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從牧野之戰開始的千年世家》第46章 文公稱霸,白氏君子
  第46章 文公稱霸,白氏君子

  晉文公五年,白國一百三十九年

  五月丁未日

  晉文公向周天子進獻從楚國俘獲的戰利品,一共有一百輛披甲的駟馬戰車,一千多名步兵。

  周襄王派王子虎宣布任命晉文公為霸主,並賜給他大輅車,一把紅色的弓、一百支紅色的箭,十把黑色的弓、一千支黑色的箭,一卣用黑黍加香草釀造而成的醇酒,一把柄為圭狀的玉杓以及三百名勇士。

  晉文公再三謝絕,最後才叩首接受了。周朝的史官寫了《晉文侯命》:
  “周天子曰:晉公重耳用仁義使諸侯和睦,大顯文王、武王的功業。因為文王、武王能謹慎地修明德行,光照上天,名聲廣傳於人間,所以上帝才將帝王的使命賜給了文王、武王,讓其恩澤延及到子孫後代。如今您要協助寡人繼承祖先的帝業,永安天子之位。”

  於是晉文公開始在諸侯中稱霸。自此,晉文公重耳正式成為繼齊桓公之後的第二個霸主。

  癸亥日,王子虎在踐土的行宮與諸侯會盟。

  冬,晉文公以周襄王之命召集諸侯,與齊昭公、宋成公、魯僖公、蔡莊侯、鄭文公、衛叔武、莒子以及白公鈺在踐土會盟。

  丁醜日,眾諸侯國包圍了許國。曹伯的大臣中有人勸晉文公說:“齊桓公會盟各諸侯國是為了扶植異姓國家,如今國君您會盟諸侯卻是為了滅亡同姓國家。曹國,是叔振鐸的後代;晉國,是唐叔的後代。會盟諸侯而滅掉兄弟之國,這是不合禮法的。”晉文公聽了這番話後十分高興,於是恢復了曹伯的君位。

  此時晉國開始創建左行、中行、右行三支軍隊。荀林父統領中行軍,先縠統領右行軍,先蔑統領左行軍。

  晉文公六年,白國一百四十年
  夏,重耳與王子虎、宋公孫固、齊國歸父、陳轅濤塗、秦小子憖,會盟於翟泉(今河南孟津),用以鞏固踐土之盟,並謀劃討伐鄭國,白公鈺以國小力弱,以及天下有晉公扶持仁義的理由拒絕出兵,晉文公答應了。

  理由是晉文公逃亡經過鄭國的時候,鄭國國君對文公沒有以禮相待,以及城濮之戰時鄭國曾幫助楚國。

  晉文公七年,白國一百四十一年

  為了阻止楚國北進,同時報復鄭國,晉文公與秦穆公帶兵包圍鄭國,並傳話說,想得到重耳流亡鄭國時的恩人叔詹。

  叔詹是鄭國君主鄭文公的弟弟。當初重耳流落到鄭國,鄭文公不加禮遇。叔詹勸鄭文公善待公子重耳,說公子重耳能活到今天,不僅是他屬下有許多棟梁之才,而是他有君子之德,行仁義之舉,這樣會天佑於他,連白公都要禮遇他,更何況我們呢?鄭文公不聽。叔詹說,那就殺了重耳,以免成為鄭國的後患,鄭文公還是不聽。

  這邊,叔詹聽說晉文公想要自己後,為了保全鄭國,隻好自殺。鄭國人帶著叔瞻屍體給晉文公,晉文公卻說:“一定得到鄭君才甘心。”

  鄭文公害怕了,就暗中派燭之武挑撥秦穆公:
  “秦、晉圍攻鄭國,鄭國已經知道就要滅亡了!如果鄭國滅亡對您有好處的話,哪裡敢冒昧地以此事來打擾您呢?越過其他國家而在遠方設置邊邑,您知道這是不好的,哪能用滅鄭來加強鄰國的實力呢?

  鄰國實力增強,就等於您的力量削弱了。如果不滅鄭國而使它成為您前往東方時,道路上的朋友,貴國使臣經過,鄭國就能供應他們的食宿、給養,這對您也無壞處吧!

  再說您也曾經有恩於晉惠公,他答應給您焦、瑕兩地,可是晉惠公早晨剛剛渡河回國,晚上就在那裡築城防禦,這是您所知道的。

  這樣的晉國,怎麽會有滿足的時候呢?它既然以鄭國作為東邊的疆界,那麽它必定要擴張它西邊的疆界,這樣的話,如果不損害秦國的利益,那它又能到哪裡去奪取土地呢?損害秦國而讓晉國得利,這樣損己而不利人的事,就是小孩子也不願意去做啊!希望您還是多多考慮這件事。”

  秦穆公聽完認為很有道理,又因為晉國處處與他爭鋒,於是與鄭國結盟,派杞子、逢孫、楊孫幫助戍守鄭國,而秦穆公自己就先回國了。

  晉文公認為難以單獨支撐,準備也撤軍。這時大夫子犯說:秦公背信棄義,請求攻打秦軍。晉文公果斷拒絕,說:“不可,如不是秦公的力量,就沒有我的今天。依靠過別人的力量而去損害別人,這是不仁道的;失去同盟國,這是不明智的;用混亂相攻取代聯合一致,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們還是回去吧!”

