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改官製重臣齊聚,商南征陳群獻計
宣武五年
正月五日
趙漢大司馬、東敏侯徐庶病逝,享年五十九歲,入葬惠陵左側。
皇帝劉禪親自前往送殯,以示恩寵。
正月七日
劉禪下令:
“東敏侯徐庶功勳卓越、多次為先帝出急策,又為大漢平定隴蜀,其功昭赫。先帝在時,多次稱讚其孝,可為天下子表,特追封東敏公,以示恩榮。”
司馬懿是聰明人,一向懂得順勢而為,逆勢而止,若我大漢天兵壓境,曹韓不能擋,派其弟攜臣手書一封,定能教其獻上曹氏,攜帶曹韓,歸附大漢。”
太傅、中正令、白王白藝;司空、中書令、郯縣侯陳群;丞相、錄尚書事、給事中、邳鄉侯吳質;後將軍、錄尚書事、給事中、蜀鄉侯諸葛亮;
大將軍、兗州都督、陸渾侯白興;前將軍、揚州都督、曲陽侯張遼;衛將軍、忠護侯趙雲。
陳群算是這裡面權勢最重的,不僅是元戎之臣,還是世家大族的實際首領,又兼有司空、中書令,一手握著監察權,一手握著機要權。
能夠支持陛下一整年的戰事。”
在這些人中,白藝屬於超然地位,既是諸侯王,又算是外戚,又算是朝臣,又算是世家大族的名義首領,身份實在複雜。
在陳群的帶領下,除了白藝,其余眾人都伏拜了下去。
白藝優哉遊哉的坐著,這事本來就跟自己沒關系,而且自己是諸侯王,豈能動輒就施大禮。
臣實在是不知道為何陛下出兵如此拖遝。
“好,若司馬懿能夠順應天命,棄暗投明,朕定不會虧待於他,高爵厚祿,絕不吝嗇。”
趙漢群臣能夠很清晰的看到,劉禪對諸葛亮的重用,這是要將諸葛亮當第二個徐庶用啊。
臣在蜀中時,常聽聞每當陛下準備出兵曹韓之際,都被群臣大相庭徑的理由所搖擺,致使數月不能決斷,錯失良機,這不是一個合格君主應該做的事情。
自從司馬懿掌握曹韓大權以後,他就明白,曹韓只是一艘即將沉沒的沉船,自己絕不能與其陪葬,而怎麽將其賣一個好價錢,是自己應該考慮的。
接著陳群又說道:“自從河內郡歸附大漢,司馬氏也多有子弟在朝中出仕,其中一人名為司馬孚,任職清河太守,是司馬懿的親弟弟。
陳群笑著坐回原處,想著之前司馬懿送來的書信。
“啟稟陛下,如今國內經過數年的休養生息,周邊胡夷臣服,百姓安定,糧滿倉,錢滿庫,民力隨時可調用。
劉禪也沒有管白藝,這次請他來,也是為了以示尊重,畢竟是上公,又是諸侯王,若是不請,倒顯得劉禪無禮。
其次是吳質,群臣之首,任何事都要通過他來實現,執行。
四月
鄴都章台宮,多位機樞大臣,都匯聚在此。
司馬懿,河內司馬氏出身,為人聰敏機警,有經天緯地之才,這點諸葛將軍應該有所見識。”
中書台長官中書令,秩俸千石,銀印青綬;下置中書郎若乾,秩俸六百石,銅印黑綬。
既然如此,有了中書台,陛下只需要判斷閣台中數個中書大臣的意見即可,無須拿到大朝會上當場決斷。”
這句話顯然是問向吳質的。
二月
劉禪向諸葛亮詢問平定天下之事。
任命司空陳群兼任中書令,諸葛亮為以後將軍、錄尚書事、給事中,成為趙漢又一重臣。
只是由於早年原因,使得司馬懿與其兄司馬朗仕官曹韓,一直到今天。
而且在司馬懿的預想中,自己能夠極快的接過陳群故去後的遺產,完成最佳的跳槽。
故特此允許白王嗣子可稱公,不再以太子相稱,稱之為白公。
眾將士早就期盼著陛下的軍令,令到當日,大軍即可啟程。”
“諸位都是肱股之臣,大漢的國乾,自先帝逝世,已有五年了,可五年的時間,朕只是平定了涼州、恢復了西域。
中書台負責輔助劉禪詔令文書起草之責,也就是最終決斷之地。
三月十三日
諸葛亮恭敬的回答道:
“既然陛下無法作出決定,何不學習曹韓,設置中書台,任命幾位陛下信任,又有能力的大臣入台,以輔助陛下參機政要。
諸葛亮答:“今天下,唯有曹孫而已,如今陛下佔據河北地區、關隴地區、巴蜀地區、青徐地區、江淮地區、兗州,已然有掃平天下割據的實力了。
劉禪高興道:“太好了,如此朕再也不會耽誤了要事,急事。可是朕能力有限,還望此事交付尚書令推行。”
“臣死後,益州諸葛亮可接替臣的位置,定能協助陛下統一天下,以完成先帝未盡之事業。”
“軍隊如何?可有一戰之力?”
