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朱元璋能看到我的夢境》第213章 213用人就往死裡用
   第213章 213用人就往死裡用

  朱標沒想到王布犁在這裡給他挖坑呢。

  於是老老實實的瞧了幾眼,然後便默然不語。

  朱元璋定的規矩就學生就是來坐牢的。

  老師就是監獄長,對於學生有著生殺大權。

  你就算是被老師人為餓死了,那也是你學生自己的錯。

  至少你想逃避上吊自殺身亡,好好好,那夫子也得把你的屍體擺出來,好好驗明正身,是不是有人替你而死。

  誰都不許收斂。

  可以說老朱在前幾種選官之法都沒有得到有效的回饋後,故而把寄托培養官僚的所有希望和責任都放在了國子監上。

  正所謂愛之深,責之切。

  但是老朱所需要的是絕對服從、沒有自己思想、奴性極重的大明官員。

  於是他就計劃在一開始,用刑法清除所有不服從管教和敢於抗議的監生!

  老朱的批閱還非常口語化。

  嫩們學生聽著,國子監學規嚴肅,秀才們每日循規蹈矩,都肯向學,教出來的人,才是對咱朝廷有用之人。

  嫩們敢有不服或者抗拒的,撒潑皮,違反學規的。

  若是祭酒前來咱面前奏嫩們的話,一個都不饒,全家都發配到煙瘴地面去充軍。

  若是有人把對抗夫子的出頭人綁來,咱賞你大銀兩個。

  有知道的人,但是不出面綁人,咱要是將那犯人砍了,連帶你的腦袋一塊梟嘍。

  你們倆的頭都掛在國子監前頭,全家抄沒,發到煙瘴地面去。

  王布犁甚至覺得這幫報名去北方歷練的監生們逃過一劫。

  若是按照老朱的意思,他們這群人都得被發配去廣西。

  畢竟雲南這個“煙瘴”之地,老朱還沒有打下來呢。

  退一步選擇,廣西也是煙瘴之地。

  不過現在北方又有戰亂,而且又是苦寒之地,說句發配那也沒啥錯的。

  朱標沉默不語,其實他與他爹對王布犁都是一個觀感,又氣又愛。

  自從王布犁在仙境當中說了句倭國有銀礦後,就一直想要讓王布犁說出更多他們不知道的事。

  奈何王布犁這小子是一丁點面子都不給,或者說什麽甜頭也不願意給他們嘗,一直都在忙著跟仙女各種姿勢練習連接之事,啥“正事”都不乾!

  實在是讓朱元璋父子咬牙又無可奈何。

  現在朱標被王布犁給懟的無話可說,但畢竟是他老子寫的批語,於是只能強行開口道:

  “伱雖為國子監主簿,可祭酒乃是曹國公,有些事還得與他商議之後才能上報。”

  王布犁一眼就看出來他們父子兩個其實都極為避免大規模“人”組織起來,尤其是要防備有組織能力的“讀書人”。

  “行行行。”

  王布犁哼笑一聲,又把奏章翻頁,指了指這個地方:

  “陛下建立社學我認為是一件好事,可是光給地方官下令,錢從哪裡出,老師從哪裡找,學生的場地呢?”

  朱標覺得他爹只是提了個想法,具體的還得讓手下的人去辦。

  “自然是地方官去辦理。”

  “好一個地方官去辦理。”

  王布犁有些不知要怎麽吐槽。

  他發現朱元璋有的事情是細細去抓,恨不得每一個可能細節都要考慮到了。

  有的政策就是自己一拍腦袋突然就靈光乍現,覺得自己真是天才,想的真他媽的好,叫人立即去辦。

  然後就亂成了一鍋粥。

  老朱的執政很有個人特色,坐在皇宮裡腦袋一拍,就認為自己想出一個絕佳的主意。

  然後就要寫進祖訓裡,叫後世子孫好好照著抄就行了。

  若是因為執行政策亂成了一鍋粥,那就絕不是咱的問題。

  而是你們這幫貪官汙吏,以及刁民無賴把咱的好政策都給執行歪了。

  所以為了讓後人警醒,朕必須要狠狠的處罰你們,把你們腦袋都掛起來警示後人。

  刑部尚書錢唐聽出來駙馬王布犁嘴裡的譏諷之意,連忙追問:

