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從知否開始諸天之旅》第15章 族學(求推薦,求追讀)
  第15章 族學(求推薦,求追讀)

  等徐青芸得了吩咐出去,

  徐文輝吃完早飯,洗漱了一番,
  就準備去族學看看,

  其實本來每天一大早應該先去給長輩請安的,但是徐文輝要學習功課,還得練功,住的又遠,所以早早的就得到徐老太君的指示,

  請安的事情一周一次就可!
  徐家的族學在侯府東北角,在二叔徐耀宗居住的克己堂北邊,和徐文輝的修身堂正好對應,還靠著東山牆,
  東山牆還開了個角門兒,方便居住在侯府之外的旁系子弟進出,

  徐氏族學內部分文武兩院,
  學子都是徐家的親朋族人,由侯府出資創辦,一切開銷也都是由侯府承擔,包括午食一餐,
  其實最開始的時候族學本來只有文院,是徐文輝後來新增的武院,
  因為這個文院說是書院,其實規模並不大,有些雞肋,
  當初徐家沒有在開國之初,文武壁壘不大的時候像越國公府一樣由武轉文,
  是傳統的武勳世家,

  所以到了根本請不到那些很有學問的先生,
  教習僅是由一個沒有門路的老舉子和兩個老秀才擔任,
  就這一位老舉人還是當年沾了恩科的光,考上舉人純屬僥幸,其實也就是個秀才的水平,

  這樣的文院也僅僅適合開智,想要依靠文院考取什麽功名,那基本就和做夢差不多,

  所以自從徐文輝去年考上秀才的功名之後,

  就很少再來文院,頂多就是作為侯府的繼承人為了表示重視過來看一看,
  相比起文院,徐文輝更重視自己創立的武院,
  徐家是以武立家,這些年雖然文道大昌,世人重文輕武,但是武將之路才是徐家的根基,

  雖然徐文輝自己為了安全不走武將之路,但是其他直系旁系卻是無妨,要不然就浪費了侯府大好的資源,
  所以徐文輝穿越之後尤為重視徐家的武院,除了尋常的刀槍劍戟,騎術,射藝之外,
  特意從記憶中慕容家還施水閣裡挑選了一批,伏虎拳,蠻牛拳之類的打熬身體,增長氣力的外家功法,

  用來培養徐家親族的年輕一代,學成之後都送到了邊疆戰場或者南方叛亂之地,
  如今幾年過去,第一批武院結業的二十人已經頗具成效,
  雖然還沒有將軍,廂指揮使之類的高級將領,但是營,都指揮使之類的中低階官員已經不在少數,

  這些人可都是實打實的軍功,根基扎實,前途不小,都是侯府堅實的羽翼,
  將來侯府主脈有他這個侯爺,側翼又有一幫手握實權的小弟呼應,

  也可保他們勇毅候府的聲勢不弱於人!
  這裡簡單說一下大周的軍製,

  大周的軍製和記憶中宋朝仿佛相似,但是也稍有不同,
  從高到低分為軍,廂,營,都四個級別,
  其中最小的單位是都,每個都大約兩百人,主官為都指揮使一人正八品,副指揮使兩人從八品。

  五個都為一個營大約一千人,主官為營指揮使一人正七品,副指揮使兩人從七品,

  五個營為一個廂大約五千人,主官是廂指揮使一人正六品,副指揮使兩人從六品,
    到了軍則稍微複雜了一些,
  分為上軍,中軍,下軍三個級別,

  編制不同,功能也各不相同,

  其中上軍編制最大,地位最高,
  整個大周一共只有六個,分別為捧日,天武,龍衛,神衛,神勇,武毅,六軍合稱‘上六軍’,分布在汴京周邊,是為京營禁軍,

  用來拱衛京師,號稱精銳中的精銳,是除了侍衛親軍,城內兵馬司之外,
  最主要的軍事力量,
  上軍每軍有十個廂,每軍大約五萬余人,六軍合計三十余萬,

  上軍主官是上軍指揮使正三品,副指揮使兩人從三品。

  中軍則分布大周的周邊防禦外族,和地方部隊組成防禦外族的主要力量,
  每個中軍五個廂,每軍大約兩萬五千人,主官是中軍指揮使一人正四品,副指揮使兩人從四品。

  下軍人數最少,每個軍是兩到四個廂不等,主要分布在境內各個州府,主官是下軍指揮使一人正五品,副指揮使兩人從五品。

  徐文輝的便宜高祖父初代勇毅候就是以侯爵之身統領神勇,武毅兩個上軍,
  這兩個上軍也一直是徐家的傳統勢力范圍,
  徐文輝的曾祖父,祖父也都在兩軍之中擔任高級將領,
  只是祖父在支援西北戰場的時候,不幸中伏,早早去世,
  當時便宜父親徐耀祖雖然也在軍中歷練,但是品級較低,能力又不足,不能完全繼承祖父的人脈遺產,

  侯府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落寞的,

  不過到底是幾代耕耘,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如今神勇,武毅兩軍之中不乏親朋部舊,
  只是到底不是完全的自己人,人情關系越用越少,侯府一般情況很少動用這些人情,
  就是徐文輝安排上一批武院的結業學員進入軍隊,也都是安排到邊疆,
  除了有邊疆有戰事好立功之外,也是為了盡量不動這些京中的關系,
  因為低階官員的晉升相對容易,到了廂軍兩級,那就是一個蘿卜一個坑,人情得留到關鍵時刻才行!

  徐文輝先是去文院溜達了一圈,
  和幾個教習閑聊了幾句,又勉勵了包括徐文昭,徐文聘兩個人在內的學子一番,就徑直去了隔壁的武院,

  相比起文院來,

  武院佔地的面積更大,更加的寬闊,
  不光是有專門的射箭演武場,還有一個大型的跑馬場,
  徐文輝的到的時候,
  這一批二十個學子們已經在黑山的帶領下在演武場操練了起來,
  黑山青山兩個不光是徐文輝的貼身小廝,還都是武院的武技教習,

  徐文輝當初也是先把那些打熬身體的功夫傳說給兩人,再由兩人教授給這些學子,
  至於其他射藝,騎術,兵器的教習則是徐文輝從禁軍之中招聘來的好手,
  徐文輝沒有打擾黑山他們,
  就站在演武場之外看他們演武!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