房、知雜房、支馬房、小吏房等,其中校閱房主管訓練將士等,因為慶歷三年,第一次設立武學院時,就是由這個部門管,所以三年前的皇家武學院,也‘循例’歸在此房之下。

  可見,朝廷是多麽的不重視武學了。

  不一時,那郎中來了,曾公亮問他,是否確有其事?

  當著事主,郎中沒法否認,卻振振有詞道:“陳學士見諒,咱們也是無可奈何,朝廷連年入不敷出,政事堂下文要求各部院,削減一切不必要的開支。咱們樞密院本來就佔大頭,自然被緊盯著……”頓一下道:“所以咱們不得不想方設法削減,武學院不能作戰,又沒法提供武將,朝廷等於白養他們,所以樞相要求我們……”

  “老夫沒說過?”曾公亮皺眉道。

  “是,是上任樞相韓相公。”那郎中縮縮脖道。

  “一個武學院,師生加起來,不到二百人。”陳恪冷笑道:“就算全砍掉,能省出幾個錢?”

  “聊勝於無……”郎中並不怕他。

  “好一個聊勝於無!”陳恪冷哼一聲道:“官家任命我權守皇家武學院事,千叮嚀、萬囑咐,要我一定將武學院辦好,為大宋培養出優秀的將領,一洗多年積習之不善。你卻輕飄飄一句‘聊勝於無’,就讓聖命化為烏有!”

  “本官可沒接到旨意,”那郎中卻不是個怕事的,也冷笑道:“總不能憑你一句話,就改弦更張?”

  “這簡單,咱們到禦前去求證一番。”陳恪說著站起身。

  “唉,仲方消消氣,”見雙方要鬧僵,曾公亮趕緊讓那郎中退下道:“這裡面肯定有些誤會。”

  “沒什麽誤會,根裡,就是樞密院的人,想廢了武學院。”陳恪重新坐下,氣哼哼道:“敢問相公和武學院,哪來這麽大仇?”

  “此言差矣,”曾公亮大有長者之風,並不計較陳恪的咄咄逼人,苦笑一聲道:“其實朝廷早憾於武將之無用,一直想建立一種武官的培養制度。所以在武舉之外,慶歷三年五月,首開武學於武成王廟,並以阮逸為武學教授,希望仿效太學、國監,培養出合格的後備武官。”

  “然而,事與願違,武學並不那麽有吸引力,沒有人願意入學充當武學生。對此,當時的參知政事的范文正公上疏官家道:‘國家興置武學,但卻苦於無人願意入學,長此下去,只怕敵國認為我國沒有英雄。不如下令取消武學的名義,如果學生中有喜好兵法者,可由本監官員做保,讓其秘密地去讀兵書。’”陳恪冷笑著接話道:“於是,大宋,乃至華夏史上第一所專門培養軍事人才的學校——武學隻存在了不足百日,就被迫結束了自己的使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