  “還請駙馬為老夫解惑。”

  “且不說大明有多少個村落,光是陛下隨口一句讓天下各地都辦一個鄉村小學的主意就流於形式,我在基層自然知道下面的人是什麽樣子。

  朝廷出了不完善的政策,他們自是會好好鑽研一通。

  然後想發設法從裡面搞錢。

  錢尚書,你覺得這道政策,你若是地方吏員,該如何搞錢呐?”

  錢唐看著天子批語說是搞社學,讓男女幼童都能學習大明律令,也要識字懂得人倫。

  這樣才能把所有人都變成守規矩的人,不會隨便成為刁民。

  縱然他經手的案件有不少,但是對於搞錢這方面著實是不精通。

  “富者會讓自己的子女入學,但是窮者沒有錢讓自己的子女入學,這與陛下辦理社學的初衷大相徑庭。”

  工部尚書薛祥捏著胡須道:“興許在另外建造學堂的時候,會扣出一筆銀錢吧。”

  朱標見王布犁瞥了他一眼,搖頭道:“我猜不出來。”

  吧。

  王布犁打了個響指:“你們說的都是短途撈一筆,真正能長久撈錢的地方就是生源。

  既然陛下讓地方官去辦理,那生源就是能撈錢的法子。

  有錢人才不願意送自己的孩子去上鄉村小學,他們的目標是考科舉當大官。

  自然是要請名師,但是你是這個轄區的,自然是要在這上學,不願意上就得給錢了事。

  而沒錢又想上學的,那就好說了,家裡年年交錢就行,反正這錢也交不到朝廷手裡。

  至於沒錢又不想上學的,更好說了,你得給我交一筆錢才行,我才能幫你瞞著朝廷。

  小吏們以此湊足學生之數,欺瞞朝廷。

  倒是便是逼壞良民無錢讀書之家,甚至還會讓有余錢讀書的普通家庭也怨氣頗深。

  在目前大明這個環境之下,不是所有人都能有條件讀書的。

  百姓第一要務仍舊是保證不再餓肚子,最好能給朝廷交完稅後,還能有所結余,否則雜七雜八是活不下去的。

  陛下的主意好是好,可一個政策真的執行下去,怕是很多事情都需要防范一二吧?”

  朱標默然。

  錢唐睜大了眼睛,原來基層小吏搞錢的方法竟然這麽多啊!
  果然跟著駙馬,不經意間就能掌握很多“無用”的斂財小妙招。

  他們這些朝廷大員幾乎是不怎麽缺錢的,就算是雇個驢車那也是綽綽有余。

  畢竟老朱差人盯的緊,時不時的敲打他們。

  錦衣衛的前身,也就是檢校們,一個個藏龍臥虎的,不僅能躲能藏能偷聽速記,還能速畫。

  就是把官員當時的憤怒表情都能快速畫下來,然後拿給老朱看。

  第二天老朱就問大臣因為啥生氣,還把畫拿出來給他看,臣子嚇得冷汗都出來了。

  如此旺盛窺探臣子的日常生活的欲望,足以說明老朱是一個高度敏感之人,時刻準備戰鬥,誰敢謀劃他的位子,全都得搞死!
  “哎。”倒是工部尚書薛祥忍不住歎了口氣道:

  “老夫在元朝的時候就知道元朝小吏有的是法子搞錢,所以才會聚齊鄉兵抵抗元韃子。

  今天聽完駙馬的話,著實是沒有想到為了撈錢,他們的腦子能夠那麽活泛。”

  朱標本來堵住一個話頭,沒想到這個新政策,竟然被王布犁捅出這麽大的漏洞。

  他不光是伸出兩根手指頭捅一捅啊。

  而是整個人都毫不費力的鑽進去擠出那麽大的水份來,甚至還能來回游泳的那種。

  麻了。

  徹底麻了。

  朱標有些坐不住了,他站起身來拿回他爹叫李文忠以及王布犁回去研究研究的奏章。

  第一個流程還沒走完,就搞出這麽多漏洞來。

  那這個好政策就變成了惡症,最終名聲受損的還是他爹!

