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美娛之花瓶影帝》第1180章 藝術點映
第1180章 藝術點映
街道,重新安靜下來,卻依舊能夠聽到光暈裡傳來的躁動,描繪出海瑟薇姐弟在屋子裡追逐的畫面。不由地,笑容爬上嘴角,安森這才轉身邁開腳步。

地鐵站出來以後,安森步行護送安妮。

安森對附近的路況沒有任何認知,這裡每一間屋子看起來都差不多,並且他也顯然不是方向感值得信任的領路人;盡管如此,他還是察覺到了,他們好像正在這裡兜圈子,繞著街道三百六十度旋轉。

然而,安森沒有戳破,只是陪伴著安妮雪中散步。

嘎吱,嘎吱。

腳步一深一淺地在雪地裡行走,你來我往交談的專注力終於因為談話的結束以及熱鬧氛圍的落幕而重新回到自己身上,那些知覺慢慢回到了身體裡。

刺骨的寒冷和酥麻在腳尖蔓延,手指和腳底板都沒有感覺,整整慢了許多拍才察覺到肢體的僵硬。

然而,心情卻是明亮的,宛若漂浮在棉花糖般的雲朵之上。

短短一個晚上,好像發生了許多事,卻又好像什麽事情都沒有發生,那些看不見的負擔還沒有來得及落到心臟之上就已經煙消雲散。

第二天,安森還是按時前往酒吧。

吉姆和瑞貝卡他們都滿臉錯愕地看著安森。

本來,安森出現在這裡化名演出,這就已經不可思議了;經歷昨天的事情,更是一種沉重打擊。

怎麽想也想不通,安森為什麽還會按時前來演出。

反而是當事人最為淡定,看著結結巴巴的兩個人,笑盈盈地說道,“我說過今天還是一切照舊的。”

生活,重新回到軌道,沒有因為那個晚上的事情而發生改變。

也許,唯一區別就是,漸漸地,越來越多客人前來為“勒維恩-戴維斯”捧場,好音樂還是會說話。

不經意間,也有人認出安森,安森始終保持淡定。

“……不止一個人說過。我自己倒是沒有這樣的感覺,他比較帥氣,所以他在好萊塢,而我在這裡。”

一句小小的調侃和自嘲,輕而易舉就能夠化解危機,甚至讓小酒館裡的其他觀眾也跟著哄笑起來。

知曉真相的愛德華興致勃勃地建議,“不如你在這裡搞一個單口相聲吧,你之前脫口秀不是非常成功嗎?”

安森笑盈盈地看向這位小酒館老板,“脫口秀的出場費就不是一個小數字了,你確定沒有關系嗎?”

愛德華滿臉鬱悶地等著安森,“沒意思,真是沒意思。”

時間,就在一天天的繁忙裡流逝。

安森今年留在紐約,盧卡斯也從洛杉磯飛過來,難得一見地,伍德一家全部團聚,在紐約度過聖誕節。

等待聖誕節結束,2003年就沒有剩下幾天了。

與此同時,“大象”終於在北美影院和觀眾正式見面。

有人表示,“蝴蝶效應”的狂熱正在浩浩蕩蕩席卷全球,HBO應該抓住機會,利用安森的影響力打開局面,也許“大象”能夠在市場掀起一些水花。

對此,HBO並不讚同。

“蝴蝶效應”是“蝴蝶效應”,“大象”是“大象”,兩部電影截然不同,類型、風格、市場以及目標群眾全部不一樣,除了都有安森參與之外,二者沒有任何關聯——

沒有必要強行製造聯系。

而最重要的是,HBO不認為“大象”符合奧斯卡的頒獎體系,這部作品在頒獎季應該如何定位呢?
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剪輯?最佳攝影?
全部行不通,因為電影自身的獨特性,即使HBO準備衝擊頒獎季,定位問題也是橫亙在眼前的難題。

即使在最後,HBO集中力量攻略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從電影的定位和風格來看也難以打開局面。HBO自己常年攻略艾美獎,對這一套學院公關再了解不過,在公關方面的巨額投入可能無法得到有效的回報——

畢竟,在最開始,“大象”就沒有瞄準任何獎項。

金棕櫚,是意外也是驚喜,HBO沒有必要太貪心。

客觀來說,“大象”進入電影院放映,這已經超出預期,HBO只是希望資深影迷能夠領略電影魅力而已。

沒有野心,沒有布局,沒有公關,什麽都沒有,HBO僅僅只是圍繞電影本身策劃,一切回歸純粹。

HBO依舊是HBO,堪稱業界難得的理智和良心。

在頒獎季轟轟烈烈的喧鬧裡,著實堪稱一股清流。

於是,就有了眼前這一幕。

“大象”安排在全美二十七間院線進行小范圍點映。

其中,洛杉磯和紐約各兩間院線,另外二十三個大型城市則各自安排了一間院線。

並且,全部都是獨立藝術院線,遠離大型商場以及大型連鎖電影院。

整個目標、定位、策略非常清晰——

這就是一部專門為電影愛好者們放映的獨立電影。

自然而然地,HBO沒有進行地毯式的宣傳和推廣,只是瞄準特定目標群眾進行定點投放,低調得不行。

金棕櫚得主,居然如此待遇?

準確來說,這才是當下的常態。

眼前,歐洲三大電影節還是頂著藝術的標簽形象,它們和奧斯卡之間的聯系也處於剛剛萌芽階段,和主流市場之間隔著一條鴻溝,三大電影節的得獎作品市場表現往往都不值一提。

這些作品的市場發行,在現在,基本完全依靠獨立藝術院線,一輪一輪地放映,根據不同國家地區藝術電影的市場潛力來決定最後的票房成績——

全球范圍內,突破一千萬美元的作品都屈指可數。

簡單來說,現在拍攝藝術電影,製片人和導演們都是依靠拍賣海外發行版權回收成本。

比如說,“大象”的發行版權,HBO賣給一家法國發行公司負責法國地區的發行和上映,三十萬美元;又賣給一家英國負責英倫三島的發行和上映,五十萬美元。

諸如此類等等,依靠這些收入回收成本乃至於創造收益。

在現在,藝術和商業之間的界限,還是非常明顯。

“大象”的如此待遇,實屬正常。

不過,因為安森的存在,“大象”還是贏得了更多矚目。

以“紐約時報”、“好萊塢報道者”為首的主流媒體紛紛給予關注,特別是安森擔任製片人的首作“蝴蝶效應”正在大殺四方,這也為安森首次嘗試獨立作品挑戰的“大象”吸引目光。

再加上金棕櫚和格斯-范-桑特的光環,“大象”的點映匪夷所思地在假期檔裡製造出一股洶湧浪潮,數不勝數的目光紛紛聚集,翹首以盼電影的登場。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