劉禪高坐帝位,其旁有太后白月垂簾聽政,其下眾人依次有:
“陛下,臣有一計,可兵不血刃,即壓服韓國。”
不管如何看,如果投靠成功,陳群也不會放過自己這樣一位同陣營的,重要的助手。
白王落於朝歌逝世,太傅、白國太子白藝回國處理喪事,繼承王位。
劉禪同樣派出以諸葛亮為首的使團,前往朝歌吊唁。
同時下詔,為了彰顯白國的榮譽,以示親近,再有白王或白太子多有入鄴任職者,常常以太子監國,或以太子的身份,擔任朝廷要職,不是很合適。
任命天水人薑維漢中太守,防備曹韓入侵漢中。
與司馬懿做過對手,諸葛亮十分清楚,司馬懿絕對與自己有的一拚。便誠實的點了點頭。
“陛下有所不知,今曹韓國內,幼主繼位,原定輔政大臣有四,可如今軍政大權俱在司馬懿之手。
當初職位太低,縱使投靠過去,也不得重用,於是他才主動請纓,奪取漢中,然後一步步掌握軍國大事,成為曹韓權臣。
至於為何劉禪如此信任諸葛亮,就不得不提劉備病逝前對他提出的這些名單,以及徐庶離世前向劉禪推薦:
劉禪大喜:“真能讓司馬懿歸附?”
“臣遵命。”
白興出列回答道:“陛下,經過數年的韜光養晦,如今我大漢兵甲充足,戰馬膘肥,士氣鼎盛。
涓€鍏.涓€涓冧節.涓€涓冨洓.涓€涓夊洓
此七人,加上劉禪、白月,組成了趙漢絕對的權力中樞,包括軍政所有重臣。
當初先帝運用大朝會,廣闊的聽從群臣的意見,是因為先帝能夠一力決之,從繁雜的信息中篩選出自己需要的。
正月十日
劉禪任命益州刺史、軍師將軍諸葛亮為侍中、後將軍、錄尚書事,前來鄴都,輔助自己掌握國政,至於益州刺史一職,由平陽人賈逵擔任。
隨後劉禪下詔設置中書台。
雖然劉禪太過於仁厚,耳根子又軟,但是賴於早年劉備、白月夫妻對他的耳提面命,得以讓他知道,該信任什麽人。
劉禪得到準確回答,興奮異常,自己一直認為平定曹韓是南征中最難的,結果卻是最簡單的。
而陛下不一樣,不得不承認的是,先帝這種剝繭抽絲的能力,陛下還有所欠缺。
趙雲則是禁軍大佬,掌握著鄴都以及皇宮的所有軍權,是劉禪必須依靠的對象。
最後就是白興、張遼、趙雲了,這三位就是骨灰級大臣了,也是元戎之臣,軍界大佬。
這也是白月特意讓劉禪將白藝一起請來的原因。
劉禪滿意的點點頭,然後環視一下,問道:“今兵精糧足,就差方略了,諸位可有良策?”
劉禪也知道自己向來優柔寡斷,於是誠心發問道:“那依尚書令所言,朕該如何做呢?”
如此也不必事事都拿到朝會上,詢問群臣的意見。
“臣等惶恐,天下未定,實乃臣等之責,卻讓陛下承擔,臣等罪該萬死。”
成為權臣後,他更加確定了投漢的決心,於是寫了一封信,給了趙漢朝中代表世族的陳群。
陳群出列,十分自信的高聲道。
白興繼承了關羽在青徐兗的軍隊指揮權,負責對曹戰事,軍權十分大;張遼代表著江淮地區的利益,也掌握著極大的軍權。
“如今朕有意啟動南征之事,不知國內可準備充足?”
而對於曹韓和孫吳卻沒有什麽建設,這讓朕十分羞愧。
再次的就是諸葛亮,身為如今劉禪最親近的大臣,軍政大軍一把抓,都有過問的權利,可以說掌握著實權,還有蜀中和關中的基本盤,背後是益州、荊州、雍州派系。
如今這些人匯聚於此,就是為了討論,接下來該如何平定天下,此事不可再拖。
還有其弟司馬恂、司馬進等等,或在河內家中,或在朝中擔任郎吏。可知司馬氏是傾向於我大漢的。
今年朕已經四十有五了,若是在位期間,還是沒有使得天下重歸一統,朕百年之後,還有什麽顏面去見先帝?
故而今日將諸公匯聚一堂,是想要求討南征之事,還望諸公不要吝嗇口舌,教朕以討賊興複之效,朕不勝感激。”
“哦?”不僅劉禪,其余眾人都都將目光放在了陳群身上。
陳群笑道:“臣以性命擔保。”
在劉禪很快確定下以大軍逼迫曹韓投降的戰略後,堂中的諸葛亮卻緊緊皺著眉頭,總覺得這事沒這麽簡單。
但是看到劉禪如此高興,而且陳群也是重臣,自己的反駁顯得那樣無力,也隻好將這種擔憂深深的壓在心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