  王布犁見朱標走了,哼了一聲,我正跟你妹妹聊天呢,給我拽過來問政是吧?
  必須讓你好好長記性。

  等回頭見了朱元璋,王布犁就準備告訴他老登,我的座駕小黑子停在你家門口不介意吧?

  “駙馬所言真是肺腑之言呐。”刑部尚書錢唐也站起身來笑了笑:
  “底下的人心思太多了,若是沒有有效的監管,陛下的政策怕是很難在基層徹底執行下去的。”

  自古以來皇權不下鄉,老朱能控制到縣就說明夠強權的了,再往下面,他說的話可就不一定能好使了。

  宗族之法就已經代替了皇權。

  縣以下的區域劃分並不規整,缺乏制度上的嚴格安排,隨意性很大的。

  就王布犁這個典史的職位,別看在其余地方都是不入流的官職,可是在整個鄉村,那就是天花板級別的爺。

  哪一個尋常百姓見了典史老爺下鄉,敢不過來跪在地上磕頭問好?
  兩千年以來,皇權最低等級也就是縣級官府。

  別看朱元璋這麽強勢,可他對於縣以下的控制力依舊是薄弱。

  他想要增加人識字來學習大明律守規矩,搞鄉村小學是好想法,但過於不切實際。

  就看看現如今的村長之類的,無法無天的那也多了去了,更不用說以前那種政治環境了。

  “紳權”和“族權”這兩個平行運行,互相作用形成了沒有皇帝對於鄉村的統治。
    “其實有關監生的話,我還想再吐槽吐槽的,可惜太子哥不讓我說。”

  “哦?”

  錢唐本來以為瓜吃完了他都想要走了,沒成想駙馬的攻擊還沒結束,於是又坐下來了:“願聞其詳!”

  “這還得是我從國子監當主簿選拔的時候發現的,科舉的各級考試全都用四書五經來出題目。

  要用古人的語氣來說話,只能根據幾家的指定的注疏發揮,絕對不許有自己的見解。體裁排偶,叫作八股,也稱製義。”

  “駙馬慎言。”錢唐雖然知道陛下停止了科舉制度,但還是提醒道:“此法是陛下同劉伯溫一同商議出來的。”

  “我知道,學校和科舉並行,學校是科舉的階梯,科舉是學生的出路。

  學生通過科舉便做官,不但忘了學校,也忘了書本,於是科舉日重,學校日輕。

  學校和科舉都是製造和選拔大明官僚的制度,所學和考試的范圍完全一樣,都是四書五經。

  不但遠離現實,也絕對不許接觸到現實。

  我面試的時候問他們問題,竟然有許多瞠目結舌,說四書五經裡面沒有這種題目,都把我氣笑了,你將來為官之後處理各種政務,難不成要把腦袋都伸進四書五經裡面去尋找答案嗎?

  現實也證明了,這幫只會做四書五經的進士們,在為官之後可是有一個做出來政績來了?”

  王布犁的發問,讓兩位尚書頷首。

  那些進士們的表現確實是不盡人意,否則陛下也不會氣得停了科舉。

  “現在陛下停了科舉,我們自然是要說一說的,就四書五經能出多少題目啊?
  從考生員、秀才、舉人、進士等幾場考試殺出來,大明每年都那麽多考生,用不了十年八年就能把四書五經裡面的東西全都考乾淨了。

  那些考官要給後面的學子出什麽樣的題,難不成把這句跟另外幾頁的半句結合在一起考嗎?

