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章誠給元末社會帶來劇變,朱元璋也不禁稱奇!
“是的,老爺。”
“眼下義軍把百姓當人看,軍紀嚴明不說,對降兵都不殺,即便是讓他們服役都給糧餉,可見是會得天下的。”
“所以,我們就想請老爺開恩,放我們出府,讓我們在義軍裡混個出身,或者讓我們的孩子在義軍裡混個出身,為此,我們願意多付贖身錢。”
張華說著就對陳迪跪了下來:“請老爺開恩!”
“請老爺開恩!”
跟著張華一起來的奴仆皆跪了下來,對陳迪叩首。
陳迪因想到,眼下想出府的奴仆也不多,而自己也不好強留,畢竟強留只怕會讓這些人生怨乃至反目成仇,指不定就會把府裡一些見不得人的事告知出去,還不如留個善緣,這樣將來即便這些人在出府後真的混得不錯,也能幫襯一下自己陳家。
所以,陳迪也沒有生氣,隻笑著說:
“你們想出府也好,我不強留你們,至於贖身銀,就不必提了,難得你們也為我們陳家做了那麽多年的事,有的甚至祖輩父輩都在我陳家了,早已是一家人,提贖身的事就顯得生分。”
“吩咐下去,在我陳家二十年以上的給銀二十兩,十年以上的給銀十兩,其余給銀五兩。”
陳迪接著就沉思對管家吩咐起來。
張華等聽後大為感動,一時涕泗橫流起來,而再次叩首謝恩。
“老爺的大恩大德,我們沒齒難忘!”
“我們負了陳家這麽多年的養育之恩,但為了光宗耀祖不得不如此,難得老爺大度,以後我們即便不再為陳家奴,也依舊願意為老爺祈福燒香!”
……
這些想出府的家奴皆哽咽著說了起來。
“快別說這些!”
“你們願意出去自立門戶,於國於天下還有你們對你們祖宗那份孝心有利,我豈能相阻?”
“給你們的賞銀,是為你們出去後安家更容易些,畢竟一旦自立門戶,就不比在府裡的時候,要花銀子的地方就更多了。”
陳迪忙扶起了這些家奴,且在接下來就真的還了他們賣身契,也給了他們賞銀。
因為現在的朱元璋部義軍還沒有真的得天下。
所以,想脫去奴籍為自由民的奴仆還是少數。
陳迪這些士紳也就對想脫去奴籍的奴仆還比較寬和,基本上不但準予他們脫去奴籍,還會不要贖身銀,乃至倒貼賞銀。
當然,這也跟在這個時代,地主官僚蓄養的奴婢本就過度飽和有關。
由於之前的戰亂,大量自由民投附地主官僚為奴,所以許多地主官僚都不缺奴仆,隻嫌奴仆太多。
但無論如何。
大量奴仆脫去奴籍,成為自由民,帶來的最顯著效果就是,義軍的財政稅收在急劇增加。
因為這些自由民無論是務工還是務農或者是經商,他們的經濟活動都不再只是在豪紳大戶的地主大寨或者莊園內進行,而是在義軍的直接統治下進行,所產生的勞動價值除了他們得到以外,大部分變成了義軍的收入。
而且,這些奴仆脫去奴籍也不僅僅只是數字上增加自由民那麽簡單,也在提升自由民的質量。
畢竟在亂世的時候,能被豪紳大戶收為奴的其實是底層百姓中比較有質量的,無論是技術底蘊還是文化程度或者是道德程度。
在人人都想為奴而不能的時代,能成為奴的,自然是要有質量的。
所以,現在這些奴仆脫去奴籍,成為自由民,讓自由民的質量的確顯著提升。
而這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煉鐵廠、軍械廠等工廠的技術人才在大量增加,使得工業產量持續增加。
正逐漸轉為封建地主莊園經濟的社會模式正在加速向官營商品經濟轉型。
恰巧。
在這個時候,張士誠送來的元廷使者與元順帝招安他的密旨,也到了太平。
朱元璋、章誠、郭天敘等見了張士誠派來的使者,也見到了元廷的使者秦泰。
義軍中書省的執政們對此都很高興。
因為這意味著張士誠是在正式通知他們,他不會再接受元廷招安,而只會朱元璋等一起攜手抗元。
朱元璋不由得在高興之余瞅了章誠一眼。
他們能控制張士誠這股勢力,迫使張士誠改變立場,固然根本原因是他們在軍事上取得了重大勝利,讓天下梟雄看見了元廷衰弱的本質。
但若不是章誠提前布局,利用張士誠隻想趕緊擴充兵馬的想法,而用工業和商業手段控制了張士誠的武器供應,他們也不可能迫使張士誠改變主意。
朱元璋不得不承認,章誠是真的給他開了眼界,讓他意識到,原來運籌天下之事還可以這麽做。
“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裡之外,蓋莫如是。”
朱元璋看著章誠如此暗歎。
而在暗歎之余。
朱元璋就立即下令:“將胡元派來離間我義軍的使者拖出去斬首!其詔旨內容,載於報上,通令全軍學習發表看法!”
為了徹底斷絕張士誠招安的想法。
朱元璋自然是要把元廷派去招安張士誠的使者砍了的。
“伱們這些妖賊!”
“遲早會被碎屍萬段的,遲早會的!”
“天命豈是爾等能改!”
秦泰自知必死無疑,也就在被拖下去大喊起來。
章誠這時不禁微微一笑。
他對此感到很高興。
因為若不是他,可能秦泰這種為元廷賣命,而不惜招安義軍,繼續使胡元可以禍害中華的敗類,只怕根本不會被殺,只會因為招安有功而得享富貴,哪怕將來明朝建立,恐也會因為曾為所謂正統之朝招安有功而被善待。
事實上。
很多原本按照舊禮規則該留善名該善終的官僚儒士,眼下都因為章誠的影響,反而留了惡名,也反而不得善終。
這無疑是一場劇變。
而這場劇變才剛剛開始。
因為張士誠表現態度很好,朱元璋等義軍也就對他重新起運武器甲胄,也重新開始為他打造武器甲胄。
只是,張士誠很快得知,朱文正部的神機營已經先攻下了常州和平江兩處大城。
畢竟朱文正這一世一直在鎮江一帶獨立發展,還有來自滁州根據地的後勤供應,且有組織有目標在鎮江一帶搞民變,所以比張士誠更快拿下平江和常州也是正常的事。
但這讓張士誠頗為痛心。
因為平江和常州這些地方非常富庶。
“怎麽辦!”
“現在該怎麽辦,是該為了常州、平江,與他朱元璋直接決裂,還是繼續忍著?”
張士誠問起張士德等人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