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急流勇退,掃盡掣肘
十月三日
白公府
白駿正在和一人喝茶
“州兒,國中還好吧!”
“父親,一切安好,國相蘇貫素有商才,朝歌越發的繁榮了。”白州恭敬的對著白駿說道。
白州自幼在朝歌和太行山中的白氏祖地長大,接受了完整的白氏教育,但是因為白駿久居長安,少有回家,致使父子二人不甚親絡,但好在有其母親王氏和爺爺白卿不至於養成恣意妄為的性格。
白駿看著對自己有所距離的兒子,放下茶杯歎息道:“州兒,我久在長安,沒有常常在家,對你有所疏忽,我的心中很是過意不去啊。”
白州笑道:“父親不必如此,雖然您少有歸家,但是母親將我照顧的很好,再加上書院的夫子,少時孩兒雖然有時不能理解,但經過夫子和母親的開導,現在也已經釋懷了,不過母親還是時常想念父親,還望父親多多回去看看母親,這是孩兒的真實情感。”
白駿欣慰道:“當初我準備讓你母親隨我一起到長安居住,你母親考慮到伱沒有同意,後來我說要不將你也一起帶到長安,長安的太學也不差。
你母親還教訓我說:虧你還是白氏子,竟然不知道教學的重要性,其他書院和世家的教學能和白氏教學相提並論嗎?你爺爺也如此說教我,最後還是決定讓你在國內接受最好的教學,如今一看,你母親和爺爺還是正確的啊!”
白州笑而不語
父子倆又聊了許久,感情又近了些,白駿道:“州兒,你知道這次叫你來是為了什麽嗎?”
“孩兒不知,還請父親示下!”
白駿先是為他介紹當前朝堂的局勢,然後又說出了自己的分析:“自從當今陛下繼位以來,先是收攏了中央的權力,又以封王的借口,將劉氏許多勢力驅逐出朝堂,而是去往地方。
又以威勢逼迫周勃辭職,使得徹侯們沒有頭領,又不斷收攏朝堂的權利,看樣子這位陛下不是個簡單好相與的啊。你看他這兩年不斷將自己的親信安插進關鍵位置,
比如現在的宗正劉禮就是當初支持他上位的劉氏宗親,禦史大夫田廣永不必多說,其是個愚忠之人,加上皇帝將他的兒子派給中山王當國相,也是免了他的心中之憂,使得其成為皇帝手中最利的刀。
太尉之人呢,是灌嬰,其今年都要滿八十了,還能對皇帝掣肘嗎?還有朝中的九卿和列卿,十之五六都是皇帝新提拔上來的,或是從代國帶來的老人。這才多久啊,可知其政治手腕不得不服。”
“那我們白氏怎麽辦呢?”
“從這幾次他發布的命令來看,其也是個愛民勤政的人,而為了治國,收攏權利,無可厚非,現在我們雙方合作還很默契,但是你信不信,只要徹侯們被徹底壓製後,就要輪到我們了。
所以我準備急流勇退,學習當初范蠡之舉,保住我白氏在朝堂的影響力,這也是為什麽我要將你叫來的緣故,你將代替我成為白氏在京城的領導者。”
白州有些緊張道:“父親,我行嗎?”
白駿道捏著下巴的胡子笑著道:“如何不行?我當年被你爺爺趕到長安來的時候也是與你一般大小,如今不也能獨當一面了嗎?再說了,還有那麽多叔伯支持你,你怕什麽,年輕人要多闖蕩磨煉,如此才能長進。”
白州深吸一口氣道:“父親放心,孩兒絕對會守好白氏在朝堂的影響力的。”
白駿點頭道:“只要我白氏在朝堂的影響力還在,至少我們白國就會穩固,如此我在地方,你在朝堂,要是等到有所變的時候,我白氏也不至於慌張無所是從,當天下需要我白氏時,我們沒有力量,怎麽能夠完成先祖和上天交給我們的使命呢?”
說完後拍了拍白州的肩膀繼續道:“當我退了後,皇帝就會對我們白氏放下戒心,如此你一定要盡快靠攏他,記住,對於明君我們要幫助,對於庸君我們要力挽狂瀾,對於昏君我們要極力阻止,這就是我們白氏存在的意義啊!”
白州聽得心向往之,雖然之前在祖地經常聽那些叔伯講一些白氏的使命,白氏的由來,白氏存在的意義什麽的?
但是當真的參與進這個目的,他還是不免心情激動,這就是他身為白氏子的榮耀啊!白氏已經脫離了生存之苦,如今就是要向著精神的追求前進了。
“父親,請將它放心的交給我吧,身為白氏子,身為您的兒子,我義不容辭!”
白駿高興道:“好好好!”
十一日
丞相白公駿向漢帝提交解印。
漢帝十分疑惑,將其招來詢問。
“朕聽聞丞相如今才到知天命的年紀,為何要解印,棄朕而去?是朕有什麽做的不對的地方嗎?”
白駿恭敬的行禮道:“非也,臣觀陛下之能,古之明君亦未嘗能及,就連仁帝也不一定比得上陛下,臣請求解印就封,是為了讓陛下更好的施展您的才能啊!”