  我敢肯定,就這樣考這些個問題,最終只會把學子往更傻的方向培養,指望他們當官之後能夠為政一方,上報朝廷下安百姓,別做夢了。”

  王布犁還有更重的話沒有說出來,科舉人才不讀其余的書,不知時事。

  學校沒有學生,加上殘酷的統治管理,嚴格的檢查防范,學校生員除了尊君和盲從古人之外,不許有新的思想、言論,到了後面全都是陛下聖明,臣罪當誅。

  挨了打是“恩譴”,被砍頭是“賜死”,挨了罵不消說有資格才能挨得著。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更不會有不是的皇帝,君權由此鞏固,朱家萬世一系的統治也安如泰山了。

  用的還都是愚民之數。

  到了這個地步,還想著朱家千世萬世,簡直是想的美。

  門外的朱標本想回去再同王布犁辯駁一遭,未曾想聽到了這話,此時更是返回去找他爹了。

  大明的掄才大典好像出了大問題。

  兩個尚書也是久經官場之人,對於王布犁的這番話是有所認同的,但並不敢說出來。

  他們手底下的官員,哪能沒有進士呐?

  通過這一點就能完全看得出來,他們除了會死讀書之外,大抵是沒有什麽執政才能的。

  而且因為自己的進士身份,反而覺得高人一等,將來天子必然能夠重用他們。

  特別是科舉停下之後,短時間沒有進士了,那他們就更是抱團覺得自己身份尊貴了,將來的前途不可限量。

  “這個點了,該回家吃飯了。”

  王布犁站起身來告辭,今天丟下幾個重磅炸彈,讓該操心老朱家千秋萬世的人去頭疼吧。

  現在我也能化身大噴子,隻管提意見,不管想解決辦法。

  這種感覺,你別說還挺爽的。

  太子朱標急匆匆的拿著他爹給王布犁下發的奏章奔著大殿回去。

  朱元璋依舊在兢兢業業的處理朝政,兒子進來了他也沒抬頭,只是開口道:“王布犁走了?”

  “嗯,應該是要出宮了。”

  朱標穩住心神,然後又屏退左右:“爹,方才我與王布犁交談,感覺出了大問題了。”

  “啥大問題?”

  朱元璋拿著朱筆沾沾墨水,繼續在奏章上添加自己的見解。

  “咱大明的掄才大典是出了大問題。”

  “放屁,一派胡言。”朱元璋把毛筆放在一旁:“誰敢胡言亂語,擾亂你這個當朝太子的心神?”

  “王布犁說的。”

  “嘶。”

  朱元璋胸膛裡的氣又被憋了回去,緩了一會:
  “把咱女婿說的話,給咱說一說,咱倒是要聽聽他能說出什麽歪理來!”

  朱標便把王布犁的話又複述給朱元璋聽。

  朱元璋聽完之後,總覺得王布犁是在偷換概念。

  可仔細一想,這小子在基層獨自打拚,短短兩年半的時間就能當上典吏。

  不僅還能彈壓房內聽他的話,對其余房的典吏也是壓製性狀態,對上還能獲得知縣吳衛的賞識,足以說明他在執政上是有點本事的。

  再加上這麽多時日的觀察,朱元璋認為王布犁是有辦事能力之人,現在聽著他說這話,搞得他自己也不自信了。

  難不成事情的發展真的會按照他所說的那樣發展?