  晉國雖未滅鄭,但鄭文公再也不敢對晉國無禮。

  晉文公九年,白國一百四十三年

  鄭文公去世,公子蘭即位,是為鄭穆公。鄭穆公在位時始終是晉國的重要追隨者。

  十二月己卯日,晉文公逝世。公子歡即位,是為晉襄公。晉文公在繼承人的問題上,他吸取了晉獻公時的教訓,以防止諸庶子間對君位的覬覦,實行“國無公族”之策。

  在晉獻公時,為了防止文侯舊事,學習曲沃武侯做大篡位,於是大殺公族,導致晉國出現無公族的情況,不過這裡的公族指的是獻公的叔伯、兄弟、子侄這類近親。

  到了晉文公時,也為了防止公族篡位,於是對隨從自己流亡和擁護自己的功臣大行封賞,“大者封邑,小者尊爵”。除此之外,晉文公大力啟用和昭雪了一批舊公族的支系(晉獻公以上武公以下歷代國君子弟的支系)以及公卿貴族。

  這樣國內的大部分土地都在自己和異姓貴族手中,使得公族無法坐大。晉文公擢拔和啟用的家族主要有11家,分別是胥氏、籍氏、狐氏、箕氏、欒氏、郤氏、柏氏、先氏、羊舌氏、董氏、韓氏。此外,隨從晉文公流亡的趙衰、魏犨也在啟用之列。

  晉文公選拔出這些家族中的優秀人才委以官職,讓“諸姬之良”擔任中官,讓“異姓之能”擔任遠官。“諸姬之良”也就是舊公族的後裔中優秀人才,因為晉國宗室以姬為姓,這些舊公族就是姬姓同宗;“異姓之能”也就是非姬姓的公卿貴族中能人賢士。

  這些舊族公卿被任用之初,勢單力薄,政治實力相對偏低,對於晉文公的封賞和啟用無不深懷感激。為了獲得更好發展機會,為了報效晉文公的知遇之恩,這些舊族公卿便團結在晉文公的麾下,為晉文公的稱霸獻策獻力,為晉國的發展和壯大做出了突出貢獻。這也是晉文公能稱霸的一個重要原因。

  白國
  白公白鈺正和其子白均討論晉國的問題。白鈺說:
    “晉文公去世了,也不知道下一個霸主在什麽時候啊!”

  白均說:“阿父,那晉國還會再發生曲沃代晉的舊事嗎?”

  “我看文公在國內實施的政策,應當不會再發生像是公族坐大的問題了。”

  “那我們白國的公族呢?”

  “呵呵!我們白氏嫡脈雖然最多只能同時存在十幾人,但是因為我們有天生神印,公族支脈是不會坐大的,更何況支脈的脈主都是我們嫡脈之人指定,每代都是家主的兄弟或是叔伯。

  我白氏自從成祖衍開始,家風逐漸由武德變為文德了,家中子弟一個個都喜歡尋風捉雅,都想要成為仁祖封所著的《君子之道》中的君子啊!

  另外我白國沒有實封,只有采封,公族雖多,但是如果沒有立下功勳,三代之後,都會變為庶民,維持的數量不會很多。所以不會出什麽問題。”

  “阿父,如今我白氏受困於太行山,我們該如何做呢?”

  “養精蓄銳,皓首窮經,要知道,天下不是靠一家一姓就可以治理的,我們要培養出許許多多的為民施政的人才,代替我們去治理天下啊!
  上天賜予我們白氏神印,不是讓我們做趴在天下人的身上吸血的,神印為什麽要出現在一個奴隸身上呢?

  為什麽不出現在武王發,或者周公旦、太公望身上,你想過這個問題沒有。”

  “阿父,孩兒以為這是上天給予底層百姓的希望和支持,也是給予我白氏的責任,因為只有螻蟻才會明白螻蟻的苦楚。”

  “正是這樣啊!可是這個天下會因為螻蟻的力量而變化嗎?我想不會的,這也是為什麽先祖們要竭盡全力提高白氏的門楣的原因啊!

  有著神印的存在,先祖之志至少不會在傳承中丟失或歪曲,我們最大的使命是保護這種為民請命的志向不丟失啊!

  所以我們不能明著支持庶民的反抗,我們只能為他們提供支持,不限於知識和人才。庶民從不缺少勇氣,但是缺乏使用勇氣的知識。

  如果我們力量夠,我們當然能夠保護一部分庶民的生活,這就是我們白國現在正在做的,但我們不能走到台前,這樣我們就會成為眾矢之的。

  二十年前的那場出山之戰就是證明,我們一旦做出了為庶民請命的傾向,我們會成為一切野心家的敵人,不僅是外部的,甚至是內部的。”

  “那我們為什麽還要培養像管仲,百裡奚,狐偃這樣幫助野心家的人才呢?”

  “我問你,他們是庶民出身嗎?”

  “是的。”

  “他們將國家趨於穩定了嗎?”

  “是的。”

  “齊、晉、秦三國百姓在他們主政時的生活好過些了嗎?”

  “當然。”

  “如此,我們的目的不就達到了嗎?”

  “孩兒明白了,我們要做的是大地,而不只是萬物。只要白氏還在,庶民之火就永遠不會熄滅,哪怕白氏是底層寒門也好,是頂層王族也好,手段或有不同,但是目的是相同的。

  誰與庶民是朋友,誰就是白氏的朋友,誰與庶民為敵,誰就是白氏的敵人。”

  “這就是仁祖著《君子之道》的原因啊,能做君子和想做君子的人,就一定能成為白氏之友。”

  “孩兒受教了。”
——
  君子常懷仁義心,見仁義,心喜而則沸沸然,歌而詠之;見不仁義,心哀而惴惴然,輾轉反側。君子常行仁義事,無論大小,皆可謂有君子之風也;行不仁義事,無論多少,皆可謂無君子之德也。

  ——《君子之道》

   感謝曲終人散_AC的書幣打賞,老板大氣!!!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