漢帝挽留道:“丞相乃四朝老臣,歷經高後、仁帝、仁後、蕩帝,其見識見解非朕所能及,還請丞相留下,防止朕有所缺失啊!
況且丞相之才,百倍於朕,不僅輔佐仁帝仁後,使得天下百姓安穩平和,而且又不被親情所綁架,亦然決定鏟除蕩帝的暴政,這是古之賢臣也有所不能及的啊,您要是走了,天下人豈不是會嗤笑朕不能重用賢臣?”
“陛下切莫妄自菲薄,臣本是一個才學不高,學識不深之人,幸得在酂文終侯手下學習一二,才勉強能夠不辜負仁帝和仁後的托付,萬萬不敢自稱什麽古之賢臣。
而且陛下有所不知,我們白氏並不如同尋常世家大族,白氏家主到了一定的年齡是一定會辭去一切官職事務,返回祖廟以供奉先祖,並且整理這些年的新文獻,修複以往的舊文獻,如此,這天下才不會陷入無禮無德的境界。”
漢帝知道白駿去意已決,便道:“好吧,既然丞相去意已決,朕再多做挽留,就顯得不近人情了,可是丞相之位不可空缺,您久理政務,知道大多數官員的才能,有沒有什麽人選呢?”
白駿低頭沉思想了想道:“臣認為北平侯張蒼雖然年紀很大了,但是他的智慧足以幫助陛下治理國家,加上其人性子平淡,並不會對陛下的舉措造成很大的影響。
另外丞相府長史袁盎,為人素有才智,但為人又太過執拗認死理,陛下可為直臣,太學博士賈誼,是經學大家,他著有許多篇大著,臣觀之,或許對陛下有所用,其他的臣少有了解,就請陛下自己發現提拔了。”
袁盎是河內元氏的分支,遷至渤海郡,稱之為渤海袁氏。賈誼是太白書院出生的大儒,是當今天下最年輕的大儒,只有三十余歲,經過書院山長推薦,白駿考察,確認為大才,推薦至太學擔任博士。
十五日
漢帝同意了丞相白駿的解印,準許其回國就封,另任命太傅張蒼作為左丞相,啟用絳侯周勃為右丞相。
同時下令任命白州為郎中丞,伴隨左右以待谘詢。任命太學博士賈誼為郎中,丞相長史袁盎為禦史丞。
原本周勃因為擔心皇帝對自己動手,再加上漢帝威勢日益深重,便聽從旁人的建議避免功高蓋主而主動辭職,但如今又將他提起來當丞相,不知為何。
十一月三日
朝會之上,漢帝說:“朕聽說古時候的諸侯創建了一千多個國家,他們各自守衛封地,按時入朝進貢,這樣百姓就不會勞苦,上下也歡欣喜悅,也將沒有未受到重用的賢人。
但是現在的徹侯大多居住在長安,遠離封邑,官吏和士卒供給運輸當地的賦稅又損耗又辛苦,而徹侯也無法教導各自的民眾。
於是朕要命令徹侯們回到各自的封國,在朝中擔任官職以及有詔令的準許留下,但要派嗣子或世子回去。”
左丞相張蒼,太尉灌嬰,禦史大夫田廣永都沒有反對,而九卿和列卿大多都出言讚同,於是這項政令不出意外的通過了,而右丞相周則勃抬頭看了眼漢帝,隻覺得渾身發冷。
自從下達讓徹侯們就封的詔令後,大多數的徹侯都以各種理由推脫不走,只有一小部分的徹侯聽令,這讓漢帝大為光火,都是一些敬酒不吃吃罰酒的,於是他準備要出手了。
十日
絳侯府,郎中丞白州前來宣旨:“大漢皇帝,奉天,製曰:···由於大量徹侯不聽詔令,長時間逗留長安,這對天下何益?徹侯者,該是鎮扶封地百姓之人,如今反倒要百姓耗費勞力,遠赴長安,豈不是本末倒置,絳侯周勃,開國徹侯,理應帶頭就封,為諸侯帶頭,故而免其右丞相之位。···如故事”
周勃接旨後,隻覺得受辱。白州看見後歎息道:“伯父,你是我父親的好友,你們一起平定了審食其和諸呂之亂,因此我以一個侄兒的身份告訴您。
當今陛下絕不會允許一個強有力的力量威脅到他的權勢,故而先是劉氏、再是白氏、最後是徹侯們,這也是為什麽我父親會這麽早退出的緣故,俗話說,順天者生,逆天者死啊!還請伯父多考慮考慮亞夫兄和絳侯府吧!”
周勃沉默了,白州也沒有多說,只是對其行了一禮,然後走了。
十三日
絳侯周勃率先帶頭收拾東西,離開了絳侯府,前往封地就封。漢帝十分高興,提拔周亞夫為北軍都尉,同時裁撤左右丞相,重新設立丞相,是為張蒼。
而其他徹侯見周老將軍都走了,而老資格灌嬰和張蒼也都支持漢帝,便也紛紛離開了長安,如此漢帝成為了朝堂之上和中央軍中絕對的優勢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