  可這一點,朱元璋又不敢賭了。

  因為後世子孫做的已經夠爛的,他若是在胡亂做點錯誤的政策出來,將來的大明說不準就更早點滅亡了。

  “朕再好好想想。”

  朱元璋把他寫的批語拿回來,放在案頭。

  天天想著老朱家能夠謀萬世,結果政策剛發布就被王布犁給找出這麽多漏洞,一下子就給老朱乾不自信了。

  對於政策的發布上,即使拍了腦袋想了好主意,今後怕是也不敢直接推行開來。

  “把胡惟庸等人都給咱叫過來,議事。”

  隨著大明皇帝的一聲令下,本來想著到點下班的丞相、尚書等人全都被叫去加班了。

  作為加班狂,朱元璋自己個都能卷死下面的臣子。

  對於加班的事沒有人告訴王布犁,他溜溜達達的走到皇城門口,就瞧見藍玉正在換班。

  他隸屬於大都督府,官職也不低,並不用每天都守在皇城門口站崗。

  不過這也是表明忠心的一種方式。

  “駙馬爺,換銅牌了?”

  藍玉笑呵呵的指著王布犁掛在腰間的都尉牌子,皇城內的都尉往上全都是銅牌,余者也都是木牌。

  就算民間缺銅,可皇帝要用的話,那銅還是蠻充足的。

  “嗯,到日子去喝喜酒。”王布犁臉上帶著笑意:“幫我擋酒,把他們全都灌趴下。”

  王布犁嘴上客氣了一下。

  “好啊,咱千杯不醉,你算是找對人了。”

  藍玉對於王布犁的邀請,很是滿意。

  雖然咱倆個想法不同,但咱對於你爹的醫術還有你的本事是認同的。

  現如今郎中醫院已經在籌建當中,不少勳貴聽了何文輝以及五皇子,再加上徐達等人的勸說,都往裡面扔錢財了。

  到時候建成之後,郎中醫院外的石碑上可都得把大家的名字刻上去,連帶著捐贈錢財也寫上,總之五皇子籌集到的錢不少。

  按照王布犁當初寫的規劃,建造起來完全是綽綽有余,而且短時間內還不會缺錢。

  王布犁臉上的笑容凝固了一下,難不成古人不懂什麽叫客氣一下?
  畢竟大家都是一脈相承啊!

  “怎麽,不相信咱的酒量?”

  “我聽聞開平王也酒量極佳,只不過醉酒後容易做事,你是開平王的小舅子,自幼跟隨他,我突然有點擔心你喝多了在我婚禮上大鬧一場。”

  “那不可能!”藍玉絲毫不客氣的擺手:“你問問平安等人,他們見過我喝多的時候沒有?”

  換班的平安連連搖頭,在喝酒這上面,真的是有人能喝。

  “平將軍,到時候你也去哈。”

  王布犁對於靖難阻止朱棣的將軍也是拉攏了一下,以後還有這麽多年的磨合,說不準就把他給拽到自家陣營來呢。

  畢竟現在他一個隊友都沒有,連姚廣孝這個堅定的盟友,還在廟裡念經呢。

  “好好好。”

  平安臉上帶著笑意,這是真的發自內心的笑。

  他自認為同王布犁的關系並不是那麽的密切,如今成親親自邀約,這是給了他極大的臉面。

  平安不能不接著。

  王布犁騎上自己的小黑子,揮手道:“走了。”

  於是剩下的捕快便跟著他一同返回縣衙。

  其余衙役早就被鍾牛給打發去巡街了,這麽多年都待在皇城門口不乾活,被那些禦史抓住小辮子,怕是會給駙馬爺惹來麻煩。

  大殿之上。

  胡惟庸等人聽著皇帝的要求,實在是有些心煩意亂,但面上又不能表露出來,只是裝作再思考的模樣。

  陛下這政策是好政策,但是要往下執行下去,光是錢財的填補,每年怕是就得需要不少嘍。

  可錢從哪裡來呢?
  光是沒有限制的發大明寶鈔的話,那只會走到元朝的老路上去,百姓們都不願意拿著大明寶鈔,就現在兌換的價錢都不是等數兌換了。

  “你們都說一說,咱這個政策還有哪裡有問題?”

  朱元璋坐在椅子上,依舊在處理奏章,只不過把王布犁提出的問題漏洞,全都拋給了下面的臣子,叫他們好好想一想。

  要不然朕白給他們發那麽多俸祿了!
  用他們。

  必須得往死裡用!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